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祭文 > 正文

外婆仙逝一段催人泪下的祭文

2023-06-14 14:59:26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外婆仙逝一段催人泪下的祭文

1.标题,写成“祭xxx文”,“xxx”是表示对死者的称呼,从这个称呼中我们可以知道写祭文的人是什么辈份,能够表达清楚生者与死者的关系,例如:祭祖父文、祭祖母文。

2.以“维”或“哀维“起,也就是说用这两种方式开头,“维”和“哀维”在这里没有特别的意思,只是作发语词用。

3.死者逝世的情况,死在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而逝世,要表达清楚。

祭奠献菊花

4.祭奠人,是由谁来祭奠的。

5.死者的生平及事迹。这里写死者的生平及事迹内容篇幅稍要多一点,主要是阐述死者这一生的功绩,以及对后人的启示。

6.最后表示对死者的哀痛之情。

7.结束语用“伏维尚飨”。意思是伏在地上,请死者领生者的祭奠之情,伏在地上恭敬请死者品尝贡品。

以上就是写祭文的基本格式,祭文的整个篇幅不宜过长,写三四百字就差不多了,感情要真挚,要表达出对逝者的哀痛之情。

祭文

下面分享一篇外祖母过世时的祭文给大家:

《祭外祖母文》

维:

公元二零一九年六月十九日,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先外祖母蒋美秀老大人之灵前哀曰:外祖母去世,年仅七旬有四。外祖母一生奔波劳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终生耕耘,风雨无阻。

不辞劳苦,勤俭持家,上孝老人,下育吾辈,克己复礼,以身作则。对待邻友,恭敬有加,团结友善。维护集体,公私分明。外祖母之德,足以启示后人。

一生劳苦,养育子女,本应安享晚年,寿比南山,无奈事发不测,一朝中风,卧床不起,迅速辞世。呜呼外祖母,千呼万唤,百喊不闻。哭断肝肠,其声哀哀,其泪涓涓。哀痛祭奠,悲痛万分。

唯盼,黄泉之路,远离病痛,早登极乐。略备贡酒于灵前,若在天有灵,来品来尝,最后惜别。呜呼哀哉!

二、祭奠外婆的祭文范文

沉痛悼念亲爱的xx x!永垂不朽!晚辈永远怀念您!

三、外婆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外婆生病是不能准备悼词的。如果去医院看望,可以准备一束红颜色为主的鲜花,或者苹果之类的水果。如果不在本地,可以打电话问候,让外婆好好休息,祝愿早日康复。

四、祭文外婆走好了怎么写

回想往日,犹见慈容面,神采奕奕,奈何,

如今天人永别,青山依旧,故影还熟,外祖母却已驾鹤西去!

古有云:子欲养而亲不待,悲乎!痛哉!

岁无情而思欲追,忆我幼年,父母杂事琐碎,无暇顾及,

托外祖母照看。长忆幼时,相伴而眠,每夜盖被哄睡,

唯恐惊之冻之,偏袒爱护,缝补叮嘱,无微不至,

视若掌上明珠。每每若此,惟凄凄然,不感言陈。

五、外婆祭奠文

1、凯风寒泉:凯风,和风,比喻母爱。寒泉,比喻劳苦,忧患。表示子女对母亲的深切思念。

2、白云孤飞: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

3、白云亲舍:比喻思念父母的话。

4、杯圈之思:指思念去世的母亲。

成语出处:1、寒泉之思:《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后以“寒泉之思”指子女对母亲的孝思或子女思念母亲的心情。

2、望断白云:《新唐书·狄仁杰传》:“亲在河阳,仁杰在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3、白云亲舍:明·金銮《醉太平·送叶泮西内台》套曲:“青灯旅馆添归梦,白云亲舍觅征鸿。”

4、白云孤飞:《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伫立久之。云移乃行。”

5、杯圈之思:《礼记.玉藻》:“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表示思念亡母的成语有“杯圈之思”。

六、外婆走好的哀悼句子

这个话题,根据地域风俗习惯不同而不同。我们这边,为了表达对外婆的哀悼,对外婆的尊重,纪念,建议可以送花圈或者是花篮,三里不同俗,我们隔壁村里,有红白理事会,就不允许送花圈花篮之类的祭祀用品。说是浪费,人家建议可以送一束鲜花也可以代表对亡者的哀思。所以说,风俗习惯,还有人们寄托哀思的心里都不一样!新时代,新风尚,无论送与不送花圈,只要是真心地尊重逝者,以不浪费不奢侈为前提条件,任何形式化的浪费最好不要。

七、悼念外婆的祭文大全

奶奶一周年纪念古文

忆其年,适逢炎夏,吾曹归桑梓。

荔枝悬而盈树,甚密焉。余贪口腹而连啖两大串。

以食过量故,竟发热。炎暑之夏,诸伴皆游于池;黄发皆纳荫于树下。

然余卧于榻,外祖母坐其侧以侍吾。外祖母热若蜂巢之蚁(怀疑原文应该是“我热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那就应该翻译成“余热若灶上之蚁”),辗转于榻。

是时外祖母为吾置一风扇,见其蹒跚而入室,吾心顿生莫名之谢忱。风扇旋而呼呼然,然吾热仍难纳也。

外祖母乃捧一瓯冰水,以巾拭吾汗。余乃渐寐。

“呜呼!何物啮吾?”余觉。乃蚊也。

是时,外婆寝榻侧,手中之扇尚摇曳。或彼侍吾而疲矣!余乃觉其面复增皱纹矣,观其孱弱之四肢,泪顿垂若断弦之珠。

睹彼汗流浃背,余大惭,乃轻言语之曰:“外祖母,祈上榻而寝!”外祖母窘然曰“噫!汝苏耶?吾烹羹以食汝,汝于榻毋乱动也。”观其项背,余益愧。

俄而外祖母拙而入室曰:“来,食粥。汝适发热,故吾唯置少许干瑶柱。”

乃舀一碗羹,吹而凉之,捧而与吾。余食羹之时,彼殚力而警吾曰:“缓之,毋咽,慎其热。”

泪复辗转于吾目焉。光阴渐逝,此事去数载矣,然其深驻吾心哉。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