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论语原文翻译
一、孔子语录论语原文翻译
孔子语录《论语》原文翻译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后人称他为孔夫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言行成为了后世的宝贵财富,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记录录,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以下是部分《论语》原文及其翻译:
三字经
论语
这些是《论语》中的一部分原文及其翻译。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经典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传承孔子的思想和道德准则。无论是在教育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孔子的智慧都能给我们带来启发和指导。
二、《孔子劝学》的翻译?
通过查阅资料,该翻译为:
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够指正自己缺点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三、孔子适陈,翻译?
子贡和孔子离开宋国,经郑国、陈国要去楚国,途中经过一片桑林,遇见连两位长相清秀的养蚕女子在林中采桑,孔子随吟了一句:“南枝窈窕北枝长。
” 一采桑女随即答道:“夫子在陈必绝粮。九曲明珠穿不得,著来问我采桑娘。当师徒十多人走到陈国和蔡国边界时。边界守军不让他们前往楚国。孔子师徒围困在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外。被困的第四天,粮食没有了,他们只得挖野采充饥。几个弟子相继饿出了病,躺在地上,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孔子却神色坦然地坐在舆帐里,诵诗、唱歌、弹琴不止。子路心烦意乱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侯吗?“ 孔子看着满脸忧怨之色的子路,心平气和地说:”君子在穷困的时侯能坚守节操,小人遇到穷困不能控制自己,什么事都能干出来。“ 子路想说什么,却没说,赌气地扭身便走。孔子深知,在这危难关头,弟子们的思想很活跃,对他的作为不理解,对他的政治主张产生了怀疑。他想,很有必要和弟子们进行一下思想交流。于是,叫来刚刚离他而去的字路,问道: “《诗?何草不黄》里说:‘我们既不是野牛也不是猛虎,为什么要流在荒无人烟的野地里。’我们的主张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困在这里?” 子路寻思了一下说:“恐怕是我们的仁德还不够吧?所以,人们才不信任我们;恐怕我们的智谋还不够吧?人家才不放我们通行。” 孔子摇头:“假使有仁德的人能使人信任,那还会有伯夷、叔齐这样的好人饿死在首阳山呢?要是有智慧的人必定能够处处畅行无阻,哪还会有王子比干被剖心呢?” 孔子又把子贡叫来,问他同一个问题。子贡说:“是不是老师的主张太大了,因此天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容纳老师。老师何不降低一下自己的政治主张,靠近一下现实呢?”子贡直来直去的话,其实是他思索了好久,早想向老师建议的一个问题。孔子不满意地说:“赐呀,一个善于耕田的农夫,不见得有好收成;一个好的工匠虽有精巧的手艺,然而却未必能使人都称心如意;君子也是一样,他只能专心地修道,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却不一定被社会容纳。现在,你不能坚信自己的理想,反而想一味地迎合众人,志气真是小啊!” 子贡听了老师的话,开满心里虽然不舒服,也不完全同意老师的看法。但老师矢志不移的精神和高尚的操守却深深感动了他。孔子又叫去了颜回,也问了同样的问题。颜回说:“老师的道理太大了,天下虽大却还是容不下。虽说如此,老师不改其志,依然推行自己的主张。不被世俗容纳有什么关系?不被世俗容纳才显出君子本色。“ 孔子听了颜回的话,愁苦了几天的脸上有了笑容,说:“好小子,好小子!要是你将来成了大富翁,我一定做你的管帐先生。” 颜回走了,孔子看着颜回的背影,心花怒放地想弹奏一曲。他去拿琴,不经意碰了琴旁的一个袋子。袋子里面装的是前些天子贡卖玉的金银。看着这些钱袋,孔子想起刚才称赞颜回,批评子贡的话,感到脸上火辣辣的。他放下琴,一下子没了弹奏乐曲的兴致。孔子师徒被围困的第七天,来了位骑马的将军,他有意戏弄这些书生,令人拿出十多个九曲珠说:“如果用丝线穿起来,就让你们进楚国。” 孔子和弟子们不能穿这九曲珠。孔子想起采桑女的话,叹道:真是一语成谶啊。孔子便让子贡返回去向采桑女求教。子贡回到桑林旁的那户人家门前。家中人称女子不在,并以一菜瓜给子贡。子贡说:“‘瓜’子(籽)在内也。” 这时,那个与孔子对诗的女子从房内走出来,她说给子贡穿九曲珠的办法:“用蜜涂珠,以丝系蚁,如不肯过,用烟熏之。” 子贡给女子施礼,并掏出银子,让女子给些吃的。女子给了子贡一大块羊肉和两条鱼。子贡再次谢女子。子贡回到孔子身边后,依采桑女教的方法穿了九曲珠。将军也不食言,便解除了对孔子师徒的围困。孔子师徒被围已达七日,师徒们已吃了几天野菜,许多弟子都饿得无精打采。围军一散,子贡急忙拿出向采桑女讨来的鱼和羊肉,大师兄颜回充当火头军,点火做起了野炊。颜回见老师和师弟们都饿得大眼瞪小眼,恨不得抓住生鱼就吃,拿过羊肉就肯的样子,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把鱼肉、羊肉放在一个锅里煮起来。孔子向来主张“食不厌精”,他见颜回把鱼和羊肉放在一块,眉头皱了洲,但已有指责颜回的力气啦,只好听之任之,眯着双眼就等开锅了。过了一会,肉做熟了,颜回先给孔子端上了一碗。不知孔子是饥不择食,还是确觉得好吃味美,刚刚喝了一口汤就连连赞道:“真鲜,真鲜!” 孔子望着弟子们的吃相,突然皱起了眉头,自言自语地说道:“仓颉造字,将合、赞二子的合写称鲜,这个鲜字是毫无道理的,鱼、羊肉合炖才叫鲜哪!干脆,从今天以后,就把鱼羊二字的合写当成‘鲜’吧!” 弟子们听了,一边大吃二喝,一边连声称赞:“改得好,鱼羊合炖为‘鲜’,真是名副其实!名副其实!” 从此,汉语中便有了这个看了令人口中生津,富有韵味,使人遐想的“鲜”字四、孔子犹江海翻译及原文
孔子犹江海翻译及原文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之一。他的言行举止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其中,他的一些名言更是被广泛传颂。其中一句经典的名言是“犹江海”,这个词组在不同的场合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在不同的翻译版本中也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犹江海的原文出处
“犹江海”一词最初出现在《论语·为政篇》中,是孔子对于德才并重的官员要求的描述。下面是原文引用:
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犹告尤者也,时哉时哉!”
樊迟追问:“‘犹告尤者也’何谓也?”
子曰:“公务忠诚,相告而告。”
樊迟曰:“敢问其次。”
曰:“犹江海。”
这段话主要描述了孔子对于能够治理国家的官员的要求,他强调官员身具德才,可以让民众依循他们的指示行事。
犹江海的翻译
由于语境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孔子的名言“犹江海”在不同的翻译版本中有着不同的表达。
直译版本
最直接的翻译方式是直译。可以用“像江河和海洋一样”、“如同江海一般”或者“如同江海般宽广深远”等方式来表达。
比喻版本
有些翻译版本采用了比喻的方式来传达孔子的意思。“犹江海”这里可以理解为“像江海的气势和广阔一样”,指的是知识渊博、胸怀开阔的人。
行为规范版本
另外一种翻译方式是将“犹江海”理解为一种行为规范。“犹江海”可以被解读为“公务要像江海一样连贯而不间断”,即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断努力工作。
孔子名言在当代的意义
尽管孔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几千年,但他的思想和教导至今仍然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犹江海”这个词组,尤其强调了领导者和官员的责任和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德才兼备的能力,更需要像江河海洋一样广阔而深远,以引导民众走向正确的方向。
在当代社会中,这个词组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具备高度责任感和胸怀的领导者。他们应该有所作为,以身作则,影响他人,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公共事业中的“犹江海”
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非政府组织,在执行公共事业的过程中,都需要以“犹江海”的精神对待工作,不断努力,勇于创新,以期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福利。
而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可以从“犹江海”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每个人都应该以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断充实自己,将这种品质渗透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
结语
孔子的名言“犹江海”虽然简短,但它传达了深邃的意义。它强调了德行和能力的重要性,不仅对于领导者和官员,也对于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学习和理解孔子的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挑战,追求真理,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上都实现更为长远和广泛的发展。
五、孔子世家这段的翻译?
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俭了。”于是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困厄而不动摇,小人困厄就胡作非为了。”
子贡怒气发作。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说:“是。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啊。我是用一个思想贯穿于全部学说。”
孔子知道弟子们有怨恨之心,就召见子路而询问道:“《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仁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知吧!所以别人不实行我们的学说。”孔子说:“有这些缘由吗!仲由,我打比方给你听,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假如知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去,子贡进入见面。孔子说:“赐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贡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弘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老师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呢?”孔子说:“赐,优秀的农夫善于播种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收成,优秀的工匠擅长工艺技巧却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被世道所容,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学说却去追求被世人收容。赐,你的志向太不远了!”
子贡出去,颜回入门进见。孔子说:“回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弘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即使如此,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被容纳怕什么?正是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老师的学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老师的学说已经努力修明而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不被容纳怕什么?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尸孔子高兴地笑道:“有道理啊,颜家的孩子!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
于是孔子派子贡到达楚国。楚昭王兴师动众迎接孔子,孔子然后得以脱身。
六、《孔子家语~颜回》翻译?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
颜回退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地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御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 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选自《孔子家语•颜回》)
翻译:
鲁定公问颜回说:“先生你也听说东野毕擅长驭马吗?”颜回回答说:“擅长是擅长。但是,他的马将来一定会逃走。”定公面色不高兴,对左右随从说:“君子也会有陷害别人的。”颜回退回。
过了三天,饲马人来陈述说:“东野毕的马逃走了,两匹骖马拉着两匹服马进了马厩。”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站起来,派人把颜回招回来。颜回到了,定公说:“前两天我向先生你询问东野毕驭马,先生你说‘擅长是擅长。但是,他的马将来一定会逃走’,不知道先生凭什么能够知道这件事呢?”颜回回答说:“凭治理国家可以知道。从前帝舜擅长管理百姓,造父擅长驭马。舜不穷尽百姓的力,造父不穷尽马力。因此舜没有逃亡的百姓,造父没有逃跑的马。现在东野毕驭马,登车执辔,正体端坐;急速驾驶,用尽朝礼;经历危险的地方到达远方,马力用尽了,然而还不停的苛求马。我凭这知道。” 定公说:“对,的确像先生你所说的那样。先生的话,意义很大啊,希望你再说一些?”颜回说:“我听说,鸟急了就会乱咬,兽急了就会乱抓,人急了就会叛乱,马急了就会逃跑。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 定公很高兴,把这件事告诉孔子。孔子回答说:“他之所以是颜回,就是这样。不值得去夸奖!”
七、孔子劝学翻译和习题?
孔子劝学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 御狂马者不得释棰策也操弓不反檠. 弓不反于檠然后可持也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 谤毁仁者憎怒士人必主于刑也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译文】
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才能。」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够指正自己缺点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八、孔子的名言以及翻译?
1.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九、翻译不知东方之既白?
出自苏轼的《赤壁赋》,原文是: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为:交错地躺在舟中,不知道东方的天空已经泛白.
引申为:做事投入或者乐在其中,忘记了时间
十、八四年孔子文化节祭文是?
文圣吾祖,恩泽海宇。千古巨人,万世先师。
欣逢盛世,物阜民熙。高岸秀木,惟恐失序。
居安思危,重振纲纪。以德治国,德法兼济。
幸赖圣儒,万代垂仪。道贯古今,德侔天地。
杏坛春晖,泮池桃李。三坟五典,六经古籍。
薪火传承,百代不熄。而今吾辈,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弘扬承继。依仁志道,据德游艺。
仁为己任,见利思义。中和至德,过犹不及。
和协万邦,摒弃暴戾。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与时偕进,创新活力。清风遍拂,神州万里。
群情振奋,勃发骐骥。文化名城,通衢如砥。
碧树花团,芬苾争奇。百业兴隆,日新月异。
近悦远来,治平修齐。老养壮用,兆民甘饴。
儒风犹在,先圣故里。慎终追远,奋吾国膂。
继往开来,同德凝聚。东方巨龙,吼啸腾起。
四海擎天,有吾一臂。长鲸吞吐,丹凤鼓翼。
揽月追日,神舟环宇。告慰先祖,盛世在即。
大同世界,四海兄弟。世界和平,假年可期!
伏惟尚飨,为祷为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