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有感作文
一、参观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有感作文
一个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三年级十二名少先队员穿着整齐的校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在老师的带领下乘坐公共汽车来到了花果山,参观我县著名的“贺诚纪念馆”。
我们象叽叽喳喳地小燕子有说有笑、拾阶而上,一会儿功夫便来到了花果山半山腰。远远望去,一座高大、雄伟的“纪念馆”从苍松翠柏中突兀出来耸立在我们眼前。纪念馆的路旁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芳香扑鼻、泌人心脾,苍劲挺拔的松柏象一个个士兵庄严守卫着贺诚纪念馆。馆前石阶中央盘旋着巨龙浮雕,那凌人的气势仿佛要腾空飞起。
我们迈入纪念馆殿堂,一尊雪白的人物雕像映入了我的眼帘――他就是贺诚将军,我带着崇敬的心情仔细瞻仰起来。在带队老师和解说员深入浅出的解说下,贺诚将军的历史轮廓在我心中初步呈现:贺诚名宗霖,字润之,射洪太乙镇龙垭人,1901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是射洪地区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从事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先驱。1919年“五.四”运动时,贺诚在潼川中学读书,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五.四精神”在他心里扎了根。他深深感受到“国运衰败,应变革图强”,下定决心要作一个陈伯玉先生所期望的“来者”。他曾作为一个军医参加过北伐战争,也曾在大上海开设医院作为共产党员秘密联络点,参加过长征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也为东北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在医学、医药界深受专家学者们的拥护爱戴……
我们随着解说员的步伐来到了展览室,只见里面陈列着贺诚将军的一些遗物以及长征时期的一些颇具历史纪念意义的物品,有红军长征时候穿的衣物、用过的生活用品以及图片和资料。看到这些,我不禁肃然起敬:红军战士们真是太了不起了,在那个烽火硝烟的革命年代,生活条件和战斗环境是那么地艰苦卓绝,但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取得了长征的最后胜利,用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为祖国、为人民奋斗不止、战斗不息的崇高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和发扬吗?难道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吗?
此时,我的心激扬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我们生长在一个美丽、富饶的国家,有着美满幸福的家庭,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加强砺练,争取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用实际行动回报革命烈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多做一点贡献,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更加富强。我们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比起革命先驱们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我们发扬红军战士们的那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我们一定要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毕生力量。
长征的故事撼人心魂,长征的精神代代相传。我会永远铭记在心。
《飞夺泸定桥》讲的是红军战士占领泸定桥那一幕幕紧张激烈的情景:红军为了渡过大渡河,派出一支队伍抢先夺取泸定桥,这支队伍就是红一军团的红四团。他们想了一个办法,使敌人中计,然后夺取泸定桥。泸定桥是铁索桥,桥下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两岸是悬崖绝壁,地势非常危险,而且红军要在29日早晨拿下泸定桥,所以22位英雄在洪亮的冲锋号声中,飞也似的向火光冲去,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敌人终于被消灭了。
看完后,我那晶莹的泪花在我眼眶里打转,我从来不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是有成千上万个红军战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胸前佩带的红领巾是红军胜利的象征,我们要好好爱护红领巾,因为红领巾是他们的鲜血染红的,我们是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必须要懂得为啥要好好地爱护红领巾。现在有些小朋友不当红领巾一回事。有的根本不去洗它。脏了、臭了就仍掉再买一条,好象一条红领巾的价值就只有五毛钱、一元钱,还有的用红领巾当武器使用,你们在与朋友玩耍嬉戏是,有没有听到红领巾在无声地哭泣!希望所有的学生们都要爱护、珍惜红领巾,这也算是一种好学生的行为吧!
我们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有时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向长辈们发脾气,还因为挑食,怪饭菜不好吃,你们知不知道,那个时侯是连饭都吃不上,好些老百姓都是因为饥饿而死去了。看别的小朋友有一样好玩、好看的东西,就嚷着要父母买,他们不买,就大哭大闹,你们知道吗?那时侯的老百姓连基本的生活都维持不了,更别说什么东西了,衣服破了,缝一缝。寒冷的冬天连棉被都没有,只有用茅草来盖一盖。有些红军,为了我们,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还弄得妻离子散,这是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结果。可他们却执意要保卫国家,可见红军们对共产党忠心耿耿。作为学生,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
红军啊!你们是春蚕,把一切的利益全部奉献给我们,自己却壮烈牺牲了。我们敬佩你!
二、()从纪念馆出来,已是红霞满天的傍晚,这时南湖披上淡装,美丽得像一幅图画。 ()在金风送爽的、丹桂飘
也许是6 1 7 4 2 5 3
三、《鲁迅故居游》作文
在鲁迅故居的百草园里 绍兴鲁迅故居的院落很深。看过好多间屋子,拐过好多条小过道,才走进鲁迅的童年乐园百草园。 园子里已有不少游人,多是大人,也有几个孩子。园子很小,很普通,生长着与别处一样的树、一样的草、一样的菜苗,但游人却看得很认真、很投入、很虔诚。大人们读过很多鲁迅著作,吸取过鲁迅精神的营养,一走进鲁迅故居,就生出一种神圣感,一种崇拜心情,即是这片小小百草园,也视为一块圣地。孩子们似乎耐不住过分肃穆的气氛,有些不安分了。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本不相识,但互相递了个眼神,便一下沟通,于是挣脱被大人牵着的手,亲密地走在一起,像左邻右舍的同伴,像同窗共读的好友。他们先瞅了一会儿各种各样的树,又蹲下用细树枝打探菜畦边的小洞子,又拥到墙边翻砖头、瓦片,拨动密实的草丛。大人多熟读过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知道孩子们的心事,他们定是在寻找曾给童年鲁迅带来过乐趣的桑葚、皂荚、蟋蟀、斑蝥、蜈蚣,还有那条传说中的美女蛇,都会心地笑了。孩子们的家长即刻告诫他们,别忘了在小本本上记些什么,以便回去写好作文。孩子们不理睬,仍专心地寻找着。忽然,有几只麻雀飞来,停在枝头,冲着游人喳喳叫了几声。这里的麻雀似乎习惯了人来人往的环境,一点儿不怕人。戴小红帽的男孩惊喜地说:“麻雀,麻雀!”于是,孩子们迎着麻雀欢跃起来。麻雀本是很平常的小鸟,随处可见,可这是百草园里的麻雀呀,是鲁迅描述过的麻雀呀!麻雀飞去了,小红帽望了会儿麻雀飞去的方向,对童伴说:“鲁迅小时候不机灵,不会捉麻雀。”小红帽的妈妈听了,觉得儿子在众游客面前,竟说出这样的话来,似乎对鲁迅有些不敬,可见平日教子无方,有些难堪,打了儿子一巴掌:“你胡说些什么呀!”儿子不服,争辩说:“是鲁迅自己说的,他半天只捉了三四只,润土的父亲半天就捉了几十只。”大人们都劝解妈妈,孩子不是胡说,鲁迅的确是这样讲过的。妈妈不好意思地笑了。大人、孩子怀着同样热爱鲁迅的心情,千里迢迢来寻找鲁迅,大人看到的是伟大,孩子们看到的是平凡,在孩子们心里,鲁迅是和他们一样喜欢玩乐的孩子,是他们的好伙伴。 走出鲁迅故居,要去三味书屋,看鲁迅少时读书的地方。小红帽和妈妈又归于和好,手牵手走在最前边,小声说着什么。也许妈妈觉得,刚才在百草园里,本不该与儿子发生那场小小的冲突,他们来寻找的都寻找到了,他们寻找到的都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