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馆 > 正文

淞沪会战一二九抗日名将?

2023-12-19 18:58:31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淞沪会战一二九抗日名将?

淞沪会战主要将领

司令长官:冯玉祥(后由蒋介石兼任);副司令长官:顾祝同;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下辖第八集团军(司令张发奎兼任)、第十集团军(司令刘建绪);中路军总司令朱绍良,下辖第九集团军(司令张治中,后由朱绍良兼任)、第二十一集团军(司令廖磊);左翼军总司令陈诚,下辖第十九集团军(司令薛岳)、第十五集团军(司令罗卓英);

二、淞沪纪念馆展览内容?

凇沪纪念馆主要是展览抗战时期凇沪保卫战为主的纪念馆。

三、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怎么预约?

网上平台预约

一、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1:00,13:00-16:30 (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国定假日除外)。

二、 开放范围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陈化成纪念馆

三、 入馆及参观方式

开放期间实行“错峰、预约、限流”参观措施,观众须提前通过“淞沪馆”微信公众号、“红途”平台进行网上预约。

四、淞沪会战纪念馆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00-16:00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1号

  门票:免费(登塔除外)

  场馆介绍

  纪念馆共11层, 1—2层为陈列区,专题陈列“血沃淞沪” 八一三淞沪会战史料,由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八一三淞沪会战、上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日军在上海的暴行、正义的声援、历史的审判、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七个部分组成。陈列以文物、史料、图片为主,有抗战时期往来的电文、手令、战役总结、官兵家书等文书,战前敌我双方及德国顾问团绘制的军事地图,、嘉奖令,电影胶片,以及军械、军服,缴获的日本军旗等,同时,新增抗战题材艺术作品充实展览,并辅以声、光、电互动手段,以及新媒体导览系统,用先进的陈展理念,真实客观地展示了八一三淞沪会战的历史风貌,将“血沃淞沪”的历史真相昭示天下,激励华夏子孙“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四层以上为塔式建筑,11层设观景台,可远眺长江口,俯瞰宝山城。

  室外展示区包括《汇聚》胜利之火、《历史涟漪》、浮雕墙《淞沪战歌》、《抗战遗迹》、雕塑《结--1937》和《历史之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碑》《淞沪军民抵抗日军》组成的艺术装置;以及《警世钟》、《抗战文化艺术墙》等。

五、南京抗日纪念馆门票?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是免费的,不用门票。

六、太湖抗日纪念馆门票?

太湖抗日纪念馆是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不收门票,参观者凭有效证件进入参观。

七、余杭抗日纪念馆概况?

余杭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杭州余杭区鸬鸟镇太公堂村的山脚下,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当时的国民党杭州市政府、杭县县政府、余杭县政府均迁址鸬鸟,而余杭县政府就驻扎在太公堂村,是杭州地区指挥敌后抗日的“心脏”。纪念馆为三幢式纯木结构建筑,充满历史文化气息,内部设置了四个展区:序厅、日寇暴行,惨绝人寰、共赴国难,民族壮歌、历史胜利,永志不忘,以及一座100平方米的公祭墙。

八、上海淞沪会战纪念馆要门票吗?

免费但不免票。

1、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场)

2、闭馆时间:每周一(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3、本馆免费开放,实行“免费不免票”。

4、散客参观一人限领一票,当日有效,过期作废。

5、老人、残障人士须有监护人陪同,优先领票。身高1.3米以下的儿童须由家长带领参观。

6、团体参观须提前24小时预约,确认后凭单位介绍信或旅行社任 务派遣书到领票处换取团体票。

7、衣冠不整者谢绝入馆。

8、因过度酗酒,造成头脑不清者不可入馆。

9、精神病患者不予入内(病症轻者须监护人陪同)。

10、参观时请勿触摸裸置文物和雕塑,自觉保护历史遗存。

11、请自觉保持馆内清洁卫生,勿将开启的饮料和食品带入展区和影视厅。

12、纪念馆楼宇建筑内严禁吸烟或使用明火。

13、参观时请尽量保持安静,不在馆内奔跑、嬉戏或大声喧哗。

14、禁止使用闪光灯、自拍杆和携带摄影三角架,大、中型专业摄像机等摄影设备进馆拍摄。拍照时请注意自身、他人及展品安全。

15、如遇参观人群密集时,请听从工作人员的疏导,有序参观。

16、参观过程中如需帮助,请就近联系工作人员。

九、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怎么坐地铁?

地铁3号线友谊路站下,1号口出,沿着同济路往南走到友谊路口过马路左转,沿着友谊路往东走一点点路,在友谊路同济路站乘坐公交160路(宝杨路汽车站方向)3站到东林路友谊路站下,往回走到友谊路口右转临江公园进去,淞沪抗战纪念馆就在临江公园里。

十、请详细介绍抗日战争著名战役——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変)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是中国和日本双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标志两国之间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使用"事变"一词则严重低估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斗在当时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的市区和郊区进行。只有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实行武装中立,分别划为法、英、美、意4国军队的防区。苏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及其越界筑路地区属于日军防区,是日军在上海的作战基地。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8月13日到9月11日,国民革命军防卫该市,阻止登陆的日军;第二阶段从9月12日到11月4日,两军卷入血腥的巷战,争夺对城市的控制;最后的阶段,从11月5日到月底,中国军队遭到日本的侧翼攻击,向后撤退。上海于11月12日陷落。背景直接原因: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主要军事行动集中在华北平津地区。起初,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未预料到这会引发一场全面战争。日本预期会迅速停火,并获得更多的中国领土,类似于早先的九一八事变 (1931年)、一二八事变(1932年)和长城保卫战(1933年)。中国的公众舆论强烈反对任何进一步的妥协,而蒋中正领导的国民政府也准备好打一场防御战争。蒋中正认识到芦沟桥事变是日本的一次大胆的挑衅,想要完全将河北、察哈尔、绥远等华北省份从中国中央政府分离出去,建立另一个满洲国。这使得蒋对日本行动的容忍(“攘外必先安内”)到了“最后关头”,除了打一场和日本之间的全面战争,已经别无选择。蒋中正和他的军事顾问相信日军下一个步骤必定是从华北沿平汉铁路和津浦铁路南下,直插武汉,进占华中和华东。日本的战略是从北向南,这将迫使中国军队建立水平防卫线,试图用钳形攻势包围敌人。可是,在华北的中国军队实力虚弱,没有足够数量的卡车和履带车,军队不能在包围中取得足够的机动性。另一方面,在华北日军总数占优势 。由于日军向南移动,如果日军突破中国的防线,中国的生命线将被从中间截成两段。东部将被赶到海里,类似于其后的敦刻尔克撤退。外交原因:上海当时是一个国际性大都会,有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的大量投资和财产。在战前,西方列强不愿意责备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因为它们在反苏联的政治立场上一致,并全神贯注于欧洲局势。蒋中正认为,日本人进攻上海将刺激美国和英国站到中国这边参战。内政原因大战的序幕:由于以上原因,蒋中正决定沿沪宁铁路调动军队,迎接即将来临的战争。8月9日,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大山勇夫企图进入上海虹桥机场,被驻扎在军用机场附近的中国保安队射杀。8月10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为闯入机场道歉,但要求中国解散保安队,并拆除防御工事。枪击事件还导致日本在8月10日运送增援部队到上海。针对日军的行动,蒋中正也在8月11日开始调动中国军队进入上海地区,撕毁了1932年淞沪停战协定(禁止中国军队进入上海)。第二天,日本要求列强迫使中国解散进入上海的部队 ,但市长俞鸿钧声明日本7月7日对中国的侵略已经违背了协定。上海市民狂热地欢迎出现在该市的中国部队。8月13日上午9:00,中国保安队和日本便衣队在上海闸北宝山路附近交火。零星的 射击持续了一天,直到下午四点,日本总部命令停泊在长江和黄浦江的海军第三舰队,向市内的中国目标开火。淞沪会战开始了。过程8月13日,超过10,000名日本军队涌出上海虹口区,遭遇了中国保安队。日本预期3天就可以轻松征服上海,3个月就可征服中国。他们遭遇了激烈的抵抗。19日蒋介石同意中共有关红军之编成,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8月22日,日本第3、8和11师在海军炮轰的配合下,发起两栖作战,继续在川沙、宝山登陆。中国人在敌舰猛烈炮火,无法进行有效反攻。8月23日晨,日军第11师团在30余艘敌舰密集炮火掩护下,向狮子林、川沙口登陆,攻击宝山、月浦、罗店。美国务卿赫尔呼吁,中日双方停战。9月20日前后,日军在长江和黄浦江沿岸集结有陆军五个师团,另十五个大队,共约十二万人,有战车两百辆、飞机两百余架、火炮三百余门。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纸宣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死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西撤。在日军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守城,坚持4昼夜,击退敌人数十次进攻。同时,上海人民也以极大热情支持壮士,慰问品、药品源源不断地送入了四行仓库,女童军杨慧珊更将国旗送至部队。战至30日,守军接到了撤退命令,退入英租界。11月5日,日遣第十军下辖三师团于金山卫(杭州湾北岸)登陆,侧击上海。中国守军撒退。11月8日,太原、任县失守。11月9日,松江失守,蒋介石下令撤退,国军兵分两路向杭州及南京撤走。11月11日,上海、大名失守。13日,济阳失守。14日,嘉善失守。16日,昆山失守。18日,嘉兴、烟台失守。11月20日,苏州失守,蒋介石宣布迁都重庆。21日,吴兴失守。25日,无钖、长兴失守。29日,宜兴失守。30日溧阳、广德失守。后果与评价对战局的影响:这次淞沪会战,中国人虽然在军事上战败了,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但在士气上胜利了。它让世界清楚中国政府的立场: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将其一块一块地征服,也证明了中国不会向日本投降,最终美国和英国站到了中国一边。中国方面除中央军外,先后投入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7团、财政部税警总团、宪兵1个团、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兵力总数75万人以上。为了证实他的观点,蒋中正还将他受德国训练的精锐部队送上前线,与给养充足,又有军舰支援的日军作战。这些精锐部队在战斗中损失了三分之一,使蒋中正的实力大为削弱。此外,李宗仁将军在回忆录中指出:“当时我军参战约五十余师,战斗兵员在七十万左右。约全国兵力的百分之六十. 当时淞沪战场离苏嘉铁路第一道国防线尚有百余华里。投入战场人数既多,然而上海是十里洋场,四面平旷,无险可守,日军陆海空三军的火力可尽量发挥,我军等于陷入一座大熔铁炉,任其焦炼。敌方炮火之猛,猛到我炮兵白日无法发炮,而夜间又无法寻找目标,只是盲目轰击。所以淞沪之战,简直是以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填入敌人的火海。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来的历史上,鲜有前例。……是我国抗战八年,牺牲最大,战斗最惨的一役。”蒋中正知道中国军队只有极小的机会获胜,上海将会失去。冯玉祥说:“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1937年11月13日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对中国政治的长期影响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持续3个月空前惨烈的淞沪会战极大的改变了上海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上海的苏州河以北地区,包括上海公共租界的北区和东区,以及闸北华界,由于控制了黄浦江下游岸线,和陆上门户火车站,曾经是20世纪初上海城市发展最迅速的地区。淞沪会战期间,闸北和虹口成为中日两军对峙的前线,闸北几乎100%毁于战火,虹口和杨树浦的损失达到70%,此外南市区和吴淞的损失也相当严重。无数的建筑物葬身火海,上百万当地居民被迫避难到苏州河以南的租界地区。此后,上海城市的精华完全集中于苏州河以南面积有限的租界地区,苏州河以北地区严重衰落,对上海后来的城市发展造成了长期性影响。战争废墟上后来曾经形成大片难民聚居的贫民窟,曾是上海很长时期内极其醒目的城市景观。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