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600字
一、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600字
去过昆仑关战役纪念馆让我看着一个个画面,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无私奉献以及无畏无惧的精神;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如今幸福的生活。
我也用手机拍摄着一幅幅画面,恍惚置身于腥风血雨、弹火枪林的境界,我感受到了烈士们的大义凛然的精神。
我要崇尚英雄,祭奠英灵、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我要努力工作,砥砺前行,不断开拓进取,做更好的自己!
二、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50字
参观完百团大战纪念馆,心里非常的波澜壮阔。革命先烈的挥洒热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年代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不懈努力,本着解放劳苦大众的原则不畏强暴,坚决斗争,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
而我们很多年轻后辈,一点不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不努力不进取,应该让他们去参观一下百团大战纪念馆,让他们面对革命先烈,让他们做一下自我检讨。
三、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300字
纪念馆为石料建筑,整体建筑外形如一方石块,平静地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入口处,一条跨越水面、向上斜长延伸的走道直通大门——寓意着“共和之路”。石块已被凿开,隐喻辛亥时期英烈们开天劈地的勇气和艰苦卓绝的历程。12米宽的道路从缺口穿入,笔直、向上。道路上随机陈列着辛亥英烈铸铜雕像,似在沿路而行。作为参观流线的主轴,当人们穿梭于英烈雕塑丛中,仿佛时空又回到了辛亥革命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穿越厚重的石壁,尽端豁然开朗,象征着辛亥革命翻天覆地,揭开推翻了满清帝制的序幕和石破天惊的曙光。中山先生背影雕像矗立在路的尽头,又是路的最前方,似在思索中国未来的方向。
通过参观,我、不仅对辛亥革命这段流芳百世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在精神上受到了洗礼,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期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时间让辛亥革命成为了不朽的历史,多少的忠魂埋骨中华这块火热的大地上。江水浩荡,青山峥立,承前启后,扬帆激行,在伟大革命精神鼓舞与指引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将为祖国的统一富强而更加努力拼搏,为之奋斗不懈!我们不应该忘记过去,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今天我们瞻仰辛亥革命纪念馆,就是要在全体预备党员中继续发扬中华儿女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发扬中华民族一切革命先驱们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四、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作文
高君宇故居纪念馆是第一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这里已成为北京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山西省中小学、广大干部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身着长衫,手握书卷,尽显当年为共产主义事业奔走呼号的风骨,他是为人所知的高君宇烈士。
瞻仰高君宇那尊气宇轩昂、儒雅俊逸的全身塑像,大多数人都会想起他这句惊天动地的誓言,这是高君宇生前写在自己照片上的一首言志诗,也是他短暂而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
五、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怎么写
1.开头写一下自己参观张大千纪念馆的主要感受。
2.概括介绍张大千纪念馆里有什么。
3.张大千纪念馆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什么?简单描述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事例,如学习等,采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对张大千绘画精神的敬佩,写出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4.文章的结尾可以照应文章的开头,再次写出参观张大千纪念馆的感受。
六、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200字
刘尔崧纪念馆位于紫城镇中山公园,登上中山公园半山腰,便可看见屹立于此的纪念馆。馆舍不大,坐西南向东北,单层一进三开间,中间突出为门楼,面阔23.5米,进深10米。门楼两条圆柱,楼面四周饰黄色琉璃瓦,墙用花岗岩石块砌成,置前廊,麻石栏杆,形式古朴。四周绿树掩映,显得很安静。但里面展示的却是一段轰轰烈烈的革命史,珍藏着一位革命家奋勇激昂的英烈之魂。
展馆藏记忆,文物会说话。纪念馆内,刘尔崧的铜像犹如明灯,牵引来访者的思绪回到那个峥嵘岁月。看着馆内刘尔崧生平事迹史料、照片以及革命期用过的步枪、笔等文物,听着讲解员描述先烈的英勇事迹,深深为刘尔崧烈士“海可枯,石可烂,此志不可移”的革命信仰感动。百年跋涉,苦难辉煌。革命先烈一路英勇斗争、凯歌行进,用鲜血和生命,用汗水和辛劳,书写了一段段动人故事,铸就了一篇篇精彩华章。
为了纪念刘尔崧,1986年,紫金县人民政府建立刘尔崧纪念馆,1995年12月,刘尔崧纪念馆被河源市委、市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刘尔崧纪念馆被重新修建。如今,刘尔崧纪念馆已成为河源及周边县区干部群众缅怀革命先烈、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及党性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红色旅游圣地。
历史长河中,紫金人民经历了岁月的沧桑,更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作为革命老区,紫金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通过这几年美丽乡村建设,紫金地区的村容村貌、村庄环境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红色基因”在这里一代代传承,凝聚起新的磅礴力量,正在绘就新时代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