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庙大成门寓意?
一、曲阜孔庙大成门寓意?
“大成门”位于泮池之后,是文庙的最后一道大门,因形似古代的兵器“戟”,故又称戟门。“大成”二字,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者”一语。
大成门有三门,为表示对圣庙的礼敬,遇有重大仪典才开启中门,平日均以两腋出入。大成门呈朱红色,每组扇门按照皇宫礼制共有一百零八颗门钉,左右各五十四颗,因为九是阳数之极,九的倍数一百零八更是礼制中的最高者,以此表示孔庙建筑规制之高。
大成门的门槛甚高,意在进大成门谒圣庙者自然小心举措、端正举止,符合圣庙谨严的气氛。其建筑的式样一般为:两边有对称的耳房,正中开门,中轴线贯穿其中。
二、孔庙大成殿供奉都有谁?
曲阜孔庙大成殿曲阜孔庙大成殿 殿内正中奉把孔子塑像,两旁为四配和十二哲的塑像。殿前东西民廊原供孔门弟子及儒家历代先贤。其它的大成殿也是相似的格局。
韶关大成殿韶关大成殿 南京夫子庙大成殿南京夫子庙大成殿 湘西大成殿湘西大成殿 南昌大成殿南昌大成殿 乐陵大成殿乐陵大成殿 宁阳大成殿宁阳大成殿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大成殿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大成殿 如皋大成殿如皋大成殿 襄阳五中大成殿襄阳五中大成殿
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共有五间。宋天禧五年(公元 102年)大修时,移今址并扩为七间。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清雍正二年(公元 1724年)重建,九脊重檐,黄瓦覆顶,雕梁画栋,八斗藻井饰以金龙和玺彩图,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殿高 24.8米,长45.69米,宽24.85米,坐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为全庙最高建筑,也是中国三大古殿之一。
坐落在曲阜城内,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为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
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游览孔庙应着重游览中轴线上的奎文阁、十三碑亭、杏坛、大成殿及其两庞的历代碑刻。奎文阁,其名乃取二十八星宿之一,主文章兴衰的奎星而为奎文。奎文阁为藏书阁,阁内原藏历代帝王对孔子的赐书墨迹。阁廊下东侧立李东阳撰书《奎文阁赋》碑;西侧立《奎文阁重置书籍记》碑。经历代战乱,阁内藏书已大部散失。十三碑亭位于大成门前东西两侧院内。十一碑亭中,矗立着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各类御碑53方,充分表现了孔千在封建社会的崇高地位。杏坛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杏坛周围朱栏,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双重半拱。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其中还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
大成殿为孔庙之主殿,唐代称“文宣王殿”。“大成”乃因宋徽宗赵倩尊孔子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而改名为“大成殿”,并御书匾额。大成殿不仅殿宇宏大,装饰华丽,为全国孔庙之冠,而且此殿前檐十根雕龙石柱,龙姿飞扬,为宫殿建筑中前所未见,连紫禁城的龙柱也相形见细。据传每当皇帝前来祭孔时,要将龙柱用红缕包裹起来,以免皇帝发现,犯杀,头之罪。殿内正中奉把孔子塑像,两旁为四配和十二哲的塑像。殿前东西民廊原供孔门弟子及儒家历代先贤,现已辟为陈列室,陈列着历代碑刻,为书法、绘画、雕刻的艺术宝库。寝殿后的圣迹殿,藏有明代石刻连环画120幅,记述了孔于的业迹。故宅井后的鲁壁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第九代孙孔鲍收藏《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的夹墙,人们为了纪念孔鲍保护古代文化的功绩,特地修建了这个鲁壁。
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庵,陈列着大量碑碉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三、孔庙大成殿的石柱的材料?
大成殿四周廊下环立二十八根雕龙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是曲阜独有的石刻艺术瑰宝。
四、孔庙大成殿纪念币值多少?
2003年孔庙纪念币24元左右,孔庙和故宫2枚一套,大约48元。
发行量是800万,发行日期是2003年11月18日。
正面图案国徽,内缘下方依次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和“2003”年号。
背面图案孔庙大成殿,内缘上方为孔林神道的万古长春坊,左上方为孔府大门门匾,右上方刊“5元”字样,内缘下方刊“世界文化遗产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字样。
五、孔庙大成殿导游词600字
孔庙大成殿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孔庙大成殿的导游词。
孔庙位于中国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化名胜之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孔庙被认为是儒家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源地。
一、概况
孔庙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也是整个孔庙的核心。它建于明代,占地面积宏大,建筑气势宏伟壮观。
二、建筑特点
孔庙大成殿是一座木结构的建筑,采用典型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风格,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之处。
大成殿的主体结构分为前殿和后殿两部分。前殿以"忠恕"二字为主题,意味着要忠于天地,以恕道养人。后殿供奉着孔子和他的后裔的神位。
大成殿的屋顶采用重檐歇山顶的形式,檐角和脊上装有华丽的雕饰,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艺术特色。
三、文化意义
孔庙大成殿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大成殿是举行祭孔仪式的地点,每年的祭孔仪式吸引了众多的学者和游客前来参观。
孔庙大成殿不仅展示了古代建筑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这里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承地。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儒家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即"仁爱"和"孝道"。这些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深深扎根,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参观指南
1. 参观时间:孔庙大成殿全年开放,参观时间为8:00-17:00。
2. 参观须知:请注意穿着得体,文化名胜区内禁止吸烟、乱扔垃圾等行为。
3. 导游服务:如果您对孔庙大成殿的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选择请导游讲解,以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
五、总结
孔庙大成殿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不仅是一座建筑的杰作,更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象征。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丰富的历史文化氛围,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感谢大家的聆听!祝您在孔庙大成殿的旅程中有一个难忘的体验!
六、孔庙有个大成殿,孔子又被封为大成至圣孔先师,大成是什么意思?
“大成殿”
“大成”释疑
大成殿,孔庙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
大成殿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赞扬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成,下诏更名为“大成殿”。
七、孔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取义于什么?
孔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取义于“万世师表”的孔子思想,表达了对孔子世界观的肯定和对儒家学说的推崇。在答场景中,大成殿的存在提醒人们,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教育家,更是人类社会的导师,为人类的前进提供了智慧指引。
八、曲阜--孔庙大成殿楹联的对联有哪些?
门外为清世宗书“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联; 前后内金柱分悬清高宗书“觉世牖民诗书易象春秋永垂道法,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和“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对联。
九、曲阜孔庙奎文阁大成殿杏坛的功效?
奎文阁原名藏书楼,因为古人称奎星为文官之首,以奎文命名,意在推崇孔子,每逢皇帝到曲阜祭孔时,奎文阁是迎接帝王祭祀预习礼仪的地方,杏坛是孔子当年的讲学之处。
十、祭文对联
祭文对联:唤醒记忆,追寻传统
祭文对联是一种流传已久的中国文化形式,旨在祭奠逝去的亲人和祖先。无论是在传统节日还是个人悼念活动中,祭文对联都起到了承传传统、表达哀思的重要作用。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性的文字,更是一种饱含感情的文化表达。
祭文对联起源于古代神道祭祀文化,由于古人深信世界上存在着灵魂,通过祭奠可以与已故的亲人或祖先取得联系。祭祀活动被视为一种传统的礼仪和道德方式,祭文对联则是祭祀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祭文对联的内容通常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祈祷和祝福为主题。
祭文对联的形式多样,可以像普通对联一样由两句组成,也可以有更多的句子。然而,无论形式如何,祭文对联都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它们的语言简洁而深刻,能够表达出人们对逝者的缅怀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在祭文对联中,每句话的字数往往是相等的,并且通常采用同样的韵律和平仄。这种对对称和平衡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他们让人们在缅怀亲人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祭文对联的内容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也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理解。通过对人生、人情、道德的思考,祭文对联激发人们对家庭、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在现代社会中,尽管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但祭文对联作为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时候,我们可以从祭文对联中看到对未来的希望和美好。它们不仅仅是对逝者的告别,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当我们读到祭文对联时,不仅会感受到悲伤和思念,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祭文对联是中国文化中独特而珍贵的一部分,它们使人们更加关注生命的意义和家庭的重要性。无论是在传统的节日庆典上,还是在个人的悼念仪式中,祭文对联都承载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和对逝者的追思。
在现代社会,祭文对联也有着新的变化和应用。除了传统的纸制对联,现在人们也可以通过电子媒体和互联网来表达对逝者的追思和哀思。这使得祭文对联传播更加广泛,也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
总之,祭文对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不仅仅是祭奠活动中的一部分,更是承载着人们对逝者无尽思念和对家人情感的表达。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祭文对联都是饱含深情、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祈祷的优秀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