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馆 > 正文

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几周年纪念日

2023-03-19 13:51:47  来源:网络   热度:

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几周年纪念日

郑和公园始建于1953年,原名太平公园,1985年5月3日为纪念郑和下西洋80周年而更名为郑和公园。

郑和公园位于白下区太平南路的中段东侧,占地2.2化顷,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公园内有古色古香的双抱亭,优雅的长廊和庭院式的郑和纪念馆。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1371-1435)是举世闻名的中国航海家。在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8年(1433)的28年时间里,他率大批船队,先后7次远洋出海,纵横于太平洋与印度洋,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东非南纬四度以南的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跋涉7万余海里,相当于绕地球三周多。郑和的航海事业,畅通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了海外贸易,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华侨在南洋定居、生存、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刺激了中国造船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航海技术,丰富了人们的地理知识,在中国海外交通史上,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

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时间:第一次,永乐三年(1405)五月已卯,“中官郑和等赍敕往谕西洋诸国”;五年(1407)九月壬子,“太监郑和使西洋诸国还,械至海贼陈祖义等”。第二次,永乐五年回国不久复受命出使西洋,永乐七年(1409)回国。接着又第三次奉命出使,至永乐九年(1411)六月乙已,“内官郑和使西洋诸国还,献所俘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并其家属”。第四次,据《明成祖实录》卷86载,永乐10年(1412)“十一月丙申,遣太监郑和等赍敕往赐满刺加、爪哇……诸国锦绮纱罗彩绢等物有差。”实际上该年郑和并未成行,而是驻军长乐县十洋街,并奏建长乐南山行宫以为官军祈报之所。第二年(1413),又重修长乐南山三峰塔寺;4月,“道出陕西,求所以通译回语可佐通信者,乃得西安羊市大清真寺掌教哈三。”直至这一年冬天,郑和才统领舟师往忽鲁谟斯等国。永乐十三年(1415)七月癸卯,“郑和等第四次奉使西洋等国还。九月壬寅,郑和献所获苏门答刺贼首苏干刺等于行在。”第五次,永乐15年(1417)五月十六日,郑和在泉州伊斯兰教灵山圣墓行香并勒石纪念,不久即统帅舟师下西洋;永乐十七年(1419)七月戊午,“官军自西洋还”,受到成祖的赏劳。第六次,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癸已,“郑和等第六次奉使西洋诸国”;永乐二十年(1422)八月壬寅,“中官郑和等使诸蕃国还,暹罗、苏门答刺、阿丹等国悉遣使随和贡方物。”第七次,宣德五年(1430)六月戊寅,“遣太监郑和等赍诏往谕诸番国”。这时,郑和已所届花甲。宣宗诏谕下达后,郑和并未立即成行。第二年(1431)正月,他在太仓刘家港天妃宫刊勒《通番事迹碑》;十一月,又在长乐南山寺刊立《天妃之神灵应碑》,并“驻泊兹港,等候朔风开洋”。直到这一年的十二月九日,他才率船队出五虎门,正式起航。宣德八年(1433),这位63岁的老人“奉使历忽鲁谟斯第十七国而还”。不久,约在宣德十年(1435),他默默地在南京辞世,终年65岁。

郑和墓位于牛首山南麓,南北长300米,东西宽60米,高约8米。墓按伊斯兰风格修建,整个墓形是回字形,墓前台阶有四组7层28级,寓意郑和7次下南洋,历时28年,遍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墓,当地群众俗称“马回回墓”。其后裔自明清以来世代相沿,定期来这里祭扫,从未间断过。

600周年

2005年7月11日是纪念郑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的主题是:“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

600

郑和下西洋是个赔本买卖吗?

永乐三年,三保太监郑和奉明成祖之命,带领百余艘朦艟大船,越海渡洋,正式开启大航海的壮举,史称“郑和下西洋”

这场大航海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它不但标志着早在欧洲地理大发现之前,我国已具有了远洋航行的能力,更是在世界舞台上秀了把明朝的“软实力”,将大明王朝的声望远播海外。

大明王朝在聚光灯下享受着八方来朝的同时,郑和下西洋之举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比如明代车驾郎中刘大夏就曾质疑道:“三保下西洋,费钱几十万,军民死者万计,就算取得珍宝回来又有什么用?”

随着时光的发酵,郑和下西洋赔钱的说法愈发深入人心。百年来,屡屡有人调侃郑和下西洋不过是朱棣的一场面子工程罢了。那么,郑和下西洋的收益究竟如何呢?这场大航海真的是“赔钱赚吆喝”吗?

一、航海目的

郑和下西洋究竟是赚是赔,要从下西洋的目的说起。据明史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朝官方盖章认证了郑和下西洋的两个目的,一是寻找建文帝,二是与周边各国建立外交。

单从这两个目的来看,郑和的确没有找到建文帝,却依旧花了一大笔路费,而与周边小国的外交似乎更像明王朝的一场自嗨,实在是干了一件“赔钱赚吆喝”的亏本买卖。

然而,寥寥数语的官方记录并未道尽郑和下西洋的全部目的,在官方记录的背后,还隐藏了下西洋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发展经济。

二、经济收益

明朝初期,手工业迎来了蓬勃发展,迅猛增加的商品产量为明王朝开拓消费市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当时销路最广,获利最多的市场正是海上贸易。明王朝就这么在经济规律的裹挟下,将眼光投向了湛蓝色的海洋。

其实,类似“下西洋”的操作,明朝并不是第一家。比如高度重视海外贸易的北宋王朝,也曾在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下西洋”,大举派海船出访东南亚各国,且高调采购列国货物,鼓励各国商队来华贸易,然后就有了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红红火火的景象。

而明初的外贸政策,其实也是宋代这种“官方垄断海外贸易”政策的延续。为了独享海外贸易的丰厚成果,明王朝还在民间实施了严格的海禁,独家垄断了海上贸易的巨大市场,以便获得高额利润。即使是厉行民间“片板不得下海”政策的明太祖朱元璋,也打过海外贸易的主意,朱元璋在位时,就曾与琉球等国家展开过对外贸易。但由于倭寇猖獗,海面上乱成一锅粥,当时的贸易规模,也是十分有限。

到了永乐时代,大明国力空前强盛,打开海外贸易市场的时机也已成熟。所以永乐皇帝朱棣登基后,就立刻重建了曾因倭寇侵扰而废弛的市舶司,建立完备的海外贸易管理体系。万事俱备后,明廷以郑和为使臣,率领船队穿梭于各国之间,打着赍赏的旗号开展官办贸易,为“靖难”后百废待兴的明王朝打通了一条经济输血大动脉。

明王朝的丝绸、瓷器由此远销海外,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同时,海外各国的香料、珠宝等商品也以“朝贡”的名义源源不断进口到中原,丰富了百姓们的生活。

在这些贸易往来中,明朝政府作为唯一的销售商,利用商品差价赚得盆满钵满。比如郑和在苏门答蜡采购的胡椒价格仅为0.01两/斤,运回明朝后售价便可高达0.2两/斤,即便加上运费利润依旧十分可观。

而且,由于中国的瓷器丝绸等货物,从来都是国际市场的硬通货,有船有货的郑和船队,当然也就牢牢捏住主动权。郑和船队用中国货物交换海外贵金属,也成了常见现象。甚至今天国内一些博物馆里,还收藏着郑和船队带回来的黄金纪念品,足以见证曾经的火热。

以江寒秋在《郑和下西洋的经济账》里的总结说:“正是郑和下西洋从海外赚回大量的金银,解决了中国自唐宋以来的贵金属紧缺的局面,从此银子方取代了劣金属和纸币成为中国的主要货币”。放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这般一本万利的生意,全靠郑和下西洋才能做成。可见郑和下西洋非但没有“赔钱赚吆喝”,反倒像摇钱树一样为明王朝带来了数不尽的财富。明朝中后期学者严从简,更一语道出了下西洋的“多赢”效果:“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库室,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矣裕”,简直是国富民强。

更为难得的是,郑和下西洋还带动了地方的经济发展。比如郑和下西洋的第一站太仓,就成为郑和使团出发时招募水手及采办物质的大本营,等到郑和使团归泊后,太仓又成为迎接外宾及各种舶来品的中转站。

繁荣的海上贸易为太仓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太仓一跃升级为中国海外贸易的黄金口岸,以至于“各国奇珍异宝无不毕集”。在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下,太仓“财赋甲于天下”,成为物阜民丰的天下第一码头。刘家港码头附近的工商市镇迅速发展起来,到了郑和下西洋半世纪后,即明朝弘治年间时,当地的浏河镇、鹤王市等地,都成了重要的商业中心,“数十里货群萃于市中”,场面十分热闹。

而且,下西洋所需的大量物资采购,更刺激了太仓当地工农业的发展:太仓不但成了江南的重要粮仓,棉花等经济作物,也在火热贸易的带动下,出现了“遍地植棉”的火热场面。棉纺织业更成了太仓的品牌,独有的“太仓式搅车”享誉天下,夏布与棉布更成了太仓特产,畅销天下数百年。

一个太仓尚且如此,放在明朝版图内,带动效果也可想而知。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开国时高度封闭的明王朝,会在下西洋的几十年里,出现东南商业繁荣的新局面。拉动经济的“强心针”,正是郑和船队“打”的。

三、后世误解

花开花谢,潮起潮落。纵使郑和下西洋为明王朝带来了万千财富,却依旧难逃经济规律下看不见的手。随着郑和一次又一次远渡重洋开展贸易,明朝的进口商品日益丰富,商品市场渐渐趋于饱和,这直接导致了进口商品价格不断回落。

原本价值0.2两/斤的胡椒,在郑和使团的大量进口下价格急跌至0.1两/斤,可明王朝不愿放弃高额利润,于是想出了内部倾销“折俸”卖给官员们的损招。

明王朝组织了员工内购会,却不肯给员工友情价,反而高于市价依然按0.2两/斤卖给官员们,这一举动无异于克扣工资,大小官员对此敢怒不敢言,纷纷把郑和下西洋当成了降薪的出气筒。

于是乎,在一众官员的口诛笔伐下,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瞬间成了“劳民伤财”之举。其实,如果明王朝能尊重经济规律,这问题不是不能解决,可明王朝却因噎废食,简单粗暴把“锅”甩在“下西洋”身上。轰轰烈烈的“下西洋”,就此悄然收场。

讽刺的是,虽说明朝官员一直说着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可到了停止下西洋不久的明朝宣德年间,明朝工部尚书黄福就叫起了苦:永乐年间“下西洋”,外加迁都打仗等大事,可国家却不怎么缺钱,现在劳民伤财的下西洋停下了,怎么国家却处处“征调将何以济”。下西洋费钱,不下西洋怎么还没钱?

看过这鲜明对比,或许几百年后的后人们,才能深切理解当年郑和的那句话: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这是一位劈波斩浪的智者,看过了世界之大后,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声音,可惜,却被短视的后来人所无视。倘若明朝能早一些看到海洋的价值,后来的许多悲剧,也许都将避免。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