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九大知青农场
崇明岛北部这片广阔的土地,原先大半是八个市属国营农场用地,目前已改制成为新海和东平镇两个年轻的重镇,作为支撑上海副食品供应的後方基地。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上海部分区、市属单位参加围垦崇明岛北沿滩涂,用来兴办畜牧场或机械化农场,跃进、新海、红星、长征、东风、长江、前进、前哨及前卫九个名称大多打上含有政治色彩的时代烙印。
位于崇明岛西北端,东连新海农场,南接绿华乡,西靠长江,北与江苏海门隔江相望,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跃进农场原是新安沙。
1960年9月上海黄浦区、吴淞区和高教局三个单位组织万余名店员工人及师生围垦,建筑江堤13公里和吴淞水闸,围地19134亩。
1961年1月,先后成立了吴淞、黄浦、高教三个畜牧场,1963年10月三场合并,建立了上海市新安沙农场。
1964年11月农场又围垦新安沙西北延伸部分――跃进沙9600亩,1966年10月更名为上海市跃进农场。
位于崇明岛的西北部,东邻红星农场,南与三星镇相连,西接跃进农场,北与新村乡一河之隔,全场总面积约37平方公里,原为开沙的一部分,于1948年涨成。
1951年-1953年附近农民自发套圩5次,1958年崇明县委统战部组织组织工商业者,在开沙围地兴办新海畜牧场。1959年上海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围垦开沙,同年10月崇明县成立围垦筹备委员会,下设开沙围垦指挥部,12月工程上马,来自崇明各公社1万余社员参加围垦,历时半年建立国营崇明县新海农场。
1961年起陆续接受上海市社会青年和知识青年,1963年7月农场改隶上海市农垦局,更名为上海市新海农场。
1966年至1967年期间,曾更名为向阳农场,1968年7月恢复为上海市新海农场。
位于崇明岛西北部合隆沙西端,东毗长征农场,西邻新海农场,南与庙镇交界,北与新村乡接壤,总面积约19平方公里。
红星农场原系芦苇滩涂,名曰“大同沙”,1960年9月由上海市普陀区组织干部职工围垦,1961年4月建立上海市普陀区畜牧场。
1963年10月因地处盘船洪西而更名为洪西农场,同年11月和翌年4月,长宁区畜牧场和新海农场三个单位所属的一部分土地划归洪西农场。
1966年10月改名为上海市红星农场。
位于崇明岛北沿公路中北部,东与东风农场接壤,南与庙镇港西乡相邻,西与红星农场相连,北与江苏省启东市五七农场和海门县海门农场相连,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
长征农场前身为合隆沙,1960年9月,由上海长宁、徐汇、卢湾三个区围垦,1961年4月分别在此建立畜牧场。
1963年11月三家畜牧场合并为合隆沙农场。
1966年10月改名为上海市长征农场。
位于长征农场东侧,建设镇北侧,地处20世纪40年代末出涨的东平沙。
1959年12月由崇明县围垦建立东平农场。
1960年10月上海杨浦、闸北二区围垦东平沙北面的百万沙,各建畜牧场。
1963年11月两畜牧场合并,因位于三沙洪而称三沙洪农场。
1965年5月东平农场西部和三沙洪农场合并,建立上海市东平农场。1966年10月再次更名为上海市东风农场。
位于东风农场与前进农场之间,新河镇北,原为东平沙和百万沙的一部分。
1959年冬至1964年上海静安、南市二区和市工业机关在此四次围垦,分别建立各自的农场和畜牧场。
1963年底三个畜牧场合并,命名为百万沙农场。
1965年5月并入东平农场的一大队、二大队和三大队的部分生产队。1966年秋再次改名为东方红农场。
1972年1月又更名为上海市长江农场。
位于长江农场与富民农场之间,竖新镇北,地处大新沙。
1961年―1962年上海轻工业局和基建委分别在此围垦建畜牧场。
1963年10月两畜牧场合并,命名为上海市大新沙农场。
1966年10月再次更名为上海市前进农场。
位于崇明岛东端的东旺沙。
1964年11月崇明县东部九个人民公社筑堤围垦。
1965年以後上海市组织社会青年和知识青年先后七次在此筑堤围垦。
1966年1月,因地处东海前哨而命名为上海市前哨农场。
位于崇明长兴岛中部,由十六个连队组成,其中大部分连队已改种橘树为主。
另有几个连队的土地为上海江南造船厂所收购。
崇明岛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不断有四方移民来此生活定居,但从来没有过像北沿滩涂围垦造田这样大规模、有计划的外来人口迁入。来到崇明岛的上海知青带去了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对古老的崇明农耕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譬如,崇明人以前外出不多,原有的交通状况不能满足大批知青的出行需求,为此扩建了南门和堡镇码头,建造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申崇航运双体客轮,修筑了长达百里的北沿公路,拓展了公交线路至每个农场部;上海知青传播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八大农场的机械化程度远高于其他乡村社队,许多本地农民闲时就到农场打工,学习机械化耕作和科学种田技术,邀请农场机械化耕作队到乡村支援,飞机喷洒农药的应用着实让当地人开了眼界;上海知青丰富的文化生活如读书活动、放映电影、办体育比赛、摄影绘画展等,促进了城乡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城市青年的穿着打扮、消费方式、恋爱模式、卫生习惯以及都市语言等深刻地影响了崇明人,农村青年情侣也学着在路上挽起胳膊走路,双双进出电影院,口头上挂着几句城市流行语,如“扎台型”、“开大兴”等;同时城市文化和崇明文化的冲突也很明显,城市青年喜欢消费和娱乐,微薄的工资发到手即刻吃完用光,城里的家长怕孩子在农村吃不饱而提供各种支援,崇明人历来讲求省吃俭用,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对大手大脚的花钱难免看不惯,称其为“阿乌儿”;80年代初,多数农场的繁华程度已超过崇明普通乡镇,特别是长江农场的一条街,宽阔有序,商铺林立,并建有当地罕见的影剧院、溜冰场、录像厅和娱乐中心等,被誉为“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