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馆 > 正文

兴化施耐庵故居在哪?

2023-12-23 19:23:31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兴化施耐庵故居在哪?

        施耐庵墓位于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1957年和198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两次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施耐庵世居兴化(杨新《施让墓志铭》“鼻祖世居扬之兴化”),明洪武三年(1370)病逝于淮安寓所,其孙施述元扶柩归里,葬于白驹场施家桥。《兴化县续志》载:“县境合塔圩内施家桥葬元隐士施耐庵”。元明时期的白驹场施家桥及合塔圩内施家桥,皆今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自明代以来,历年清明节前后,施氏后裔都从四面八方聚集施家桥,在祖茔前举行隆重而简朴的祭祀活动。

明初所建施耐庵墓,历经数百年沧桑,到抗战初期,淹没在蓬蒿野草之间。1941年,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第三任县长孙蔚民在坚持敌后抗日、组织军民反扫荡的艰苦岁月里,仍亲往祭奠,并着手重修。不久孙蔚民奉命调离,临行前专门交待接任者蔡公杰要修复、保护好施耐庵墓。1943年,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拨出专款重修施墓及墓前砖牌坊。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墓区多次修葺并扩建陵园,添建了入口石牌坊、门厅、雕塑、拱桥、凉亭、资料陈列室等设施,面积增至4万多平方米。

墓体坐北朝南,呈圆形封土堆,高3.5米,直径5米,封土以下围砖砌基。墓前石碑正面,刻有抗日民主政府苏中二专署专员陈同生手书“大文学家施耐庵先生之墓”,上款“民国三十二年春兴化人民公建”,下款“陈同生敬书”。石碑背面为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蔡公杰亲撰碑文:“夫稗官野史之流,传宇内者,莫不宣扬统治者之丰功伟绩,其为人民一伸积愫,而描写反抗情绪者,殊不多觏,有之,惟《水浒传》一书而已。《水浒》作者施耐庵先生为苏人。余于癸未春衔命来宰兴化,时国难方殷,倭寇陷境,县市城镇,悉沦敌手,我政府乃于广大农村中坚持焉。邑之东北隅有施家桥庄者,施氏之故庐也。考施氏族谱所载,先生避张士诚征而隐于此。施氏之墓在庄之东北,已年久失修,一扌不黄土,状殊冷落。余慕先生之才志,盖能寄性物外,其书中一百零八人之忠贞豪迈、英风亮节,洁身于当时腐窳政治。乃今世为一已利禄所趋,而出卖民族、腆颜事仇之汉奸相去悬殊。至若文词之妙,尤其余事也。余酷爱《水浒传》之含义深刻,尤慕先生之萃励襟怀,爰重修其庐墓,以为后人风,或不为非乎?于竣工之日,因题其颠末。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岁次祭未,广陵蔡公杰题。”

墓台南,立有一座高5米,宽11米的砖砌三门牌坊,朴实无华,正门上额刻有白驹杨浦仙先生题书“耐庵公坊”四个大字。

2011年,市政府决定对施耐庵陵园进行环境整治;2013年,整个工程竣工,并通过省文物局验收。

施耐庵(1296~1371),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汉族,江苏兴化人(一说浙江钱塘人)。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诉,遂辞官回家。后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

二、施耐庵故居在兴化还是大丰?

是兴化

施耐庵故居位于泰州兴化新垛镇施家桥村。位于村子中心一处四面环水的宝地,地形似一个巨大的硕台。据说施耐庵故居的房址是施耐庵自己选择的,最初只有一间,经过其子子孙孙代代继承相传到施耐庵第二十一世孙施恂成时,终于为世人所知。

三、兴化施耐庵故居要门票吗?

要门票。

施耐庵故居,位于施家自然村的中心部位,其四面环水,为垛状自然地貌,东西长61.2米,南北长40.5米,正南和东北处各有小桥与河对岸相连,因地面相比周边略高,且形似“巨砚”,当地人都称之为“砚台地”,又称“文地”。2020年11月6日,作为第二届施耐庵文学节活动之一,新垛镇在施家桥村举行砚台地重修开放仪式暨本土作家采风活动,同时在私塾馆为“施耐庵文学社”揭牌。

四、兴化施耐庵小学是实小分校吗?

兴化施耐庵小学不是实小分校。兴化施耐庵小学是一所位于中国江苏省兴化市的学校。而江苏省实验小学则是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学校。

五、施耐庵到底是哪里人?是江苏兴化人吗?

施耐庵(1296年~1371年)名 子安(一说名耳),又名 肇瑞,字 彦端,号 耐庵。籍贯:江苏兴化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

六、施耐庵别号?

施耐庵(1296~1371),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汉族,今江苏泰州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施耐庵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浙江钱塘县尹。施耐庵故里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墓园、纪念馆,有《施氏家薄谱》存世。

七、施耐庵老婆?

史藉上没有记录施耐庵的夫人和子女。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子安,号耐庵,或称“钱塘施耐庵”。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新垛镇。

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族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八、施耐庵性格?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有舍己为人侠骨义肠,同时还具有掀天揭地深谋远略,他还是一个嫉恶如仇、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而弃官回乡,而且他还能够忍耐,隐居不出,性格十分鲜明。

九、施耐庵简介?

人物简介

  施耐庵(1296年-1370年),元末明初人,原名施彦端。大明(南直隶)扬州府兴化白驹场施家桥(今江苏泰州兴化施家桥)人。元末张士诚于白驹场(今分属兴化和大丰)起义,定都平江(苏州)建立抗元政权,自立吴王(朱元璋也是吴王,史称西吴,以区分二者),施耐庵效力张士诚,之后施耐庵避乱迁居兴化。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其实就是元末起义军将领们的影子。他是著名的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曾入仕钱塘(杭州)。

艺术成就

  《水浒传》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写出复杂的性格内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环境的依据,同时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展。人物形象带有理想色彩,同时又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水浒传》不单以情节的生动紧张取胜,还有较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小说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通俗、简练、生动、富于表现力的文学语言。与内容相适应,前70回连环套式的艺术结构也独具特色。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对于这些英雄人物,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歌颂了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义行动,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高尚的品格。一些出身下层的英雄人物,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对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感受最深,因此当他们一旦造反后,他们的反抗性也最强,什么统治阶级的法度条例,对他们毫无约束,像李逵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他们为了起义的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作者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赞扬,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热爱。作品歌颂这样一批被统治阶级视为所谓“杀人放火”的强盗、朝廷的叛逆,一些所谓“不赦”的罪人,把他们写得如此光辉动人,可敬可爱,这显示了作者的胆识和正义感情。与此相反,作者对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则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启发人们去爱什么人,恨什么人。金圣叹评论《水浒传》“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不管金圣叹主观动机如何,这句话却确实说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倾向和《水浒传》的深刻社会意义。

扩展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裔,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

  其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弃官回乡。张士诚起义抗元时,施耐庵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张据苏以后,施耐庵又在他幕下参与谋划,和他的部将卞元亨相交甚密。后因张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耐庵与鲁渊、刘亮、陈基等大为失望,相继离去。施耐庵与鲁、刘相别施时,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别》套曲,抒发慷慨悲痛之情。不久,张士诚身亡国灭。施浪迹天涯,漫游山东、河南等地,曾与山东郓城县教谕刘善本友善,后寓居江阴徐氏初,为其塾师。随后还旧白驹,隐居不出,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寄托心意,又与弟子罗贯中撰《三国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说部。他还精于诗曲,但流传极少。除套曲《秋江送别》以外,还有如顾逖诗、赠刘亮诗传世。施耐庵为避明朝征召,潜居淮安,染病而殁,就地高葬,享年75岁。施耐庵殁后数十年,其孙文昱(述元)家道炽盛,始迁其祖耐庵骨葬于白驹西落湖(今江苏省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并请王道生作《施耐庵墓志》。

十、施耐庵徒弟?

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徒弟。

关于施耐庵与罗贯中是师徒关系的说法,最早是来源于民国《兴化县续志》的《施耐庵墓志铭》一文。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徒弟,而且参与过《水浒传》创作,为施耐庵校对文字。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