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刺梨:发现东北特色水果的美味与营养
一、林甸刺梨:发现东北特色水果的美味与营养
林甸刺梨:一种东北特色水果
林甸刺梨,是一种生长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特色水果。它外表饱满,果实呈椭圆形,皮薄而坚韧,果肉清脆多汁。林甸刺梨的成熟季节一般在秋末或冬初,当地人常用它来制作各种美食。
林甸刺梨的营养价值
林甸刺梨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于增强免疫力和促进新陈代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林甸刺梨还含有大量的果胶和纤维素,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帮助排便通畅。此外,林甸刺梨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钙、铁、锌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
林甸刺梨的食用方法
林甸刺梨有多种食用方法,可以生吃,也可以加工成各种美食。生吃时,将果肉切成块状,具有清甜的口感,并带有一丝酸味。此外,林甸刺梨还可以用来制作果汁、果酱、水果沙拉等。其中,林甸刺梨制作的果酱酸甜可口,可以搭配面包、饼干等食用。此外,将林甸刺梨榨汁后,可以用来制作糕点、冰淇淋、奶昔等,增添食物的口感和营养。
林甸刺梨的种植和产地
林甸刺梨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如黑龙江、吉林等省份。当地气候寒冷,土壤肥沃,非常适宜林甸刺梨的生长。种植林甸刺梨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和及时除草。这些地区的冬季严寒,有利于果实的甜度和口感的提升。
结语
林甸刺梨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种特色水果,它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无论生吃还是加工食用,林甸刺梨都能给人带来美味和营养。如果你有机会到中国东北地区旅行,不妨尝试一下这种特色水果,相信你会爱上它的。感谢您阅读完这篇文章,希望对您了解林甸刺梨有所帮助。
二、东北抗联纪念馆开馆嘉宾?
其中肯定会有参加过抗联的老战士和他们的亲属。
三、东北抗联纪念馆有几个?
东北抗联纪念馆有1个。
辽宁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位于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县城小市汤河东畔。辽宁是东北抗联活动的重要区域,本溪则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率领的抗联一军一师抗击日寇的主要战区。
全国抗联史实陈列专题中规模最大、史料最全的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在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建成开馆。这也是辽宁省范围内第一个东北抗日联军题材的纪念馆。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于2005年7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建筑面积504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3000平方米,共分序厅、主展厅、英烈厅三个部分,展厅共有12个展室。截止2019年,馆藏藏品数量1123套,其中珍贵文物48件套
四、东北的纪念馆有哪些?
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是我国首个展示东北抗日联军光辉业绩的大型纪念场馆,位于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保护区内,2003年修建,2005年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为半地下护坡式建筑,造型独特、美观大方。
东北烈士纪念馆,是中国革命纪念馆。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1948年10月10日开馆。该馆馆舍是1931年建成的西欧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3层楼房。1933年9月,伪哈尔滨警察厅占用了这座大楼,这里成为日本侵略者镇压中国人民的罪恶场所。
东北亚艺术博物馆坐落于堪称长春东部迎宾“第一客厅”的东北亚文化城园区,由东北亚艺术中心投资建立,是以东北亚区域民族文化和商旅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博物馆。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展馆面积1.8万平方米,展线长度2344米,馆藏东北亚六国(中国、朝鲜、日本、韩国、蒙古国、俄罗斯)书画精品3000余件,以连续举办五届的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获奖作品为主,各国人民艺术家、功勋画家的精心力作,具有浓烈民族文化、地域特点、民间传承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千姿百态的艺术品衍生工艺品为精彩纷呈的陈列展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林甸老窖配料?
林甸老窖系列酒,选用东北特产红高粮,优质天然矿泉水、人工泥窖、双轮发酵、超长期贮存,精心酿制而成。
六、东北航空历史纪念馆门票?
东北航空历史纪念馆市民可以免费参观。
七、东北烈士纪念馆发展史?
东北烈士纪念馆,坐落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241号,成立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10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永久性纪念馆,总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展览面积8060平方米。
东北烈士纪念馆分为东北烈士纪念馆、东北抗联博物馆、中共黑龙江历史纪念馆三个编办备案展馆和伪满哈尔滨警察厅旧址陈列馆一个内设馆,截至2017年,东北烈士纪念馆有馆藏文物1.1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2件,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7000余件。
东北烈士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13年,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8月24日,东北烈士纪念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017年1月,东北烈士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7年12月16日,东北烈士纪念馆成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022年12月12日起,东北烈士纪念馆恢复对外开放。
历史沿革
创立前期
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东北烈士纪念馆最初作为东省特别区区立图书馆动工修建,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上半年,东北烈士纪念馆竣工。民国二十年(1931年)下半年筹办图书馆启用之际,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图书馆因而停办。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2月5日,日军侵占哈尔滨,同年5月伪哈尔滨市政府筹备所占用此楼。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成立,同年9月13日,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霸占此楼,并在大楼后修建监狱,关押抗日人员。
创建时期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至1951年为东北纪念馆创建时期。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经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在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辟建东北烈士纪念馆。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东北烈士纪念馆边修楼房边筹备陈列内容。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10日,东北烈士纪念馆正式开馆。
探索时期
1952年至1965年为初步探索时期。1951年增设讲解员,陆续培养报告员深入东北三省宣讲烈士事迹。1952年,为迎接亚太地区和平会议代表在闭会后到哈尔滨参观,陈列内容增加党领导东北人民革命斗争背景,展览将烈士与文物相结合。
1953年1月1日,周恩来总理亲临参谒视察,为烈士们敬献花篮并题写“革命先烈永垂不朽”题词。
1961年,为贯彻中央提出的地方革命史陈列“以全国为纲,突出地方”基本原则,烈士馆向中国革命类博物馆转型。
发展受滞时期
1966年至1976年为发展受滞时期。受“文革”影响,纪念馆事业遭受严重破坏,所有抗战时期历史资料被军事管制机构调出审查,机构建制被撤销,工作人员一律遣散。直至1972年4月,被遣散的工作人员和其他单位的人员被陆续分配到烈士馆重新工作。随后举办《黑龙江省阶级教育展》、《馆藏革命文物展》等展览。
改革发展时期
1977年至1985年为改革发展时期。1977年恢复抗日战争时期东北烈士事迹陈列,展出73位抗日烈士。1979年7月,恢复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烈士事迹陈列,展出207位烈士。从1980年至1986年增补60位烈士,增加少数民族烈士事迹。在此阶段正式成立文物征集保管部。研究工作深入开展,研究人员对东北地方党史、东北抗联史、东北解放战争史和烈士事迹进行系统实地踏查和口述资料采集、整理。
稳步前进时期
1986年至2000年为稳步前进时期。1986年7月,在原有展馆基础上修建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其成立也确立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形式。1988年增加《伪满警察厅史实展》。1998年,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大楼进行全面维修。
成熟时期
2001年后为成熟发展、迎接挑战新时期。2005年8月,推出两个全新基本陈列《黑土英魂——抗日战争时期东北烈士事迹陈列》和《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遗址及罪恶展》。2009年,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更名为东北抗联博物馆。2012年10月29日,中共黑龙江历史纪念馆正式开馆,它是一座系统展示黑龙江省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党史发展的场馆。2015年8月,东北抗联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
八、东北抗联纪念馆镇馆之宝?
马刀
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的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一次西征会议遗址,保存着东北抗联在辽宁的珍贵记忆。这份记忆正在延展:精心设计情景体验式主题活动“重走抗联路”、开展红色基因库数据采集……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改陈布展,重新对外开放,这是全国唯一一座完整反映抗联14年艰苦斗争历史的展馆。红色展馆的建设和完善,为我们重构了抗联史的记忆。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装。在长达14年极其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歼灭和牵制了大量敌人,为东北和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溪满族自治县第四中学初一学生孙嘉翊讲述“八女投江”的英雄故事。
红色场馆重构历史记忆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序厅内庄严肃穆,正面和侧面墙壁上的抗联英烈群像浮雕栩栩如生,浮雕上英烈们手挽手、肩并肩,塑造出保家卫国、同仇敌忾的不屈形象。
在陈列馆内,杨靖宇的孙子马继民仰望着英烈群像浮雕,心情难以平静。87年前,杨靖宇率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挺进本溪地区,先后在老秃顶子和对面的和尚帽子两座本溪境内的大山上建立了抗日游击根据地。现在,这里成为当地人民回顾抗联历史的起点。
通向正面浮雕的39级阶梯由辽东地区特有的石材青石板制作而成,当年杨靖宇将军率领的抗联一军一师就是在深山密林里与敌人迂回作战的。
走进陈列馆主展区,里面有抗联战士当年使用过的煤油灯、水壶、马鞍、铁铲、火盆、铜砚台等,其中的镇馆之宝是杨靖宇当年使用过的一把马刀。这件文物是2006年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的文物征集小组到抚顺新宾地区收集史料时得来的。
1934年12月,杨靖宇率领部队来到本溪、新宾、桓仁交界的辽东“外三堡”地区,那里民众的抗日热情高涨,村里的大户蒋国恩非常支持抗日,两次抗联西征都是在他家秘密部署的。1938年,杨靖宇准备撤离时,为了感谢蒋国恩对抗联的帮助,送给蒋国恩一枚银质章和一把马刀。不久,日伪军进行扫荡,放火烧掉了蒋国恩家的20多间房屋,银质章遗失了,马刀被蒋国恩藏在一个磨盘下面,保存下来。
在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的展柜中,射灯打在锈迹斑斑的马刀上,我们仿佛看到它的主人所经历的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战斗,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物和事件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而红色展馆为我们重构了抗联史的记忆。
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是在“九一八”事变后从东北人民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斗争的高潮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东北抗日联军共有11个军,人数最多时有3万多人。
九、什么叫林甸鞋?
我的家乡是林甸,又叫温泉之乡,也是鹤乡。这里有最肥沃的黑土地,有广阔的湿地和草原,物产丰富,特色产品非常之多。
在东北名声响亮的特产,林甸鸡,俗称鸬花小笨鸡;鹤乡雪鹅,即本品种大白鹅;野生老头鱼,年节家人相聚,招待朋友必备的"硬菜"。
在全国比较有名的红小豆,也是扎根于林甸,扩展到周边市县;林甸小米、黄米亦是陪伴我成长过程中的绝对美味主食,小米饭包,黄米饭加荤油,留下一个时代的记忆。
林甸的毡鞋又名"老头鞋",当年在全国闻名,一双正宗林甸鞋80年代末二十几块,也是相当奢侈,然后全国各地都是仿制品…
十、大庆林甸温泉门票?
看购票渠道。到北国温泉购门票128元;携程、大众点评购票105元。大庆林甸北国温泉是集温泉养生、水上娱乐、休闲健身、餐饮住宿、商务会晤于一体的综合性温泉养生休闲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