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祭文 > 正文

明朝玉带怎么系区别朝鲜?

2024-08-03 17:10:10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明朝玉带怎么系区别朝鲜?

明朝官员规定得用革带,像是定陵出土的玉带,极为宽长,腰腹一般没有那么粗,故明朝的革带是束而不系的,只用细绳系于腋下衣肋之际。

于是,明朝的革带不象唐宋时代那样起束腰作用,而变成纯粹装饰的用具了。只有着军装或穿甲胄者,其革带才真正系在腰上。然而革带与衣服相衬之下,确实起着显著的装饰作用,使着衣人显得十分华贵,气度大方。由于革带束而不系,仅悬于腰际,有时会向上仰至胸部,有时会向下垂至腹部,为了保持平衡,必须用手扶着。另外,两只铊尾也就失去原来的意义,干脆也贴在革带上,作为装饰之用。据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玉带就是束而不系的。当他的玉带上仰到胸部时,表明他心情很好。反之,当他的玉带下垂到腹部以下时,则表明皇帝要大发雷霆之怒,甚至要杀人。另外,三宝太监下西洋的郑和塑像上所系的玉带就是上仰到胸部的。

二、为什么清朝政府能容忍朝鲜使用明朝年号还收容明朝遗民?

朝鲜使用明朝年号的问题是个假象。真相是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641年之前,朝鲜虽然被清朝击败而归附,但依然不愿意写清朝年号而是用干支纪年,期间发生了两次沈狱事件,即朝鲜官员到沈阳见皇太极,没有使用清朝年号,因而被清朝下狱。

第二阶段是1641年起,由于前述事件的影响,以及明朝的灭亡,朝鲜下令严格遵守使用清朝年号。如1645年下令,承政院疏章不书清年号者不得捧入。

第三阶段是多尔衮死后,顺治康熙掌政,特别是康熙亲政后对朝鲜的限制减少,朝鲜在前述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允许极少数高官大儒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不使用清朝年号,而以干支纪年代替,这种允许被视为极大的恩典赏赐。

期间最有名的事件就是1704年,明亡60周年,朝鲜于当初纪念明朝援朝抗日的大报坛祭奠万历皇帝跟崇祯皇帝,特意不写清朝年号,而写干支纪年。但祭奠刚结束就立即烧毁相关文书,怕被清朝知道。

第四阶段是乾隆登基之后,由于此时清朝对明朝已经不如之前那么在意,自己也拜祭孝陵(朱元璋),整修明朝十三陵等,所以朝鲜也跟风开始放松,先是举办忠良科科举,应试者限定为明人后裔或朝鲜人而于丁卯、丙子两役与满清作战身亡者的后裔,允许这些人中举红牌可以不写清年号而写干支纪年。后来又扩大到一切忠良之后。由此,朝鲜民间不使用清年号而使用干支纪年成为潮流。

同时,朝鲜对写有明朝年号的事物视为古董珍重收藏,譬如朝鲜国王1756年得到13个写有明朝年号的马牌(马牌即古代传递的驿马的身份证明),特别收藏于尚瑞院马牌柜。(后来还成为文物古迹上了韩国的邮票)

第五阶段是乾隆晚期之后(1800年之后),朝鲜除了官方文书依然严格使用清朝年号之外,对于臣民用干支纪年代替清朝年号不再限制,而如果是普通平民,那即使使用双年号(明清两个年号)也睁眼闭眼不去管了。这个时候的清朝也不怎么管朝鲜了。

所以,事实上说朝鲜使用明朝年号是个假象,真相是朝鲜官方一直使用清朝年号,民间不喜欢使用清朝年号,但也没有使用明朝年号,而是使用干支纪年,因此从壬辰倭乱到甲午战争,与朝鲜相关的很多历史事件,连我们都习惯于使用干支纪年。(对比一下日本的应仁之乱、中国的同治回变等等,更多使用的是年号)

--------最近有友人提醒这个旧日话题,所以在时隔三年多之后,再来说一下------

知乎上很多人只看前几句不看内文,然后就急于“反对xx”早已经是种潮流。

本文已经说了,这个事情是要分几个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说是“朝鲜使用明朝年号”,然而还是在评论以及其他回答中,不少人无视这种需要分阶段讨论的情况。

要证明“朝鲜一直有在使用明朝年号”,需要的是连续性证据,特别是朝鲜本身留下来的史料文书等等,也都非常丰富,并不存在史料缺失的情况。

所谓连续性,简单来说,就是,存在从 崇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六十年、七十年、八十年、九十年、一百年、一百一十年……不间断的实际使用证据。

而不是一堆所谓的证据,结果都是些“一百XX年”。

事实上,在本文前文中,已经讲了五个阶段,其中的第四阶段开始(乾隆继位之后),也即大约“崇祯一百年”或“崇祯后八十年”之后,清已经放宽了对明的限制,包括在中国自身。

不过知乎上经常就是这样,很多过度吹捧的人也是这样——时间错位,拿第四、第五阶段的例子,来反对第二、第三阶段。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拿“万历三大征”(全是万历前二十几年的事),来替万历的后二十年怠政当辩护,而忽略掉明缅战争、萨尔浒之战(万历年代的后二十年)。简直就跟批评陈水扁搞不好经济,结果拿蒋经国时代的成就来替陈水扁辩护一样。

时间错位20年就已经很滑稽,错位40年更是荒谬(如同把崇祯时代的败亡归罪于17世纪中末的小冰河、把希特勒的败亡归罪于70年代石油危机一样可笑),错位60年以上,拿崇祯一百XX年的出来说事……

算了,就这样吧。

三、明朝为什么帮助朝鲜抗倭?

明朝帮助朝鲜抗倭,与其说是帮助朝鲜,倒不如说是为了保护自己。明朝廷认为倭寇入侵朝鲜的目的“实所以图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

地理位置上决定了中国必须出兵帮助朝鲜。朝鲜和中国是陆上邻国,一旦倭寇打败了朝鲜,朝鲜就会作为跳板,紧跟着中国就会受到威胁的。

朝鲜和中国的关系也决定了中国必须得出兵帮助。朝鲜是中国的附属国,明神宗出兵援助朝鲜是宗主国对藩属国的责任和义务。宗藩关系就是中国当时建立的秩序,倭寇攻打中国的附属国,就是对中国建立的秩序的挑衅、是对中国的挑衅,所以要出兵帮助朝鲜。

四、明朝为何割让土地给朝鲜?

是从图门江到鸭绿江之间的吗?那是朱元璋给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让朝鲜人去消灭那里的元军残余。在加上明朝当时鞭长莫及。

五、明朝与朝鲜是什么关系?

朝鲜在政治正统性上对明朝的依赖

与高丽一样,朝鲜对明朝的依附也首先体现在文化领域,在接受汉字和汉文化的过程中,朝鲜国内形成了强烈的正统性思潮,这种思潮深受朱熹理学的影响,并在朝鲜王朝内部发展出了坚持汉族正统观的性理学。正统性思潮将朝鲜的政权正统性和合法性完全植根于对中原汉族王朝(明朝)的归附,深刻地影响了朝鲜执政者的决策。

朝鲜建国伊始,就主动与明朝建立朝贡关系,还以“权知国事”的名义,向明朝请赐国号,朱元璋赐国号为朝鲜。明亡后,朝鲜将明朝为其赐名一事视为“大造之恩”。正如有学者所分析的那样,朝鲜之所以要向明朝请求赐予国名,是出于对王朝正统性的考虑,通过箕子朝鲜接受周武王册封的传统争取明朝天子的册封,从而获取宗主国的认同,以确立其政权的正统性。自此之后,朝鲜国王或世子要获得真正的名义,都必须经明朝册封。燕山君和光海君因政变被废,未得明朝赐谥,因此只能称为“君”,不能称“王”,也无庙号。

政治上归附明朝对朝鲜政权合法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可以从光海君被废和仁祖反正这一案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光海君(1608至1623)在位时期,明朝逐渐衰落,后金不断崛起。后金于1616年建国,1618年正式向明宣战。与后金毗邻的明朝盟国朝鲜,此时不得不在事明和事金中做出抉择。最终光海君采取了既不背明、也不怒金的“两端外交”。这种“两端外交”明显违背了明朝“谨守法度,以绝私交,恪秉忠诚,以全令誉”的要求,脱离了朝鲜传统的对明“事大”的外交政策,引发了朝鲜统治阶层的强烈不满。1623年3月,仁穆大妃之孙、绫阳君李棕在西人党人的拥戴下发动政变,废黜了光海君,史称“仁祖反正”。

王大妃在废黜光海君后颁发的《教书》中说:“我国服事天朝二百馀载,义即君臣,恩犹父子。壬辰再造之惠,万世不可忘也。先王临御四十年,至诚事大,平生未尝背西而坐。光海君忘恩背德,罔畏天命,阴怀二心,输款奴夷……使我三韩礼义之邦,不免夷狄禽兽之归,痛心疾首,胡可胜言。夫灭天理,數人伦,上以得罪于宗社,下以结怨于万姓,罪恶至此,其何以君国子民,居祖宗之天位,奉宗社之神灵乎兹以废之,量宜居住。”从上述激烈言辞中可以看出,朝鲜统治阶层认为对明“事大”具有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确性。

“反正”后,仁祖立即上疏明朝,呈送光海君“背德”“通奴”的材料,解释发动政变的原因在于光海君不忠心事明,私通后金,从而打消了明朝声讨其弑君篡位的想法。最终明朝表示,“朝鲜废立之事,以纲常名义讨论之绝之,此一定之正体也。以冀戴天朝论则二心通奴者是为我梗也,同心灭奴者是为我用也”,并很快颁敕谕旨,册封仁祖。与此同时,仁祖在朝鲜国内也极力标榜“亲明”外交,猛烈批判光海君的“两端外交”,以“与怒贼私通”等罪处决大北派人士,宣称“当与天朝协心一力,期灭此贼(指后金)”。而面对后金对明朝的军事威胁,朝鲜士大夫阶层也认为,即使明朝没有“壬辰战争”中的拯救之恩,朝鲜于明朝也是“既定君臣之分,则何可坐视而不救乎!”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变而篡位的仁祖政权得以很快稳定下来。

从光海君被废和仁祖政变成功这一典型案例可以看出,朝鲜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并不取决于权力继承的程序和方式,甚至不取决于执政者政策是否有利于本国的利益,而几乎完全取决于其政策是否符合正统性原则,是否亲明并获得明的承认。光海君被废也对此后历代朝鲜国王的对外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1627年后金第一次攻打朝鲜(即“丁卯之役”),在自身生存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朝鲜被迫与后金议和。但在议和谈判中,朝鲜毅然拒绝了后金提出的“不必仍事南朝,绝其交往,而我国为兄,贵国为弟”的要求,表示“此则君臣天地,大义截然,有以国弊,不敢从也”。1636年,清第二次人侵朝鲜(即“丙子之役”),其时清鲜两国实力相差愈发悬殊,但即便如此,在朝鲜战败与后金议和的过程中,其内部仍有极为强大的斥和势力,朝臣称:“明天下,民之父母也。虏,父母之仇也。属国之义,故不可连和于虏也。”在这两次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战役中,朝鲜并未因顾忌自身的生存安全而轻易地断绝与明朝的同盟关系,足见朝鲜对自身政权安全的看重以及明朝对其政权安全的重要意义。

1637年,朝鲜被迫接受了清的城下之盟,“向清行君臣之礼,奉大清为正朔,并同时废除明年号,断绝与明朝的交往,在清攻明时,出兵助清”。尽管此时朝鲜慑于清朝的武力,“忍痛含冤,迫不得已”与其结为君臣之盟,但暗中却仍继续奉行尊明反清的政策。作为清藩属的重要表征,朝鲜应去明年号、行用清年号。但除了与清的交往中使用其年号外,朝鲜国内仍暗中使用明崇祯年号,一直到1644年明亡为止。不仅如此,当清攻打明朝时,朝鲜也故意拖延派兵,消极助清抗明。在明朝已无力给予朝鲜任何安全保障的情况下,朝鲜仍愿尽其藩属的义务,这显然不能用国家安全动机来解释,而只能从政权正统性的角度才能理解。

与此同时,朝鲜素以中华文化之唯一继承者自诩,对女真族建立的后金政权一直持鄙视态度,其官方史书和个人文集常以“虏贼”“虏酋”“胡贼”等充满蔑视的词语来贬称后金。朝鲜史籍通常将女真人称为“夷狄”、“藩胡”和“贼胡”,认为他们“非我族类”,“贪而多诈”,“饥来饱去,见利忘耻”,是“犬豕之辈”“凶丑之徒”“狗鼠之辈”“人面兽心'对后金首领努尔哈赤,朝鲜史籍多称其为“老酋”或“老贼”。即使是1627年丁卯之役中朝鲜为后金所侵且大败之后,朝鲜内部在讨论与后金议和事宜时,仍称后金为“贼”。如《李朝仁祖实录》中所记,“贼以和字愚弄至此,尚何言哉!”“闻贼欲得木棉四万匹、牛四千头、绵绸四千匹、布四千匹”等。

而在被迫与后金结为兄弟之盟后,朝鲜在与后金的交往中依然表现出明显的厌恶和鄙夷态度。1636年皇太极称帝,通报朝鲜时,朝鲜大臣对此予以痛斥:“臣附地之初,只闻有大明天子耳,……我国素以礼义闻天下,称之以小中华看,……今乃服事胡虏,偷安仅存,纵延晷刻,其于祖宗何!其于天下何!”而当皇太极派来的使团怒而离开时,朝鲜百姓“观者塞路,群童或掷瓦砾以辱之”。如韩国历史学家全海宗所论,“李氏王朝从理念上根据中国的华夷观,蔑视着满族”。

六、明朝朝鲜是谁建立的?

1392年,原属于中国元朝辽阳行省双城总管府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自立为王,创建朝鲜王朝。

为争取中国明朝的支持,李成桂参考了高丽古名“朝鲜”和李父就仕之地“和宁”,遣使请中国明太祖朱元璋裁定国号,朱元璋认为“朝鲜”是古名,因此裁定朝鲜为新国名。

七、皇太极攻打朝鲜时明朝在干嘛?

当时应该是袁崇焕在搞造城运动吧,野战没把握就造城推进,兵法上的反客为主,只是造城需要时间,皇太极功打朝鲜去救可能会被干趴,不如乘机造城推进,以便于日后引诱后金再次过河攻坚,明军只有在坚城之下才有几会,而且袁还想联合蒙古人呢,这都需要时间

八、明朝皇帝与朝鲜国王的服饰有何不同?

朝鲜是仿造的明朝的,针脚和花纹肯定是不一样的。

九、100 朝鲜国王在明朝的品级是亲王还是郡王?

外藩不是内藩……人家基本上属于独立国家,明朝只有宗主权,册封诏书上写的就是“朝鲜国王”,既非亲王也非郡王,也没有像郑森那样“延平王”,而用“国王”号,按照惠帝诏书,其国君主继位任其自主,赏赐亲王袍服、九章冕服……其国王的印称“玺”而非“印”……所以朝鲜国王是外藩君主,无所谓爵位,但是按照惠帝的诏书如果朝鲜国王到了天朝所能享受的礼仪待遇可以类比亲王。

十、韩国朝鲜时代的服饰是不是仿明朝的?

在中国明朝时朝鲜半岛的李氏王朝成为明朝的附属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汉化,女子服装则受到明代服饰的影响,初期衣带在右侧,较幼及短,后来移到较中间的位置并加粗、加长。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