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苏东坡纪念馆展厅撰写前言和寄语
一、为苏东坡纪念馆展厅撰写前言和寄语
五年间谪宦栖迟,试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那得此淸幽山水;三苏中天才独绝,若尚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是我公游戏文章。
这是歌颂苏东坡的对联。苏东坡大名鼎鼎,是中国文化史上少见的全能型大文豪。
这首对联是有所特指的,描写的是苏东坡在黄州时期的情况。上联是说,苏东坡贬官黄州,比到惠州和儋州条件还算好了。
下联是说苏东坡一门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算苏轼苏东坡才华最高。苏东坡在黄州留下了赤壁名篇,名垂千古。
还有一首歌颂苏东坡的对联,也是感情真挚:奈宋衰运何,倘竟能恢厥壮猷,真成元祐匡时相;非长公志也,不得已出其余绪,犹是文章大作家。
这首对联反面立意,说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如果能够被宋朝朝廷重用,本应该成为救时宰相。但即便苏东坡在仕途上的才华不得施展,他一点点余绪,表现在诗文创作上,就已经足够名留千古了。
纪念苏东坡的还有很多对联,相信很多朋友也喜欢苏东坡。
比如这一首:一生与宰相无缘,始进时魏公误抑之,中岁时荆公力扼之,即论免役温公亦深厌其言,贤奸虽殊,同怅君门违万里;到处有西湖作伴,通判日杭州得诗名,出守日颖州以政名,垂老投荒惠州更寄情于佛,江山何幸,但经宦辙便千秋。
这首对联构思也很巧妙。上联说的是苏东坡当官的情况。
魏公,指宋代宰相韩琦。苏东坡年轻时候,宋英宗想要把苏东坡召入翰林知制诰。韩琦不同意,说:“苏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这就是所谓的“误抑之”。
而荆公,指的是宰相王安石。苏东坡和王安石政见不合,因此受到打击。温公,指宰相司马光,成为宰相后尽废新法,苏东坡有不同意见,同样遭到排挤。
下联则是点出了苏东坡各处贬官的重要经历,同时点出对苏东坡才华的敬仰:“苏东坡所到之处,都成为了著名景点,成为了历史千秋。”这是用地来衬托人,可谓是对联创作的精品。
二、广州有东坡故居吗
人家是四川人,故居没道理会到广州来
三、东坡遗址今何在
元丰三年,苏轼被贬黄州,自号“东坡居士”,写下了700多篇诗词文赋,为黄州留下了大量的东坡胜迹。但920年后,东坡雪堂、定惠院、临皋亭等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专家们也陷入了无尽的争论。带着一些疑问,我和几位黄州苏学爱好者,带着明、清黄州府城地图踏上了寻找东坡的历程。
北宋黄州城
北宋初年黄州刺史王元之在《黄州谢上表》中说:“黄州地连云梦,城倚大江。”苏东坡《送任伋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黄州小郡夹溪谷,茅屋数家依竹苇。”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学家张耒在《明道杂志》中记述说:“黄名为州,而无城郭,西以江为固,其三隅略有垣壁,间有藩篱,城中居民才十二三,余皆积水荒田,民耕渔其中。”
另据明弘治十四年《黄州府志》记载:“本府城,宋元在今城南二里许,西临大江,东傍湖泊,水涨淹没。本朝甲辰年指挥黄荣于此展筑,洪武十七年指挥曹奉、永乐六年指挥郭显,前后修理高二丈一尺,周围一千八百二丈八尺五寸,绕以壕堑,为门四,东曰清淮、南曰一字、西曰清源、西北曰汉川。”由此,我们得出四条结论:
1、宋城随山就势而建。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北部的赤壁山、聚宝山是非常好的屏障。
2、宋城很简陋。特别是北宋时,主要是垣壁和藩篱,还不具备战争防御功能。城的西边倚江而建,东边傍湖泊,南边比明城多二里。
3、宋城很落后。城中居民和建筑物不多,很多地方还是农田和池塘。
4、现存黄州古城遗址是明城。
明代黄州城
由于资料的缺失,宋城的范围,我们只能寻找明城墙遗迹,再推算宋城的大致范围。
从汉川门出发,沿着古城墙,来到沙街,在清源门居委会院子,几位老市民热心地告诉我们,黄州区装卸公司与东坡足疗堂之间、横跨沙街就是当年的清源门所在地。在黄州区装卸公司院内,我们还发现了残存一段30余米的古城墙。
清源门外是濠沟路,过去是古城墙外的濠沟,即护城河,现在是一个菜市场和小商品市场。沿着濠沟路走到尽头,就是位于考棚街口的市卫生防疫站,一字门旧址就位于市卫生防疫站大门口与区教育局宿舍区之间。绕到八一路,我们在市三医院房子后面看见一段高高的岸墙,这就是位于市中心医院内的古城墙遗迹。
穿过胜利南村,在市邮政局宿舍区,两位老人告诉我们,清淮门(俗称东门)位于银海商场与市邮政局宿舍之间、横跨胜利街。清淮门向北是胜利北村和市政府宿舍区,市政府宿舍区东边是一段高高的砖岸,高岸下是市体校田径场。站在这里,我们豁然明白,市政府位于龙王山脉,对面的黄冈师范学院老校区位于聚宝山脉,两山之间是山谷,也就是现在的七一水库和市体校田径场。
对照古今地图,我们发现现在的黄州老城区实际上还是明城的格局,主要是沙街、青云街、考棚街和胜利街,城北是龙王山,城西是长江,城南是濠沟路和八一路,城东是体育路。
我们认为,宋朝限于经济条件,只能依山就势建城,城的范围可能比明城略大。而明朝虽修建了高大的城墙,因为经济原因,它只好收缩范围,比宋城要小。因此,黄州府志记载,宋城在明城南二里,估计宋城南墙处在八一路和西湖一路之间。
柯山和黄冈山
接着,柯山和黄冈山进入了我们的眼帘。
明弘治《黄州府志》记:“定惠院,在府治东南。苏子瞻尝寓居,作《海棠》诗以自述。”施元之注《东坡八首并叙》云:“东坡,在黄冈山下,州治东百余步。”
建筑物易毁,山形难以改变。我们穿过八一路,实地勘察了黄冈中学老校区、市工商局宿舍区、火神庙、安国寺、落星台小区、市自来水公司、市缫丝厂、八一小区、定花园小区等地,发现这一带有两座山岗,一座位于宝塔大道的东边,一座位于宝塔大道的西边。对照明清黄州府地图,我们判定东边的是柯山,即市自来水公司至定花园小区;西边是黄冈山,即黄州区八一小学到安国寺。
实际上,整个黄州城就坐落在山上,城北是赤壁山、两耳山、龙王山、玉矶山、聚宝山,城南是柯山和黄冈山,城中有十八坡、十三坡等等。黄冈之所以得名,府志记载就是因黄冈山而得名。
定惠院
定惠院是一个小庙,非常破落。
苏轼遭贬,刚来黄州时心情非常落寞,也怕惹是生非,经常白天睡觉,夜晚出行。“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这首名作就是他寓居定惠院,夜晚出游而作。
至于定惠院的地址,苏轼曾述:“柯丘海棠吾有诗,独笑深林谁敢侮。”文中的海棠诗是指《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由这两首诗可知,海棠长在柯山,定惠院就在柯山的西侧。
经过我们现场勘察,柯山大约在市缫丝厂内,定惠院应该在现在的市自来水公司院内。
临皋亭
临皋亭又名回车院,宋时为驿站。元丰三年五月底,苏轼的家眷二十多人来到黄州,由定惠院迁居临皋亭。
苏轼在《临皋闲题》载:“临皋亭下不数十步,便是大江。”《答秦太虚书》:“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记赤壁》:“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不知果是否?”由此可知:临皋亭在黄州城西、长江主干道边,亭下是江水,对岸是武昌的西山,离赤壁大约一里路。
北宋许端夫在《齐安拾遗》中记载:“夏澳之侧,本水驿,有亭曰临皋。”南宋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载:“东坡故居,即今之临皋亭及临皋馆,后又居雪堂。……临皋馆,在朝宗门外,元名瑞庆堂,以故相秦公桧之父舣舟其下,秦公于是乎生。又有临皋亭,东坡曾寓居焉。”这与苏文所载完全相符,又有赤壁和长江为参照,我们在详细考察了黄冈中学老校区后,亦认为临皋亭应该在黄冈中学东侧围墙所在的高阜上。
东坡、雪堂
东坡原址,众说纷纭。
陆游在《入蜀记》中写道:“(八月)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
苏东坡在《东坡八首并序》中说:“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余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与章子厚二首》:“仆居东坡,作陂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与子安兄》:“近于城中得荒地十数亩,躬耕其中。作草屋数间,谓之东坡雪堂。”也由此得出:东坡在城中,不是在城外;东坡是故营地,营地一般也应该在城内;东坡是荒地,面积为五十亩。
弘治《黄州府志》所载:“东坡故居在今县学东,宋元丰三年苏轼为吴兴守,谪黄州三年,故人马正卿为守得地,立雪堂居之,自号东坡居士”、“东坡书院,苏子瞻去后以雪堂付潘大临、陈慥,开学教生徒,名曰书院,今之县学,即东坡故址。”明黄州知府卢浚所编《古黄遗迹》所载:“东坡,在府治东南县学前,宋苏子瞻先生谪黄筑居于此,因以为号。有洗墨池尚存,后人思之为建祠塑像,在赤壁山。”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中记载:“东坡,在州治之东百余步。”
这些记载表明,东坡在府治东南县学处,而县学就在一字门西侧,刚好也在州治之东百余步。
陆游、苏东坡、王象之、卢浚和弘治《黄州府志》的记载完全吻合,再参照清代《黄州府志》和现场调查,我们认为县学(即雪堂)大约在市烟草局宿舍区和市商业局一带;东坡应该就在十三坡,大约是市商业局至胜利街派出所。
黄州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但现在的黄州除了汉川门和赤壁外,绝大多数历史名胜都已经烟消云散。笔者认为,在黄州城市建设中,适当加入古城黄州的文化因子,有计划地恢复或重建东坡遗胜,将会大大提高黄州城市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