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馆 > 正文

柳亚子纪念馆馆长

2023-06-17 00:46:15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柳亚子纪念馆馆长

柳亚子(1887年5月28日—1958年6月21日),男,江苏吴江黎里镇人,原籍吴江汾湖镇北厍大胜村,本名慰高,号安如,改字人权,号亚庐,再改名弃疾,字稼轩,号亚子,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民主人士、诗人。

1905年创办《复报》,1909年创办南社,1914年至1918年任南社主任。曾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他还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

二、柳亚子纪念馆后感受

苏州吴江区适合情侣去的博物馆包括柳亚子纪念馆、吴江博物馆、江悦古代木雕造像艺术博物馆、陈去病故居、六悦博物馆、锡器博物馆、吴江蚕丝文化展示馆、吴根越角中医药博物馆等,苏州还有很多值得打卡的网红景点。

还有震泽古镇,位于苏州吴江区,是我国著名的蚕丝之乡,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里水陆相间,曲径通幽,古街、古巷、古桥、古寺处处透着岁月的痕迹。撑一支长篙,坐上乌篷船,在小桥流水间穿梭,多么的惬意。

三、柳亚子纪念馆简介

同里景区

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同里位于江苏省吴江市城区的东部,北离苏州18公里,东距上海80公里,拥有“全国首批20个国家重点公园”、“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中国人居范例奖”、“国家卫生镇”、“中国最佳规划城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其核心景区退思园是全国文保单位,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里因此成为江南水乡古镇中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

同里处于五湖环抱之中,镇内街巷逶迤,河道纵横,因而也就留下了众多的建于各个年代的古桥。在古镇,最古老的桥是思本桥。它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虽经风雨侵袭,至今仍岿然不动,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河港上。桥名“思本”,乃取“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之意。

静思园

静思园位于苏州市吴江近郊,同里古镇往西3公里处,占地100余亩。陈列着大量灵璧奇石,著名的“庆云峰”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震泽慈云塔

赤乌三年(238-251年),在震泽镇东建五级浮屠——慈云塔。该塔为六面五级,砖木结构,高 38.44米 ,由塔壁、回廊、塔心组成。自第二层起每施平座腰檐,并辟有三面壶门,开口方位上下相错。第四层有楠木刹柱直透顶端。塔刹由铁质覆钵、仰莲、相轮、宝盖、宝珠、受花和铜质宝瓶组成。铁链分系六角,角端挂有铜铃。铃称檐马,俗呼惊鸟。风过铃响,回荡空中。塔内有木梯可迂回拾级而上。每逢夕阳西沉,登临第五级,北望洞庭,南瞰麻溪,《震泽八景》谓之“慈云夕照”。

柳亚子纪念馆

柳亚子故居的房屋朝南临河。此屋原是清乾隆年间工部尚书周元里的私邸。气宇轩昂的厅堂楼室,结构完整的庭院备弄,雕绘龙凤的长窗画梁。在一排排普通民宅中间,中心街15号宅院格外显目。

四、柳亚子纪念馆介绍

免费开放。

是一座清代乾隆年间的优秀建筑,又是一处近现代的重要史迹,原为清乾隆直隶总督、工部尚书周元理私邸,落成于1780年之前,宅名“赐福堂”,前后六进,备弄深达92.9米,占地面积2603平方米,建筑面积2862平方米,101个自然间。现存的三座砖刻门楼,高大气派、栩栩如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1922年,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向周氏后裔典租了这座深宅大院,这里就成了一代诗人会见四方爱国人士、议论国家大事、编辑《南社丛刻》、撰写爱国诗词文章的地方。1987年5月,柳亚子先生百年诞辰之际,经中共江苏省委的批准,依托柳亚子故居建立了柳亚子纪念馆,全年接待四方宾客。

纪念馆作为一个专题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柳亚子与南社方面的藏品与资料,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柳亚子与南社文物资料的重要基地。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文化遗产,1980年这座建筑被列为吴江县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批准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方面是古色古香的江南名宅,另一方面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赋予了柳亚子纪念馆多层次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

五、柳亚子先生生平

悲天悯地不是成语,应该是“悲天悯人”。

悲天悯人

[ bēi tiān mǐn rén ]

基础释义:

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抗战时期,这位作家以~的情怀关注社会。

详细释义:

【解释】: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出自】:唐·韩愈《争臣论》:“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

【示例】:君生平绝口弗谈政治,独其~之怀,流露于不自觉,有如此者。

◎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对社会腐败与人疾苦感到悲愤。

出处:

唐·韩愈《争臣论》:“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