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庆下与俱庆下的区别?
一、具庆下与俱庆下的区别?
有父有母:承命下、俱庆下。听从唯命
【名句】具庆①下,父母俱存;重庆②下,祖父俱在。
【注释】①具庆:科举考试时填写履历表,父母俱在就写具庆,因以具庆指父母健在。②重庆:祖父母、父母健在称重庆。
二、文言文中“具”的意思?
①酒肴;饮食。
《史记·项羽本纪》:“为太牢具。”
②供应、备办酒食。
《肴之战》:“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③置办;准备。
《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活板》:“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④具有;具备。
《核舟记》:“罔不因势像形,各具情态。”
⑤器具;器械。
《伤仲永》:“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赤壁之战》:“船、粮、战具俱办。”
⑥才能;才干。
《晋书·王羲之传》:“吾素无廊庙具。”
【又】有才干的人。
《卖柑者言》:“洸洸乎干城之具也。”
⑦道理;方法。
《东方朔》:“十九岁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
⑧通“俱”,全,都,尽。
《鸿门宴》:“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陈情表》:“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桃花源记》:“问所从来,具答之。”
【具草】拟稿。
【具臣】备位充数,不称职的臣子。
【具眼】识别事物的眼力,高明的见识。
【具瞻】为众人所瞻仰。
三、日文中的“祭”是什么意思?
日语中的“祭”是一个例行的集市活动。 “夏日祭”有点像中国北方的庙会。不过近年来,在日本,各种活动都以地区为中心举办的。对此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很大的力量。
保育院每年举办的这个活动不过是地区活动的缩影。 很久以前,在中国,农民们每天勤劳耕作。为了方便生活,逢五逢十,大家各自携带多余的劳动成品,相聚在约定俗成的地点,以物换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集市。出于宗教信仰或地方习俗的集市有时就被称作庙会。这种原始的习俗后来传到日本,就有了今天各种各样的祭奠活动。
四、深具泪下的意思?
谢邀。不是深具泪下,而是“潸然泪下”。
潸然泪下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shān rán lèi xià。意思是指眼泪流下来,多在无法控制情绪时发生。
近义词:泪如雨下、热泪盈眶、泪如泉涌、泪流满面
反义词:喜笑颜开、捧腹大笑、眉开眼笑、前仰后合、喜形于色
成语用法: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大东》:“潸焉出涕。”
五、下祭是什么意思?
下祭名词解释:
布依族丧葬习俗。
又称“祭碗”、“做客”或“做鬼客”,流行于贵州省南部和西南部布依族聚居区。当地布依族家中老人去世,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来超度亡魂。届时,死者至亲要约其家族备一桌酒菜,一匹祭帐前来祭奠,称为“下祭”。下祭的菜肴多用白菜、豆腐等在碗、碟中拼成各种花样,并以墨水或染料稍微着色。
六、具在文言文中有制度的意思吗?
没有。
具字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动词:1、泛指准备,备办;2、写,题;3、具备,有;4、判决;定案
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狱具矣。——清·方苞《狱中杂记》
名词:1、用具;器械;2、才能;才干;
3、酒席;4、饭食;
副词:1、完备;详尽;2、假借为“俱”。都;全
量词:用于表示尸体和某些器物的数量。如:一具尸体
七、具题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词目】具题
【拼音】jù tí
【释义】
(1).谓题本上奏。《清会典·吏部八·考功清吏司》:“由吏部缮履历清单具题,候旨定夺。”清 袁赋诚《睢阳尚书袁氏家谱》:“九世枢(袁可立子),蒙本部堂官具题留任,随升河南布政司右参政、大梁兵巡道。”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自 天成 至 杀虎口 八站,每站应设马八十六匹……查 杀虎口 一站,先经臣部具题撤去,其馀七站,俱设额马五十匹在案。”
(2).指申报朝廷的题本。《红楼梦》第一百回:“且说 薛姨妈 为着 薛蟠 这件人命官司,各衙门内不知花了多少银钱,才定了误杀具题。”
八、下旨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①<名>下面;位置较低的处所。《劝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形>低。《采草药》:“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
③<形>下等;次序在后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之耳者,受下赏。”
④<名>地位低下的人;职务低的人;下级。《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⑤<动>从高处到低处。《游黄山记》:“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又】<动使动>使……下去。《李愬雪夜入蔡州》:“元济于城上请罪,进城梯而下之。”
⑥<动>降下;落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纷纷暮雪下辕门。”
⑦<动>下坠。《垓下之战》:“项王泣数行下。”
⑧<动>到……去。多指从上游向下游、从北向南、从大城镇去乡村等。《谭嗣同》:“君乃自湖南溯江,下上海。”
⑨<动>下达;颁布。《<指南录>后序》:“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⑩<动>攻下;攻占。《陈涉世家》:“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⑾<动>少于;低于。《师说》:“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矣。”
⑿<动>谦下;降低身份去交往。《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⒀<量>表示动作的次数。《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⒁<名>方面;方。柳宗元《驳复仇议》:“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
【下车】地方官员风到任。
【下处】临时居住的地方;寓所;客店
九、下者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下面;位置较低的处所。
《劝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译文: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
2、低。
《采草药》:“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
译文:这是地势高低(造成)的不同。
3、下等;次序在后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令寡人(古时君主自称)听见的,可以获得下等赏赐。
4、地位低下的人;职务低的人;下级。
《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译文:再说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自己的职位在他之下!
5、降下;落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纷纷暮雪下辕门。”
十、田庆紫荆堂下茂的意思?
田庆紫荆堂下茂:田真、田庆、田广三兄弟商议分居,准备把堂前的一棵紫荆树也截为三段,第二天树就枯死了。兄弟三人大惊,说:树木同株,听说要分开就死掉了,难道人还不如树吗?决定不再分居,紫荆树又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