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民俗有哪些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扬州市农村民风民俗变迁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进入了一个急剧变化的全面转型期。民风民俗是历经千百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民间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文化与思潮蜂拥而至,民风民俗也有了一定的变迁。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6年,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农村的民风民俗的变迁情况究竟如何,这对于当前党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是否能够保持青春与活力,都有着特殊的意义。通过社会实践,笔者结合历史系专业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深入扬州市的杨庙、董庄、汤汪等地,对当地村民进行调研。
此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00份,经过整理与分析,写出如下调查报告。
二、调查情况与分析
接受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400人,年龄在18岁以下的约占24%;18至35岁的约占31%;35至60岁的约占22%;60岁以上的约占23%。调查涉及的年龄范围较广,可以全面地了解到农村各个年龄段的居民对于民风民俗及其变迁情况的认识及关注程度。
民风民俗涉及的范围几乎囊括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选取了其中的三大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节庆礼仪、婚丧嫁娶、日常生活。
(一)节庆礼仪
1.关于必须要过的节日
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日子,它分隔出一个生活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集中地展现了各个阶段的含义,并在节日活动中,保留了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调查结果显示,春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老百姓心中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村民庆祝春节的比例达到了100%。中秋节作为传统的团圆节日,仅次于春节。其他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等,也都在老百姓的心里有着重要的地位。笔者曾经深入村民家中,在问及情人节、圣诞节之类,很多人都是一脸茫然。关于洋节的问题,下面还有专门涉及。这些客观的数字说明了为什么我国每逢春节都会出现一波一波的“民工潮”。
2.关于春节的祝福方式
春节是中国最大的节日,在这个隆重的节日里给亲朋好友拜年送祝福是老百姓的传统。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倾向于亲自去拜年的占65%,倾向于打电话的占23%,倾向于发短信的占10%,倾向于发邮件或QQ的占2%。几千年来老百姓过年就图个“喜庆”,亲自去拜年仍是人们的首选。而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电话、网络的普及,人们传达问候与祝福的方式日趋多样化,后3种比较现代化的方式也占了35%。时代在进步,民风民俗的变迁也不可避免。根据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最新调查显示,电话拜年和手机短信拜年已经成为公众春节拜年的最主要方式。同时调查发现,47%的被访者会选择面对面的拜年方式,79%的被访者选择电话拜年,61%的被访者选择手机短信拜年,22%的被访者选择网络邮件或通过网络视频拜年。可见,传统的拜年民俗在有着8亿人口的农村保存得较为完整。
3.关于吃年夜饭的选择
年夜饭又称团年饭。除夕这一天对中国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在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中国古代,一些监狱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由此可见“团圆饭”对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在家吃年夜饭的占91%,在饭店吃年夜饭的占5%,另外有4%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吃年夜饭,而选择以其他方式团圆。可见,在家里与家人团团围坐于桌旁,享受天伦之乐虽然已经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但仍然是首要选择。当然,这种状况的出现与经济基础也有关系,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处于欠发达状况,饭店等场所在农村并不十分普及,因此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必然的。
4.关于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前一种形式随着货币式样的变革,被淘汰是必然的。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有的地区出现了过年时用送书本、学习用具的方式来代替给压岁钱。针对这种新情况,我们得到的反馈是:37%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不落俗套,紧跟时代潮流;41%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如给钱实惠;另有12%的被调查者认为无所谓。虽然认为实惠的被调查者占了多数,但是认为用其他方式来代替给钱的也有赶超之势。至于压岁钱究竟将怎样变迁,我们拭目以待。
5.关于洋节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我们具备了接纳外来文化的客观物质基础。调查结果显示,45%的被调查者认为洋节“很好,体现了中国与世界接轨”,47%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相较中国传统节日各有优缺点”,另有8%的被调查者持反对意见,认为是崇洋媚外。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民已经可以接受舶来的洋节。但这是否能说明民风民俗的变迁呢?我们认为仍是一个未知数,试想,有多少农民会在情人节给妻子或恋人送上一支玫瑰,又有多少农民会在圣诞节大唱“Merry Christmas”呢?农民可以接受洋节,但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他们的心目中才是第一位的。
(二)婚丧嫁娶
1.关于婚礼形式
每一种婚礼形式都有其特定的标志性内容。传统的婚礼形式又称纯中式婚礼,其主要内容是花轿摇、唢呐响、接新娘、红霞帔、红盖头、戴红花、点花烛、拜天地、敬高堂、入洞房等。西式婚礼则是洁白的婚纱、笔挺的西装、蛋糕香槟、抛花球,简洁而神圣。随着中国和西方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合作往来与日俱增,人们对婚礼形式的要求更加多样。对于中西婚礼的选择问题,我们得到的数据是,28%的被调查者选择中式婚礼,47%的被调查者选择中西结合的婚礼,只有7%的被调查者选择西式婚礼。事实上,现在的婚礼基本上都采用中西结合的形式,纯粹的中式或西式婚礼都较少。
2.关于领结婚证
古代婚礼,需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即“六礼”。其中“纳吉”即订婚,有字据。如唐代的“报婚书”、宋代的“过细帖”,近代的“传庚”、“换帖”乃至现代的“定婚”都是一个性质,都有法律效力。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明令规定,只有领取了结婚证的婚姻才具有法律效力,可以说,这是法律对我们民俗的传承与借鉴。调查显示,73%的被调查者认为领结婚证重要,19%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重要,只有5%的被调查者认为领结婚证不重要,剩下3%的被调查者认为无所谓。总而言之,领结婚证成为了大多数人走进婚姻殿堂的必由之路。
3.关于婚庆排场
结婚本来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老百姓可不这么认为,如今的婚宴排场越来越大,有说有唱已是最基本的配置,更多的婚宴不再是传统的单纯吃饭、祝福,而是整台歌舞穿插其间,出席婚宴简直就是参加晚会。关于婚庆排场,我们认为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在城市里经常会有盛大的婚庆车队穿梭其中,而农民对于婚庆排场又是怎么看待的呢?23%的被调查者认为婚庆排场重要,32%的被调查者认为婚庆排场比较重要,20%的被调查者认为婚庆排场不重要,25%的被调查者对婚庆排场持无所谓的态度。但是现实是否真的与我们调查结果相符呢?在农村,婚庆排场成了攀比的主要手段,有许多农民为了操办一场豪华婚礼倾其所有,甚至为此背负沉重的债务。
4.关于操办丧事的方式
一系列的文献资料与史实证明,在我国古代,火葬曾是一种比较盛行的丧葬方式。现在,中央有政策推广火葬,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土地,也有反封建、显示无神论和宣传唯物主义的因素。时至今日,农民对于火葬和土葬又是如何看待呢?44%的被调查者选择火葬。8%的被调查者选择土葬,48%的被调查者选择先火化再入土为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火葬作为一项国策已经为人们所接受,但是中国人几千年入土为安的观念仍是根深蒂固,因此出现了调和二者的中庸之道,即先火葬再入土为安。
5.关于厚葬
调查显示,60%的被调查者认为应适可而止,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16%的被调查者认为厚葬劳民伤财,应明令禁止;5%的被调查者认为无所谓;仍有19%的被调查者认为应提倡厚葬。先人在世留有或大或小的影响,后人伤感斯人故去,用应有的丧仪表示哀悼是必要的、正常的,但是祖先崇拜是不科学的,为此而搞厚葬就更没有道理了。事实上,社会上的厚葬之风有死灰复燃的迹象,这是几千年民风民俗的影响或者说是封建意识的遗留。当然,现代人对于厚葬大多持理性的态度,这一点也是我们应该肯定的。
6.关于祭祖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人们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差异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从古到今,祭祖一直作为民风民俗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否仍被人们所认可和传承,却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调查显示,45%的被调查者认为祭祖很重要,41%的被调查者认为祭祖一般,6%的被调查者认为祭祖不重要,8%的被调查者对祭祖持无所谓的态度。同时,56%的被调查者认为清明节是必须要过的节日,在这一天他们会采取各种方式表达对祖先的怀念之情,可见,尽管方式已逐渐多元化,祭祖仍然很有市场。
(三)日常生活
1.关于重男轻女
人类历史发展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以男性为中心的人类社会已延续了几千年,直到21世纪新的千年开始,人们还在喋喋不休地讨论着如何解决重男轻女的封建观念问题。尤其是一些女权主义者更是把重男轻女当做妨碍妇女解放、侵害妇女权益的万恶之源,对此深恶痛绝,经常加以鞭挞和批判。广大妇女同胞还经常哀叹命运不公,从五四时期斗争到现在快100年了,重男轻女思想在人们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重男轻女的陋习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而在农村,它直接关系到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执行情况。调查显示,12%的被调查者认为农村中重男轻女的现象仍然很严重,27%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严重,61%的被调查者认为农村中已经实现了男女平等。调查数据还是很乐观的,但是仍不排除重男轻女现象的存在。
2.关于奇装异服
在中国人的眼里,“奇装异服”一直代表着异端、叛逆,甚至“不道德”。农民又是如何看待奇装异服的呢?数据显示,8%的被调查者赞成青年人的奇装异服,认为可以接受的为45%,不赞成的为24%,持无所谓态度的为23%。总体看来,反对的呼声较弱,可见,社会的变迁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人们“衣食住行”中“衣”的方面。在古代社会,每一种新的服装出现几乎都会招致人们的非议,众所周知,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遭致大多数人的反对。历史发展到了大唐王朝,我们的祖先却用一种空前开放的态度接受了所有所谓的奇装异服。事实证明,越是开放的时代,人们对奇装异服的态度就越是宽容。我们得到的数据是否正好可以说明这一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生活在这样一个一日千里的时代中,人们已经习惯了身边瞬息的变化,因而对奇装异服的宽容就不足为奇了。
3.关于家庭、邻里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比较深厚的,因此我们设计了问题――“您家人都生活在一起吗?”,结果,74%的被调查者选择“住在一起,同桌吃饭”,4%的被调查者选择“住在一起,但不同桌吃饭”,12%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住在一起”,另有10%的被调查者选择只有节假日才聚在一起。总体看来,家庭伦理观念仍较好地保存下来。现今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带来的是代际关系重心下移,上代对子代有极大的付出;反之,子代对上代的赡养、照料和慰藉却是越来越少。其实,一定程度的家庭观念有利于重塑年轻一代的亲情观念,有利于年轻一代的人格培养。因此,我们要合理发挥这一民风民俗的有效内核。
俗话说“千金买房,万金处邻”。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向来注重邻里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里,邻里关系可以说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对于中国人来说,邻居这种地缘关系是除了亲属关系以外其心理感觉最近的一种关系。在广大的农村,邻里关系状况是怎样呢?67%的被调查者认为邻里关系重要,27%的被调查者认为邻里关系一般,1%的被调查者认为邻里关系不重要,5%的被调查者对邻里关系持无所谓的态度。相对而言,农村中的邻里关系比较熟稔,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至少有6%的被调查者不看重邻里关系。当然,我们不能据此就认定民风民俗在邻里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认为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4.关于人情往来
人情往来是中国的一个特殊产物,虽说其他国家也会在人们遇到大事的时候送礼,但不会像中国,送礼必送钱,有来必有往。嫁女儿、娶媳妇、祝寿、乔迁等,只要是亲戚、同事或朋友,人情往来就是必须的。这本无可厚非,但是随礼随到一定地步就难免成为人们的负担了。许多的人情往来更成了滋生不正之风的温床。某地甚至曾出现了在婚宴上打欠条,并声称等自己结婚时抵消的怪现象。这次的调查数据显示,60%的被调查者在随礼这个问题上,认为“习俗,大家都一样,出吧”;21%的被调查者认为“很无奈,却必须随”;18%的被调查者认为随礼可以“拉近关系,联系感情”,只有1%的被调查者主张不随。总之,不管怎样,大家还是要随的,要把人们从随礼的圈子中解放出来,还有很多的实事应该做。
三、调查结论
随着我国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民风民俗的变迁与发展已经成了不可逆转之势。民风民俗有一种巨大的运行惯性,在一般的情况下,它只会按照自身的运行轨迹前进,没有外力的作用是不可能发生改变。而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现在,中国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因而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交融是不可避免的。
通过考察扬州市农村的民风民俗变迁,我们很难得出一个结论,民风民俗究竟是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变迁?是更加适应我们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还是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我们会失去自己民族的特性?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深思的。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见证了科学技术、外来文化对于我们民风民俗的改造,但是,我们又怀着一种深深的忧虑:我们的传统,尤其是好的传统在这个急剧变化的社会中能不能延续?我们民族的精华、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与历史的积淀,能否保持下去?发扬优良传统,革除陋俗,我们任重道远。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只能这样回答,对于客观存在的变迁,只能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而对于保护民风民俗,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