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馆 > 正文

长征的历史价值?

2024-11-14 12:34:00  来源:网络   热度:

一、长征的历史价值?

历史价值是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确立了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长征这种不畏艰苦,勇于进取,勇于担当的伟大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不朽丰碑。

长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 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 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长征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共同的精神财富!

二、长征困难及历史价值?

长征的困难不是一般人可以体验的,出来粮食短缺,还有精神的折磨,没有吃可以想办法,精神上能否看到革命的胜利需要有坚强的毅力和对革命的信仰来支撑的,革命不是一下子看到希望需要长期的艰苦卓绝奋斗才能看到革命的光明。

长征的价值是以后为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才有长征精神,不怕吃苦,不怕牺牲,舍己忘我的革命理想信念,也是新时代需要的新长征精神,为了民族复兴需要有民族信仰,朝着民族复兴的目标奋勇向前,需要几代人一代接着一代努力奋斗可以取得的。学习长征精神是民族信仰,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也是中华民族复兴道路指南针。

三、长征出发纪念馆有什么历史?

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县城东门,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是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出发长征的八大渡口之一,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中央领导人及其由中央机关组成的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就是从这里迈出长征第一步的。

四、关于长征的历史价值150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艰难的战略大转千移,史称长征。中央红军历时一年,行程两万五千多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至此,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最大的历史价值是,粉碎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实现了战略转移,形成了抗日战争的新居面。

其次,正如毛主席所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最后,长征精神是值得后人永远学习的最可宝贵的财富。

五、长征历史?

长征是指1934~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六、天台山历史遗迹?

天台山最早建庵是在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始建者为碧云大法师,碧云,系浙江仙居人,学佛于浙江天台,学成之后,即芒鞋衲衣,云游天下,寻觅修行胜地。一日,来到此山,见此地层峦叠嶂,松竹奇幽,奇花似锦,百鸟和鸣,且又远离尘俗,不禁大喜过望,连声赞叹:“此处有灵鹫(印度一佛教名山)之气势,天台之灵秀,真乃吾息杖参禅之美境也”。遂选定此山稍东一块园形平地,此地似铜锣,故称天罗山。碧云在此结茅为庵,暂作栖身之地。然后拜访山主,告以自愿在此山上建寺,并建议改名为“天台山”,山主感其愿力宏大,允其建庵,并得善男信女相助,遂于贞观二年动工建寺。两年后竣工。相传,建成之后,寺院充满奇香,多日不散,故佛寺命名为“香城院”。寺院建有九幢二十七间,十八阁,七十二殿。

寺院建成后,碧云开辟佛堂,广收僧徒,由于他学识渊博,四方僧徒,无不慕名前来求教,不到两年,僧徒达四、五百人。

明洪武五年(公元1312年)重修,是本县较早的寺院之一。寺院座北朝南,砖木结构,房屋二十七间,占地2000平方米。左边三栋是佛殿,右边三栋是书院落,中间三栋为神座,往东西步行半里许,有灵普塔,上有石碑上刻有众多大师的法讳,末尾一行刻有“龙飞天启三年葵亥孟春月吉旦重立”等字样。普塔旁有石板数块,掀开石板有一暗巷,人可下,至两层阶石处,有一圆形地下室。此处现已先后建成大雄宝殿、天王殿、燃灯阁、山神庙、千手观音殿等,是我县佛教中心,也是永丰县旅游重点景点之一。

七、于都长征纪念馆介绍?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县城东门,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是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出发长征的八大渡口之一,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中央领导人及其由中央机关组成的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就是从这里迈出长征第一步的。

红军长征原因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根据地日益缩小,中央红军被迫转移。

中央红军长征纪念馆

长征前的准备

1934年10月7日开始,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和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分别从反围剿战场或驻地兴国、宁都、石城、长汀和瑞金陆续转移到于都地域的段屋、车溪、罗坳和县城集结休整,补充兵员、武器弹药、粮食物资,进行动员和军政训练。

开始长征

10月17日至20日傍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及其直属部队和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7万人分别从梓山的山峰坝、花桥,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罗坳的孟口、鲤鱼、石尾、中埠和会昌珠兰埠等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的长征路。

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于都人民大力支援红军,调集所有的民船,架设浮桥、摆渡,有的打火把,有的送茶送饭,还有的直接参加架桥。红军渡于都河时,于都人民男女老幼从四面八方涌上桥头,向红军将士送上一杯杯茶水,一顶顶斗笠,企盼着亲人一路平安,早日归来。

修建原因

中央红军长征纪念馆

为了缅怀先辈伟业,1996年在此兴建了占地16亩的纪念碑园。

纪念碑

纪念碑高为10.18米,寓中央机关和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于10月18日在此渡河。

纪念碑详情

碑座左边为陆定一手书《长征歌》第一首“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是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长征出发的真实写照;右边为叶剑英1962年为缅怀当年赣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写的诗“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诗中引用秦朝燕国高渐离击筑高歌送别壮士荆轲刺杀秦王的历史典故,追忆叶剑英当年长征夜渡于都河时刘伯坚同志为他送行的悲壮场面和动人情景,抒发了叶帅对先烈的无限怀念和崇敬之情。

碑园西侧为渡口码头,浮桥,杨成武题写的“长征渡口”石刻,东侧为2004年移址新建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八、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中具有历史价值的语句?

四渡赤水,翻雪山过草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

九、长征历史讲解?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十、长征精神:历史传承与时代价值

长征精神的历史传承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这段艰难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战士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挺进险象环生的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长征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拥有伟大的历史传承和精神价值。长征期间,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险,坚定信念,不断战胜自然和敌人的种种艰难险阻,展现出了顽強不屈、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

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它不仅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长征精神所体现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自力更生的品质,对于激励全体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勇往直前,奋发图强,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长征精神不仅在国内产生深远影响,也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革命事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同时,长征精神在国际社会上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成为全球革命者和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士们学习借鉴的重要精神财富。

结语

长征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符号,将永远激励着全体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往直前,开创美好未来。通过弘扬和传承长征精神,我们可以汲取其所蕴含的历史和时代价值,为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

感谢您阅读本文,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将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帮助。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