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民风 > 正文

有关萧山的风土人情,民间艺术,文化遗迹,民俗民风(可复制)

2023-01-14 15:19:38  来源:网络   热度:

萧山,古称余暨、永兴。

人杰地灵

萧山公元2年始建县,始称余暨,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现名,一直沿用至今。人杰地灵,源远流长的湘湖,成名早于西湖,傍水依山,襟江带湖,以风景秀丽而著称。毗邻湘湖的越王城山,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古流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四大美女之一西施、唐代大诗人贺知章、民族英雄葛云飞、历史演义作家蔡东藩、著名画家任伯年、近代政治家汤寿潜等历史名人的文韬武略,为萧山留下了光耀千古的华章!

秉承历史文脉,萧山人形成了独有的创业文化,造就了“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从当年的“围垦精神”,到“历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抢上头班车、抢抓潮头鱼、抢开逆风船、抢进快车道”的“四抢精神”、“敢与强的比、敢同勇的争、敢向高的攀、敢跟快的赛”的“四敢精神”,萧山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具有“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本质内涵。如今,萧山人民与时俱进地丰富发展萧山精神,演变为融入大杭州、建设新萧山、引领新发展的生动实践,正成为推进建设富裕和谐现代化萧山的强大动力。这就是真正的萧山。

风俗特产

萧山萝卜干

说到萧山,不得不提到萧山萝卜干!一道萝卜干炒腊肉是多么的美味啊!萧山萝卜干产于浙江省萧山市,以该市“一刀种”萝卜为原料,以其长度与菜刀相近,加工时一刀可分两半而得名。具有色泽黄亮、条形均匀、咸甜适宜、脆嫩松口的特色,为早餐佐食之佳品。据《中国土特产大全》记载:萧山萝卜干“食之有消炎、防暑开胃的作用,是早餐佐食之佳肴”。主要产地分布在萧山市的坎山、赭山、新湾、义蓬、瓜沥、城北等乡镇。

萝卜干为圆柱形,直径4~5厘米, 重约150克,外皮较厚色白,含水量少。加工方法亦采用风脱水法,刀切成条,每条带有边皮,然后摊晒,每日翻动多次,晚间苫盖以防雾浸雨淋。晒2~3日,手感柔软,即可腌制。将萝卜条置容器中,放盐拌匀,用力揉搓,至盐烊为止。分批进缸,逐层踏实,两日后出缸,匀薄摊晒,勤加翻动。三四日后再加适量盐分拌匀,分层装坛,逐层压实,加盖面盐,封口。一般经一周左右制成。成品无须根、斑点、青头、坏条,经年不坏,香味不散。该品已有800余年生产历史。

萧山花边

说到萧山还有一个特产就是萧山花边及中国的十字绣!萧山花边又名万缕丝、万里斯,于二十世纪初由意大利威尼斯传入萧山坎山镇。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创新,由原来的花样单调发展为如今的品类繁多,有床罩、台毯、窗帘、沙发套、座垫、胸花、绣衫等2000多种,构图新颖,色调素雅,工针多样,技艺精湛,其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与地区。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巨幅万缕丝花边窗帘、宁夏厅的花边窗帘和杭州机场贵宾室的“西湖全景”,都是萧山花边的代表杰作。现在纯手工制作的花边是极其珍贵的艺术品哦!

萧山霉干菜

还有一个是萧山霉干菜是益农镇的传统特产。益农镇(原夹灶乡)原属绍兴县,故历来以“绍兴霉干菜”为名。此产品由大叶芥加工而成,香气浓郁,味美质嫩,久贮不变,是一种常年食用的大众化食品。“干菜焖肉”为民间传统风味的名菜。

萧山杨梅

杨梅是浙江特产。萧山、慈溪、余姚、兰溪等地都是杨梅产地,其中以萧山杜家一带所产杨梅最负盛名。这种杨梅颗粒大,每500克28个到30个。核小,肉柱圆,味鲜甜。一般在夏至后5天左右成熟。萧山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已有早色、迟色、白杨梅、草梅等四十余种品种。杨梅具有果大核小、汁多味甜的特点。所以可以说,世界上哪里杨梅最好?回答当然是萧山!

三黄鸡

萧山鸡的起源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宫中饲养的斗鸡传入民间而来,故又称“越鸡”;而因其喙黄、羽黄、脚黄,故又名“三黄鸡”。此鸡个体肥大,肉质白嫩,味鲜美,前期生长快,抗病力、觅食力和适应性强,是全国八大优良鸡种之一。主要产地在瓜沥、义蓬、城北等地。

南宋官窑瓷

南宋官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公元1276年,南宋的覆灭导致南宋官窑窑场一起被摧毁,官窑器自然成了南宋王朝最后的陪葬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陶瓷专家叶国珍教授为了不使以南宋官窑代表的中国青瓷成为“绝唱”,1968年开始他对南宋官窑遗址(杭州乌龟山南宋瓷窑遗址)进行了全方面考察,在漫长的试验过程中,前后经过两千多次的配方调整,一百多次夜以继日地试验,终于在1978年成功恢复了南宋官窑瓷,揭开了南宋官窑制作工艺神秘的面纱。

钱江啤酒

钱江啤酒厂生产的钱江啤酒,选用地产优良原料,配以石英矿泉水,采用国内道创的露天卧式大罐酿制和西德进口整套流水设备灌装。酒色淡黄清亮,酒味清醇爽口,钱江啤酒和钱江清泉啤酒,先后荣获部优和省优产品称号,中华啤酒已远销美国。

莼菜罐头

莼菜原产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以湘湖、西湖、太湖所产最为著名。但无论莼菜质量、栽培时间和历史上的知名度,都首推湘湖莼菜。南宋《会稽志》载:萧山湘湖之莼特珍。杭州烹调西湖莼菜汤成名之后,其所用莼菜亦多产自湘湖。把莼菜制成罐头销运国外也始自萧山。

浙江龙井茶

浙江龙井茶,堪与传统名茶西湖龙井相媲美,是浙江名茶谱中的后起之秀。萧山是浙江龙井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浙江龙井茶在我市的社会价值要超过它的经济价值。在招待亲朋好友时或喜庆宴会后,如能饮上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龙井茶,可以增添亲切热烈的气氛!

萧山风俗

萧山古属绍兴,故很多风俗习惯和绍兴相同,萧山又属吴越文化区,所以在江南这一带很多风俗习惯都大同小异,风俗习惯众多,而且很多风俗流于农村,难以枚举,这里介绍部分萧山的风俗习惯。

临浦小马灯

临浦镇横一村的龙马灯表演起源于1945年春节,延续至今。在该村,村民们几乎人人都参与龙马灯表演。如今,在萧山举办的各种大型文艺活动中,这支业余龙马灯表演队频频亮相,如在今年元宵节活动以及刚刚结束的党山庙会上,都有他们的精彩表演。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说,一个村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十分难得。烧蝗虫

在历代《萧山县志》中,凡元宵节,几乎都是张灯结彩的风俗记载。其实在北部沙地,元宵节从来没有张灯的习俗;其独特的节日事像是烧蝗虫、接紫姑、吃油菜蕻炒年糕。这里谈谈烧蝗虫。

所谓烧蝗虫,是在正月十四的夜里,烧塘边的芦苇,烧埂上的茅草,或者以自家的络麻秆、稻草等扎一个火把,在田野上边跑边烧,又大声高呼:“哗啦嗬DD!哗啦嗬DD!哗啦嗬嗬嗬嗬嗬DD!”如此兴高采烈地放火烧草,据说为的是烧死虫卵,以兆丰年,故叫烧蝗虫。

烧蝗虫者多为小男孩、小伙子,年纪稍大一些的如三四十岁的男人就比较少。没有人组织,没有人动员,至多是兴奋不已的孩子们在白天相互撺掇、怂恿而已,而到得天色将暗未暗之际,广袤的沙地平原上,已有星星点点的火把、火堆亮了起来,“哗啦嗬嗬嗬”的吼声渐渐响起,随之火点越来越多,叫声越来越响。转眼间,遍野已是流动的火把。烧蝗虫的柴薪,主要是塘埂边那些残剩的芦苇、茅草。谁要是出门较晚,轮不到烧残芦剩茅,那就破费一点自家的柴草。有的小孩为了让火把耐燃一些,则束缚两三把竹梢,甚至浇以煤油柴油,这样便可以高举火把,在麦地上尽情地呼喊奔跑。

沙地多年烧蝗虫的活动中,不曾听说有人家因此而失火的。或许正因为沙地人家多草舍,即使小孩,烧蝗虫反而更注意火患了。偶或听到有人在骂骂咧咧,那只不过是顽皮的孩子烧了他的稻草堆或捧走了他的几捆络麻秆而已,但这在烧蝗虫似乎是应该的,没有人会同情他的骂。

烧蝗虫之得以成为节令风俗,与沙地历史上蝗灾频仍分不开。有史记载的1929年萧山特大蝗灾,也发生在沙地。蝗虫,形似大头蚱蜢,后肢发达,善于跳跃和飞行。它以禾本科植物为食,坚硬的口器能将整株棉花、玉米吃得只剩一根光杆儿。它们又具有群栖的习性,且繁殖力极强,干旱季节,蔓延特别迅速,常常是黑压压一片铺天盖地飞行,所到之处,大片农作物遭受毁灭。以前没有农药治虫,唯一的办法是用人工捕捉。而蝗虫是以短而弯曲的产卵管凿土产卵的,卵又是成块产在庄稼的根部,大家除掉卵巢的办法主要就是用火烧。元宵节,春节活动至此而尽,春耕生产即将开始。将烧蝗虫列为元宵节的一项内容,自然寓有不忘蝗灾、以农为本的用意。

旧县志皆云:“东土之民多敦朴而或失之鄙琐,西土之民多褥礼而或失之虚文。”作为萧山东土的沙地,烧蝗虫或因鄙琐而为志书撰述者所不屑,其实,它充分透露着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敦朴”;相比之下,西土的灯笼倒真有点失之“虚文”了。沙地船

沙地平原,河流如网,以往的交通运输也就主要依靠船只。

数百年中,沙地的船只种类较多,并有许许多多的称呼。以河道论,有内河船、外江船;以载重论,有小船、大船,六吨船、十吨船等;以船篷论,有乌篷船、白蓬船、满篷船、单篷船、袒口船等;以动力轮,有划船、摇橹船、牛拖船、别竿船、风篷船、挂桨船、轮拖等。而同是“摇橹船”,又因用途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如埠船、航船、快班船、罱泥船、换灰船、鹭鹚船、上坟船等。这里,选择较有特色的几种船只介绍如下。

牛拖船

上世纪50年代前,沙地河浜众多,但两岸都是粉一样的沙性土壤,遇雨便泥沙俱流,河湾淤浅,一遇晴天,稍大的船只便不能通行。于是牛拖船成了最普遍的水运方式。

牛拖船是以一头水牛拖拉几只小船(一般为6只)的一个船组。一人坐在前面的船头上,持鞭指挥水牛;另有一人手持撑篙,在后面的船上来回走动,随时矫正船组,以免搁浅。牛拖船的船只,式样统一,大致是一丈长、五尺宽,船身较浅,船面平直,宛如一般的船只斩去了头尾,只剩中间一个舱节。这很像过去绍兴一些渡口所设的揉渡船,因无专门摆渡者,行人登船后,需自己扯拉悬于两岸的绳索过渡,为求平稳而不倾覆,船身几乎都是方形的。牛拖船做成这种形状,目的相同。因为船体小,吃水浅,载重量不大,牛拖船运输的主要是农具、粮食、坛装咸菜,以及杂七杂八的生活用品,总之是些较为轻泛的货物。这种船,只能成串相连,用牛拖拉,单只是不能长里程撑行、划驶的,因此也是牛拖船的专用船只。

水牛拖着这串船必然费力,它的脚必须踩着河底才用得上力,所以在河道普遍疏深、拓宽了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牛拖船一般在牛背露水的近岸一带行走。由于水牛能短距离游泳,遇到十字河口等较深的河段,牛拖船也可以安然而过。船到终点后,船主的第一要务是卸去牛轭,牵牛上船,并喂以油饼、玉米等精饲料;如是冬天,还要在饲料中搀些烧酒,以祛寒暖身。随着沙地河道的疏浚和轮拖的出现,牛拖船逐渐稀少。到70年代中期,就彻底消失了。

别竿船

别竿船,是牛拖船时代另一种较为普遍的行船办法。不用橹,不用桨,也不用纤,而用一支撑竿“别”。其方法是将“撑竿老头”插在船尾上,人在岸上握住撑竿梢头推行,船即前进。别竿,都是尽可能的长,而下部又不是很粗的毛竹。因为别竿行船的需要,沙地船的船尾与别处不同。造船的时候,都特意将船尾延长一尺余,形成一个中空的倒三角,倒三角的两侧钉以厚板,撑竿就从三角孔插入,别住厚板。相沿成习,即使后来普遍使用了橹,船尾仍都是这种样式,只有小划船才是例外。别竿船行船时,船头总是稍向里侧,船尾则偏向湾中央,这样才吃得住水,别得住船。岸上的推行者虽然手握撑竿,但都是将撑竿梢头抵于胸前,倾伏着身子推行的,这样才用得上力。

埠 船

埠船,是一种用来载客搭货的日间班船。都是早上从甲地起航,沿途停靠几个埠头,上下一些乘客,顺便搭卸货物,最后到达终点,当天返回甲地。

邻近绍兴的瓜沥镇,曾是辐射沙地的集贸中心,沙地各处通往瓜沥便有许多埠船,几乎各个大小集镇都有一只。有些谈不上集镇,只是早间有些蔬菜摊贩的地方,也有一只埠船。埠船都有三个船舱,各舱均设船篷,人在舱中不能直立,也就是所谓的“满篷船”。船篷用竹编成,中间夹以箬壳,呈半圆形,并用烟煤和桐油漆成黑色,斯成“乌篷”,但通常只叫埠船而不叫乌篷船。

埠船前舱乘客人,中舱客货兼载,后舱为船夫搭床烧饭之处。前舱和中舱两边,都搁有整排的坐板,供客人就坐。早先,埠船多用别竿撑。河道疏浚后,则用双橹摇,再加一两个人拉纤。其船篷上常写有“××至瓜沥”的字样,以及途中停靠的若干地名。开船、停靠和抵达终点,都有一个大概的时间。在即将开船或停靠时,船夫都要取出小铜锣,“堂、堂、堂”地敲一通,招呼客人上下船;有的则吹海螺,呜呜的声音传得很远;也有吹铁皮喇叭的,声音破哑难听。70 年代起,埠船大多使用了轮拖,前面一只为轮船,后面拖有一两只载客装货的木船。80年代,拖拉机、汽车大量涌入沙地,埠船随之消失。

航船

航船,是相对于埠船的一种装货搭客的船只,因是夜间航行,也称“夜航船”。它的航行距离比较的远,目的地都是绍兴。这就相当于现在的长途班车了。

比起埠船来,航船的船身要大得多,一般是40吨左右的大船。但是数量较少,仅较大的集镇才有。航船也是通身盖篷的“满篷船”。航班时间都是傍晚从沙地某一集镇开船,次日黎明抵达绍兴。常用两条船,往返对开。以货运为主,乘客较少,中途一般不停靠。

沙地航船之所以把绍兴作为目的地,首先是东片沙地通往绍兴比较方便。沙地的航船大多在东片地区,那里一过瓜沥便是河道宽阔的绍兴水乡。西部的长山、坎山、西兴等较大的集镇,则地处萧绍运河边,他们与城市之间的客运货运,可以搭载这条古运河上历来就有的绍兴至西兴的夜航船,无需自己设船。其次,萧山历来是绍兴府的属县,直到1959年才归属于杭州市。绍兴既是沙地人心目中历史悠久的府地,又是就近最繁华的城市,商贸各业是萧山县城无法比拟的。而去杭州的话,钱塘江犹如天堑,航船过江极为不便。

快班船

快班船也是一种客货兼运的日间班船。但与埠船不同,它中途一般不停靠,或仅停靠一两处主要埠头,相当于现在的“直达汽车”或“直快火车”。

快班船的船身比埠船要小。满篷,背纤,双橹居多。为加快速度,有的采用三橹。凡用三橹者,中间一橹,兼具舵、橹两项功能。为避免与边上的两支橹相碰,这支橹几乎直立,俗称“挖屁股橹”。行船时,三人扳推俯仰,穿插合拍,很有节奏,船尾水花飞溅,哗哗有声,船只的速度极快,背纤者常作小跑步行进。三橹船的舵,都朝天倒插于船尾,紫红色的舵面写有“××至瓜沥”的字样。其运输价格较埠船略贵。丧礼:小敛

《萧山问俗记.丧礼》:“敛,人初死,停于床,丧属跪而号哭......祭后,乃面西停于堂。至夜,僧或道踵于门,各事其事,或由丧家自雇,或为亲戚所赠,铙钹钟鼓交作,至晨乃已,意盖散抑郁之气也。如是或一夜、三夜、五夜,以至于七夜,视家之贫富,时之寒温而定,大约何日大敛,则何日已耳。又命门眷合日时以敛。其敛也,或布或绸,皆须全套,不能丝毫混乱。将敛,亲属一二人,为之沐浴著内衣。亲属各人,各为梳发三次,然后加外服,次第为之著就,以衾围之,至吉时,然后敛(大敛)。”萧邑民俗语特色的龙舟庙会

东汉时期上虞曹家堡有一女名曹娥,母亲系萧山金家浜村人。其父曹盱于东汉汉安二年端午节在舜江主持祭祀伍子胥时,不幸落水身亡。曹娥沿江恸哭寻觅17昼夜而不得,于五月廿二这天毅然跳江寻父。相传5天后她背负父尸浮出水顺,孝行感动乡里,历史上曾建庙祀奉曹娥,表为孝女。萧山金家浜为其外婆家,出于对这位外孙女孝行的推崇,于每年农历五月廿二曹娥投江之是,划龙舟纪念她,形成了独具萧邑民俗语特色的龙舟庙会。龙舟庙会为期三天,以五月廿二为高潮。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也是这种仪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 大约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 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 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合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在农村,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来做。在过去,这可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而职业的剪纸艺人则常常是男人,因为只有男人才能在作坊里一起劳作并挣工钱。 历史------------------------------------------------------------------------------------------------------- 西汉时,人们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帝思念不已,卧不安寝,食不甘味,于是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象为其招魂,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用纸剪成美丽的图案花纹,目前最早发现而且有据可查的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先后出土了五幅南北朝团花剪纸:对马团花;对猴团花;金银花团花;菊花团花;八用形团花。 唐代已将剪纸图案应用于其它工艺方面。自汉至唐出现了一种金银镶嵌技术工艺,是将刻镂的金银箔粘贴在漆器或铜镜的背面,经填漆磨干,在漆地上显出金光灿烂的花纹。 唐宋时期,流行“镂金作胜”的风俗。“胜”,就是用纸或金银箔、丝帛剪刻而成的花样,剪成套方几何形者,称为“方胜”;剪成花草形者,称为“华胜”,剪成人形者,就称之为“人胜”。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东方朔传・岁时节》:天地初开,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盛,阴则灾。 八日之中,尤以人日为重,又称“人胜节”)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于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 唐代大诗人杜甫以《人日》为题作诗:“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另一位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也作有《人日》诗,诗中说:“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六十年代在新疆出土的文物中,还有一件唐代的人胜剪纸,七个女子人形排列成行,此胜用于围饰发髻。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 在日本的正仓院,保藏有两枚唐代华胜,据日本齐衡三年(公元856年)《杂财物实录》载:“人胜二枚……天平宝字元年闰八月二十四日献物”,日本天平宝字元年即为唐代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其中一枚为罗地金箔字,上面剪祝颂吉语:“令节佳辰,福庆惟新,曼和万载,寿保千春。”另一枚则用金箔刻了复杂的边饰,并饰以红绿罗的花叶,中心是一儿童在竹林下戏犬。 当时,还流行着一种用双丝绢帛剪成的小幡,叫做春幡, 或称幡胜、春胜,在立春那天,作为节日礼物,或簪于头上,或挂在柳枝上,亦或贴于屏风。崔道融所留传的诗中,有这样的词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这里所讲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剪纸艺术作品”。李商隐在《骄儿诗》中写:“请爷书春胜,春胜宜春日。”意为骄儿衮师请父亲在剪彩制成的春幡上写“宜春”二字。因为立春之日为春天的首日,象征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所以唐宋时期,人日剪彩这一民俗活动渐渐集中到立春这天,人们剪制各种幡胜、春幡、春燕、春蝶等等,作为节日礼物。皇帝在这一天也接见群臣,并分别赐以金银幡胜或者罗幡胜。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 宋代关于剪纸的记载就很多了。在南宋时期,已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艺人,有的善剪“诸家书字”,有的专剪“诸色花样”。有的将剪纸作为礼品的点缀,有的贴在窗上,有的装饰灯彩,还有的剪成所谓“龙虎”之类。这时,皮影盛行,雕镂皮影的材料,除了动物的皮外,也有用厚纸制作的。周密《志雅堂杂钞》载:当时京城沛梁“向旧天都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所欲而成。又中瓦有余敬之者,每剪诸家书字皆专门。其后,忽有少年能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更精于二人,于是独擅一时之誉。”即是“开封”府,“剪花样”指的自然是“剪纸”。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一首“菩萨蛮”中写道:“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有一种鸟,因头项长有金黄色大羽冠很像插着一枝幡胜,而被命名为戴胜鸟,韦应物《听莺曲》中“伯劳飞过声局促,戴胜下时桑田绿”,胜成为春归大地的象征。 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载:“元旦以鸦青纸或青绢剪四十九幡,围一大幡,或以家长年龄载之,或贴于门媚。 宋代剪纸用于工艺装饰的一个重要创造,是吉州窑的瓷器,产品有茶盏和花瓶等,图案题材很多,有凤凰、梅花、枇杷和吉祥文字等,造型生动、活泼,它是作者在施釉过程中,贴上剪纸,入窑烧制而成的。 现代民间蓝印花布,是用镂花纸板刮浆后仿染而呈现花纹的,这种印染工艺宋代已很普遍,山西省出土的南宋印花布便是一例。 明清人的笔记和地方志中也有记载剪纸名家的。如《苏州府志》载:“赵萼,嘉靖中制夹纱灯,以料纸刻成花竹禽鸟之状,随轻浓晕色。溶蜡涂染,用轻绡夹之。映日则光明莹彻,芬菲翔舞,恍在轻烟之中,与真者莫辨。” 明代的夹纱灯是很有名的。它是将剪纸夹在纱中。用烛光映出花纹,这是剪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又一应用,现在人们叫它“走马灯”。 《严州建德县志》载:“林文耀,字纲斋,幼即工书,中年失明,乃剪纸为字,势飞动若龙蛇,点画不差毫发。室人装潢成轴,……人称之日“林剪。”《保定府志》载:“名女,张蔡公之女也。有巧思,与人接谈,袖中细剪春花秋菊、细草垂杨.罔不入神;其剪制香奁,绝巧夺目,得之者珍藏焉。 清代陈云伯《画林新咏》说:“剪画,南宋时有人能于袖中剪字,与古人名迹无异。近年扬州包钧最工此,尤之山水、人物、花鸟、草虫,无不入妙。”并有诗曰:“剪画聪明胜剪书,飞翔花鸟泳濒鱼;任他二月春风好,剪出垂杨恐不如。”清康熙时,有位宫廷画家邹元斗,画有一幅祝福新年伊始的风俗画《岁朝图轴》画的上端绘有垂挂着的五枚彩色剪纸“门笼”。门笺的形式即是由春幡演变而来。 在清代,因满族人有剪纸的习俗,致使剪纸进入宫廷。在故宫,历代皇帝举行婚礼作洞房的神宁宫,墙壁按满族习俗裱纸,四角贴着黑色的双喜字剪纸角花,顶棚中心贴着龙凤团花的黑色剪纸;在宫殿两旁的过道壁上也贴有角花。据说有人用纸剪成有鹿、鹤、松的“六合春”图案,加以彩绘,贴于朝服上,连西太后都以为是绣出来的。 可以说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中断过。她流传面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基础之深比任何一种艺术都更加突出。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她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附丽于生活,充实了生活,以她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对生活的信念,对国富民康的企盼;她将人们平凡的生活点缀得如此瑰丽多姿,充分寄托和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她为满足人们更高的社会性的精神需要而茁壮成长。 如今,剪纸的天地更为广阔了,它早已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走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在产品包装设计、商标广告、室内装演、服装设计、书籍装帧、邮票设计、报刊题花、连环画、舞台美术、动画、影视等各个方面都有她的清影;她也走向世界,名扬四海,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与艺术瑰宝。随着历史的进程,许多民族的、传统的东西被渐渐淡化、湮没了。然而,真正文明的标志应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并存,共同发展。愿这棵古老的艺术之树常绿常新。

旧时萧山城里茶店甚多,最著名的是东门城桥头的东升茶楼,上下两层,横跨城河,是一个十分高雅的去处,可惜毁于日寇的狂轰滥炸。抗战胜利后,茶店又渐渐地多起来,但规模甚小,多为一 间店面,且摆设简陋,从东门到西门的整条狭长直街上少说有十几 家。这些茶店可以用两句话来形容,一叫乌烟瘴气,一叫云雾腾 腾。所谓乌烟瘴气是指其店容。 因多年用木柴烧水,整个店堂被 熏得黝黑,几乎找不到一块白的墙壁,连桌子板凳都呈黑色;烧水 的大小茶壶也黑得一点也看不出紫铜的质地,至于茶具更是积有 长年不除的茶垢;所谓云雾腾腾言其气氛。除店内整天弥漫着沸 水的蒸汽、茶叶的醇香外,更有那满堂的茶客吸着旱烟、纸烟,吞云吐雾。 旧时萧山娱乐场所不多,特别是上了年纪的男人,闲散时更无去处,茶店便成了他们娱乐和休闲的最佳地方。花几分钱,泡一壶粗茶,既可以与茶客海阔天空地漫谈,还可听说书艺人的“大书”, 确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所以上茶店并不是叫喝茶,而是叫 吃茶,这几乎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因此每爿茶店总有一班老茶客,连位置都是相对的固定,并逐渐形成一定的布局。如西桥茶店多为早市,因其主顾大部分是一早上街卖菜卖柴的附近农民,货销后就在茶店内一坐到午,有的索性在茶店门口出售,自己坐在 店内吃茶,讲大话,听别人说三道四。又如长乐茶店等就不同,主 要生意在夜市。因其顾客多为城里的店伙职工,一天劳累后在此 小憩,一边喝茶,一边听书,十分适意。这说书’的很有吸引力,一部 三国可讲两三个月,说得茶客风雨无阻、日日满堂。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