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是无锡哪里人?
一、顾恺之是无锡哪里人?
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东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
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世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才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无锡纪念馆有哪些?
无锡革命陈列馆、中共江阴一大会址纪念馆、周水平烈士纪念馆、江阴市渡江战役纪念馆、江阴革命烈士陵园、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王昆仑故居、张闻天故居、秦邦宪故居、顾毓秀故居、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东林书院、陆定一故居、孙冶方故居、薛暮桥故居、黄山炮台旧址。
三、顾恺之妻子?
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东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因为他有对文学和绘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于是人们称他为画绝、文绝和痴绝。
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顾恺之的邻居家里,有一个容貌端庄、性情温柔的女孩,顾恺之非常喜欢她,(就托了一个人到女孩家中说媒,想娶她作自己的妻子。女孩的父母一听说是多才多艺的顾恺之来求亲,就高向兴兴地官应了。可是女孩子却不答应,她故意说:“我才不愿意和那个远近闻名的‘痴人’在一起过日子呢!”
四、无锡有哪些抗日纪念馆?
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纪念馆
黄土塘战斗纪念碑
江南抗日义勇军、江南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红色村巷
五、顾恺之的名言?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清辉,冬岭秀孤松。
顾恺之 (约348-409) 中国东晋画绘画理论家,诗人。
字长康字虎头。
晋陵无锡(今属江)人。
曾任参军、散骑常侍等职。
出身士族,多才艺,工诗词文赋,尤精绘画。
擅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山水等题材。
画人物主张传神,重视点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中”。
注意描绘生理细节,表现人物神情,画裴楷像,颊上添三毫,顿觉神采焕发。
善于利用环境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志趣风度。
画谢鲲像于岩堑中,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志趣。
其画人物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线条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自然流畅。
顾恺之的作品无真迹传世。
六、顾恺之的传世之作
顾恺之(491年-518年),南朝梁时期的画家,以其卓越的绘画技艺和出色的作品而闻名于世。他在绘画领域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画史上的里程碑。本文将为您介绍顾恺之最著名的作品,欣赏他艺术创作的壮丽风采。
作品一:《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最为著名且极具价值的绘画之一。这幅绘画以曹操赋诗《洛神赋》为题材,描绘了传说中的美丽女神洛神。顾恺之通过精湛的画技和细腻的表现手法,将洛神的风姿娇美、窈窕身姿以及自然景致生动地展现出来。该作品不仅在构图、用色上独具匠心,更在艺术价值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它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作之一。
作品二:《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是顾恺之另一件备受推崇的代表作。这幅作品以古代文学名著《女史箴图》为创作题材,通过绘画表现了女子的美德和聪慧。顾恺之运用优美的线条和细腻的绘画技巧,将女史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这幅绘画不仅在细节刻画上丝丝入扣,更在情感表达上引人入胜。它被视为顾恺之绘画才华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佳品。
作品三:《人物像》
《人物像》是顾恺之的一系列杰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经典之作。顾恺之通过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将他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示在画布上。他的作品不仅有神韵,更有精细入微的细节和情感表达。顾恺之通过这一系列人物画作品,为后世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作品四:《骏马图》
《骏马图》是顾恺之的又一力作。他以绝妙的绘画技巧和惊人的细腻表现,将豪马的力量与美感完美结合,并通过构图和色彩的运用,展现出马的奔腾和活力。《骏马图》不仅在绘画技巧上独步江湖,更在马的形象塑造和传递生命力上达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这幅作品被视为中国绘画艺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马画之一。
作品五:《竹石图》
《竹石图》是顾恺之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他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深厚的艺术造诣,将竹子和石头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顾恺之通过对细节的精心刻画和线条的独到运用,使得每一根竹子和每一块石头都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感。这幅作品在中国古代绘画中被视为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代表之作。
顾恺之的作品以其独创性、技艺精湛和艺术价值之高,深受后世画家和艺术爱好者的推崇和研究。他的艺术成就为中国绘画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感谢您阅读本文,相信通过对顾恺之作品的欣赏,能够感受到他在绘画艺术中的卓越才华和对美的追求。
七、顾恺之点睛概括?
顾恺之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尤其擅长绘画,在画史上誉称为“点睛”大师。
顾恺之(约344年—405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是中国东晋时代的画家,江苏无锡人,约364年在南京为石棺寺画维摩诘像,引起轰动。366年当上大司马参军,392年为殷仲堪参军,405年升为散骑常侍。顾恺之多才,工诗赋,善书法,被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他的画风格独特,被称为“顾家样”,人物清瘦俊秀,所谓“秀骨清像”,线条流畅,谓之“春蚕吐丝”。著有《画论》等三本绘画理论书籍,提出“以形写神”、“尽在阿堵中”的传神理论。传神,这是我们民族艺术美学的一个很高的境界。
一百万钱
顾恺之画人物,非常重视画好眼睛,他有时画好一幅画数年不点睛,别人问他是什么缘故,他说:“四肢画得好一点丑一点无关紧要,传神的地方就是这个眼睛啊!”
东晋兴宁二年(公元364年),京师(南京)城外建瓦官寺,和尚到处去缘,许多官僚富商捐钱,但每个人最大数目没有超过十万钱的。唯独二十岁的顾恺之写了百万钱,这就引起和尚们的怀疑,顾恺之解释说:“只要你们庙里给我留一堵粉墙让我作画就行了。”
顾恺之背来行李,住到瓦官寺,关起门来画了一个月,画成了一幅维摩诘像,但光有眼眶,没有眼珠子。
正式开庙门的头一天,顾恺之要和尚当众宣布,明天顾恺之要给画像点眼睛,来看的人得收钱。
第二天,瓦官寺围满了人,人们都想看看这个大画家是怎样点睛的。只见他手舞画笔,在眼眶里涂了几下,维摩诘像便变得神采奕奕,观看的善男信女有的发出叹息,有的哭了,都很激动,一会儿功夫,所捐的钱竟有上百万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画龙点睛神来之笔。”
三根毫毛
顾恺之画肖像,讲究传神和逼真。顾恺之学画师从卫协,最善于图画人物,东晋的大名士谢安认为顾恺之的人物画是前无古人的。后人评论其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其笔法如春蚕吐丝,轻盈流畅,遒劲爽利,为“铁线描”;造型布局六法俱全,运思精微,襟灵莫测。与师承他的南朝宋陆探微、梁张僧繇,并称“六朝三杰”。而“像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无方,以顾为最”。与陆探微合称“顾陆”,称为“密体”画派,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画派。画迹有《秋江晴嶂图》、《庐山图》、《雪霁望五老峰图》等名作,其中《雪霁望五老峰图》被推崇为山水画开创之作。现存《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注: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列女仁智图》均为唐宋人摹本。《女史箴图》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掠走,收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有一次,他替中书令裴楷画像,他按照裴楷的模样,很快把肖像画好了,后,他又在画像上加了三笔,把裴楷脸上很显眼的三根毫毛画了出来,这一下,裴楷的神气活灵活现了。
他给朝廷的官员谢鲲画肖像,肖像画好后,他又在谢鲲的身后画了几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人们一看就知道画的是谢鲲,因为他喜欢游山玩水。
有一回,他很想同僚殷仲堪画像,因为殷仲堪一只眼睛有毛病,每次都婉言谢绝。顾恺之洞穿了殷的心里,就对他说:“你不愿意画是怕眼睛不好看,要是我把你的眼睛画好后,用飞白的笔法轻轻带过,像轻云蔽月一样,岂不很美?” 殷仲堪听了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答应画肖像。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心灵的镜子,顾恺之巧妙地画眼睛,达到传神之目的。看来,我们平常说的“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决不是随口胡扯,读与写实在是互相照应,密不可分的啊!
目前顾恺之传世的唯一一件作品是《女史箴图》长卷,是根据西晋诗人张华的赋创作的,一共九段,每段包含一个古代宫廷女人的“模范”故事,并在每段前面自己抄录张华的一段赋。原作上面盖满了从8世纪起,历代收藏家和皇帝的印章,后面有金章宗和清朝乾隆皇帝的以及其他人的题跋和乾隆皇帝亲自画的一束兰花。画后有顾恺之自己的签字,这幅画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有画家签字的画。绘画艺术真正的变化,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现代艺术诞生的时代。塞尚、高更、梵高、秀拉等一群后印象派画家作为现代艺术先驱登上了画坛,而塞尚则成了现代艺术的始作俑者。他说,艺术就是“结合自然而得到发展与应用理论”;处理自然形象,则应“运用圆简体球体和圆锥体;每件物体都要置於适当的透视之中。使物体的每一面都直接趋向一个中心点。要想取得成就,只有自然可资依靠,眼睛也只有通过同自然的接触才能得到锻炼,只有通过观察和创作才能变得视线集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八、顾恺之的徒弟?
陆探微
陆探微,吴人,大约活动于南朝宋文帝至明帝时。他是顾恺之的弟子,受顾恺之的影响很大,将顾恺之开创的以《维摩诘像》为代表的、具有江南名士型审美风格的、清癯秀朗式的佛教人物继续发展成个人风格。
张彦远称赞他的人物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历代名画记》)。他还将书法中草书的用笔方式用于绘画,“笔迹劲利,如锥刀矣”,而且一笔而成,气脉相通,连绵不断,被称为“一笔画”。
他的代表作有《维摩图》、甘露寺壁画《菩萨》等,可惜现在也看不到了。除了以上著名佛教画家以外,这一时期南方士人的佛画作品还有许多,有壁画,也有个人作品。
正如东晋有史道硕所作的《梵僧图》、南朝宋有陆缓所作《立释迦像》、顾宝光所作的《天竺僧像》谢灵运在甘露寺天王堂外所作《菩萨》壁画六幅、袁倩所作的《维摩诘变》,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维摩诘居士像及维摩经变,成为士人佛画的重要题材,张墨、顾恺之、陆探微、袁倩、张僧繇等人均曾创作过维摩诘像或维摩诘变相图等。
维摩吉主题的盛行,代表了居士佛教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和风行。而这些维摩吉居士像,又都是按照江南名士的品格性行来塑造的,其实正是这些士人画家的自我写照。
九、无锡许巷惨案纪念馆介绍?
许巷惨案纪念馆位于春笋北路39号,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东南处,总占地面积16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7平方米。
纪念馆围绕“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主题,通过雕塑、图片、视频、实物、研究著作等共计52件展品的多元展示,分“抗日救亡卫中华”“许巷惨案永难忘”“抗战烽火铸忠贞”“以史为鉴创未来”四个单元。生动讲述了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许巷惨案血泪史和伟大抗日战争史,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十、顾恺之是西晋吗?
顾恺之不是西晋的。他生于东晋永和四年(公元348年),是东晋著名画家、书画理论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