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在百色起义后成为红七军?
一、什么在百色起义后成为红七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简称红七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红三军团主力部队之一。
1929年12月11日,国民政府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教导总队和右江农军2800余人,在百色举行起义,宣布成立红七军,军长张云逸、参谋长龚鹤村、前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陈豪人。下辖第一纵队,纵队长李谦、政治委员沈静斋;第二纵队,纵队长胡斌、政治委员袁任远;第三纵队,纵队长韦拔群、政治委员李朴。
1930年2月,李明瑞被任命为红七军总指挥。3月,中央代表邓斌为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1930年秋,又成立第四纵队,纵队长黄治峰、政治委员罗少章。11月,红七军整编为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师,留韦拔群率少数部队进行游击战,主力则奉命北进。
1931年7月,全军抵达中央苏区,归红三军团建制。1933年,中央红军进行整编,取消军一级编制,红七军番号取消。
另外,1927年底,鄂东工农革命军转移到湖北黄陂,改编而成的部队也使用红七军番号,军长吴光浩、党代表戴克敏、参谋长汪奠川。1929年,该部改编为红十一军第三十一师。
二、红七军实力有多大?
红七军是白色起义创立的,实力较弱小,最后远征中央苏区,加入了彭德怀的红三军团。
三、红七军吻戏几集?
30集电视连续剧《红七军》正在广西南宁紧张拍摄中。该剧由著名导演吴子牛担任总导演,韩雯雯张晋领衔男女一号,他们不仅是战友,还是一对亲密的恋人,在剧中有很多亲密吻戏,张晋坦言说不怕老婆蔡少芬吃醋。
今年是百色起义、红七军创建80周年,《红七军》将全景式地再现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红七军的战斗历程,展示红七军发展、壮大的革命实践。韩雯雯和张晋扮演的男女主角之间的红色恋情,也是全剧的一大看点。
在前两天拍摄的戏中,张晋身负重伤,奄奄一息,韩雯雯及时为他做人工呼吸,救了他一命。还有很多他们在一起谈恋爱的戏,也充满了温情和缠绵。有一场戏是张晋故意让韩雯雯教她怎么做人工呼吸,韩雯雯在他的再三恳求下,又为他做了一次嘴对嘴的人工呼吸。在表演时,韩雯雯也表现得非常大方,认真按照导演的要求完成。
张晋被问到老婆蔡少芬看到他这些亲密吻戏是否会吃醋时,他笑称一点也不担心,相信蔡少芬看了这部戏,也会喜欢他的表演的。
四、红七军拍的评价?
红七军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电影。它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红七军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英勇奋斗和牺牲精神。电影中的角色形象鲜明,演员们的表演也非常出色。特别是对于历史事件的处理,电影能够真实地还原当时的情况,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此外,电影还通过丰富的细节和场景,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和人民的生活状态。这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民的心态。总的来说,红七军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它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够让观众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精神。
五、红七军会师的意义?
红七军板寨会师旧址纪念馆建成开馆,将对荔波的红色旅游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建馆以来,纪念馆接待观众上万人(次),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纪念馆先后被先后被省人民政府、荔波县人民政府授予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荔波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德育基地,成为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六、什么在百色起义后成为红七军前委的机关报纸?
1929年11月5日,在邓小平、张云逸的指导下,中国工农红军红七军政治部秘书处长佘惠在百色办了《右江日报》,报名由张云逸亲自撰写。
创办初期的《右江日报》每天出一期,八开两版,都是佘惠、陈豪人等重要领导人亲自撰写和刊发文章,报纸的主要内容为宣传中国共产党政策、主张,刊登国内外时事消息以及右江地区的本地新闻。这份报纸很便宜,只卖2个铜板,在右江地区的发行量很大,深受群众欢迎,在地方影响力也非常大,被群众亲切的称为‘革命的螺号’。”
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正式打响,《右江日报》成为了红七军的机关报。报纸除公开发行一部分外,其余给部队、各乡镇赠阅。《右江日报》成为了百色起义期间,宣传和发动群众的主战场。
七、桂军跟红七军打过吗?
四把之战 红七军大战桂军
1930年11月14日,红七军总指挥李明瑞、军长张云逸、军政委兼十九师政委邓小平等领导红七军7000多人经宜山县入天河县境,由怀群街青年廖以霖带路,从拉金、大莫(今属宜州市)抵四杰坳,击溃天河县民团副司令潘诚所率千余民团的阻击,下午4时许以炮开路进入天河县城,国民党弃城逃跑。红军驻天河3日后,以十九师断后,二十师先行进逼罗城。
11月18日,红七军先头部队进抵四把(今罗城四把镇)佛子坳一带,与从庆远赶来阻击的桂军覃连芳教导师展开了遭遇战。
四把之战,是红七军北上征途与敌正规军展开的第一仗。敌我双方在四把捻子村意外遭遇,匆忙布阵,一交手便打得异常猛烈。此村前为开阔地带,村背的佛子坳是敌我争夺的制高点。红七军先敌攻占了佛子坳,敌人便不顾一切代价地组织冲锋。从上午11时开战,敌我始终成胶着状态。红七军经河池整编、誓师后,士气正旺,求战心切。红七军指战员们知道佛子坳是红军前进通道的保障,得可进,失必退。敌人也因此不惜血本,轮番冲锋厮杀。红军更是居高临下,勇猛杀敌,多次打退敌人进攻。桂军多次冲锋仍未占领红军阵地。
桂军师长覃连芳在酣战时亲自督战,兵分三路合围红七军,企图夺下佛子坳。一路由罗村的国民党保董吴连光带路,从罗村村背迂回包抄佛子坳左侧;一路由四把村保董吴金光带路,从凤凰、桂安、南平、岭楼一线包抄红军右翼,一路覃连芳亲自督率,耀武扬威地从正面冲击红军扼守的佛子坳阵地。
佛子坳战斗仍在继续,从金城江尾追红七军的桂军独立第一师(韩彩凤师)一个团赶来增援,担负殿后的红军十九师,不得不前后作战。敌我双方战至下午4时许,佛子坳敌军伤亡惨重,覃连芳不得不停止进攻,把队伍拉回村里,妄图到天黑后以混战求胜。
桂军杨腾辉师也在当天赶来增援。红军处于前堵后追的不利局面。双方激战数小时后,由于桂军陆续增援,军部领导根据战局发展情况和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形势,权衡利弊,感到手中无优势兵力吃掉敌人,下午5时许决定撤出战斗。红军果断撤回古毛一带,快速向天河方向突围。桂军独立第一师一直追到天河,又在河对岸布阵相峙。后卫部队在猫山岭、马道山一带交战。同时,断后红军与尾追韩彩凤师激战,红军分兵据守河东岸北山、高岭、桅杆岭、榜山、魁星楼一带高地,因敌有戒备牺牲10多人,回撤时误入水深处又牺牲30多人。20日,二十师从古毛至马草、长丰至锅厂与十九师会合。后分兵两线,至三防会合。
四把之战,红七军毙死伤敌400余人,自己也损失300多人,前胜后败。在天河,敌我对峙3日之久。红七军甩掉敌人后向三防方向进军,敌人不敢贸然追击,回兵长安老巢。
红军过天河、罗城县境沿途书写“全国拥护苏维埃,杀富济贫!”等宣传共产党和红军宗旨的标语,并访贫问苦,开仓济贫,教肓了群众,扩大了影响。
八、红七军什么时候成立?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中国工农红军红三军团主力部队之一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简称红七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红三军团主力部队之一。
1929年12月11日,国民政府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教导总队和右江农军2800余人,在百色举行起义,宣布成立红七军,军长张云逸、参谋长龚鹤村、前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陈豪人。下辖第一纵队,纵队长李谦、政治委员沈静斋;第二纵队,纵队长胡斌、政治委员袁任远;第三纵队,纵队长韦拔群、政治委员李朴。
1930年2月,李明瑞被任命为红七军总指挥。3月,中央代表邓斌为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1930年秋,又成立第四纵队,纵队长黄治峰、政治委员罗少章。11月,红七军整编为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师,留韦拔群率少数部队进行游击战,主力则奉命北进。
1931年7月,全军抵达中央苏区,归红三军团建制。1933年,中央红军进行整编,取消军一级编制,红七军番号取消。
另外,1927年底,鄂东工农革命军转移到湖北黄陂,改编而成的部队也使用红七军番号,军长吴光浩、党代表戴克敏、参谋长汪奠川。1929年,该部改编为红十一军第三十一师。
九、红七军参加长征时间?
红军长征时间和里程
1、红七军团(即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于1934年7月6日,由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出发。
2、红六军团于1934年8月7日,由湘赣革命根据地遂川横石出发。
3、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21日,由中央革命根据地雩都出发。
4、红二十五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罗山何家冲出发。
5、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3月28日,由川陕革命根据地苍溪出发。
6、红二、六军团(1936年7月初正式称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桑植刘家坪出发。
人们总是习惯地将“长征”与“二万五千里长征”等同起来,实际上并不确切。
分别对三个方面红军长征路线进行测算,可知:
一、红二方面军(由贺龙、任弼时、肖克、关向应等率领)长征行程为二万余里;
二、红四方面军(由徐向前、张国焘、陈昌浩、叶剑英等率领)长征行程八千多里;
三、红一方面军(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率领)行程才是二万五千里。
因此,“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提法,只适合于红一方面军,不能概括全部红军的长征行程。
《长征日记》
《长征组歌》的作者肖华、还有长征结束后调到晋察冀第四军分区任五团团政委的肖锋,他们都有记日记的习惯,除他们外还有一些干部也都在长征途中记了日记。他们的日记为长征结束后的总结,起到了第一手资料的宝贵作用,而记得最完整最详细的是肖锋的日记。肖锋的日记是记在大小不一颜色不一的一张张碎纸片、纸头上,用针线钉成薄厚不均的一本本。上面的字有铅笔字,也有钢笔字,字迹很少,但内容却一天也不少,所记包括某天某日气候怎样,走到哪里,走了多少路,打了几仗,伤亡多少,消耗多少弹药,缴获多少枪支,经过哪几个村庄。这本弥足珍贵记录了长征途中大部分资料的日记,大约在1939年2月整理抄录完毕。正是有了这些日记才推算出长征里程。于是毛泽东发表讲话时首先提出了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一说。
十、1931年授予红七军什么称号?
1931年11月,在第一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代表中华苏维埃政府授予红七军“千里来龙”称号,以表彰红七军的功绩。此线路主要通过参观广西特委机关旧址(北流黎家庄)、北流李明瑞、俞作豫烈士纪念馆、大容山七一哨所,重温红七、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红八军军长俞作豫千里转战的壮举;到北流西埌镇木棉村参观,感受传承文化发展旅游、网红电商直播带货、引进资本新房改造旧房修复等乡村振兴建设模式和取得的成就,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