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的历史?
一、常德的历史?
常德位于湖南省的中部地区,是湖南省较早开化的地区之一。在古代,常德曾是楚国的领土。1952年,常德成为省辖市,并发展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常德市历经多项改革和发展,经济实力不断上升。常德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使它成为一个备受游客欢迎的旅游胜地。
二、常德沅江历史?
沅江发源于贵州省都匀市附近的云雾山鸡冠岭。上游称龙头江,中游称清水江,至黔阳县黔城镇与潕水汇合后称沅江。然后沿雪峰山西侧流经辰溪、泸溪、沅陵、常德等地于德山入洞庭湖注后归长江。沅江全长1,033公里,流域面积89,163平方公里。大船可以通常德,小船可至桃源,是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的重要航道。
三、常德欧阳家族历史?
常德地区的欧阳氏是在春秋时出现的,而区氏是在汉朝才出现的,部分阳姓来源于欧阳姓,而欧阳姓分出阳姓则是北宋末年之后的事了。
很多欧阳姓,由于历史原因改姓为阳,主要原因如下:
1、最早为北宋末年,欧阳三分家,形成了欧、阳以及欧阳同宗姓氏并列的情况。
2、政府和社会对单姓的偏好,尤其是明朝的复姓简化等,让部分欧阳姓简化为欧或阳。
四、常德永安公园历史?
建设东路东城巷附近的永安公园2018年10月份开始正式施工现已完成地下、地表主体工程建设,7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市民休闲散步又多了一个好去处。据了解,永安公园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里面有集散广场、缤纷乐园、景观水系、景观小品等设施,整个公园的绿化面积约2万平方米。
五、常德历史有多久?
常德最初建立名为张若城,已有三仟多年历史。
六、常德笔架城历史?
笔架城究竟始建于何时,历来众说纷纭。根据史料推断,笔架城应建于1535年至1766年之间,也有专家推断笔架城始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也有学者认为是明末宰辅杨嗣昌重修常德城时所建。现保留的一块明砖上刻有“杨相公重建鼎城,上不费国,下不病民,三年告成,士民感恩。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造完敬勒”。相传杨嗣昌为了对付农民起义军从沅江江面上攻城,修建了笔架城,这样既可瞭望指挥,又可护身。当时流传的一首民谣是这样的:笔架五垛墙,能把箭来挡;几人可护身,可藏一头羊(杨)。看来笔架城又是一座军事建筑。
实际上笔架城原本并不是作为“笔架城”来建造的,而是明代常德府儒学(今为常德市育英小学)围墙临江一面的墙垣,因其东西两端皆系连着常德城,为了以示区别,所以特地筑成了格外凸出并高于常德城的弧形墙垣,而其上的五个垛子当是用来固定“常德府儒学”招牌的支架。后来之所以被唤作“笔架城”,那是因为朝代更替,年久匾毁,剩下的五个垛子状如笔架,而且又是与城墙连在一起的,所以,便被后人称之为“笔架城”了。
七、常德船舶厂历史?
湖南省常德船舶厂,始建于1951年,是交通部定点生产厂家之一。2002年常德船舶厂改制:一部分为外资即常德达门船舶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出口船舶的建造;另一部分为民营即常德三湘船舶有限公司,从事国内船舶的建造、修理及各种金属构件的生产、销售。年生产能力为5000-10000综合吨。 公司位于沅江与洞庭湖交汇处,厂区深水(7米以上)泊位200余米。经洞庭湖与长江干流相通,距离长江中游城陵矶港210公里,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是湖南制造江海直达及近海民用船舶的生产基地,工厂的地理环境优美,水域条件良好,是湖南省造船工业中较有发展前景的厂家之一。
八、常德历史名人?
杨嗣昌,李群玉,髡残,蒋翊武,蔡仁杰,丁玲,宋教仁,翦伯赞,王尔琢,戴君恩,杨幺,钟相,车浚,林伯渠,车胤。
九、历史纪念馆中有什么?
曾经的人文事件纪念物,用以缅怀追思
十、上海常德路历史?
常德路,是一条南北向的马路,穿过上海静安、普陀两区,全长逾二千八百米。它始筑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来租界当局为了纪念曾长期担任清廷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定名赫德路;1943年,以湖南地名常德更名常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