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民风 > 正文

人死了为什么要“入土为安”?为什么要立碑?

2023-01-09 12:02:31  来源:网络   热度:

一、人死了为什么要“入土为安”?为什么要立碑?

入土为安源于人们对死者死后要四肢身体完整地埋葬才会在“那边”过得好的信仰

立碑主要是为了记述死者生前的功绩,便于后人祭拜

二、我的家乡在襄汾的作文

晋南襄汾一带,男方送给女方的的东西要凑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女方“回奉”给男方的东西中,还要有十包掺有盐末的麦麸。这十包麸盐要分别撒在未来的公婆和妯娌头上,表示大家都有福(麸)、有缘(盐)分。(婚嫁)

襄汾县有丁村遗址的名胜古迹,有窗花米醋的民风民俗,有版画蒲剧的艺术.....

陶寺的雄狮登天塔是襄汾的一支崭新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精品:襄汾县陶寺乡的杂耍艺术雄狮登天塔,是由陶寺60余岁的杂耍老艺人李登山,经过多年 培育教练,创造出来的一支崭新的杂耍艺术,形式惊险而有序,动作粗旷而文明,攀登时,老艺人身着红色艺装,手握指挥棒,口吹尖哨,在高约三丈余的七层板橙下,从底层用翻、转、蹦、跳、旋、蹬方式,逗引四只人体狮子向板橙的顶部攀登。每双狮子由两个青壮年分别顶着五彩缤纷的狮子头,披着黄色线条缀成的狮子身,用旋、攀、鼠、捕、蹬的步伐,在老艺人的引导指挥中,以稳重、跃健、敏捷、活泼、快速、整齐而又协调一致的动作,随着指挥棒既舞、既蹈、既表演、既逗人的活生生的舞姿,登上板橙三丈多高的顶部,还要做翻跟头、滚绣球,廷身姿,转狮身的动作,其艺术的高超,胆量的惊险,旁观者惊讶不已,赞叹不绝。

襄汾的民间民俗社火、焰火是走上文化艺术现代殿堂的珍品:襄汾县的民间社火焰火,历史悠久, 极负盛名,唐宋时代就很活跃,元代就以杂剧形式搬上舞台,明代进入盛朝,清代每年春节至元霄节为社火,焰火最活跃践行的节日。正月十五前后,各地社火精华,有的萃集县城,有的荟聚乡里,游人如织,热闹非常。最常见的如狮子,龙灯、旱船、竹马、高跷、抬阁、大头人以及花腔鼓、锣鼓、小花鼓、腰鼓、东鼓等,著名的有小王、寺头的锣鼓,令伯、夏梁的转身鼓,赵雄的花腔鼓,西中璜、北中璜、刘庄的抬阁,陶寺、膏腴、贾柴的高跷,尤以贾岗、高腴、三公村的东鼓,雄气豪状,拉东的敲鼓的勇猛直前气势雄壮,鼓舞人心。建国以来,民间社火继承传统形式,从艺术选型上追求新颖别致,惊险奇特,利用现代机械和电器,艺术规模逐步达到空前现代化水平,并结合形势,增强政治时事,成为普及科技知识,学习政治文化,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移风易俗,计划生育为主要内容。焰火是用土药装制放射的观赏品,种类多样,主要有花炮、礼炮、鞭炮、双响炮、花火、起火、简子火、盘子火等,现在已形成彩色焰火的新特点。

这些只是襄汾县深厚文化底蕴中冰山一角,还有许多大师级的名家在民间像幽兰在山谷中一样,默默吐芳!

三、哪句诗反映我国古代民风民俗,意思是什么?

萧鼓追随春社近反映我国古代民风民俗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

这是一首朴实自然的山村记游诗。诗人用真挚的感情,明朗的笔调,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家乡的风光和习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诗的头两句,用“莫笑”和“足鸡豚”这些亲切的词语,表现了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诗的第三、四两句对山村风光的描绘,是历来为人称颁的名句。第三句中的“重”、“复”二字同义,再和“疑”字一起,写出了山水重叠回环令人迷惑的景象;第四句中的“暗”、“明”相互陪衬,再和“又”字一起,描绘出绿树荫荫、鲜花灼灼,令人惊喜的景象。诗的第五、六两句,写这里的民风民俗,箫鼓齐鸣,衣冠简朴,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赞美。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抒发感情。这里的热情招待,优美风光,淳朴民俗,使诗人兴致勃勃,但诗人没有直接叙述这种心情,而是通过另一种形式曲折地表现,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足见兴致浓厚而强烈。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所以钱钟书说“陆游这一联才把它写得‘题无剩义’”(《宋诗选注》)。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都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此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却入农桑社。”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