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馆 > 正文

天津李叔同故居纪念馆门票?

2023-12-22 12:19:08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天津李叔同故居纪念馆门票?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粮店街62号,是2008年在李叔同原故居的基础上按原貌恢复重建。目前免费对游客开放不需要购买门票。

二、天津李叔同纪念馆是怎样发展至今的?

位于河北区宙纬路觉悟社纪念馆旁。是展示李叔同——弘一大师书法作品的园林建筑。1990年10月在李叔同诞辰110周年之际,建造了李叔同书法碑林。在这座占地635平方米的古典式园林内,镌刻着李叔同中、晚期书法作品80余件,并刻有楚图南、赵朴初、启功等著名书法家的贺词作品。李叔同(1880—1942)原名文涛,别号息霜,法名演音,号弘一,生于天津。李叔同是中国近代艺术大师和佛学大师,多才多艺,学识精深。 [1] 他将西方油画、话剧引入中国,创办了中国第一本音乐小杂志、是将图画用于广告宣传、使用裸体模特进行艺术教学、利用风琴进行音乐教育的第一人。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李叔同一生酷爱书法,出家以后,对书法研习不辍,老而弥笃,获得了巨大成就,后人称其字为“弘体”。

三、李叔同故居纪念馆门票多少?

免费,不要门票。

天津李叔同故居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近代文化先驱、一代高僧李叔同(弘一大师)而修建的专题性纪念馆。

李叔同(弘一大师),中国近代文化大师和佛学大师,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四、李叔同纪念馆有几个?

李叔同纪念馆在全国有65个之多。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宙纬路觉悟社纪念馆旁,是展示李叔同——弘一大师书法作品的园林建筑,于2011年12月30日正式面向社会开放。1990年10月在李叔同诞辰110周年之际,建造了李叔同书法碑林。在这座占地635平方米的古典式园林内,镌刻着李叔同中、晚期书法作品80余件,并刻有楚图南、赵朴初、启功等著名书法家的贺词作品。

五、如何评价李叔同?

(一)

我编辑过李叔同的传记,也曾经用几个月的时间阅读过《弘一大师全集》。

我想,我应该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

当然,今天写的这些东西,无关于卖书。

(二)

实际上,最近这几天一直在思考一个有关未来的话题。

当然和新的一年开始了多多少少有些关系,其实可能关系也不是很大。

因为未来其实一直都在,如利刃悬天。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不同的责任和哀愁。

我们这一代人可能除了过好自己之外,还承担了一些比上一代人更多的对上一代人的责任。

因为在这代人的人生初段,从父辈以至祖父辈所获得的滋养,远比之前的其他代际要多。

这一点无关乎贫富。

(三)

人一出生之后,就自然面临着一个接受教育的问题。

不幸的是,现行的教育,无法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自我教育”机制,甚至,是在扼杀“自我教育”。

不过,一旦一个人开始接触“自我教育”,就不得不去思考未来。

李叔同,就是一个“自我教育”程度非常高的人。

他少年时代转益多师。

这得益于他拥有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家世。

他的家庭从政从商,能够接触到当时顶级的资源,也有足够的空间让他自由的去吸收他想要吸收的学养。

那些他从小仰望的大师们,就生活在他的身边,从他很小的时候,就带给他不同于常人的眼界和积累。

那些别人仰望的大师们,后来就成为他的朋友,他们教学相长,相互间不断的切磋交流。

中国人固有的“忠孝”传统,其实也让他遵守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原则。

在母亲去世后,李叔同选择去日本留学,接触真正的艺术。

在那个阶段,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就是“艺”。

(四)

李叔同身兼多艺。

书法、篆刻自然不用多说。

少年即有“双行李文涛”之称。

不但写得好,还写得快。用笔的手法和文思都超迈他人。

“二十文章惊海内”,听起来就是一个文人才子,做翩翩公子好极了。

但不同于一般世家公子,他还对于戏曲这种当时被看做是下九流的玩意保有高度的兴趣。

或许是因为庶出吧,他能够登台唱戏。不过我更愿意相信是李家的教育本来就是开放和包容的。

去日本主要是学美术,还主要是西画。

见过真正好的东西,再回到国内的时候。

他已经从一个文人才子变成了身兼图画和音乐两门的老师。

做老师,李叔同认真严格,要不就不教,教就要和学校谈好一切条件,达不到最低要求的,我干不了。

对学生也是这样,看到好苗子,无论如何也要保下来。

学到身上的“艺”并没有束之高阁。

他还做编辑。选稿、编书,设计广告。

堪称那时候最新潮的设计师。

就在他的艺术、交谊和人望成就达到自身的顶点的时候。

他,出家了。

(五)

有关李叔同出家,他为什么出家这些话题已经有很多前辈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其实我觉得理由很简单。

李叔同,一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一种什么生活。

也一直知道自己在不同阶段,想要的是一种什么生活。

在完成了“自我教育”之后,他对自己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他一方面把现有的生活都做到了极致,一方面不停的调整着自己的生活。

直到最后出家。

出家对于李叔同来说只是找到自己的一个过程。

如果那个他心目中最好的自己,需要用其他方式来找到的话,他也会义无反顾的去做的。

(六)

回到开头的那个有关未来的话题。

一个人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是非常难的。

在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之后,通过对自己的掌握,来选择自己未来的人生,是更难的。

在选择之后,不悔。

才是通透的。

李叔同区别于大多数人的,并不是他出家了。

而是他通透了。

因为还有很多出家人,一生也做不到通透。

(七)

当对自己的了解还不够,对未来的判断还不明,对自己的选择还有悔,人就会焦虑,会自我怀疑。

二零一八年对于我来说,其实一直处于焦虑和自我怀疑之中。

一方面是我逐渐认识到了一个之前不曾认识的自己。

一方面是我对自我未来的期许,由于能力的问题,还达不到,而我在自我怀疑中在不断的思考要不要修改这个期许。

因为如上种种,我做不到坚定。

这也就是李叔同值得人们羡慕的地方。

他每每决定去做一件事,艺也好,教也好,佛也好,都无比的坚定,也从来没有过后悔。

(八)

所以,我总在想,你不能白编了一本李叔同的传记,白读了他的那些思想吧。

可你又如何能活得像他一样坚定呢?

二零一九年一月九日

六、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开馆时间?

天津故居纪念馆间

周二 至 周日9:00—17:00(16:00停止进馆),周一闭馆,浙江6:00—18点

七、李叔同纪念馆导游词?

李叔同是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中一位学贯中西的旷世奇才。他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早期新剧活动家、艺术教育家,精诗词、篆刻、绘画、书法、音乐等等。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河北区海河东路与滨海道交口,来到李叔同故居,我们便可以听到那熟悉的旋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多人因为这首曲子知道了李叔同。走过太湖石假山便能看到清末重臣李鸿章为李家题写的“进士第”的匾额。

李叔同故居是李叔同青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这是一座有着150多年历史的清代建筑。院内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各有一个前后院,构成了一个田地的“田”字形。整个建筑是沿街而建的,坐西朝东,一直到李叔同离开天津出家后,李家一直居住在这里。

八、李叔同 春游曲赏析?

谢邀,先来一张李叔同的画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佛教兴盛,尤其是大都市,寺宇林立。而说南朝的大都市,不得不说建康和扬州。

南京,是古建康;而杭州,古扬州所属。这两个地方,到了今天也是古寺众多。

李叔同就是在这两个地方,与佛结缘。

李叔同是在杭州虎跑寺(也就是济公出家的那个寺)剃度的,不过,他与佛结缘可是在之前。

李叔同归国后,先应南京某学府之邀任教,后又应杭州某学府之邀任教,身兼两职,于是他半个月住南京,半个月住杭州。

他在杭州的住所,距离西湖,不过一千多米,那时候,他还常去西湖边的昭庆寺去看一看。

可惜,这座千年古刹如今已经拆了,是少年宫和省人民大会堂的现址。

根据李叔同自己说过的,第二年,李叔同又曾经在西湖边的广化寺住了一段时间,

这一年,民国二年,也就是1913年,李叔同写《春游》的同一年。


眼中景,心中境。

先说说这首春游。

春风吹面薄于纱, 春人妆束淡于画。 
游春人在画中行, 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 柳花委地芥花香。 
莺啼陌上人归去, 花外疏钟送夕阳。 

音乐我是不懂的,只说文字。

看似简单的文字,其实里面有禅意。

禅意在哪里?我们先看看古代僧人写过的诗:

唐代高僧法振:西塞长云尽,南湖片月斜。漾舟人不见,卧入武陵花。
宋代高僧重显:门外春将半,闲花处处开。山童不用折,幽鸟自衔来。
南宋高僧守璋:草深烟景重,林茂夕阳微。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这些风景禅诗的意境,是否十分相似?

风景禅诗,应该成为一个单独的分类,它们所呈现出来的,是淡然、清净、安详、愉悦的精神境界。

有个笑话,苏东坡和佛印,佛印看苏东坡像一尊佛,苏东坡看佛印像一坨屎,以此来说苏东坡修为不够,因为眼中的景,就是心中的境。

文字,其实还算一般,至少不是同类型中的佼佼者,但关键是文字所表达出的这一种心境。

清净淡然,看到的景色,也是那么美妙空灵。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学佛,讲一颗清净心。李叔同是师从净土宗,净土宗同样也讲的是一颗清净心。

什么是清净心?一颗没有被污染的心。

世俗的人,心是个垃圾场,负面情绪全在里面。我有个朋友,工作时总是抱怨,出去旅游时也总是抱怨,我曾经邀请他来我这里游玩,可他除了一路抱怨,发泄负面情绪,好像从来没有融入过景色,用一颗清净的心去欣赏过景色。

这样的心,是需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

但真正清净的心,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

拥有这样一颗清净心,再看风景时,就不一样了。我们眼中的世界,是浮躁的,吵杂的,有时候借景抒情,是斗志昂扬的,是伤心落寞的,但在有佛性的人眼中,一切是如此淡然。

春风吹面薄于纱, 春人妆束淡于画。 游春人在画中行, 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 柳花委地芥花香。 莺啼陌上人归去, 花外疏钟送夕阳。

没有什么华丽的修辞,没有什么婉约,没有什么豪放,有的只是那种淡然的心境,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为什么说到了王维的这一句诗?因为觉得和李叔同的“莺啼陌上人归去, 花外疏钟送夕阳”异曲同工。

个人觉得,《春游》中的最后这一句,最重要,而最后这一句中最重要的,又是“疏钟”这两个字。

伴着“疏钟”送夕阳。

这首《春游》,写于西湖湖畔,哪里有钟声?民国初的西湖湖畔,寺宇林立,因此很明显就知道,这是哪里传来的钟声。

都说晨钟暮鼓,可其实,在寺庙中,都是敲鼓也敲钟的。

傍晚日落时的钟声,很有可能是僧人止静后开静的钟声。

西湖边上,春意盎然,百花齐开,风景如画,游人如在画中,而当游人归去,日已西沉,伴着不远处千年古刹中传来的阵阵钟声,目送夕阳……

心境平和,禅意悠远。


摘抄一段别人写的:

音乐,他被誉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启蒙者;
绘画,他堪称中国现代美术之先驱;
戏剧,他是中国话剧艺术的奠基人;
书法,他是近代著名书法家;
篆刻,他是西冷印社的早期成员;
教育,他培养了一大批名扬天下的艺术家。
佛学,他被尊为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这里说的“他”,就是曾经的风流才子李叔同,后来的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我心的偶像。

九、李叔同纪念馆是怎么来的?

为纪念清代李叔同而建。

李叔同纪念馆坐落于东湖景区大瀛洲内,建筑造型为一朵高雅、洁白之莲花,是东湖风景区的标志性建筑。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临近县市很多人前去游览。

十、李叔同身世?

李叔同(1880一1942)初名文涛,改名岸,又名广候、成蹊,字惜霜,号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光绪二十七年(1901)就读于南洋公学经济科。后留学日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学习油画。并加入同盟会。归国后,任教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两江师范学校。民国五年(1916)入杭州定慧寺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1928年入闽,曾创南山律学院,并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的主张。1942年卒于泉州温陵养老院。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