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祭文 > 正文

程颢程颐读音?

2024-07-27 16:07:12  来源:网络   热度:

一、程颢程颐读音?

读音:chéng hào、 chéng yí。

程颢是北宋人。 程颢(hào)(1032年—1085年7月9日) 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河南(今河南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 程颢为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在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享年54岁。

二、程颢程颐赴宴趣闻

程颢程颐赴宴趣闻

程颢和程颐是中国宋代儒学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他们不仅在学术领域有卓越的成就,也在其他方面展现了他们独特的才华和趣味。在程颢程颐的生平中有一则有趣的赴宴故事,展现出他们在与人交往中的风采和智慧。

据说,有一次程颢程颐受邀参加一个盛大的宴会。这场宴会是由一位地位显赫、财富雄厚的文人举办的,他邀请了许多知名的学者和文化名人。在当时,接到邀请参加这样的宴会是一种荣誉和地位的象征。

在宴会开始之前,程颢程颐相互交谈,彼此分享了自己对于这场宴会的期待和猜测。他们对于此次宴会能够结识和见识到各界人士的才华和智慧充满了期待。

宴会开始后,程颢程颐与其他宾客一起进入了宴会的会场。会场布置得非常豪华,桌上摆满了美味的佳肴和琳琅满目的美酒。大家围坐在一起畅谈人生、文学和哲学等话题。

在宴会期间,程颢和程颐以他们渊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考能力,引起了众多宾客的兴趣和敬佩。他们不仅与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还与其他宾客分享了他们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其中,程颢在谈到修身立德的重要性时,引用了一位古代圣贤的名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解析了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并与宾客们探讨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践这一理念。

程颐则以他独到的艺术眼光和哲学思考,赞赏了宴会上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这幅画作所传达的意境和情感,使在场的人都为之感叹。

在宴会的尾声,程颢程颐因他们在宴会上的表现而受到了热烈的赞扬和好评。大家纷纷赞美他们的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和举止得体。同时,他们也因他们平易近人、谦虚有礼的态度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和尊敬。

这次宴会不仅让程颢程颐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让他们的学问和思想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通过宴会这个场合,程颢程颐向世人展现了他们那独特的风采和智慧,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总之,程颢程颐赴宴趣闻展现了他们在学术界以外的优雅和幽默。他们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展示了他们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思考能力。同时,他们的谦逊和平易近人的性格也让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趣闻故事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程颢程颐这两位伟大的儒学家,也让我们对于他们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程颢和程颐区别?

    程颢和程颐区别在于哲学理论不同。

    程颢(公元1032年——1085年),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

     程颐(公元1033年——1107年),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被世人称为“二程”,是北宋著名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虽然二程都以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但程颢是以心解理,开了以后陆王心学一派。程颐一般是把理与气相对来论述的,开了以后朱学一派。程颐主要哲学著作有《周易程氏传》,还有《遗书》、《文集》、《经说》等。

四、程颐、程颢的资料?

程颢(公元1032年——1085年),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公元1033年——1107年),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被世人称为“二程”,是北宋著名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程颢(1032~1085)

  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嘉祐年间举进士后,任鄠县及上元县主簿、晋城令。有治绩,官至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后因反对新法,被贬至洛阳任京西路提点刑狱。与先后被贬至洛阳的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等相互联系,继续反对新法。哲宗即位,司马光执政,荐程颢为宗正寺丞,未及行即病逝。嘉定十三年(1220),赐谥纯公。淳祐元年(1241)封河南伯,从祀孔子庙庭。程颢早年受父程珦之命,与弟程颐和周敦颐问学,由此立志于孔孟之道,又泛览诸家。由于他和程颐长期在洛阳讲学,故他们的学说亦被称为洛学。程颢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他把理作为宇宙的本原。就天道的内容来说,程颢形容它是“生”,谓世界生生不已,充满生意,提出“天只是以生为道”,故“天地之大德曰生”。他认为生是天道,是天地之心,于是称天道为仁。按程颢的说法,在生生不已的天道之下,通过阴阳二气的絪缊化生,产生天地万物,人只不过是得天地中正之气。故“人与天地一物也”。因此对于人来说,要学道,首先要认识天地万物本来就与我一体的这个道理。人能明白这个道理,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即为“仁者”。故说“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他并不重视观察外物,认为人心自有“明觉”,具有良知良能,故自己可以凭直觉体会真理。程颢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的学说。他追求所谓浑然一体的精神境界,在方法上是通过直觉冥会,达到所谓物我合一。程颢是主观唯心主义心学(见陆王学派)的发轫者,他的“识仁”、“定性”,对后来的理学,尤其对陆王心学,影响很大。程颢的哲学专门著作不多,主要哲学代表作有他的学生吕大临所记关于“识仁”的一段语录。后人称《识仁篇》;他与张载讨论“定性”问题的《答横渠先生书》,后人称《定性书》。他的哲学思想多散见于语录、诗文中。明末徐必达将他与程颐的著作汇编为《二程全书》。今中华书局编为《二程集》出版。

  程颐(1033~1107)

  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字正叔。河南洛阳人。学者称伊川先生。十四五岁时,与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在游太学时,作《颜子所好何学论》,主管太学的胡瑗惊异其才。王安石当政时,未被起用,与兄程颢在洛阳讲学。司马光执政时,被荐为崇政殿说书,与修国子监条规。在为哲宗侍讲期间,敢以天下为己任,议论褒贬,无所顾忌,声名日高,从游者日众。其后,程颐因反对司马光的新党执政而被贬,任西京国子监守。不久削职,被遣送至四川涪州,交地方管制。程颐在被贬期间,完成著作《周易程氏传》。徽宗即位,得以赦免,但不久又受排斥,遂隐居龙门,遣散门徒,不久病死于家。至南宋,追谥正公。在哲学上,程颐与程颢以“理”为最高范畴,以“理”为世界本原。程颐认为,理是创造万事万物的根源,它在事物之中,又在事物之上。他认为,道即理,是形而上的,阴阳之气则是形而下的。离开阴阳就无道,但道不等于是阴阳,而是阴阳之所以然,“所以阴阳者,是道也”。他明确区分了形而上与形而下,以形而上之理为形而下之器存在的根据。他又从体用关系论证了理和事物的关系,认为理是“体”,而事物是“用”。程颐承认事事物物都有其规律,天之所以高,地之所以深,万事万物之所以然,都有其理。他进一步认为,“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天地间只有一个理,这理是永恒长存的。这样,他就把事物的规律抽象化、绝对化,使之成为了独立的实体。程颐承认每一事物发展到一定限度,即向反面转化。他说:“物极必反,其理须如此。”他还提出物皆有对的思想,说:“天地之间皆有对,有阴则有阳,有善则有恶。”这反映了他的辩证法观点。关于人性问题,程颐以为人的本性,即是人所禀受的理,于是提出“性即理也”的命题。他认为,性无不善,人所以有善与不善,是由于才的不同。才是由气而来的,气有清浊不同,故才也有善与不善之分。只讲本然的善性,不能说明人何以有恶;只讲气禀之性,则不能说明人性本善。程颐论述为学的方法时提出自己的格物致知说。认为格物即是穷理,即穷究事物之理;最终达到所谓豁然贯通,就可以直接体悟天理。他所讲的穷理方法主要是读书、论古今人物、应事接物等。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程颐主张以知为本,先知后行,能知即能行,行是知的结果。程颐的哲学,提出一些新的概念、命题,对宋明哲学发生了很大影响。虽然二程都以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但程颢是以心解理,开了以后陆王心学一派。程颐一般是把理与气相对来论述的,开了以后朱学一派。程颐主要哲学著作有《周易程氏传》,还有《遗书》、《文集》、《经说》等。他与程颢的著作,明代后期合编为《二程全书》。有中华书局校点本《二程集》。

五、程颐和程颢合称什么?

程颐和程颢合称为:“二程”

程颐(1033年-1107年),汉族,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幼承家学熏陶,其政治思想颇受父亲的影响,推举其父反对王安石新法乃“独公一人”,又对其兄程颢于荆公(王安石)之说,“意多不合,事出必论列”,极加称许。与其兄程颢不但学术思想相同,而且教育思想基本一致,合称“二程”。

程颢(hào)(1032年—1085年),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出生于湖北黄陂。嘉祐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六、邵雍与程颐程颢的关系?

三人同为北宋道学五子,程颐和程颢是两兄弟,邵雍与他兄弟两是朋友关系,三人关系十分密切。

他们三人与同时代的周敦颐、张载并称道学五子 ,其中邵雍年龄最大与程氏兄弟关系最铁。

五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也是易学家,对《周易》的研究很深。

七、程颢程颐和朱熹的关系?

北宋程颢和程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天人关系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因为是儒学的发展,所以又称新儒学。

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南宋的朱熹。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

朱熹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思想集大成者,开创了紫阳学派。他的理学思想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由其校订的“四书”成为后代科举应试科目。

程颢、程颐和朱熹借助儒学、佛学和道家理论,创立的一套思想体系——理学。

八、程颐程颢黄陂多少年?

程颐(1033年—1107年10月5日),汉族,字正叔,世居中山,后徙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1033年出生于湖北黄陂(今红安县二程镇),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 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 程颢(1032年—1085年7月9日),字伯淳,号明道,学者称其“明道先生”。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举进士后,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

九、程颢和程颐的哲学思想?

程颢(1032~1085),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程颐(1033~1107),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字正叔。河南洛阳人。学者称伊川先生。

程颐的哲学,提出一些新的概念、命题,对宋明哲学发生了很大影响。虽然二程都以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但程颢是以心解理,开了以后陆王心学一派。程颐一般是把理与气相对来论述的,开了以后朱学一派。

十、程颢程颐生长于北宋还是南宋?

两人都是北宋人。

程颢(1032年~1085年)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人。与弟弟程颐并称为“二程”。他们的理学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南宋朱熹影响很大。

程颐(1033年~1107年)北宋理学家,教育家,是程颢之胞弟。兄弟二人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