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故居纪念馆简介
一、曹雪芹故居纪念馆简介
在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那边
二、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地址在哪里
曹雪芹纪念馆
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经考证其祖籍在辽阳。曹雪芹纪念馆位于辽阳市卧狮胡同2号,是在清代建筑吴公馆的基础上建立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曹雪芹纪念馆为二进四合院,有硬山瓦房21间,院内有曹雪芹塑像。
纪念馆内各展室收藏和展出曹家相关的历史档案、曹雪芹祖父曹寅诗作、曹氏家谱、清宫档案等一系列文献资料。此外,还陈列有多版本的《红楼梦》以及以《红楼梦》为内容的全国名家书画等。整个陈列馆为清代建筑,每个展室皆有楹联,前门有著名红学专家冯其庸题写的“曹雪芹纪念馆”金字牌匾。
李兆麟故居
李兆麟故居位于辽阳灯塔市铧子镇后屯村,1997年8月1日由灯塔市人武部、共青团、妇联、教委倡议,各界人士捐资21万元修复。占地1.5亩,隶属于铧子镇政府管理, 有专人看护。 故居有正房三间和东西两厢房,室内陈列着李兆麟将军的遗物和图片,生动记述了将军生前事迹。故居自开展以来,共接待市内外参观者达5万多人,已成为辽阳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
1986年灯塔县政府公布李兆麟故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灯塔镇中心广场树纪念碑一座。碑上部以玻璃钢塑将军策马出征的英姿,高5米,下部碑座用大理石镶嵌。碑身正面镌刻“抗日英雄李兆麟”涂金大字,背面刻五星图案。2002年10月,中共辽宁省委命名将军故居为辽宁省首批党史教育基地。
三、曹雪芹故居纪念馆预约官网
北京植物园南园需要预约。北京植物园是北京最大的植物为主题的公园,坐落在北京市香山山麓,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植物园整体上由植物展览区、名胜古迹人文景观、自然保护区和科研区四部分组成,植物展区有植物品种3000多种,有著名的热带植物馆区,不过这个是单独收费的,名胜古迹主要是曹雪芹故居,梁启超故居等,自然保护区以樱花沟最为盛名。
四、曹雪芹故居纪念馆电话
曹雪芹(1715—1763),名沾,号雪芹,又号芹溪居士、芹溪处士,中国著名长篇小说《红楼梦》作者。康熙五十四年(1715)生于南京织造世家。13岁时,其叔父曹頫因经济亏空案被抄解归京,先在崇文门外蒜市口居住,几经搬迁,于乾隆九年左右(1744)回到香山正白旗祖居。曹雪芹在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并遭中年丧妻、晚年夭子之痛。
共8张
北京曹雪芹纪念馆
曹雪芹是我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文坛巨匠,他笔下的《红楼梦》更是一部驰名中外的不朽著作,通过描写一个贵族官僚大家庭的兴衰,勾勒出众多的典型人物,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曹雪芹童年时过着锦衣纨绔的生活,后家道衰败,曾以教书为生,晚年移居西山,在这里开始了他的创作。
共7张
曹雪芹纪念馆
曹雪芹纪念馆
自18 世纪60年代《红楼梦》问世以来,曹雪芹的家世生平,以及他“著书黄叶村”的村址、居所,一直是红学家和红学爱好者探索的课题。1971年4月4日,在香山地区正白旗村39号发现的一座带有几组题壁诗的老式民居被部分专家认为是他著书之所。1983年4月22日,根据有关诗文所说曹雪芹晚年"著书西山黄叶村"以及其他描述,特于北京植物园(原正白旗所在地)中辟地8公顷,建成曹雪芹纪念馆,借名"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纪念馆展室
曹雪芹纪念馆是以北京香山正白旗39号老屋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一座小型乡村博物馆。馆舍是一排坐北朝南的清式平房,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馆藏主要有与曹雪芹身世相关的文物,曹雪芹一家与正白旗村有关的文物,以及名著《红楼梦》所描述的实物仿制品等。
共18张
曹雪芹纪念馆景色
馆内分为五个展室,分别陈列有曹雪芹当年居住的地方;写作《红楼梦》的书斋;香山地区美丽的自然环境所给予文学家的灵感;二百年来有关曹雪芹身世的重大发现以及与故居有关的资料。此外还有一些碑刻陈列,反映了曹家与香山地区的关系。
纪念馆门口有著名学者、书法家启功先生的题匾。展室中除介绍了曹雪芹的生平经历,还陈列有与曹雪芹和红楼梦有关的许多实物资料。原来的题壁诗重新进行了临摹复制并按原状展出。黄叶村中林木葱郁,绿草如茵,环境优美而清静。村内不仅设有"河墙烟柳"、"薜萝门巷"、"竹篱茅肆"、"柴扉晚烟"等景点,还有茶馆、酒肆、古墩、石磨、水井和屋后的菜地,好一派悠闲的乡村田园风光,令人陶醉。
五、北京曹雪芹故居纪念馆
江宁(今南京)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后,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