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祭文 > 正文

闵子骞名言?

2024-08-08 17:09:18  来源:网络   热度:

一、闵子骞名言?

1. 不迁怒,不贰过。

选自《论语·雍也》。从来不迁怒于别人,也不会重复犯同一错误。

2.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语出《论语·季氏》。国家有道,这样人民便不会有什么非议了。

3.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选自《语语·阳货》。整天吃饱了,没有什么正经事情做,自己也没有什么上心的

4.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选自《论语·先进》。这句话是闵损(即孔子的弟子闵子骞)所说。母亲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儿子冷,如果母亲走了,那么就会有三个孩子挨冻。当父亲要休妻时,闵子骞用包容的心态及时予以劝阻,这不仅使其母大受感动,也维系了整个家庭。这就是一种感人至深的孝道。

二、闵子骞的读音?

闵读mǐn,骞读qiān。二者皆不是多音字。

闵,读音mǐn,古同“悯”,怜恤,哀伤。另指吊唁。另指闵姓,闵姓来源于鲁国公族,而鲁国公族又来源于周朝王族,而再追溯上去,周朝王族的始祖后稷是黄帝25个儿子得到的12姓之一姬姓的嫡传后代。

骞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qiān。形声字,从马,寒省声,本义:马腹病,指腹部亏损低陷。也可通“蹇”,跛足。作动词有惊惧等意思。

骞基本字义

1、高举,飞起:骞举。骞腾。骞翥。

2、亏损:“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3、古同“搴”,拔取。

4、古同“褰”,揭起衣服。

扩展资料:

闵(Mǐn)源出有一:出自姬姓,以谥号为氏。上古周朝时,鲁国君鲁庄公死后,他的儿子名叫启,后继位为君,是为泯公。启继位不到两年便被庆父所弑,因年纪尚轻,谥号鲁闵公。古代闵与悯、愍字义相同,都有怜惜之意。鲁闵公的后世子孙以其谥号“闵”为姓,称为闵氏,世代相传。

各支始祖:

1、闵玄:梁大通初自浔阳举贤良为歙州令,遂家于歙西孝悌乡。(新安歙西岩镇闵氏家谱)

2、闵将仁:将仕公,南宋宝庆间由济上南迁,世居吴兴。(吴兴闵氏宗谱)

3、闵思孝:明季由江阴后胜迁居本邑北沿塘闵家场。(闵氏宗谱)

4、闵福泰:明永泰间由进贤徙居湘阴羊山。(湘阴闵氏家谱)

5、闵璋:明正德间由丰城正信乡赤塘里小塘徙居宁乡。(为宁闵氏六修族谱)

三、闵子骞的妻子?

闵子骞是戏剧巜芦花》里的大儿子,他好像还没有结婚没有妻子

四、闵子骞属什么?

骞,五行属木,骞字,闵子骞名损,或曰即左襄廿三传之闵子马。意为本义马的意思。古亦有云:外无骞污之名。意为损害伤害之意。

五、闵子骞什么父?

闵子骞谏父的故事,闵损,字子骞,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学生。闵子骞后母不慈,只知护爱自己生的两个孩子,对他一点也不关心。冬天来临,后母所生之子穿很厚的棉衣,而闵子骞却穿着塞满芦花的衣服,看上去很厚却不能御寒。闵父知道后,欲出其后母。闵子骞哭泣劝父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父亲改变了想法,后母也因此而感悟,待之若己生。后人称赞道:“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六、闵子骞的父亲?

传说闵子骞8岁丧母,父续娶后妻姚氏,生闵革、闵蒙二子。继母对亲生的两个孩子十分疼爱,对闵子骞却十分刻簿,常常虐待他。闵子骞为了避免破坏父亲继母之间的关系,一直默默忍受,没有告知父亲。

一年冬天,后母用芦花给他做衣服,而给他的两个弟弟做的是棉衣。芦花做衣服看起来很蓬松,但是不保暖。刚好他父亲带他外出,因为天气太冷,衣服又不保暖,所以他就冻得发抖。父亲看了以后很生气,衣服已经穿得这么厚了还在发抖,是不是有意要诋毁后母。一气之下,就拿起鞭子抽打闵子骞。结果鞭子一打下去,衣服破了,芦花飞出来,父亲这才明了,原来是后母虐待自己的孩子,所以很生气。回到家里,当下就要把他的后母休掉。可是子骞对后母并不记恨,小子骞觉的不能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休掉后母,于是他跪下来对自己的父亲说:"父亲,请你不要赶后母走,因为毕竟还有两个小弟弟呀!有母亲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寒冷,如果母亲走了,我和两个弟弟都会挨饿受冻的。(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在这种情形之下,闵子骞至诚的孝心丝毫不减,而且还想到兄弟和家庭的和乐。这一分真诚让他的父亲息怒,这一分真诚也让他的后母生起惭愧之心,从此洗心革面,真心对待闵子骞,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

七、闵子骞路名字来源?

  闵子骞  闵子,名损,字子骞,春秋鲁国汶上人。生于公元前536年,卒于公元前487年,系孔子著名弟子之一,居四科(孔子的学生分为四科、十二哲、七十二贤,其中四科是孔子最好的学生)中的德行科。当时,鲁国权臣季孙氏曾召请他为弗(今山东弗县,古弗国,是春秋时鲁国季孙氏的邑)宰,然他洁身自重,隐居在范县孟村,死后葬于此,闵子墓今仍在。  闵子骞幼年即以贤德闻名乡里其小时受后母虐待,冬天穿的棉衣上以芦花为絮,而其弟穿的棉衣则是厚棉絮,父知后,欲休其后母,闵劝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觉得有道理,遂罢。后母知道后甚是感动,从此后待闵亲生。孔子对此非常赞赏,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鞭打芦花》这出戏就是后人根据这个情节改编的。  闵子骞以德行著称,孔子曾说:“任用德行,(在弟子中可仕之人)则有颜润、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当时,季孙氏专执鲁家政,明枪暗夺,富于周公,而求(指冉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孔子指他的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季孙氏为巩固其统治地位,广罗贤才,请闵为弗宰,闵固辞如召请,遂盾范县孟村,死后葬于村西,后有百姓迁居墓旁,渐成村落,取名闵子墓,亦称闵村。 范县历代官儒,无不赞叹闵子德行,多次捐资修整。过往官吏也多有凭吊歌咏。

八、闵子骞有儿子吗?

闵子(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87年),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门十哲之一。以孝闻名。

闵子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有长子:闵子鲁。

闵公子叫闵子鲁,奉礼闵公,(一说闵公九岁,卒不应有子)子鲁之子叫闵译,译子闵伯衍做了鲁国大夫,伯衍子闵子健,子健子闵马父,马父,鲁大夫,监周史,即掌管国学文物,历史典籍。闵马父娶姜监氏为妻,鲁昭公六年春亚月(公元前536年)在曲阜生闵子骞。骞在鲁悼公十年冬天(公元前447年)卒于济南,享年八十九岁。(一说卒下公元前487年,终年四十九岁,此说不可取)。

九、闵子骞弟弟的结局?

鲁国有个大孝子,姓闵,名损,字子骞,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七十二贤人之一。闵子骞年少时便死了母亲,父亲娶了后娘,又生了两个弟弟。后娘偏心眼,对自己亲生的孩子百般疼爱,对闵子骞却另眼相待。可是,在丈夫面前,她却装出一副慈母的模样,表示照顾闵子骞比亲儿子还好。有一年冬天。后娘给闵子骞做棉袄,里面絮的全是不值钱的芦苇花绒,看起来挺厚,其实一点都不暖和。她给自己的两个亲儿棉袄里絮的是丝绵,看上去薄,其实非常暖和。闵子骞从不计较这些。一千多年前的某年农历腊月廿四日,父亲坐车带他们兄弟三个外出,让闵子骞在前边掌鞭赶车。闵子骞在寒风中冻得发抖,失手把缰绳掉到地上,马车失去了控制。父亲见到这种情形很生气,说:“你这个孩子真没出息,穿得这么厚还打哆嗦!看你弟弟,棉袄比你的薄,也没像你冻得那个样子。”越说越上火,夺过马鞭子便向闵子骞身上抽去。这一鞭子一下把棉袄抽破了,里面飞出来的尽是芦花。再捏捏另两个儿子的棉衣,心里明白了。父亲知道自己冤枉了闵子骞,大骂妻子不贤惠,决定休了她。

闵子骞含着眼泪跪在父亲面前,哀求父亲不要休了后娘。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意思是休了后娘,自己和两个弟弟有可能落到另一个后娘手里,两个弟弟将来会像自己一样受苦。闵子骞的话感动了父母,夫妻和好如初。从此,后娘对三个孩子也一样看待了。

十、闵子骞孝顺文言文闵子骞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孝悌之道,其为人之本与。孝悌是做人的基础,闵子骞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都做到位了。

子骞对后母并不记恨,反而有些同情后母,小子骞觉的不能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休掉后母,于是他跪下来对自己的父亲说:“父亲,请你不要赶后母走,因为毕竟还有两个小弟弟呀!有

母亲

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寒冷,如果母亲走了,我和两个弟弟都会挨饿受冻的。(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在这种情形之下,闵子骞至诚的孝心丝毫不减,而且还想到兄弟和家庭的和乐。这一分真诚让他的父亲息怒,这一分真诚也让他的后母生起惭愧之心。闵子骞这分真诚的孝心转化了家庭的恶缘,致使家庭从此幸福和乐。所以,“亲憎我,孝方贤”。我们时时处处想着“德未修”,所以"感未至”,真诚就能永不忘失,能时时提起关照。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