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庭背景?
一、孔子家庭背景?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是年老的叔梁纥和年少的颜徵在通过“野合”而生,是他们到尼丘山向神祈祷后才得到孔子。“野合”的现代别名即“为婚外恋”或“非婚同居”。以此,孔子无疑是私生子。历代儒家都讳避此说,而将“野和”解释为男老女少(孔子出生时,父66岁,母不满20岁),不合礼仪、习俗的结合。
从孔父叔梁纥逝世后颜徵在孤儿寡母的遭际来看,为孔姓家族所不容确为事实,加之孔母不仅不领孔子祭扫父墓,连父墓何在也讳莫如深。这些事实可能与“野合”有关。
二、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卒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头顶凹下像丘谷,又因其母在尼丘祷告而得孔子,故名孔丘。传闻孔子长九尺六寸,很是威武。他3岁失依,17岁失怙,19岁娶妻,20岁孔鲤出生,27岁左右开始创办私学, 55岁开始周游列国,68岁返鲁专心著述,72岁时颜渊死,73岁时子路死于卫,后七日,孔子卒。
孔子少时贫且贱,曾做过低级官吏,五十多岁时在鲁国的仕途上有过一段辉煌,后来辗转他国14年。周游列国中,尝五入五出于卫,卫灵公以鲁禄待之;尝之齐,齐景公待之以鲁季孟二氏间;曾如楚,楚王待为上宾;又曾居陈三岁,迁蔡三岁;经过曹、宋、郑等诸多小国。期间,孔子经历了四次大的危机:过匡时,被匡人拘五日;至郑时,与弟子相失,“累累若丧家之犬”;经宋时,演礼于大树下,宋大夫伐之欲害孔子;最严重的是在陈绝粮,陈蔡大夫围之于野,“从者病,莫能兴”,子路绝望的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幸赖楚昭王以甲兵解之。孔子归鲁后心灰意冷,已不再起进仕之心,专心整理古代典籍。
孔子之时,诸侯们早已没有“齐桓下拜受胙”的那种小心翼翼,制度崩溃,社会局面进一步混乱,礼乐仁义被践于脚下。其时,大国争霸,残破小国;朝秦暮楚,盟起盟灭;大夫夺邑,攻伐不止;臣子擅权,弑君夺国;君主淫乱,肆意妄为;父子睽目,不慈不孝。真可谓是“国不国,家不家,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一派乱世景象。
孔子幼年时,正值晋楚争霸接近尾声。在他三岁那年,宋大夫向戌代表着十四个国家促成了晋楚的“弭兵大会”,“晋楚从此交相见”,也就是说,以前两国的附属国,现在归两国公有。旷日持久的晋楚争霸之战给小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城濮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均有小国遭殃。季文子曾警惕的对鲁成公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足见夹缝中小国生存的艰难。
在孔子青年时,局势并没有好转,“晋平公淫,六卿擅权,东伐诸侯;楚灵王兵强,凌轹中国;齐大而近于鲁”。在孔子出生前,由于晋平公召集诸侯而齐国只派了大臣而非国君前往,从而对齐进行了将近九年的战争。孔子十五岁那年,晋平公伐燕。同时晋平公贪淫好乐,师旷曾举琴砸之。楚灵王是出了名的暴君,杀死侄儿夺得王位,羞辱他人似乎是他的本性,在位期间炫耀武力,穷奢极欲,不顾诸侯反对,灭陈、蔡,诱杀蔡灵侯,还曾进攻吴国和徐国。孔子二十二岁那年,其弟发动政变,灵王所率之兵纷纷倒戈,众叛亲离、无路可走的他只有自缢而亡。至于齐,则是新晋的“亚霸”,实力虽不如晋楚,但齐景公念念不忘“齐桓往事”,也进行了纵横捭阖的扩张策略。齐景公还是颇有能耐的,屡屡挑衅晋国的霸主地位,最后竟然越来越强。最后不但把晋国的铁杆盟友鲁国逼向了自己,同时还控制了卫国,更是在晋国内乱时趁火打劫,获取了大量好处。齐景公于孔子61岁时去世,在他死后,田氏发动政变,从此齐国易主。
孔子中晚年时,吴越争霸。由于早期晋国的扶持(晋楚争霸中,晋景公采纳大臣意见,联合吴国,牵制楚国,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是十分正确的,楚国多年受到吴国的重大牵制),吴国渐渐强大起来了。在孔子29岁那年,伍子胥入吴,吴国国力渐臻顶峰。在孔子45岁那年,吴国联合蔡、唐在孙子的带兵下攻破了郢都,既报了伍子胥的杀父之仇,又奠定了吴国的霸主地位。其后,为了全力争霸,在孔子57岁那年,吴大败越,勾践沦为臣仆。其后吴入中原,召集诸侯,赫然称霸。孔子死后六年,勾践复国,大破吴国,夫差自杀,接着吞并吴国,并迁都琅琊,其后大会诸侯于徐州,齐、晋俯首听命。
现在我们把目光转向各国内政。在孔子的祖国——鲁国,三桓擅行,鲁君虽不至于沦为傀儡,但行动却处处受阻。鲁昭公因得罪季平子,被驱逐出国直至死去。其后,实际上为季氏掌权。孔子一生经历了四代鲁君:襄公、昭公、定公、哀公,同样经历了四代季子:武子、平子、桓子、康子。
再来看卫,孔子弟子大多仕于卫。卫灵公还算是一个贤君,但却不重用孔子。在灵公18岁那年齐豹、北宫喜、褚师圃、公子朝四家叛乱,灵公两天内平定了叛乱 ,可见其手段。后来北宫氏势大,又与齐景公密谋,齐伐卫,卫灵公嫁祸于北宫氏,一举除掉心腹大患。卫出公是太子蒯聩之子,因其父欲杀南子,被发觉后逃亡国外。孔子七十岁那年,大臣孔悝作乱,出公逃亡,其父归国后是为庄公。在这后,卫国国君几度易主,国政混乱不堪,子路便是死于内乱。
接下来看齐国,孔子出生前一年,齐灵公死,齐庄公即位。齐庄公私通大臣崔杼之妻棠姜,崔杼在孔子三岁时联合庆封杀掉了庄公,这就是著名的“崔杼弑其君”。为了躲避晋国的讨伐,崔杼迎立了景公。此后16年,公室弱而大臣强,景公形同傀儡。不过由于公卿间的相互火并,景公慢慢地控制了局面。
然后看晋国,晋国在很早以前便渐渐形成了势力强大的六卿——赵、魏、韩、范、智、中行,尾大不掉的局面已经很久了,晋君不得不向其妥协。六卿之间争权夺利,这使晋国时不时处于内战状态。孔子7岁那年,延陵季子访问晋国,在与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会谈后预言道”晋国的政权最终将归于这三家”。
至于楚国,前面说过,灵王杀侄自立。后来楚平王发动政变,灵王自杀。楚平王是个聪明人,在位期间政治也很稳定,但是他却给他儿子楚昭王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杀了伍子胥无辜的父亲伍奢。孔子37岁那年,平王死,昭王即位。在昭王即位后,吴国三次攻打楚国,最后一次是在孔子45岁那年,吴国联合十余国,攻破郢都,伍子胥鞭尸平王 。申包胥哭于秦廷七日七夜,终于感动秦哀公,得以出兵助楚。孔子62岁那年,昭王死,惠王立。
至于吴、越、秦、燕,由于地处偏远,与孔子交集较少,这里就不介绍了。
孔子死后26年,如延陵季子所言,韩赵魏三家分晋。又过了五十年,周天子发文承认三家地位。此时春秋结束,战国到来,此时社会局面已不是“礼崩乐坏”所能描述,战火烧得更旺了。
三、孔子父亲的背景?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亲兄长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
六世祖得孔氏,是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叔梁纥请求颜氏让她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立为妾,颜氏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长女和次女都不同意,只有小女儿颜徵在愿嫁叔梁纥。
颜徵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
四、孔子的家庭背景?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
六世祖得孔氏,是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子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五、孔子八德背景?
八德:中华文化的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道德精神,倡导推己及人、由近至远的思维方式,并提出八种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每一个字都是智慧的符号,都是文化积淀下的精华瑰宝,历经一代代传承与发扬,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厚重底色。
《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德”是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德”的思想也在不断得到充实。在孔孟二圣提出仁义之道的基础上,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将其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到了宋朝,再次恢复管仲提出的“礼义廉耻”之“四维”,并去掉了“五常”中的仁,增加了孝与悌的内容,“八德”的范畴由此确立。
“八德”首重家庭。孝悌,出自《论语》,被称为是“仁”的根本。“孝”指孝敬父母,“悌”指友爱兄弟。古人之所以将家族道德置于首位,是因为随着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模式的日益稳定,家庭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社会阶层和国家结构稳定等功能日益突出,家乃国之基,家和万事兴,家庭与家族的凝聚、稳固也就异常重要。我国古代社会是家国同构的。孝,引申开来,就是“在家尽孝,为国尽忠”,“侍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悌,引申开来,就是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友爱、互助。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及至当下,孝悌文化依然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基本底线之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有爱父母、爱家庭的人,才能将这种感情扩之为爱他人、爱社会、爱民族、爱国家的崇高境界,从而真正担负起家庭责任、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
忠信,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为人、处事之本。宋代哲学家程颐曾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忠”的内涵极为丰富,在道德修养层面,是指为人正直、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在行为准则层面,它要求人们忠于人、忠于事,把忠于国家当做自己的责任。在现代社会,“忠”就是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这是一种政治道德,是执政之首要,为官之根本。抓住这个根本,才会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才能把准方向、守住底线。
“信”倡导诚实无欺、恪守信用。“信”不仅是交友之道,也是治国之道。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为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他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宣称:“谁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无人敢应。于是他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完成了这项任务,商鞅立刻兑现了他的承诺。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迅速树立威信,使变法得以推广,也为后世留下“徙木立信”的美谈。孔子认为,一个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忠与信对我们的考验无时不在。作为一个党员干部,忠于共产主义事业,赢得人民信任,应是一生坚守和追寻的价值观。
“礼义廉耻”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子最早提出的。管子在《牧民》篇中提出:“守国之度,在饰四维。”“礼”不仅指礼节,还指遵纪守法,这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义”指符合正义和道德规范,无论是谁,都应该有正义感,无论谁有困难,都要尽力去帮助,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绝无企图之心,也就是《礼记》所提倡的“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勉”;“廉”更多的指向为官者,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都不起贪求之心;“耻”是自尊自重,明进退、知行止,旨在解决道德底线的问题。
“八德”构成一个完备的价值评判体系,包含了对个人家国情怀的评价。孝悌讲的是家庭伦理,“家固而国宁”,家庭这个细胞健康且充满生机,整个社会、国家才可能祥和稳定。而后六个字更多强调的是个人修身养德,是道德人格和道德的政治价值的外在表现。
也因此,“八德”凝成“士”的气节。北宋哲学家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这种器识与宏愿的知识分子就是士,士应当重名节,坚定自己的信仰与大义,追求并且坚守宏大的目标。所以,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诠释气节的典范当数南宋文天祥的绝命诗。文天祥被俘期间,元世祖忽必烈感其忠、重其能,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就义。死后人们在他的衣带中发现了一首遗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行刑前留下的这首诗,可以看成是他的明志之言,表达出他就义赴死的决心和气节。
“八德”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民族性的道德价值观。它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基因,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中,无形中也成为个人言行参照的坐标。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看,今天无论是我们对党员干部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还是“忠诚、干净、担当”党的好干部标准,也都有着“八德”文化的基因。
六、孔子大同社会的背景?
有篇文章运用了孔子的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礼记·礼运》.
孔子的这段话,描绘了一个不分彼此,各得其所,没有争斗的和谐社会。这种“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社会,是儒家学者津津乐道的理想社会,他们称之为“大同之世”。
那什么又是小康呢??
孔子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大同之说,来源于《礼记礼运》篇。
文章记载孔子出游, 有所感叹。当时,弟子子游在侧,问孔子为什么叹息。 孔子遂表述了自己对大同社会的看法,大致的意思是: 大道实行的时候,以及夏、商、周三代英贤,他都没有 赶上,但是,他非常向往那个时代。他说,大道之行 就是天下为公,在那个时代,选贤能,讲诚信,人们不 独亲其所亲,不独抚养自己的子女,而是普遍相爱,使 老者有所终,壮者有所用,幼者能够顺利成长, 寡、孤、独及残疾者生活都有依靠,男子有一定的职 分,女子都能找到合适的人家。人们不必把财货攫为已 有,只怕货财被丢弃而不用;人们在劳动中都能各尽其 力,但不是为自己,并且鄙弃那种只为自己而劳动的行 为。所以,奸邪之谋、盗贼之事都不会发生,夜不闭 户,那才是太平盛世呢。
因为普天之下都如此,所以孔 子称那个时代为“大同”。
孔子接着说,后来不同了。大道消失了,天下变为 一家的私有物,人们各亲其亲,各抚养自己的子女,尽 力攫取货财为已有。而那些大人物,如天子各侯,世代 相传,筑城邦、挖沟池以自固,并以礼义为治世法则, 以此来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的关系,使君臣有 序,父子相亲,兄弟相睦,夫妇相合。同时,设立制 度,规定田地、闾里界限,以勇者知者为贤,以能给自 己办事的人为有功,因而奸诈阴谋并起,战争也由此而 起。
孔于又指出:历史上的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 王、周成王、周公都非常重视礼,并用礼来表彰那些做 对了事的人,人有过失则予以规劝,讲求仁爱、礼让, 教人懂得必须重视礼的道理。凡是做不到这些的,即使 是有权有势的人,也要被赶下台。不过,这些人虽然重 视礼,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但他们的时代已经比不上大同时代了,只能算是小康时代;而小康时代,远不如大同时代。
上述内容表明,孔子生当乱世,既向往小康,更向往大同的政治理想。
“大同”社会的理想家 孔子比耶稣更具人性化
作家高光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孔子》。我还没来得及拜读,却先读到了一篇评论这部小说的文章。文章末尾引用了小说作者“曾经强调指出”的这样一番话:
“在写《孔子》时,我的眼前总是浮现一个忧郁的孔子,他坐在车上,有怨尤有担心有爱意地注视着人类,他是一个真正的哲人,与耶稣同在,但他比耶稣更实在,
更具体,也更人性化。他与耶稣的根本不同,是他真正是一个人。” 文中标点悉依原刊
读着上面这段文字,我努力想像着这个“比耶稣更实在更具体也更人性化”的孔子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但是,越想,我脑子里的孔子形象就越模糊,模糊得好像一团浓浓的雾。
高光先生告诉我们:孔子“真正是一个人”。这话当然不错。说“他比耶稣更实在,更具体”。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至于说孔子比耶稣“更人性化”,不知如何比法 孔子“人性化”的程度怎么样,耶稣“人性化”的程度又怎么样,有谁知道 我只知道,孔子的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整理的《论语》中,找不到“人性”一词。可见孔子当时,连“人性”的概念都还不曾有,又怎么谈得上“人性化”呢 更不必说比谁谁谁“更人性化”了。
就我所见面论,先秦诸子中最先讲“人性”的是孟子,和比孟子年轻的告子 名不害 。孟子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是“人性善”。孟子这个人性观,告子不赞成。他找上门去和孟子辩论。他开门见山地说:“以人性为仁义 按:指孟子的性善论 ,犹以杞柳为栖栳 杯盘 。”他的意思是:杞柳被制作成杯盘,而杯盘哪里是杞柳的本性呢 他又说:“性犹湍水也,决之东方则东流,决之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 流 也。”孟子反驳说:“水信无分于东西。然无分于上下乎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 往低处流 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争论到最后,告子无话可说了,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食色,性也。”不知为什么,孟子没有再驳他。其实,告子的“食色性也”论是大,大的豁边了。如果说“食色”即人性,那岂不把人性与动物性等量齐观了
孟子之后五六十年,有荀子。他与孟子不同,持的是“人性恶”的观点。荀子认为:“人之性恶。”人生性“好利”、“好声色”,如“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 教 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孟子和荀子,一个主“性善”,一个主“性恶”。好像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临了却殊途同归,归到了教化,即后世所谓的教育。孟子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如果不教育,则可能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的浸染而变坏。所以必须进行教育,使“人性”保持善的品质。这就是明朝时出现的启蒙读本《三字经》开头说的:“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但必须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这样,本来是“恶”的人性,就变为“善”的了。
孟子和荀子,虽然都使用了“人性”一词,但都局限于人性的善恶之辨,而没有更多实质性的内涵。因此我以为,仅凭这些,还远不能说两人是什么“人性论”或“人性化”者。至于孔子则是连“人性”二字都没有使用过的。我们有什么根据说他是一个“比耶稣更人性化”的人呢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公元前5世纪的孔子,却确确实实是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家了。这决不是笔者胡吹,是有书为证的。这书,就是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在《礼记·礼运》篇,一开头就是:喜爱的学生言偃,听了也一言不发。但是,孔子这篇谈话之所以能保存下来,被戴氏父子编入《礼记》,置于《礼运》篇首,我以为恐怕还得归功于言偃的。因为,孔子说这番话时,高高的“观”上,除了言偃,并无第三者在场啊 所以我以为,这107字的《大同篇》①之所以能被载入儒家经典《礼记》。两千几百年后又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等人所赏识、所利用,这还得归功于言偃的。
总之,我以为,说孔子比耶稣更人性化,是没有根据的。而孔子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则是有时间 鲁国大祭“腊祭”结束之后 、有地点 祭殿外面大门两侧的“观上” 、有人证 孔子弟子言偃 、有文字记载、有书证 《礼记》《大同篇》 的。虽然,注《礼记》的元人陈说:此“非孔子之言也。”却是空口说白话,一点根据也没有。而且他也说不出,“非孔子之言”又是或可能是谁之言呢 可见陈之言其实是不值一驳的。
由于孔子这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实在太先进、太超前了。所以一直不为世世代代的儒家之徒所理解、所信奉,更不要说付诸实践了。直到两千几百年后,民主革命的浪潮涌起。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就很赞赏孔子的《大同篇》。他写下了“天下为公”四个大字,作为民主革命的终极目标。并请一位音乐家作了一支《三民主义歌》,开头四句是:“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可见,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的长远目标,是要建立孔子理想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诚然,孙中山和孔子一样,这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真要建成这样一个社会,还得多少辈人的努力和奋斗啊!
七、孔子改制历史背景?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时期末期至战国时期初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被称为改制时期。
在这一时期,由于社会变革的需求和政治经济发展的压力,各诸侯国开始积极进行改革,以适应当时社会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传统的礼乐制度、宗法制度等进行了重新审视,孔子则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之一。
孔子以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道德伦理的强调,提出了许多改革建议和观念,认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他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基本道德观念,并主张“立国以礼”,强调礼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在这一时期,孔子的改制思想逐渐被各国所接受和实践,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思想也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孔子时代背景?
从时代背景上,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战国时期。春秋及其以后的战国时代(前475一前221),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差不多同一时期,古希腊出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伟大的哲学家;印度有释迎牟尼创立了佛教;我国则是所谓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的时期,古人经常用“礼崩乐坏”来形容这个时期的乱象。所谓“礼”,简单地讲,是指各种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礼崩”即社会制度、社会秩序已不被人们遵守。
例如,在孔子生活的鲁国,周代等级森严的制度已经崩溃,周天子说话,鲁国国君不听,鲁国国君说话,季氏家族不听,季氏家族的老大季桓子说话,其家臣阳货、公孙弗扰不听。在这样一个上不上、下不下的时代,谁说话都不算数,整个社会都乱套了。社会大动荡,按孟子的描述则是:“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乱了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统治阶级上上下下也过着战战兢兢的生活。整个社会走向了崩溃的边缘,这激起了很多有识之士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进而,提出很多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由此,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
九、八四年孔子文化节祭文是?
文圣吾祖,恩泽海宇。千古巨人,万世先师。
欣逢盛世,物阜民熙。高岸秀木,惟恐失序。
居安思危,重振纲纪。以德治国,德法兼济。
幸赖圣儒,万代垂仪。道贯古今,德侔天地。
杏坛春晖,泮池桃李。三坟五典,六经古籍。
薪火传承,百代不熄。而今吾辈,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弘扬承继。依仁志道,据德游艺。
仁为己任,见利思义。中和至德,过犹不及。
和协万邦,摒弃暴戾。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与时偕进,创新活力。清风遍拂,神州万里。
群情振奋,勃发骐骥。文化名城,通衢如砥。
碧树花团,芬苾争奇。百业兴隆,日新月异。
近悦远来,治平修齐。老养壮用,兆民甘饴。
儒风犹在,先圣故里。慎终追远,奋吾国膂。
继往开来,同德凝聚。东方巨龙,吼啸腾起。
四海擎天,有吾一臂。长鲸吞吐,丹凤鼓翼。
揽月追日,神舟环宇。告慰先祖,盛世在即。
大同世界,四海兄弟。世界和平,假年可期!
伏惟尚飨,为祷为祈!
十、祭文对联
祭文对联:唤醒记忆,追寻传统
祭文对联是一种流传已久的中国文化形式,旨在祭奠逝去的亲人和祖先。无论是在传统节日还是个人悼念活动中,祭文对联都起到了承传传统、表达哀思的重要作用。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性的文字,更是一种饱含感情的文化表达。
祭文对联起源于古代神道祭祀文化,由于古人深信世界上存在着灵魂,通过祭奠可以与已故的亲人或祖先取得联系。祭祀活动被视为一种传统的礼仪和道德方式,祭文对联则是祭祀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祭文对联的内容通常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祈祷和祝福为主题。
祭文对联的形式多样,可以像普通对联一样由两句组成,也可以有更多的句子。然而,无论形式如何,祭文对联都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它们的语言简洁而深刻,能够表达出人们对逝者的缅怀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在祭文对联中,每句话的字数往往是相等的,并且通常采用同样的韵律和平仄。这种对对称和平衡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他们让人们在缅怀亲人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祭文对联的内容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也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理解。通过对人生、人情、道德的思考,祭文对联激发人们对家庭、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在现代社会中,尽管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但祭文对联作为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时候,我们可以从祭文对联中看到对未来的希望和美好。它们不仅仅是对逝者的告别,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当我们读到祭文对联时,不仅会感受到悲伤和思念,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祭文对联是中国文化中独特而珍贵的一部分,它们使人们更加关注生命的意义和家庭的重要性。无论是在传统的节日庆典上,还是在个人的悼念仪式中,祭文对联都承载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和对逝者的追思。
在现代社会,祭文对联也有着新的变化和应用。除了传统的纸制对联,现在人们也可以通过电子媒体和互联网来表达对逝者的追思和哀思。这使得祭文对联传播更加广泛,也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
总之,祭文对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不仅仅是祭奠活动中的一部分,更是承载着人们对逝者无尽思念和对家人情感的表达。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祭文对联都是饱含深情、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祈祷的优秀艺术形式。
最新发布
- 1孔子家庭背景?
- 2什么是紅色、葬禮?
- 3行政干部和企业干部区别?
- 4祭文怎么念好听?
- 5杨俊 天坛
- 6姑公是什么辈分?
- 7清朝 皇室 爵位?
- 8老山战役景点?
- 9时光已逝
- 10祖祠修缮落成庆典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