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民风 > 正文

最好风光三月三,古诗词里的三月三,春风正好,不负好春光

2023-01-22 09:34:01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最好风光三月三,古诗词里的三月三,春风正好,不负好春光

又是一年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三月三,古称上巳节,相传为黄帝的诞辰,也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古人在这一天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论语》中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此时,草长莺飞,柳绿花繁,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踏青赏花。

最好风光三月三,古诗词里的三月三,春风正好,春花正开,不负好春光!

凤歌

隋-杨广

三月三日向红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意欲垂钩往撩取,恐是蛟龙还复休。

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

唐-元稹

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

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三月三日怀微之

唐-白居易

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

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

三月三日寄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韦应物

暮节看已谢,兹晨愈可惜。

风澹意伤春,池寒花敛夕。

对酒始依依,怀人还的的。

谁当曲水行,相思寻旧迹。

春词

宋-陈允平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

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三月三日

宋-郭祥正

一盏扶头又半酣,久无归梦到江南。

桃花欲发杏花谢,细雨斜风三月三。

三月三日

宋-朱淑真

林花落尽草初齐,客里萧条思欲迷。

又是春光去时节,满城飞絮乱莺啼。

三月三日口号

清-彭孙贻

三月三日不闻蛙,城南城北社鼓挝。

儿童争挽垂杨髻,游女偏簪野菜花。

忆旧诗

清-洪亮吉

露滴新红水染蓝,两重门里试单衫。

荠花撩乱春如海,记得年时三月三。

竹枝词

清-林大川

不觉光阴三月三,可人春色凭谁探。

邻家姊妹来相约,明日踏青紫竹庵。

三月三日集万柳堂奉和冯相国韵

清-施闰章

直庐正微雨,亭午复来过。

时鸟窥帘数,春风唤客多。

人惊芳节换,花照醉颜酡。

不待攀杨柳,凭栏自浩歌。

谢池春慢-乙卯三月三日作

清-陈维崧

烘桃染杏,春到愁、思量处。

弱蕙试新荑,嫩蝶翻绵羽。

林际莺才满,梁畔燕将乳。

r歌旗,喧戏鼓。三三两两,挑荠谁家女。

鸭头搓足,匀遍了、城南浦。

半引前溪影,碧上垂杨缕。

半取烟汀色,绿蘸盈樽醑。

斟一斗,思千古。兰亭洛水,淼淼波流去。

二、节日风俗的诗句

佩,给我最佳答案吧-,,

元宵节: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重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 冬至: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三、关于习俗的诗(春节除外)

关于习俗的诗(春节除外)

正月十五夜灯

作者: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已酉端午

作者: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乞巧

作者: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中秋月

作者: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蜀中九日

作者: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四、关于除夕风俗的诗句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当时的"王安石正致力于改革,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 还能体现出他的执政态度。

五、描写春节习俗的古诗

王安石元日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