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祭奠文章
一、古代祭奠文章
你从网上输入关于祭奠先烈感受的文章,就会出来好多,你可以参考一下。
二、祭祖毋诗句
颂祖母
茅屋简陋星点缀,酣睡暖怀化秋凉;
初阳未醒祖母醒,美梦飘香饭更香;
嘘寒问暖百呵护,祖孙情谊触上苍;
操劳一生岁月老,爱芽茁壮满庭芳.
思祖母
祖母因病入院里,子孙满堂无人料;
只因生计难顾家,无奈奔赴至他郊;
若思祖母养家苦,泪眼横流雨萧萧;
纵使万通电话语,难及当面陪她聊.
悼祖母
新春佳节本应乐,夜半霜寒送亲人;
天人永隔星汉坠,冰泪穿肠绕断魂;
披麻戴孝晨风泣,黄土哀鸣无归程;
但愿天堂福泽盛,锦衣玉食享天伦.
忆祖母
清明时节花满绽,柔风细雨画中行;
爆竹轰鸣云霄彻,香火萦绕唤思情;
千里之外青冢驻,万山连绵阻归心;
不孝儿孙终忙碌,有心无力祭先人.
忆祖母
一
穹庐烟漫迷人眼,
笑语独念碎碎事.
忽闻门外渐童语,
急起欲问孙归否?
二
听不见许多惆怅,
并不闻世俗烦忧.
坐看新柴烧旧柴,
余晖散尽入梦游.
风雨夜忆祖母
一
故床故梦故人忆,
风衔夜雨梦刮寒。
何人何苦苦叩窗?
梦断肠更醒断肠。
二
忆昨昔日雾眼昏,
万嘱慈爱笑纹深.
今夜风雨今夜泪,
旧人颤唤灯魂中.
流光欲挽复何难,泉路迢遥各一端。
故址行匆星寥落,长街立久影盤桓。
沈忧知负春晖暖,衔恨应怜客枕寒。
每忆慈容清夜里,余年遗我惘然看。
平生未试著文难,往事如烟滞笔端。
眼底芳尘真静寞,梁间乳燕尚依桓。
诚书愿力持斋戒,默念心经守宿寒。
焚烬前缘悲不止,仙坛烛火恸相看。
三、求余秋雨的一篇文章
题目为 历史与遗佚
{归类为文艺就行]文章在 余秋雨人生哲言 上有选段
全文:年迈的皇帝祭祖,仪毕,在陵园门口看见一个躬身相送的老人。
皇帝凝视守陵老人,皱眉、摇头、叹气,上辇离去。
臣子们不知圣上何意,立即排查守陵老人的履历和疑点。疑点甚多,每条都足以使皇帝皱眉、摇头、叹气。守陵老人一生见过皇室的各色人等,而皇室内斗争激烈,他又可能被划入任何一个反叛势力和篡权集团。
更有确实证据,守墓老人还在清明时节,去那些皇室离异人士荒芜的墓地,烧过纸。
于是,守陵老人被驱逐回乡。
第二年,皇帝又要祭祖。前两天,他吩咐过,祭祖那天要与那位守陵老人谈话。
臣子们一片慌乱。快马奔驰,接回了老人。
那天,皇帝吩咐侍从,扶起跪在陵园门口的守陵老人,上下打量着,又是皱眉、摇头、叹气,然后说了一声:“我们都老了,比这儿所有的人都老。”
守陵老人不敢接话。
“初次见面,我们还都是小孩。”皇帝说,“在一起玩,玩蹴鞠,谁摔倒你就扶谁,但我只摔倒过一次。”
守陵老人轻声应“是”,却不敢抬头。他心中想,摔倒最多的皇家兄弟,早已在宫廷争斗中落败。
突然静默。守陵老人知道,皇帝也想到了什么。他想轻声说一句“我年年去他们坟头烧纸”,但只是想想,当然不能说。
皇帝终于又叹了一声:“都老了,你多保重吧。”
第二年,陵园门口再也没有出现这位皇帝和这位守陵老人。他们去世的时间只隔了半个月。
把这件事记录下来的是守陵老人的同龄表弟,一位乡村老秀才。他更重要的笔墨是《内宫蹴鞠》,想来也是根据守陵老人的口述记录皇家兄弟年幼时的游戏项目,但仅留目录,不见文本,所以不知详略长短。
历史反复刻印的,是皇家兄弟之间的残酷争斗;遗佚不存的,是童年嬉戏和白头叹息。因此中国历史逮住的,大多是无聊的嘈杂;失去的,却是天下人生。
四、刘备称帝事的祭词是什么
以下摘自
《三国志》 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
为文曰:“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皇帝备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汉有天下,历数无疆。曩者王莽篡盗,光武皇帝震怒致诛,社稷复存。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杀主后,滔天泯夏,罔顾天显。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备宜脩之,嗣武二祖,龚行天罚。备惟否德,惧忝帝位。询于庶民,外及蛮夷君长,佥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率土式望,在备一人。备畏天明命,又惧汉阼将湮于地,谨择元日,与百寮登坛,受皇帝玺绶。脩燔瘗,告类于天神,惟神飨祚于汉家,永绥四海!”
五、古代帝王祭祖礼制起于何时
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节日。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之后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常识历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