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娃长见识,除了图书馆博物馆之外还有哪些地方?
关于带娃长见识,除了图书馆博物馆之外还有哪些地方?
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把“长见识”放在重要位置。周末放假带娃去旅游,平时见缝插针地带娃逛图书馆博物馆,就想着让娃多长些见识,好“站得高看得远”。但长见识真的只是这样吗?
其实明白了“长见识”的真正内涵后,家长们可根据孩子需要,随意“定制”长见识的地方,比如乡下亲戚家、儿童福利院甚至只是在家里宅着,不花钱还能更震撼。
●带娃长见识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长见识,故名思义,一为“见”,一为“识”。见自己从来没见过的东西,学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从而开阔眼界。被一种新的思想或新的生活方式所触动,进而改变自己看问题、想问题的方式,这样就能长见识。
●带娃长见识,具体该如何操作?
①知识积累:能看到、学到新东西就是“见”
从这个角度讲,读书、旅行的确是长见识的重要途径。
我一朋友家孩子从小爱读书,客厅里电视墙的位置是一排书架,孩子也有专属于自己的书房。这孩子喜欢看书到什么地步呢?周末在家能看一下午,朋友怕他看得时间太长伤害眼睛,喊他出去活动一下他还不乐意。
得益于大量阅读,这孩子真的很有见识。才上小学一年级,就能对科学、历史、物理等知识娓娓道来,全是得益于阅读。
因此,从知识积累这个角度讲,想让孩子长见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十分重要。
但这只是基本。毕竟看书的目的是为了“内化”,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运用书中的道理去解决人生问题。如果只会死读书,也只是在“见”的层面做得好,“识”的层面却达不到。
②震撼三观:利用反差撼动心灵、引发思考,谓之“识”
让孩子长见识要“因人制宜”,不同地区的孩子采用的方法不同,其中城市和农村孩子“长见识”的方式就有很大区别。
▲让孩子明白“人有我无”,从而明白差距,奋起直追。
其实提到长见识,“山村孩子走出大山”是个很经典的例子。利用家乡的贫瘠和大城市的繁华,给孩子心灵上造成震撼,让他看到很多“别人拥有而我没有”的东西,从而促进他思考。我为什么没有?如果我也想拥有,该付出什么努力?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讲,带他来到县城或者大城市看一看,让他看到家乡没有的科技馆、地质博物馆,人们日常通行的地铁,就算是长见识。
▲让孩子知道“人无我有”,从而学会感恩并防止自卑。
文章开头曾说,带孩子去乡下亲戚家就算长见识,正是基于这一道理。
城市的孩子见惯了车水马龙和高楼大厦,来到山区,看到那里的孩子还住着土屋,吃着咸菜,甚至连鞋子都没得穿,他会对“贫穷”有着深刻感受。
如果能让他在那里住几天,体验一下上学还要走几里山路的辛苦,知道夜里睡觉总有跳蚤、老鼠光顾,吃几天清汤寡水般的饭,甚至饿着肚子,一向骄傲自大的孩子会瞬间长大懂事,最起码有了感恩意识。
同理,带孩子去福利院转转,看到那里的孩子对爸爸妈妈爱的渴望,帮助那里的小孩完成一些对我们来说看似简单,对他们却犹如奢望的愿望,也会让自己的孩子陷入沉思,珍惜目前所拥有的一切。
这样“人无我有”的体验方式,相当于给他一个新的认识世界的角度,教会他珍视当下,并且能提升他的幸福感。从这个角度来说,无疑也是“长见识”的一个重要手段。
●与其孜孜以求让孩子长见识,不如父母先长见识
最后我想说的是,父母们与其孜孜以求让孩子长见识,不如自己先学习,多长长自己的见识。毕竟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甚大,身为孩子的引路人,父母见识如何,能决定孩子是多走弯路还是少走弯路。
在孩子初升高、考大学选专业、工作入哪行等人生重大节点上,一对有见识的父母可帮助孩子把握大方向,甚至改变孩子一生。
毕竟,如果父母见多识广,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下,孩子的见识又会差到哪里呢?
普通父母如何增长自己的见识?最省钱还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看书、学习,成为终生学习型父母。通过不断学习来不断刷新认知,才能带领孩子翻过一座又一座成见的大山,最终登高位、见美景。
一是城市的公园,可以记录公园不同季节不同的景色,带孩子认识大自然的变化;二是动物园,带孩子认识各种动物;三是科技馆,带孩子学习科学知识。
科技馆以及一些英雄纪念馆,科技馆可以让孩子看到很多先进的技术,让他们有近距离接触和感受,英雄纪念馆可以让他们了解一些历史人物及事件。
带孩子去北京、西安、广州等地方旅游。出去旅游,可以增长见闻,开阔眼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带娃长见识,除了图书馆博物馆之外还有哪些地方?
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把“长见识”放在重要位置。周末放假带娃去旅游,平时见缝插针地带娃逛图书馆博物馆,就想着让娃多长些见识,好“站得高看得远”。但长见识真的只是这样吗?
其实明白了“长见识”的真正内涵后,家长们可根据孩子需要,随意“定制”长见识的地方,比如乡下亲戚家、儿童福利院甚至只是在家里宅着,不花钱还能更震撼。
●带娃长见识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长见识,故名思义,一为“见”,一为“识”。见自己从来没见过的东西,学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从而开阔眼界。被一种新的思想或新的生活方式所触动,进而改变自己看问题、想问题的方式,这样就能长见识。
●带娃长见识,具体该如何操作?
①知识积累:能看到、学到新东西就是“见”
从这个角度讲,读书、旅行的确是长见识的重要途径。
我一朋友家孩子从小爱读书,客厅里电视墙的位置是一排书架,孩子也有专属于自己的书房。这孩子喜欢看书到什么地步呢?周末在家能看一下午,朋友怕他看得时间太长伤害眼睛,喊他出去活动一下他还不乐意。
得益于大量阅读,这孩子真的很有见识。才上小学一年级,就能对科学、历史、物理等知识娓娓道来,全是得益于阅读。
因此,从知识积累这个角度讲,想让孩子长见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十分重要。
但这只是基本。毕竟看书的目的是为了“内化”,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运用书中的道理去解决人生问题。如果只会死读书,也只是在“见”的层面做得好,“识”的层面却达不到。
②震撼三观:利用反差撼动心灵、引发思考,谓之“识”
让孩子长见识要“因人制宜”,不同地区的孩子采用的方法不同,其中城市和农村孩子“长见识”的方式就有很大区别。
▲让孩子明白“人有我无”,从而明白差距,奋起直追。
其实提到长见识,“山村孩子走出大山”是个很经典的例子。利用家乡的贫瘠和大城市的繁华,给孩子心灵上造成震撼,让他看到很多“别人拥有而我没有”的东西,从而促进他思考。我为什么没有?如果我也想拥有,该付出什么努力?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讲,带他来到县城或者大城市看一看,让他看到家乡没有的科技馆、地质博物馆,人们日常通行的地铁,就算是长见识。
▲让孩子知道“人无我有”,从而学会感恩并防止自卑。
文章开头曾说,带孩子去乡下亲戚家就算长见识,正是基于这一道理。
城市的孩子见惯了车水马龙和高楼大厦,来到山区,看到那里的孩子还住着土屋,吃着咸菜,甚至连鞋子都没得穿,他会对“贫穷”有着深刻感受。
如果能让他在那里住几天,体验一下上学还要走几里山路的辛苦,知道夜里睡觉总有跳蚤、老鼠光顾,吃几天清汤寡水般的饭,甚至饿着肚子,一向骄傲自大的孩子会瞬间长大懂事,最起码有了感恩意识。
同理,带孩子去福利院转转,看到那里的孩子对爸爸妈妈爱的渴望,帮助那里的小孩完成一些对我们来说看似简单,对他们却犹如奢望的愿望,也会让自己的孩子陷入沉思,珍惜目前所拥有的一切。
这样“人无我有”的体验方式,相当于给他一个新的认识世界的角度,教会他珍视当下,并且能提升他的幸福感。从这个角度来说,无疑也是“长见识”的一个重要手段。
●与其孜孜以求让孩子长见识,不如父母先长见识
最后我想说的是,父母们与其孜孜以求让孩子长见识,不如自己先学习,多长长自己的见识。毕竟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甚大,身为孩子的引路人,父母见识如何,能决定孩子是多走弯路还是少走弯路。
在孩子初升高、考大学选专业、工作入哪行等人生重大节点上,一对有见识的父母可帮助孩子把握大方向,甚至改变孩子一生。
毕竟,如果父母见多识广,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下,孩子的见识又会差到哪里呢?
普通父母如何增长自己的见识?最省钱还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看书、学习,成为终生学习型父母。通过不断学习来不断刷新认知,才能带领孩子翻过一座又一座成见的大山,最终登高位、见美景。
一是城市的公园,可以记录公园不同季节不同的景色,带孩子认识大自然的变化;二是动物园,带孩子认识各种动物;三是科技馆,带孩子学习科学知识。
科技馆以及一些英雄纪念馆,科技馆可以让孩子看到很多先进的技术,让他们有近距离接触和感受,英雄纪念馆可以让他们了解一些历史人物及事件。
带孩子去北京、西安、广州等地方旅游。出去旅游,可以增长见闻,开阔眼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