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馆 > 正文

关于屈原纪念馆的作文

2023-07-31 12:41:34  来源:网络   热度:

关于屈原纪念馆的作文

一进山门,高达四米的屈原石就映入人们眼帘,石像两旁的石壁上,刻满了这文先人流传百世的名著。穿过石像,步入纪念馆,一幅震撼人心的画吸引了我,当地讲解员用略带沙哑的乡音传来:”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两次被楚王流放。后来,楚王不听屈原的忠告,战败死在秦国,屈原听到祖国的不幸时,心里十分悲伤,并于当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汨罗江。

于是,我国民间每逢五月初五,人们就以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忠臣。” 屈原故里的划龙船也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划船前要先唱“招魂歌”,当我们坐船来到屈原的家时,波涛滚滚的江面上不时传来那家喻户晓的悲苍歌声:“三闾大夫啊,你听我来讲。。。。。。”

汉族人民过端午节有哪些习组

中国汉族传统端午节有哪些习俗?每逢端午节,中国人都会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

中国汉族传统端午节的习俗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汉族传统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也是驱除瘟疫的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屈子祠内新塑造的高达三米的屈原像(拍摄于1981年)。湖南省东北部的汨罗江上,每年农历五初五“端午节”都要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纪念两千年前在这里怀沙自沉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本文来源:奇丽女性网

端午佳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这个主角。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盛唐时期,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一直到今天,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夏历五月初五日,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许多有河流的地方都举行龙舟竞渡,家家户户吃粽子,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棕子。端午节吃棕子,在中国已相传两千多年。据说,屈原死后,人民将粽子投在江里喂蛟龙,让它不要吃屈原的身体。另一说则是将粽子投在江里以祭祀屈原,包上箬叶可以不被鱼虾吞食。新华社记者王平摄(照片拍摄于1982年)

2004年6月22日,贵阳市一位小贩在一条小街上叫卖艾草和鸢尾草。当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我国南方地区,除了吃粽子、赛龙舟,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有在家门口挂艾草和鸢尾草的习俗。2006年5月28日,一位龙舟比赛运动员扛着桨从安装好的龙舟旁走过。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全国各地群众通过举办龙舟比赛、吃粽子等活动欢庆这一传统节日。5月31日,宜昌市第二届运动会暨中国秭归端午文化旅游节在屈原故里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开幕。

6月11日,山东省郯城县民间艺人颜景瑞整理自己缝制的香囊,准备到集市上售卖。端午节临近,当地民间艺人忙着用五色彩线和彩布赶制各式香囊,迎接佳节。

端午节在中国是一项传统的节日,同时在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诸如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等许多国家都会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一节日。

端午节用菖蒲水洗头

2010年6月16日,在韩国首尔的一家公园内,穿着韩服的妇女用菖蒲水洗头。当天是中国农历5月初5,即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在邻国韩国,也有过端午节的习俗。韩国人将“端午”称为“上日”,意为神的日子。过去韩国人家家户户都会在端午节当天摆上白白的散发着艾草和糯米香味的艾子糕,用菖蒲汤洗头求吉利,喝菖蒲水以辟邪。人们还会穿着传统服装参加祭祀、演出和运动会,观看荡秋千和摔跤比赛。

6月13日,福建莆田城厢区第一实验小学学生展示两个写有自己愿望的“虎蛋”。端午节来临之际,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第一实验小学举行传统习俗“撞虎蛋”体验活动。学生们在经五味草煮过的鸭蛋上写下愿望,然后两两相撞,共祈今后更加平安、健康、聪明。

湖南省东北部的汨罗江上,每年农历五初五“端午节”都要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纪念两千年前在这里怀沙自沉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骚坛位于屈子祠右侧,坛址为一小丘,状如雄狮,面江而蹲(拍摄于1981年)。相传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九歌》即写作于此。

2008年6月4日,一位小朋友在一家商铺的摊位前观看出售的小粽子。端午将至,上海大街小巷已经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息,不少商家的粽子和香囊饰品热销。

6月15日,小朋友们身着学童服,在武汉东湖向湖中投粽,祭祀屈原。当日,武汉在东湖屈原行吟阁举行端午屈原祭祀活动。本次祭祀活动由武汉大学国学班的学子等依照古礼,按照传统祭祀仪式进行。

屈原祠外景(拍摄于1981年)。湖南省东北部的汨罗江上,每年农历五初五“端午节”都要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纪念两千年前在这里怀沙自沉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该祠是屈原死后不久,当地居民在汨罗江畔建立的,1745年迁至汨罗县西12公里的玉笥山上。

2007年6月19日,在贵州省遵义市沙河小区,一名市民往自家门上挂艾草等。当日,作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贵州遵义的不少市民从市场上买回艾草等,悬挂在自家门口。

福建省龙海县农村在端午节举办龙舟比赛的情景。(拍摄于1985年)端午赛龙舟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习俗,据说源于飞船拯救投江的爱国诗人屈原,另有一说是怕蛟龙伤害屈原尸体,人们驾舟击鼓鸣锣,以驱走蛟龙。

1961年6月17日下午在珠江举行。广州市郊新州人民公社的社员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在龙舟上畅谈。

湖北省秭归县向家坪上的屈原纪念馆内的屈原石雕像。(拍摄于1988年)石像高103公分,重达数百斤,为明嘉靖16年(公元1537年)当地百姓捐款镌刻的,是中国国内至今保存的最早的一尊屈原石雕像。

企鹅端午也食“粽子” 6月8日,在武汉东湖海洋世界,企鹅被“鱼粽子”所吸引。当日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武汉东湖海洋世界的工作人员为企鹅准备了特殊的美食――“鱼粽子”。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1、赛龙舟

2、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3、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爱意。

4、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5、悬钟馗像

6、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7、躲五

农历五月,酷暑将临,瘟疫毒虫滋生,古时称五月为恶月。并认为五月初五日是不吉利的日子。这一天父母要将未满周岁的儿童带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

8、送时

中原地区端阳节到来之际,凡新嫁姑娘之娘家,在节前或节日里要给男方送草帽、雨散扇子、凉席等物以备防热防雨,故端阳节又称做“送时节”。

9、驱五毒

五毒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虾螈、壁虎五种毒虫。驱五毒反映了人们除害防病的良好愿望。

10、滚吃鸡鸭鹅蛋

11、煮大蒜

大蒜是一种中药,味辛甘,能杀毒灭菌,熟食能清肠胃毒素,疏通血脉。端阳节早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煮食新蒜头,以疏通血脉,消毒灭菌。

12剪彩葫芦

用彩色纸剪成葫芦状,于端阳节倒贴于门首,取将毒气倒出之意。

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配香囊,孩童涂雄黄粉系五彩线,祭天地祖灵。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