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大桥是谁题字?
一、八一大桥是谁题字?
建成于1936年。 八一大桥,又名南昌八一大桥。建成于1936年,原名中正大桥,系木面桥梁。1949年后,该市对中正大桥进行了改建,并将其“中正”更名为“八一”。当时“八一大桥”桥宽仅为10米,后来,桥上交通日益繁忙,“八一桥”显得越来越不堪重负,于1995年11月5日动工兴建新八一大桥。新八一大桥位于原桥上游50米处,全长3000多米,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桥,也是江西省南昌市最长的一条斜拉索桥。于1997年9月29日正式建成通车,它东起阳明路,跨越赣江,西接庐山南大道,北连昌北开放开发区,接昌九高速公路。是连接湘、鄂、皖及赣北各地的重要通道。
二、霍英东纪念馆题字的是谁?
肖文华
肖文华,江西吉安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委员,香港文联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孔子美术馆客座教授。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进修于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中央电视台建党百年全国优秀艺术名家颁奖盛典,国家非遗项目《新四库全书》首批入选书法家(李铁映主持)。现为教育部大学书法配套教材指导示范老师,原文化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民族书画院副院长,首都师范大学四库学研究员,子曰美术馆副馆长,中国书画收藏频道艺术委员会理事,中国翰林书画院副主席,茅台集团龙头马酒业集团艺术馆签约艺术家,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文联)书画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书法作品被中国科技部贵宾室、国家总参谋部、钓鱼台国宾馆、北京世界地质公园、中国科学技术工程图书馆、 霍英东纪念馆、中国邮政等及海内外多家美术馆、书画院收藏。部分作品被中国保利、瀚海、中鼎、嘉利年华等拍卖公司拍卖;被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等艺术机构、国际友人及国内外收藏家、企业家收藏。
三、延安革命纪念馆谁题字?
郭沫若为延安革命纪念馆题写的馆名。
四、八一大桥谁题字的?
杨彦金题字
八一大桥(Bayi Bridge),是中国江西省南昌市境内连接红谷滩区和东湖区的过江通道,位于赣江之上,是南昌市城市主干道路网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一大桥原称“中正桥”,始建于民国25年(1936年);1995年11月5日在原桥上游50米处动工兴建新八一大桥;1997年10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
五、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新馆面积?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新馆基本陈列展厅建筑面积约3700平方米,将聚焦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在上海的革命实践,展出各类展品超1000件,其中实物展品600余件。该展厅将布置“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展览,以“初心使命”贯穿全篇,通过序厅、“前仆后继、救亡图存”“民众觉醒、主义抉择”“早期组织、星火初燃”“开天辟地、日出东方”“砥砺前行、光辉历程”和尾厅等7个板块,综合采用文物实物、图片图表、动态视频、油画雕塑、实景还原、多媒体声像等多种展示手段,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
六、香山革命纪念馆题字谁写的?
香山革命纪念馆题字是毛泽东毛主席写的。
七、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题字是谁?
馆名这六个大字就是由万里亲笔题写。晚年严格奉行不参加剪彩、奠基等公务活动,不再担任名誉职务,不写序言不题词的“三不主义”的万里,能够破例为纪念馆题词,可见老人家对凤阳小岗故土和人民的一片深情厚谊,而“大包干”在万里政治生涯和人生历程中的重要地位也不言而喻。
“大包干”纪念馆奠基于2004年11月9日,这对于小岗、凤阳乃至滁州市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邀请合适人选题写馆名的事项也早早提上了建设日程。据当年参与布展的工作人员回忆,经过反复斟酌和筛选,当时列入题名人选的有三个人,万里是第一人选。可是,当时万里已经退休两年多,而且他给自己立下了“不问事、不管事、不惹事”的“三不”规矩,还给自己作了三条具体规定。“没有人比万里老人家更合适了,但是大家都知道他退休后从不给任何纪念场馆题词,所以一开始,这个设想就是大家认为实现可能性最小的。”
北京归来的几天后,市委相关领导就接到了王郁昭的电话。在电话中,王郁昭兴奋地描述着万里答应题词的经过:王郁昭向万里同志详细汇报了“大包干”纪念馆建设的初衷用意和布展内容,表示滁州市委希望能够继续弘扬大包干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和各项改革事业,沿着改革的路继续走下去,同时也表达了滁州人民希望万里同志能为纪念馆题写馆名的愿望。
“没想到万里同志听了以后,二话没说,拿过桌上的一支硬笔,就在沙发的扶手上写下了‘大包干纪念馆’六个字,落款:万里。”
这个消息让当时的滁州市委领导同志喜出望外,立即派人乘飞机专程到北京取回了这幅珍贵的题词。2005年6月19日,“大包干”纪念馆建成开馆了,丰富的史料图片真实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由万里同志亲自题写的馆名被精心制作、镶嵌在纪念馆门头;同时,为方便游客近距离观瞻和拍照留念,馆门前还放置了一块巨型长石,石头上镌刻的也是这六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纪念馆的建设日新月异,馆名的题写却迟迟不能落实,到底该不该邀请万里同志题写馆名,成了挠头事。转眼到了2005年4月,牵头负责场馆建设的时任滁州市委相关领导带着几位工作人员到北京找专家沟通布展事宜,辗转找到了曾担任滁县地委书记的王郁昭。在听取“大包干”纪念馆建设情况的汇报后,王郁昭非常高兴,当他听到想邀请万里老人家为纪念馆题写馆名的愿望时,欣然应允,表示可以试一试。
八、剑门关是谁题字?
巍峨剑门,扼入蜀的咽喉,由于它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 地。相传战国时期,秦惠王欲吞蜀,苦于无路进蜀,谎称赠五金牛、 五美女给蜀王,蜀王信以为真,派身边五丁力士,劈山开道,入秦迎 美女,运金牛,才开通了这条蜀道,称为“金牛道”,又称剑门蜀道。 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雄伟,山势 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
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 魏,曾在此屯粮、驻军、练兵;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 为门,修筑关门,派兵把守。
当年魏军镇西将军钟会率领10万精兵进 取汉中,直逼剑门关欲夺取蜀国,蜀军大将姜维领3 万兵马退守剑门 关,抵挡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九、上海一大纪念馆门额是谁书写?
中共一大纪念馆门额馆名是邓小平题写。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简称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兴业路76、78号,是并排两幢的两层石库门里弄房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在楼下客堂间举行。
中共一大会址在1952年后成为纪念馆,1984年3月,中共中央领导人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馆内收藏文物3.8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28件。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十、一大纪念馆馆名是谁题写的?
一大纪念馆馆名是邓小平提写的。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简称中共一大会址。会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374号,是一幢沿街砖木结构一底一楼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坐北朝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在楼下客厅举行。中共一大会址在1952年后成为纪念馆,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