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馆 > 正文

郁达夫是什么朝代?

2023-12-25 15:09:34  来源:网络   热度:

一、郁达夫是什么朝代?

中国历代著名诗人一览表(先秦至现代)【先秦】屈原 宋玉 【两汉】枚乘 贾谊 司马相如 王逸 东方朔 王褒 刘彻 班婕妤 赵壹 秦嘉 班彪 班昭 班固 扬雄 张衡 蔡邕 蔡琰 祢衡 曹操 孔融【魏晋】曹丕 曹植 王粲 陈琳 刘桢 徐干 阮瑀 应璩 应玚 繁钦 曹睿 嵇康 向秀 阮籍 何邵 潘尼 潘岳 张翰 张华 张协 张载 傅玄 陆机 陆云 石崇 孙楚 左思 曹摅 陶渊明 郭璞 刘琨 卢谌 袁宏【南北朝】谢惠连 谢灵运 鲍照 谢朓 鲍令晖 孔稚珪 萧衍 江淹 沈约 范云 何逊 阴铿 徐陵 庾信 江总【隋代】杨素 薛道衡 陈子良 卢思道 孔德绍 孔绍安 【唐五代】虞世南 上官仪 王勃 卢照邻 杨炯 骆宾王 陈子昂 杜审言 沈佺期 宋之问 张说 张九龄 常建 储光羲 李颀 高适 岑参 王昌龄 孟浩然 王维 李白 杜甫 刘长卿 韩愈 柳宗元 韦应物 寒山 拾得 顾况 李益 卢纶 钱起 王建 张籍 孟郊 元稹 白居易 刘禹锡 贾岛 许浑 李商隐 杜牧 李贺 薛涛 皮日休 陆龟蒙 杜荀鹤 罗隐 僧皎然 僧贯休 僧齐己 温庭筠 韦庄 王翰 崔道融 刘希夷 徐氏 张谓 张继 崔曙 苏味道 马戴 刘叉 崔颢 王湾 王之涣 贺知章 崔护 刘方平 于良史 聂夷中 于鹄 祖咏 杨师道 赵徵明 张若虚 袁郊 崔涯 张仲素 秦韬玉 李约 王涯 胡令能 卢汝弼 戎昱 崔珏 王驾 黄巢 崔国辅 于武陵 捧剑仆 施肩吾 花蕊夫人 李郢 皇甫松 张祜 綦毋潜 张南史 徐彦伯 李珣 冯延巳 李煜【宋辽金】潘阆 范仲淹 苏舜钦 欧阳修 张先 晏殊 晏几道 柳永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秦观 陈师道 李之仪 张耒 晁补之 贺铸 陈与义 吕本中 毛滂 周邦彦 李纲 朱敦儒 李清照 朱淑真 舒亶 韩元吉 胡铨 叶梦得 张元干 张孝祥 范成大 陆游 杨万里 陈亮 辛弃疾 刘过 姜夔 吴文英 史达祖 刘克庄 元好问 蒋捷 文天祥 王沂孙 刘辰翁 吴激 蔡松年 段克己 戴复古 李祁 黄裳 朱熹 王观 赵佶 林逋 张泌 周密 李克 岳飞 李重元 康与之 魏承班 曾觌 徐俯 阎选 孙光宪 黄公度 周紫芝 赵令畤【元代】萨都剌 刘因 关汉卿 狄君厚 范康 高文秀 金仁杰 宫天挺 孔文卿 王实甫 白朴 马致远 孟汉卿 尚仲贤 石君宝 张养浩 刘致 张可久 贯云石 卢挚 郑光祖 高明 纪君祥 郑廷玉 张国宾 岳伯川 杨梓 武汉臣 王伯成 赵孟頫 王冕 洪希文 杨载 杨维桢 元好问【明代】刘基 高启 汤显祖 陈子龙 夏完淳 袁宏道 于谦 王世贞 李攀龙 何景明 李梦阳 唐寅 戚继光【清代】钱谦益 吴伟业 顾炎武 顾贞观 陈维崧 朱彝尊 洪升 孔尚任 王士祯 查慎行 纳兰性德 袁枚 仓央嘉措 黄景仁 龚自珍 黄遵宪 秋瑾 苏曼殊 乾隆 郑板桥 曹雪芹 刘鹗【近代】谭嗣同 王国维 梁启超 李叔同 柳亚子 郁达夫 斌宗法师 太虚法师 虚云法师 月溪法师【现代】20世纪20年代: 徐志摩 闻一多 李金发 穆木天 冯至 田间20世纪30年代: 林徽因 戴望舒 李广田 艾青 卞之琳 何其芳 南星 辛笛 覃子豪 纪弦 臧克家20世纪40年代: 王佐良 陈敬容 杜运燮 穆旦 罗寄一 郑敏 唐祈 袁可嘉 牛汉 屠岸20世纪50年代: 周梦蝶 羊令野 方思 余光中 洛夫 罗门 蓉子 痖弦 昌耀 林泠20世纪60年代: 郑愁予 任洪渊 杨牧 叶维廉 食指20世纪70年代: 江河 北岛 芒克 多多 舒婷 刘自立 严力 杨炼 梁小斌 顾城20世纪80年代(上): 周伦佑 于坚 翟永明 王小妮 欧阳江河 廖亦武 孙文波 吕德安 韩东 骆一禾20世纪80年代(下): 孟浪 陆忆敏 陈东东 万夏 杨黎 张枣 李亚伟 西川 海子 小海20世纪90年代(上): 诗阳 李元胜 马永波 臧棣 树才 伊沙 余怒 叶匡政 戈麦 蓝蓝 桑克 西渡 杨键 徐江 安琪20世纪90年代(下): 孙磊 木朵 康城 朵渔 胡续冬 巫昂 范想 廖伟棠 沈浩波 吕叶 马兰 庞培 宋非 杨小滨 章平唐 朝 诗 人 雅 称唐朝诗人辈出,成就卓越,人们给他们具有概括性、赞美性的雅称。 ★ 诗祖——陈子昂。元·方回称“陈拾遗子昂,唐之诗祖也。” ★ 诗星——孟浩然。清·陆风藻《小知录》“诗星,孟浩然也。” ★ 诗佛——王维。由于其虔诚信佛,在部分诗歌中宣扬佛教,赞美佛教的无声寂火而得名。 ★ 诗天子——王昌龄。他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美誉。 ★ 诗仙——李白。因其诗歌雄奇豪放而得名。 ★ 诗豪——刘禹锡。唐·白居易称“彭城刘梦得,诗豪也。” ★ 诗圣——杜甫。 ★ 诗魔——白居易。其作《与元九书》“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知其苦,非魔而何” ★ 诗囚——孟郊、贾岛。元好问《放言》称“长沙一湘累,郊岛两诗囚。” ★ 诗鬼——李贺。因其诗歌设想奇绝,瑰丽凄恻而得名。“诗人”的来源 “诗人”一词,战国时就有了,何以为证,《楚辞·九辩》注释说:“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正字通》注释说:“屈原作离骚,言遭忧也,今谓诗人为骚人。”这便是“诗人”后一词的最早提法。从此以后,“诗人”便成为两汉人习用的名词。辞赋兴起之后,又产生“辞人”一词。扬雄《法言·吾子篇》说:“诗人之赋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用“则”和“淫”来划分诗人与辞人的区别,足见在汉代是把“诗人”看得很高贵,把“辞人”看得比较低贱。 六朝以后,社会上很看重辞赋,认为上不类诗,下不类赋,以此又创立了“骚人”一词。从战国至盛唐,“诗人”和“骚人”的称号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

二、郁达夫有哪些经典佳作?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十七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岛丛林。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

三、郁达夫回忆鲁迅的内容?

郁达夫主要写鲁迅的文学上的建树。政治性更强一些。他的死是中国文学界的一大创伤。

最后的结尾也暗示了以鲁 回忆鲁迅 郁达夫 鲁迅第一次的 “文革”时期,鲁迅被神化了。

其结果,在原先“伟大”的 基础上,他又几乎成了文艺和思想领域内的“尊神 郁达夫主要写鲁迅的文学上的建树。政治性更强一些。他的死是中国文学界的一大创伤。

最后的结尾也暗示了以鲁 忆鲁迅 郁达夫 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然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整理了一 郁达夫主要写鲁迅的文学上的建树,政治性更强一些。 在《怀鲁迅》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 鲁迅一生树敌无数,其中不少都是现实斗争的需要,并非他本人与之有什么个人恩怨。但在与这些论战的过程中, 鲁迅简介,你知道鲁迅先生的一些资料吗 忆鲁迅(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

郁达夫 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然听到了鲁迅的死!

四、如何赏析郁达夫的《沉沦》?

《沉沦》于1921年5月写于东京,同年10月收入小说集《沉沦》,这是郁达夫的成名作和早期小说的代表作。小说“描写着一个病态的青年的心理”,“里面也带叙着现代人的苦闷————便是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

作品中的主人公“他”,是在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他热爱自由,充满幻想,富有反抗精神。出国前,家乡学校里的“专制的弊风”,把学生的自由,“压缩得如同针眼儿一般的小”,他“总有些反抗意志”,对那些“迷信束”,“怎么也不甘服从”。到日本留学后,由于受到民族的歧视,社会的冷遇和日本同学的疏远,他感到寂寞和孤冷,养成了忧郁、多疑、自卑和多愁善感的性格,从而导致性格变异。他经常一个人离开学校来到,“乡间的官道上”。

欣赏早秋的景色;经常阅读法国自然派和中国诲淫小说,追求情欲的剌激,他不甘沉沦,却又不可自拔地沉沦下去。

五、《回忆鲁迅》郁达夫,主要内容?

郁达夫主要写鲁迅的文学上的建树。政治性更强一些。他的死是中国文学界的一大创伤。最后的结尾也暗示了以鲁迅为代表的新一代文学势力正在崛起,新中国将借助这股势力走像文明和辉煌。

六、跪求郁达夫《沉沦》经典的句子?

在稠人广众之中,感得的这种孤独,倒比一个人在冷清的地方,感得的那种孤独,还更难受。我最喜欢的一句。

七、晚来天欲雪(郁达夫小说)?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   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   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   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   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   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   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   落叶满街,晨霜白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   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   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   很么?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   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   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   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   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   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   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   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   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   象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   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   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   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   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   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   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   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   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   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   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说   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Rosegger1843—1918)罢,他用   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   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   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   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   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   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   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   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   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   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   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   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   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   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   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   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   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   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   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   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   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太冷的日子,   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象这样的   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   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   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   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国人叫   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   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   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八、《春风沉醉的晚上》郁达夫寓意?

“春风”暗指革、命后会建立起一个新社会.“晚上”指的是革、命前黯淡无光的现实社会.对于作品中那些下层人民来说,在新社会里生活如沐春风.现实虽然残酷的打压着他们,但是他们的心灵依旧犹如春天一样美好,并对未来充满着向往.作者在最后描写着走在春风沉醉的晚上,寓意着在当时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依旧对革、命充满信心!

作品以黑、暗污、浊的大都市为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了深刻的阶、级矛盾,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展示了他们自发的反、抗意识及纯洁美好的心灵;同时也表现出,在那样的社会中,下层知识分子与穷苦工人之间是可以沟通的,并且歌颂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谊.

九、郁达夫《故都的秋》的全文?

郁达夫《故都的秋》的全文秋天

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 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扩展资料: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

十、郁达夫故居位于什么地方?

杭州市上城区大学路场官弄63号 郁达夫故居位于富阳城东富春江之畔。因有一石矶似鹳,故名“鹳山”。相传三国东吴时心顶建有道观,亦称观山。山高40余米,多樟树。半山面江筑有“春江第一楼”,为清同治年间重建。东侧为“松筠别墅”,系著名爱国之士郁华(曼陀)为供老母安度晚年所建。楼为砖木结构,简洁古朴,现室内陈列名家字画及有关郁氏史料。亭壁嵌有两块石碑,为叶浅予所绘的郁氏兄弟线描半身像及郭沫若书作的诗碑。

鹳山侧门处为清雍正朝重臣、里人董邦达祠堂。董为雍正时进士,工书善画,曾修《石渠宝籍》等书,官达工部尚书。祠堂陈列有董邦达及子锆(乾隆时进士,亦善书画)有关资料。郁达夫故居在市区达夫弄内、低矮围墙,一方庭院,楼房的客堂里陈列着郁氏故交互赠的字画,其中有鲁迅先生《自嘲》七律诗轴。顺山路而下至三面临水的石矶,矶头立有“严子陵垂钓处”石碑。东侧有块巨石,镌有“登云钓月”,系宋苏东坡游历此地所留墨迹。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