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馆 > 正文

台湾建筑有什么特色

2023-03-31 11:08:21  来源:网络   热度:

台湾建筑大体上可以区分为以下七个文化类型:

1.史前建筑(西元7,000-500)、2.南岛建筑(7,000-1970s )、3.荷西建筑(1622-1670)、4.汉式建筑(1640s-1950s )、5.西式建筑(1860s-2000s)、6.日式建筑(1895-1950s)、7.现代建筑(1990s- )。

「南岛建筑」即是由台湾南岛语族族群所兴建的建筑。其建筑有浮脚楼、土台屋、海岸浮脚楼及船屋四大类。台湾原住民族的建筑文化特徵与南岛语族的其它地区类似,但是似未营建海岸浮脚楼及船屋。

在高山族中,除了鲁凯与北排湾、赛夏与泰雅族之外,其余各族拥有不同的建筑文化。多数族群采取集村方式,居址自高山台地、山坡地、河阶台地到平原,相当多样。在各族中,以达悟族人兼有地下式(主屋)、地面或半地下式(高屋)及浮脚楼式(凉亭)三种建筑类型,最有利於当地的自然环境及族人的生活行为;以及鲁凯与北排湾族以石板为主要建材最具特色。其余的多为以竹、木、卵石、石块为建材,住屋采地面式或浅穴式,谷仓及会所则为浮脚楼式。

台湾的平埔族群的聚落多采小集村分布,并且定期性的迁移居址。平埔族群的建筑,以大肚溪为界,以北多为浮脚楼式建筑,以南者之住屋多为土台式建筑,其禾间(即俗称之谷仓)则仍采浮脚楼式建筑。无论是浮脚楼式或土台式,其屋身及屋顶均以竹木为建材。最具特色之处在於许多族群住屋采外斜式墙身,其形式令人联想到船舷,或许与平埔族群之文化根源或文化传播习性有关。

「荷西建筑」有城堡(castle)、堡垒(fortress)、街市、公共设施、商馆、住宅、教堂(修道院)、营舍及学校等。其中由荷人所兴建的重要建筑有以下各种:澎湖风柜尾荷兰城堡(1622-23, Pescadores)、一鲲身热兰遮城(1624-43, Orange, Zeelandia)、一鲲身热兰遮市镇(1628-, zeelandia 大员市镇)、一鲲身乌特勒支堡(1635-40, Redoubt Utrecht )、北线尾岛海堡(1627, 31-32, Zeeburg)、赤普罗民遮市镇(1625-, Provintia)、赤普罗民遮城(1653-, 55, Provintia)、魍港菲力辛根堡(1636, 46-48, Vlissingen)、淡水安东尼欧堡(1644, Anthonio)、淡水华工街市(Tansay Cinees Quartier)。由西班牙人始建、荷人改建并重新命名者有:鸡笼圣萨尔瓦多城(1626, San. Salvador ,后荷人改称之为鸡笼北荷兰城(Noordholland Fort))、社寮岛圣米样堡))、社寮岛圣安东堡( 1634, San Anton ( La Retirada ),后荷人改称之为罗士腾堡( Rustenburgh ))、社寮岛圣路易司( 1626, San Luis )圆堡( koevo, cubo ),后荷人改称之为艾尔腾堡( Eltenburgh )、淡水圣多明哥城( 1628, Santo. Domingo ),后荷人於其附近新建安东尼欧堡( 1644, Anthonio Fort )、鸡笼包里市街( Parian )、鸡笼圣萨尔瓦多街( San. Salvador )。

在历经 350 多年之后,荷西殖民建筑除了城堡( castle )、堡垒( fortress )、街市之外,其余者多已遭改建或损毁。目前尚存者以淡水安东尼欧堡( Anthonio Fort )最为完整,而澎湖风柜尾蛇头山城堡( Pescadores )、热兰遮城( Zeelandia )及普罗民遮城( Provintia )则仅部分存在。

台湾的汉人社会以福佬人及客家人两大支为主,两者在建筑文化上并无明显的差异,所移殖来台的建筑式样,均属於闽粤一带的风格,并因应台湾特有的自然及人文环境,运用本地的建材,以及平埔族人的部分营建技术,建立了台湾的汉式建筑,此种建筑式样持续到 1950 年代以后才完全被近现代建筑所取代。

汉人来台主要是移民及定居,因而建筑物涵盖官民的各种类型,其中以厝、店及庙为主。由於汉人在早期透过伦常、风水、鬼神、禁忌等观念建立一套刚性的形式、空间及营建体系,致使其主要的建筑类型已发展出固定的模式,无论居住在何处,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即营建出形貌类似的建筑,至多在细节上略有不同。汉人来台之后,同样地运用其模式来兴建建筑物。一般而言,台湾汉式建筑具有对称的配置、注重空间位阶、封闭式的院落、斜屋顶、以土木砖瓦石为建材组砌而成等特徵。

西元 1858 年「天津条约」后,台湾城(安平)、沪尾、鸡笼、打狗开港通商,随后英、西、德、法等国之税务司署人员、领事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医生等),以及其他洋商、传教士,甚至於自然科学学者、冒险家、旅行家、摄影家等洋人陆续进入台湾。此外,受到西方工业革命后科技长足发展的影响,地方官也延聘外国专家来台协助营建相关设施。在这个时期,共有以下各种近代西式建筑: (1) 洋关与领事馆的建筑; (2) 洋行、传教士的住宅、学校、礼拜堂、医院、坟茔; (3) 本地富绅番仔楼; (4) 洋务运动的建设: (a) 交通建设:道路交通、航运、邮政、电报、铁路, (b) 产业建设:煤矿、油矿、金矿、樟脑、硫磺、盐业, (c) 军械机器建设:军装机器局, (d) 教育建设:西学堂、电报学堂, (e) 国防建设:近代西式炮台。其中之住宅及办公厅舍多采阳台殖民地式样( Colonial Verandah Style, Bungalow )。

西元 1895 年日本治台之后,原居住於台湾的一部分洋人持续地兴建西式建筑,另方面,日本政府及民间引进了另一波的西式建筑。日本於明治维新之后,派遣留学生前往欧洲学习,另方面聘请英国建筑师 Josiah Conder 等至日本以历史主义为基础教授欧洲建筑史,其学生辰野今吾得其真传,辰野氏的一部分学生,如:野村一郎、长野宇平治、森山松之助、井手薰等人,加上栗山俊一、松?崎万长、近藤十郎、铃置良一等优秀的建筑技师来台,因而将欧洲建筑风潮引入台湾,如: (1) 新古典式样:如台湾总督府博物馆; (2) 历史主义:如台湾总督官邸及台北帝国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等; (3) 近代西式风格:如北投温泉公共浴场等; (3) 汉和洋混合风格:如大溪店仔厝; (5) 装饰主义:如台南警察署等; (5) 近代建筑中的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 Art Nouveau :如台北公会堂等。

西元 1945 年,国民政府来台,此时的西式建筑因强调创造性,在式样上快速转变,而屡见新形式,在美国文化影响下,自中国迁台的建筑师们及其后的建筑师将国际式样( International Style )、地域主义式样、后现代建筑( Post-modernism )式样、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on )式样等引入台湾。

自日本统治台湾之后,基於统治、居住环境品质、产业开发及移民等需求,在全台各地展开建设工作,数量及种类均很多。当时来台的建筑技师们除了引进了近代西式建筑风格之外,另外也兴建了许多日本本土所习见的建筑式样,较常见者有: (1) 雨淋板式:具备有木作、以长条木板为墙身、低干阑、准澳究蚝礁艏涞忍蒯纾炅馨迨浇ㄖ醋造杜分蓿毡鞠底悦拦擞渺镀涔冢婧笤僖胩ㄍ澹晌矶喙偕岬慕ㄖ问剑纾好肺莘蟆⒁死继す偕帷⒔前迳睫狗绺蟆⑴旌す偕帷⒉萆接龉菁奥槎棺芤浅д写取 (2) 木作或混凝土作仿宋式:以日本国内常见、源自於宋《营造法式》的形制而有的形式,有木作或混凝土作,如:曹洞宗两大本山别院、临济宗护国禅寺及北投铁真院等。 (3) 和汉混用及改良式:为改变自汉式的和风建筑,如:大溪武德殿、台南武德殿。 (4) 神道教式:如桃园神社。 (5) 帝冠式样及兴亚式样:「帝冠式」为於西式古典建筑的屋身上添加日式屋顶,「兴亚式」为於现代建筑的屋身上添加日本屋顶,如:澎湖厅舍、高雄市驿所及高雄驿等。

1945 年之后,国民政府来台,迁台及少数的本地的建筑师们除了沿续西式建筑风格之外,也因民族主义的影响自行地或在政府推动下,以西式方法及现代建材兴建宫殿式样或台湾汉式的建筑,如:台北圆山大饭店、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台北指南宫凌霄宝殿、台中孔庙、高雄孔庙及高雄佛光山等;少数的建筑师则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如同日治时期的「帝冠式」或「兴亚式」般,试图设计出既实用,又具有中国风味的建筑物,如:科学教育馆、孙逸仙纪念馆及善导寺慈恩大楼等。这类建筑多见於政府或宗教建筑,对於民间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

1980 年代,因本土认同感的追求,本地的建筑师开始尝试以西式建筑为主体,将台湾历史建筑元素添加於形式或空间上,由於唤起了共同记忆,而受到社会的瞩目。如:澎湖青年活动中心、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大安国宅及新竹县立文化中心等。

1990 年代以后,由於文化活动蓬勃发展,以地方自然及文化为主体的建筑设计逐渐地受到瞩目。稍后,许多强调本土文化风格的大型文化性建筑的兴建也依次展开,如传统艺术中心)、台湾历史博物馆。

充实历史文化内涵,为创造自有风格的基础,自 1990 年代以后,接受完整教育的台湾年青建筑师,逐渐扬弃抄袭西方及日本式样,接受本土文化的洗礼,开始建构出台湾现代建筑的风格。

台湾多台风地震,这和日本很像,又被日本统治了50年,所以台湾的街道建筑和日本很像。

方块状 都往最大使用面积盖的-.-...很丑

骑楼也是台湾一大特色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