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陶从什么代开始,皇帝下旨用孔子一样的规格来祭祀他
刚刷到一条资讯,2021国庆期间,恭城举办为期十天的“孔子文化节”,即桂林恭城第五届孔子文化节活动。
这个恭城孔子文化节起于2017年,按现在的经济生活,这也是恭城打造的旅游文化项目之一,也是促进地方国庆旅游经济的一个重要活动,宣传了地方名气,也带动了地方经济。
文化节主要是围绕着恭城文庙,孔子的文化,基本上每年都在庙里按排了不少的活动,比较固定的有:一,恭城文庙祭孔典礼;二,入庙礼;三,成人礼;四,开笔礼;五,传统文化活动。
桂林恭城第五届孔子文化节活动安排
这些传统的文化活动,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于学于教方面,传承宣扬了千百年以来的一些优良传统文化,尊师重教的思想,对青少年成人,成材过程中都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当然,这些种种的活动仪式,现代味道比较重,多多少少带有一些商业的操作,时代发展的必然,对此大家也释然。而浔州府O鑫森淼焱是挖掘广西地方史籍历史故事的,不讲这些现代意味的东西,就趁着这个文化节,顺着广西地方志的历史记载,挖挖恭城文庙的历史,看看广西古代文庙的祭祀方式,讲讲孔庙,文庙的发展过程。
一提到文庙,现在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孔庙,是专门供奉孔子的庙宇,文庙=孔庙,这种认知也很正常,毕竟文庙的确就是崇祀孔子开始的。但真正来说,这种说法,不完全对,在古代历史中,孔庙可以说是文庙,但文庙未必就能完全指孔庙。
因为二者之间,是一个发展分化的过程。今天先说孔庙的各种规制是如何确定下来的,孔庙的发展之路是如何的,到下篇再说文庙与孔庙的区别。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解说,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欢迎关注!
孔子,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他的历史地位,那就不用多说了,就在他去世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就专门建成庙宇,主祀孔子,这是历史上立庙祀孔子的开始。
此后的二百余年间,后人对孔庙的祭祀,没有什么正式的仪式,可能,也许,或者就像现代人一样,逢年过节,起个案,烧个香,拜一拜,再隆重一点,就是曲阜孔氏家族自己搞的家祭了。
但随着历史前进,孔子的儒家学说的影响扩大与抬高,他的地位也就提高了。公元前195年11月,刘邦路过曲阜,他以太牢之仪(太牢,即牛、羊、猪)祭祀孔子,这是古代帝王第一次拜祭孔子,是国家级的祭祀,并封孔子九世孙世袭为奉祀君,从此,官方正式确定,肯定了孔子的地位,肯定了曲阜孔氏家族的地位。
此后,无论时代如何变革,朝代如何变换,各代帝王祭孔,尊孔,祭孔,封孔都成为惯例,也至使孔氏成为百家姓中,姓氏族系辈分脉络发展最为清晰的姓氏,没有之一。
武缘文庙
到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汉平帝“追谥孔子曰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得到的第一个由帝王给的封号,以后各代,不同帝王就给他“谥”不同的封号,那要整理起来就是好几百字了。
到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时,要求在郡县学中祀孔子,这就开启了在学习教育为主的“学校”中祭礼孔子的开端了,通俗讲就是开始在类似现代学校的地方挂起孔子像,安上孔子牌位。
到魏正始七年(三国魏,公元246年),令太常释奠祀孔子于太学,这是国家级最高教育学府开始祀孔子的开端,把文教尊孔提升一个高度。
到北魏文成帝上台,(公元440年-465年),不说他有多大的政绩,是多好的一位明君,起码在他治理下,乱世中,他统治的地盘得到了几十年的安稳,世间太平,安居乐业,这背景下,他下诏再封孔子,把祭孔子的活动搞成一套礼仪,要有专门的司仪部门管理,从此规定下来,被后来各代所沿袭,后世改变的,是礼仪的行为方式,但祭孔要行礼却是流传了下来,“祭孔大典”作为固定的形制活动开始了。
就说今天这个恭城孔子文化活动的流程,实际上展现的也是这古老礼仪的延伸。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解说,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欢迎关注!
到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时期,同样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他当皇帝的二十余年,实行了一系列的仁政,属地经济文繁荣,百姓休养生息,刘宋王朝成为南北朝时最强盛的国家。这样的条件下,他又升级了“祭孔大典”,仪式更为隆重,在大典上加入了“八佾之舞”、“轩悬之乐”。
至于这些舞、乐是如何,没听过没见过,就不好解说了,反正就是在祭祀时,要有一场大型的庙堂祭祀乐舞,再通俗讲,祭孔成为国家的一个定时举行的大活动,要有一台“晚会”,一场歌舞表演,这一类的文艺表演,是祭孔活动的固定内容之一。
到后周静帝大象二年(公元581年),小皇帝宇文阐封孔子为邹国公,这就是孔子开始被封爵的开始了,那后世孔子的封号,爵号都一发不可收拾,各种名堂,长长的了,级别也越来越高。
到隋文帝的时候,又赠封孔子为宣师尼父,并且开始要求国子监,(隋代开始的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每年四个仲月举行祭祀,即仲春(二月)p仲夏(五月)p仲秋(八月)p仲冬(十一月)的丁日(天干地支说法)各一次祭孔。
这就是史书所说的孔子丁祭开始,并被发扬光大(有的史籍讲祭孔丁祭从唐太宗开始)。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解说,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欢迎关注!
如果说隋以前这些祭孔活动还是局部的,如在教育机构,曲阜的范围,那到了唐太宗的时候,就发展成为国家级的行为,全民全社会的祭祀活动了。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下诏,说停止用周公礼祭孔子,升孔子为先圣,颜子为先师,要求天下所有郡县都立庙,并在每年四时祭祀。
也就是说,在唐太宗之前,都是实行周公礼祀制的,但太宗时就下诏停止了,把孔子上升为圣,只实行祭孔子的礼仪就可以了,祭孔跳出周礼,自成一脉,并且要求各地郡县建城必须要立孔庙,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建筑,标配建筑,从此,孔庙也就在全国各地慢慢建起来了,并且以政令的形式,把立庙祭孔作为死规定定下来了,有城必定有孔庙。
在后世各代,每个朝代的历史变更,地方的天灾人祸中,文庙的新建,修缮,重建就成为各地必要的事项。在广西很多的地方志中都可以看到,文庙,孔庙相关的事情,在各地县志中,都是自立为一章的,或者几乎县县都保留有各种“修文庙”“建学宫”的碑文记载,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边远少数民族区域的府州县例外)。
恭城孔子大典旧图
到唐开元年二十七年,大唐极盛之世,唐玄宗自然乐于搞这种活动了,他又有了新创意,他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可以说是把孔子的地位推崇到了极致,孔子升为“王”了,那对他的祭礼自然也就跟着改变了,他改了什么呢?那就是制定了祭孔大典的服装――衮冕服。
这种礼服也就是现在全国各地文庙,孔庙举行复原古式祭孔大典时常见的那种服装样式。以前看影视剧也听说过“衮龙袍”这个词,这个也是衣服的特定制式之一,只不过衮冕服主要就是祭祀场合穿的,也叫祭祀服。而在此之前,祭孔大典的专用服装叫司寇服。至于司寇服什么样,浔州府O鑫森淼焱才疏学浅,也没有搞懂,感觉应该和三国故事中,诸葛亮的常见造型穿的那种衣服差不多。
到宋代以后,赵家皇帝就更注重祭孔的礼仪,以及对孔庙的格局了。宋太祖建隆三年时,下诏规定,孔庙门前要“立戟十六”,到大观四年时,宋徽宗则升级到“立戟二十四”。
戟是一种兵器,但在后来慢慢发展中,也就成为古代仪仗队常用的一种礼仪之器,平时影视剧中的帝王出行队伍中,都可以见到。常见的还有戈,都是配套使用的,无论是戟还是戈,都成为了一种地位的象征,数量越多越尊贵,好像二十四是最高级,帝王级。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解说,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欢迎关注!
同时,祭孔大典的礼服样式等级慢慢提高。“冕”,这个词应该都不陌生,无冕之王都应听说过,这个“冕”,也就是帝王头上戴的那个有“帘子”的帽,看着简单,但却是有着很多等级讲究的。那个“帘子”,习惯叫穗子,学名叫旒,吊的不同的串数代表着不同等级。一条穗子就叫一旒。
宋真宗祥符二年(1009年),加先圣,至圣冕服桓圭从上公,礼冕九旒服九章。衮冕:王之吉服,配九旒冕冠,玄衣c裳,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纹,共九章。
到宋徽宗崇宁四年时,就是王一级的待遇了,服装升级为“冕十二旒服九章”。
到金世宗时期,大定四年,这服装就到最顶级了,即大裘冕:王祀吴天上帝所用,配十二旒冕冠,大裘、玄衣c裳。上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纹,下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纹,共十二章。
总的说来,祭孔的礼服以最高规格,以帝王的祭天的制式。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解说,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欢迎关注!
祭孔子的礼仪,仪式随着时代的更进,也是一年比一年高级,那孔子的形象也在改变,现在常见的孔子立像,双手叠在胸前,有点作辑样,这是比较亲民的造型,一般他手上是没有东西的。
但在庙堂里的孔子像就不一样了,一般是坐像,手上是拿着一块长长的板状的东西,那东西叫圭,常见的就是看古代剧那些大臣们上朝见皇帝时,手上拿的那块东西。
圭有身份的象征,是分等级的,分王与公、侯、伯、子、男六级,孔子最早的拿圭的造型,就是上面提到的宋真宗祥符二年(1009年),加先圣至对冕服桓圭从上公,孔子拿的是“桓圭”,相当于公爵一级。
到大观年时,宋徽宗除了在庙门外“立二十四戟”,还给了孔子天子之仪,王者之制,就是让孔子拿着镇圭!镇圭是什么,那是天子所执的礼器,圭板的最高级,长一尺有二,有四镇之山为雕饰,取安定四方之义。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解说,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欢迎关注!
讲了这么多,孔庙的故事讲完了?那肯定没有,还有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发展没说。
都知道,现在很多孔庙,文庙的主殿,也就是孔子像所在的庙堂,叫大成殿,他的牌位叫大成先圣先师。大成之名怎么来的呢?读友们肯定都知一二,就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这大成者,唯孔子可受之赞誉。
但是最终是谁给定论的呢?汉帝,唐王,宋主都只知道追谥孔子为王为侯为公,封圣人先师,却没想到“集大成者”。那时的孔庙主殿叫什么呢?先圣殿?先师殿?这个不好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以帝王的名义,给孔子下“大成”封号的,是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从此,天下文庙,孔庙就把祀孔子所在的主殿叫大成殿了,牌位就是大成至圣文宣王。
如果说在古装剧中,剧情背景是元代以前(1307年),有孔庙文庙的场景中,出现大成殿这说法,那肯定算是失误。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解说,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欢迎关注!
到了明朝时期,又给孔庙文庙定下什么规则呢?
一般讲到祭祀,现代人肯定想到祭案上的那一桌祭品,像一般家庭在不同的节气,不同的地域,祭祖祭神都有不同的祭法,祭品自然也不同,像前面提到的,刘邦开启了太牢之仪豕,牛,羊(太牢,即牛、羊、猪),以后各代也沿续与增进。
到明太祖朱重八上台的时候,在洪武四年,那就以下诏书的形式,规定了祭孔案桌上要摆什么东西,按什么顺序摆了。牛、羊、猪的太牢之仪放在正位,其他肉,青菜啊,农作,小点心之类用专门的祭器,按规定的位置摆好,平时每月朔,望还要降香,祭酒,叫行释菜礼。
当然,各地气候不同,出产的作物也不同,但摆上祭桌,那都是一个意思,总之各地都是执行差不多一致的一整套完整的祭礼。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解说,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欢迎关注!
前面也说到,祭孔大典慢慢形成的一台专门的文艺表演,有歌有舞有乐,但每个时代都有不同,汉时舞用“八佾之舞”、“轩悬之乐”,宋太祖时用永安之乐(宋代嘉礼仪式上的雅乐),宋仁宗时用登歌(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乐师登堂而歌)。
这不行,于是明太祖在洪武二十六年就出规定了,颁布了大成乐器,下令全国所有州县全部统一制造,相当于凡是祭孔大典上,乐器必须统一,用什么乐器,奏什么曲,唱什么歌,跳什么舞都一一规范。
到永乐年,在文治方面有所成就的朱棣,对祭孔也上心了,他规定,天下供奉的孔子,造型必须一致,雕的像,画的像必须都差不多,画像中孔子衣服的制式,那个立像左右手怎么放,坐像该如何坐,拿的什么圭板,甚至是面目表情都有所规定,所以,今天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古籍,古石刻上的孔子像,大体是差不远的,只是面部特征由于刻者,画者水平不一,造成有一点点差别而已。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解说,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欢迎关注!
到嘉靖年,张璁当上首辅之位,他就大推改革,政治上对对王公贵族,皇亲国戚,下对官家各部,严革贪赃枉法,军事上整顿军队团营;文化上对改革科举之弊,改正孔子称号和典祀,反正首辅能管的范围,他全部整改。
流传上千年的祭孔尊孔活动他也提出要求了,不能封孔子太高,首先,要去掉“大成”的封号,因为这个封号太大了,要上天了;还有,以前孔子不是以王制,拿镇圭吗?孔子不够格,怎么能天子之仪呢,又不是官方人士,应该改拿木圭,按无阶无品的贤良来对待。
所以,天下孔子拿圭的像,不再是白色的“玉圭”,而是木圭,可以上别的颜色了。像上面图中的孔子坐像,那个圭就是蓝色的。因为规定它不是“白玉”的材质了。庙堂中的牌位也就是“至圣先师孔子神位”了。
同时,原来孔庙的主殿叫“大成殿”,废“大成”之号后,这主殿就改称为先师殿,同时,孔庙的建筑规格也要下降,不能有那么大的排场了,殿门即是庙门,不像现在看到很多孔庙,文庙一样,几重几进门,又有什么礼门,又有什么桥,什么泮池,偏殿,后殿之类。
等于说以后建孔庙,文庙只能留一进庙堂,进门就是,之前建好的,也就只能保持原样。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解说,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欢迎关注!
到清代,孔子的地位就再次反转,得到提高了。
都知道,清朝皇帝是关外来的,为了快速的溶入关内的生活,快速的得到天下人的认可,那尊孔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了。
顺治二年(1639年),福临下旨定文庙,(注意,是文庙),恢复孔子“大成”谥号,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位。并于二月八月上丁祭,安排专门的官员去行大祭,“大成殿”三个字,再次挂上正殿之上。
这就是孔庙最大的变化了,清代以前,孔庙就是文庙,虽说之前孔庙中也祀着其他先贤先儒,但这庙还是叫孔庙,堂内突出的是祭祀孔子,以孔子为首。
到顺治帝定文庙后,这孔庙就不单是祀孔子了,要加上前代的先儒先贤,叫配从祀。每到丁祭,除了孔子要摆案祭祀,其一百余位先贤先儒也要专门的案桌,专门的祭礼,活动内容多了,成为真正的文庙。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解说,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欢迎关注!
现在进文庙,孔庙,一般都可以见到这四个大字,“万世师表”,可以说这是对老师这个职业的最高尊称,几千年来,仅此一人而已。
相信各代帝王都认可孔子的这个地位,但真正下定义的,还是清代的康熙。他开启了清代最为辉煌,被后人所乐道的康乾盛世,这也成为了孔子在封建时代最后的光辉岁月。
康熙御书“万世师表”,挂遍天下文庙;规定了,所有官兵人民,经过文庙时必须下马步行;规定了同城大小武官一律要按对应的文官职进文庙行香;还规定了专门的文庙乐章。
同时,恢复了文庙的建筑标准。只要有地,有钱,一进殿堂可以,二进殿堂也行,三进殿堂是标准,四进殿堂也可以有,总之,文庙不怕你建设大,就怕你不建设。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解说,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欢迎关注!
当然了,康乾盛世中的两皇帝也清闲着,对文庙的规制也动起手脚来,题词画匾是正常了,加封才是主要。
雍正追封孔子五代,同时把大成殿后面的启圣祠改为崇圣祠,也就是为祭祀孔子长辈的专祠,由于各地不一,有的说是祀孔子父母的,叔伯的,反正雍正规定是祀孔子前五代长辈的,等于是孔子的家祠,这就是各地理解和执行问题了。
都知道,雍正喜欢搞文字狱,正是他的这个爱好,为避孔圣人讳,下令把“丘”改“邱”,这就改变了“丘”这个姓氏的人的家族脉络了。
尊孔的活动自然少不了乾隆皇帝了,享受着太平盛世的他,研究起祭孔的活动来了,除了写匾题词,他还颁布了丁祭乐章,祭孔的专门乐典,还钦定了祭文的格式与内容。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解说,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欢迎关注!
天下丁祭,乐一致,文一致,祭一致,各地都有专人去搞这些事情,各地的经济水平不一,不过查看了恭城,桂平,贵县(贵港),平南,藤县,等等各地方志,文庙春秋祭祀专用银刚好都是二十八两三银一分六厘多,香烛用银是一两五钱零一厘多。
很多府州县每年的文庙祭祀用银都这么一致,应该是当时实行的统一标准了,不像是巧合了。尊孔不分地域,典孔不分富贫,穷县富县统一金额,不存在失礼,也不存在奢礼。
那话又说回来,古代的祭孔活动经费是各地统一,那么像现在各地的这种孔子旅游文化节,不知道活动花销固定一致没有呢?这就是题外话了。
盛世过后,清朝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平静了没几年,西方列强揣着枪炮过来了,对于祭孔大典,后来的清朝皇帝也就不如前代那么重视了,嘉,道,咸,同,光五帝除了按惯例给孔庙加几块匾,也想不出新花样了。
再后来社会变革,动荡百余年,祭孔大典也就成为小典了,关注的层面不一样了。随着时代的各种大小事,原来遍布全国县级城市的文庙,孔庙,大多数都无影无踪了,能保存下来的,没多少个,保持得有规模的,那更是少之又少。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解说,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欢迎关注!
像恭城文庙,武宣文庙也就成为广西数一数二的历史文庙建筑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祭孔这活动也没落了,这些残存下来的各地文庙,成为了周边人们上香许愿的地方。随着现代人的观念改变,旅游文化,传统文化才重新被审视,重新被发展,也才有了今天这种孔子文化节,祭孔典礼再现。
当然,这些活动和古代的祭孔活动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只保留了个名,保留了个义,内涵就有所不同了。
恭城文庙文化节就要开幕了,不知道你会不会趁着假期去体验一下呢?如果有,请上图,让浔州府O鑫森淼焱也开开眼,借借图,准备下一篇文章《文庙与孔庙的区别》,《地方志里的恭城文庙故事》,《恭城县的千年恭怀》。
唐玄宗以李氏始祖为皋陶,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为“德明皇帝”[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