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笔画?
一、寇准笔画?
“寇” 字共有 11 画,笔画顺序为: 点、点、横撇/横钩、横、横、撇、竖弯钩、竖、横、横撇/横钩、点
“准” 字共有 10 画,笔画顺序为: 点、提、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准”,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zhǔn,最早见于《说文》中,“准”的基本含义为允许,许可,如准许、准予;引申含义为依照,依据,如准此处理。
在日常使用中,“准”也常做动词,表示折充;抵充,如准价、可准。
二、寇准父亲?
寇准的父亲叫寇湘
爱好学习,博古通今,文章很有名气。后晋开运年间,甲科(科举考试中最高科目)考试取中,名列前茅。 后来应征召做魏王记室参军(王室的秘书),一直到死。他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起用人才。由于他为国家屡建功勋,因而被封为三国公(燕国公、陈国公、晋国公),追赠官职至太师尚书令(辅佐国君的官,即宰相)。
三、寇准祖籍?
山西省太原
北宋名相寇准祖籍是山西省太原人,是后来才移居华洲下邽的,也就是现在的陕西渭南,他父亲是后晋时期的甲科进士,是魏王的记室参军,因为有功于朝廷,加封国公,死后被追太师尚书令。
四、寇准谥号?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
五、寇准原名?
寇準(961或962年8月27日—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先后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宋太宗重用,淳化二年(991年)任枢密副使,淳化五年(994年)升任参知政事。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当年冬天,契丹(辽国)南下犯宋,包围了澶州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準力排众议,坚主抵抗,反对南迁,促使真宗亲往澶州督战,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景德三年(1006年),被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知陕州。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又任枢密使、同平章事。天禧三年(1019年)又恢复宰相职务。天禧四年(1020年),罢为太子太傅,封莱国公。后又遭丁谓诬陷,被一再贬逐,直至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 (1023年),病逝于雷州贬所。
皇祐四年(1053年),宋仁宗下诏为其立神道碑,并亲于碑首撰“旌忠”二字,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愍”,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寇準善诗能文,其诗被列为“晚唐派”,以七言绝句最有韵味。有《寇莱公集》七卷、《寇忠愍公诗集》三卷传世。
本名 :寇準
别名 :寇准、寇老西、寇莱公、柘枝颠
字 :平仲
所处时代 :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六、纪念母亲祭文简短?
时光荏苒,母亲您离开我们一周年了,您的音容笑貌还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在母亲您走后的这些日日夜夜,我无时不在想念着您,想的我好心痛,如果世上真有仙鹤,能上通天堂下到阴曹,请您给母亲捎个信,带去我无限的哀思。今天我为母亲献上这篇周年祭文,追忆母亲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七、寇准后代家谱?
据《寇氏家谱》记载:“寇莱公(寇准)居陕西三原县相礼村,十一世孙寇一元初任苏州刺史,后迁升许昌任职,金兵扰乱,守职寿终。四子未归故里,皆于许下户为民。”由于寇家人在此居住,所以小巷被称为寇家
寇凖(961年-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寇凖虽出生书香世家,但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因而发愤读书,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登进士第,被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后即召入朝廷任职,以其政治才能深得宋太宗器重。官至枢密副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因刚直不阿,被排斥出朝廷。宋真宗即位后,召他回朝,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任三司使等职。
八、寇准的岳父?
岳父许仲宣
许仲宣(929~990),字希粲,北宋大臣,青州人。后汉乾祐中,登进士第,时年仅18岁。后周时为淄州团练判官。宋初赴调,于便殿引对,因其体貌伟岸,甚得太祖喜爱,升任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其性情宽恕,有心计谋略,处事强干。
971年(开宝四年)升任荆南转运使。976年(开宝九年),诏知永兴军府事。太宗嗣位后,迁兵部郎中,历任西川、广南转运使,甚有政绩。983年(太平兴国八年),升任左谏议大夫。端拱中,迁给事中。
九、登华山寇准?
华山——[宋] 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1.
译文:站在高高的华山之上,只有蓝天在我们的头顶,再没有别的山能与它比高低。抬头仰望苍穹,太阳仿佛近在眼前;低头俯视脚下,只有蒸腾缭绕的云雾在半山腰弥漫。
2.
赏析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发奋读书,十九岁登进士第,官至宰相。他的诗多清新之句,有《寇忠愍(mǐn,古同“悯”)公诗集》(亦即《巴东集》)传世。
《华山》是寇准七岁时的咏诗。寇准,是北宋时期的一个稀世神童,他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据史书记载,寇准小时候,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了这首传为千古佳话的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即景即情之作,每一句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可谓是难能可贵的佳作。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这两句诗意思是说,比华山高的只有蓝天,也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齐,极写华山巍峨高耸之非常。其中“只有”一词说明了华山极高,再比华山高的就只有那蓝天了;“更无”说明华山是唯一最高的山峰,再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起平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这两句意思是说,当你站在高高的山顶的时候,抬起头来仰望苍穹,红日仿佛就在你的头顶上;低头俯瞰脚下,蒸腾的云雾正在半山腰缭绕弥漫。“红日”后之“近”字,“白云”后之“低”字,都极有力地衬托了华山的高耸与陡峭。 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对仗工整、严谨,没有一丝一毫的刀斧痕迹。二是炼字精准,不着任何痕迹地衬托了华山的高耸、巍峨与陡峭,如前两句中的“只有”、“更无”和后两句中的“近”、“低”,都用得十分精准,十分巧妙。无论是对仗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是遣词炼字的功力,都说明了绝非等闲之辈所能为之,教人不敢相信它竟然出自于一个七岁孩童之口。
十、华山诗词寇准?
是寇准。
寇準(961或962年8月27日—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先后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宋太宗重用,淳化二年(991年)任枢密副使,淳化五年(994年)升任参知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