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祭文 > 正文

写给哥哥的祭文

2023-01-23 17:10:19  来源:网络   热度:

写给哥哥的祭文

呜呼哀哉,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2017年。某某某老大人。驾鹤西去。😂😂😂

心静,庄重,悲伤

是的

毛泽东故乡有一个传说-

1893年12月26日,湖南省湘潭县的韶山冲农民毛贻昌家出生了一个男孩,取名泽东,字咏芝(后改润之)。他们家的头两胎婴儿都在襁褓中夭折了。

母亲生怕他也不能长大成人,便抱他到娘家那边的一座石观音小庙,叩拜一块巨石,认做干娘,还取了个小名,叫石三伢子。

毛泽东出生于韶山冲一个平凡而典型的农民家庭。 父亲毛贻昌,是旧中国一个既平凡又不平凡的农民,又是一个意志坚强、精明能干的严父。

他的身上不仅集中了劳动人民的克勤克俭、刻苦耐劳等优秀品格,而且突出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和排除万难、一往无前的精神。

这些精神品质,无疑对少年毛泽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毛贻昌和大多数农民一样,试图按自己的生活模式塑造儿子,期望儿子将来成为同他一样生财有道的精明的人。

毛泽东祖父毛恩普是个老实厚道的庄稼人,因为家境窘迫,不得不把祖传的一些田产典当给别人。

毛泽东父亲从十七岁开始当家理事,因为负债被迫外出在湘军里当了几年兵,长了不少见识,也积累了一些银钱。

还乡后,赎回祖父毛恩普典出去的土地,不久又买进一些,增加到二十二亩,每年能收八十担稻谷。

毛贻昌善于经营,后来又集中精力去做稻谷和猪牛生意,资本逐渐滚到两三千元,在小小的韶山冲,可算是个财东了。

在旧中国,靠自身奋斗摆脱贫困的农民,大多克勤克俭,精明刚强。他父亲的这种性格,自然对从小目睹这一切的毛泽东产生了影响。

毛泽东的父亲要求严厉,毛泽东在回忆中说,“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账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他性情暴躁,常常打我和两个弟弟”。

“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账,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

毛泽东从六岁起就做一些家务和农活,如拔草、放牛、拾粪、砍柴,识字后十四十五岁那时也帮父亲记账。

于是,犁、耙、栽、割,全套农活,毛泽东都样样在行。养成了山区农家子弟的本色:吃苦耐劳,勤快朴实,不怕艰难,对农民的疾苦也体会很深。

毛贻昌一般使用高压手段来管教儿子。有一次,毛贻昌设酒席宴请生意场上的朋友,吩咐十三岁的毛泽东帮着招待客人。毛泽东不愿意做这些事,父亲生气了,就骂他懒而无用,为子不孝。

毛泽东当着客人反驳道:“父慈子孝”,只有“父慈”才能“子孝”。毛顺生更加生气,举手就要追打。

毛泽东便跑到家门前的一口池塘边,声称父亲再要逼近,就跳下水去。后来,在母亲的调解下,一场风波才和平解决。

从此,毛泽东悟出一个直观的道理:在压力下如果温顺示弱,反会遭受更多的打骂,只有用坚决反抗的办法,才能保护自己。

同父亲比较起来,给少年毛泽东影响更大更深的是他的母亲。母亲文素勤,在同族姐妹中排行第七,人称文七妹。

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典型的贤妻良母。她勤劳俭朴,心地善良,性情温厚,经常接济乡亲。

作为普通的农村妇女,文素勤一生默默地操持家务,抚养儿辈。她待人接物,纯朴善良,极富同情心。灾荒年月,常背着丈夫送米给讨荒的人。

平时还虔诚地烧香拜佛,把“积德行善”、“因果报应”一类的信念灌输给孩子。

十五岁那年,母亲病了,毛泽东还专程到过南岳衡山进香许愿。当时他未必懂得多少佛教的道理,但母亲的言传身教,使毛泽东从小同情贫弱,乐于助人。

在毛泽东11岁那年,毛贻昌要买进堂弟毛菊生赖以活命的七亩田产,毛泽东和母亲都觉得应该设法周济毛菊生渡过难关,不应该乘机买他的田产。

父亲却认为用钱买田是天经地义的事。母子俩的劝说自然没有效果,却给毛泽东留下很深的印象。

建国后,毛泽东多次对毛菊生的儿子毛泽连说:旧 社会 那种私有制,使兄弟间也不顾情义,我父亲和二叔是堂兄弟,到买二叔那七亩田时,就只顾自己发财,什么劝说都听不进去。

毛泽东对母亲的感情很深,文七妹五十二岁病逝。毛泽东日夜兼程从长沙赶回韶山守灵,并和泪写下一篇情义深长的《祭母文》。

他这样追念母亲:“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当时,毛泽东还给同学邹蕴真写信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以利人的,自己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

母亲对他的影响力,在他的一生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父母的教养对儿童成长的关系很大,学堂的教育则影响着少年未来的发展。

毛泽东童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湘乡唐家S的外婆家度过的。直到八岁时,父母把他接回韶山入私塾开始读书。

父亲供他念书,没有多大的雄心,无非是略识几个字,便于记账或打官司等,上学期间,他早晚还要放牛拾粪,农忙时也参加收割庄稼。

在韶山,私塾仍是儿童们求学的唯一选择。毛泽东照例从《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幼学琼林》这些普及读物入门,去接触他从小注定要接受的儒家文化传统。随后是点读“四书”“五经”。

这些枯燥难懂的经书,培养了他“鉴古知今”的爱好,帮助了他后来的“古为今用”。

毛泽东最爱读被塾师称为“闲书”和“杂书”的《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精忠岳传》、《隋唐演义》等旧小说。

在学校里,老师不让读,他用课本挡住偷着读;在家里,父亲不让读,他就用布把窗户遮住,使父亲看不见灯光。

毛泽东读了这些故事,他就和小朋友乃至村里的老人们互相讲述。他后来回忆说:“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

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作为农民的儿子,他觉得这样是很不平等的,农民们自然常要反对这种不平等。

《水浒》里汇聚在梁山造反的人物,便成了毛泽东心目中的英雄。这种影响在后来艰难备尝的革命生涯中,《水浒》一直是他放在手边常常阅读的书。

1910年秋,毛贻昌决定送毛泽东去湘潭一家米店当学徒,当时毛泽东爱国求学心切,敦请各位亲戚和老师从中周旋力劝,毛贻昌最终同意毛泽东去湘乡东山小学堂学习。

毛泽东离开闭塞的韶山冲,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

临行前,他改写了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可以想像他当时的激动心情。

据说,韶山毛氏原籍江西。明朝开国时,始祖毛太华随军远征南澜沧,在当地娶妻生子,毛太华年老移居湖南湘乡县。

十年后,毛太华的两个儿子又迁到邻近的湘潭县韶山冲。

这里位于湘潭、宁乡、湘乡三县的交界处,地处湘江中游西岸四十公里,群山环抱,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

从此,毛氏宗族在这里垦荒务农。到毛泽东这一辈,已传二十代,大约五百年了。

曾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五千年前,舜帝南下巡视,来到湘江流域。在一座山上,他让人演奏起动听的“韶乐”,竟引来凤凰起舞。后人就把这座山叫做韶山,被它环抱的一块狭长的谷地便是湖南省湘潭县的韶山冲。

毛泽东出生于湖南韶山冲一个平凡而典型的农民家庭。他们继承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许多优秀品德,这些优秀品德,对早年毛泽东性格与观念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也为他日后成就伟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