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馆 > 正文

西安寒衣节烈士陵园能扫墓吗?

2023-06-10 21:15:35  来源:网络   热度:

一、西安寒衣节烈士陵园能扫墓吗?

不能。

自通告发布之日起,全区所有经营性公墓暂停群众现场集中祭扫服务、暂停举办集体公祭等人员聚集性活动。确需办理骨灰安葬业务的,丧属需提前向公墓预约,人数控制在3人以内,入园人员需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自觉遵守公墓工作人员的引导和管理。

二、12月13日节日的由来?

12月13日,日军侵华的历史又一次揭露在我们面前,看着在南京大屠杀中逝去的人们,我们还是心痛,还是痛恨日军惨无人道的行为,至今还有不少人每到得到日军的一句道歉,我们又如何能忘记这段惨痛记忆。那么,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的由来你知道多少?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是怎么来的呢?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的由来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是怎么来的

国家公祭日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的由来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日内瓦公约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

  为了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国家公祭日的目的和意义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的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的由来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是怎么来的

勿忘国耻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全球人民共同所需要的,任何战争为一己私欲,只会危害民众!设立国家公祭日还能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国家公祭日是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体现的是对群众的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而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也表明抽象的国家已经拟人化,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与普通人情相融,因此,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表明国家政治的世俗化、平民化,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也是对日本不承认侵华战争提供了有力的说明。

  国家公祭日,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使民族精神提升,使人民更加爱国!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的由来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是怎么来的

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的相关活动

  12月13日前后,将组织开展以“历史记忆、和平发展、共创未来”为主题的16项主题教育活动。

  12月13日上午10时,我国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国家公祭仪式。

  公祭日前后,有关部门将组织一系列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包括死难者遗属家庭祭告活动、《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普法宣传、“南京安全区”公益徒步活动等10项内容。

  公祭日当天,除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外,同时安排了6项悼念纪念活动:一是举行下半旗仪式;二是南京市部分区同步举行悼念活动;三是全国抗战主题纪念(博物)馆同步举行悼念活动;四是组织“世界和平会议”;五是举办“烛光祭”活动;六是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同步开展悼念活动。

  据介绍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国家公祭日相关活动将突出和平主题。11月下旬开始,将陆续开展“紫金草”和平行动、“和平许愿墙”签名活动、“和平颂”音乐诗会和“和平之夜”接力诵读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传递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开创未来的信念。

三、30万遇难同胞纪念馆介绍?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通称江东门纪念馆,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

江东门纪念馆是为铭记侵华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后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而筹建,是中国人民承段全民族灾难的实证性、遗址型专史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一座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专史陈列馆及国家公祭日主办地。

截至2015年,纪念馆占地面积1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5000平方米,展陈面积近18000平方米,馆藏文物史料20万余件。2014年接待人数达803.4万余人次,自1985年8月15日建成开放至2015年8月15日参观总人数6072.79万人次,来自美、日、德、英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人士近300余万人次,在全世界博物场馆中仅次于故宫博物院同胞纪念

四、余杭抗日纪念馆概况?

余杭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杭州余杭区鸬鸟镇太公堂村的山脚下,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当时的国民党杭州市政府、杭县县政府、余杭县政府均迁址鸬鸟,而余杭县政府就驻扎在太公堂村,是杭州地区指挥敌后抗日的“心脏”。纪念馆为三幢式纯木结构建筑,充满历史文化气息,内部设置了四个展区:序厅、日寇暴行,惨绝人寰、共赴国难,民族壮歌、历史胜利,永志不忘,以及一座100平方米的公祭墙。

五、12.13是国家的什么日?

12月1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47天(闰年第348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8天。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937年——日本军队攻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南京大屠杀开始。中国的“南京大屠杀历史纪念日”。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及第六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展开绝灭人性的烧杀淫掠“大竞赛”,即“南京大屠杀”。据1946年远东国际法庭不完全统计,六周内,中国军民被集体刺杀、火烧、活埋达19万人,零星屠杀15万人。抗战胜利后,松井石根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绞刑,谷寿夫引渡给中国政府处死。

六、国家公祭日,什么意思?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的卫国战争纪念馆等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的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21年12月13日,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七、清明全国哪四大公祭点?

全国清明节,陕西黄陵县桥山最隆重。

因为每年清明节在陕西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公祭轩辕黄帝。

壬寅(2022)年清明视频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将于4月5日(清明节)九时五十分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

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历史上最早举行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