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馆 > 正文

《民族英雄郑成功》读后感?

2024-09-23 01:54:05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民族英雄郑成功》读后感?

读了《郑成功》这篇文章之后,我立刻被郑成功叔叔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怀深深地震撼了,他是爱国主义的最好体现,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郑成功是民族英雄,他忠贞刚毅,气贯长虹。他虽然生活在明朝末年,但面对荷兰侵略者强占我国宝岛台湾,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他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率领厦门的驻军,广积粮草,修造船只,加强操练海军,开展渡海东征。面对荷兰侵略者的船坚炮利,他不怕牺牲,身先士卒,一鼓作气,一举击败了世界头号海上霸王----荷兰殖民者,将他们驱逐出台湾,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为祖国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  我们要学习郑成功那种舍小家顾大家卫祖国抗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主义气概!学习他不畏列强,不惧生死,不顾安危,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的大无畏英雄主义!学习他在收复台湾后,与民同甘共苦,亲如一家,团结少数民族,改变生产生活,两岸亲如一家的民族大义!  比起郑成功,我们显得那样渺小!瞧,当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是那样得无动于衷,抓鼻子挠耳朵开小差的比比皆是,一点儿也不严肃;面对那熟悉的国歌也不再心潮起伏,只是在下面哼了一两句,甚至还改了歌词,似乎唱国歌就会被嘲笑。看了郑成功叔叔那强烈的爱国情怀,我们不惭愧吗?那么,但愿在今后的升旗仪式上,我们能怀着热爱祖国的豪情,将崇敬的目光投向圣洁的国旗吧!  啊,郑成功叔叔!你那爱国爱民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会永远怀念你的丰功伟绩!

二、民族英雄纪念馆的特点?

一是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意境隽永,将“以人代史,以史托人”理念融汇到整个陈列之中,使人物与历史结合,以革命历史为线索,事件为背景,把烈士事迹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及历史事件中予以展示;

二是运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度身定制,从陈展内容的编排到形式的设计,再到展示的手法,均在不断创新中,使整个陈列创意美观、大气、流畅;

三是结构布局严谨,采用通史体系、专题体系结合;

四是采用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线雕、影雕等凝固艺术,凝聚老一辈革命家、英烈的精、气、神,凝练英烈丰富的故事,激发观众强烈的参观欲。

三、游郑成功纪念馆——探索海上英雄的传奇人生

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备受瞩目的一位伟大人物,他以其英勇、智谋和坚定无畏的精神,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海上英雄。为了更深入了解和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游郑成功纪念馆成为了一个不可错过的历史文化景点。

1. 郑成功简介

郑成功,字保忠,明末清初的抗清将领,也是中国南北抗清斗争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位历史人物。作为郑和的后代,他继承了先辈们航海的血脉,带领舰队在台湾地区坚守十几年,对抗荷兰殖民者和清朝的入侵,最终守住了台湾。

2. 纪念馆位置与特色

郑成功纪念馆位于中国台湾高雄市,馆内展示着丰富的文物、图片和文献,通过多媒体展示系统向游客展示了郑成功的一生和他为了保卫海疆所做出的贡献。纪念馆以郑成功为主题,通过场景式展览、多媒体互动和实物陈列,生动再现了那个曾经战火纷飞的岁月。游客可以深入了解郑成功的家族背景、航海历程、抗清斗争以及对台湾的影响等。

3. 参观体验与亮点

参观郑成功纪念馆,游客可以通过各类展览和文物的介绍,深入了解郑成功的英勇事迹和生平故事。除了观赏展览,互动体验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比如,游客可以亲自体验乘坐木筏,感受当年郑成功航海的艰辛;还可以参观郑家庄园,了解他在台湾地区的务农生活。这些互动环节让游客更加贴近历史,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郑成功的传奇人生。

4. 郑成功的意义与影响

郑成功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抗清英雄,他也是中国近代海洋发展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抗争精神和对故土的深情使得他成为了无数后代人学习和崇敬的对象。而他在对台湾的保卫战中留下的影响,也至今仍然在台湾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游郑成功纪念馆也是了解台湾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门户。

游郑成功纪念馆不仅仅是一次旅游观光,更是一次对历史的认知和敬意的表达。在这个纪念馆中,我们不仅仅能够看到曾经的辉煌和荣耀,更能够感受到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和坚守信念的精神。同时,这也是对那个时代和海洋英雄的致敬,更是喊出了我们心中的豪言壮语:我们要像郑成功一样,勇往直前,追求梦想。

感谢您阅读完这篇文章,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您能更全面地了解郑成功纪念馆,发现这位伟大人物的传奇人生,并且从中获取到历史的思考和启示。

四、对于民族英雄郑成功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想说的多了啊,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吧:为啥不把那些数典忘祖的家伙们S光呢?留下这么多美日的孝子贤孙给后人,唉,郑老英雄,你失策了呀。

五、郑成功外号?

郑成功(本名郑森,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

六、郑成功哥哥?

1624—1662)福建南安人,初名森,字大木。郑芝龙子。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号“国姓爷”。南明隆武二年,阻父降清无效,移师南澳,继续抗清。

永历帝立,封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十三年与张煌言合兵,大举入长江,直抵南京,东南大震,旋为清兵所败,退还厦门。

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进兵台湾,驱逐荷兰侵略军,次年收复全台。不久病卒。其没有哥哥只有弟弟

七、郑成功祖母?

明朝末年郑成功在潮汕地区反清复明的事迹在潮汕民间家喻户晓。郑成功是福建同安人,鲜为人知的是,郑成功的曾祖母却是潮汕人。

2002年3月福建省厦门市海沧镇的郑小建先生借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驱荷复台340周年活动之机,主动向有关部门捐献出他家4代珍藏的《石井郑氏族谱》一书。该谱为崇祯十三年(1640),郑芝龙命其族兄秀才郑芝鸾所编修,至今已历364年之久。

据《石井郑氏族谱》中有关郑成功家族世系传承的记载,郑成功之父为郑芝龙,祖父为郑士表,曾祖父为郑王容(号西庭公),该谱同时又指出,郑士表的生母谭氏是“潮州澄海县人”。至于郑王容何时迎取谭氏过门,谭氏究竟是澄海县哪一个地方的人,有待进一步考证。

八、郑成功家族?

田川七左卫门,郑芝龙将他过继给妻子娘家。

实际上是次子,所以又称为“田川次郎左卫门”,姓“郑”及“福住” 郑渡(《清史稿》作“郑世忠”),郑芝龙次子 郑恩(《清史稿》作“郑世恩”),郑芝龙三子,字恩庆 郑荫(《清史稿》作“郑世荫”),郑芝龙四子 郑袭(《清史稿》作“郑世袭”),郑芝龙五子,号葵庵。

康熙年间投诚清朝,钦命荣禄大夫头等兼管内阁大臣 郑世默(见于《清史稿》),郑芝龙六子,后与父亲一同就戮 台湾鱼类学家郑守让(原名郑明能)为郑成功九代裔孙,是郑成功第六子郑宽的后代。 诗人郑愁予(原名郑文韬)则为郑成功十一代裔孙。

明朝历史上,有一段时期倭寇横行。之后,经过朝廷的围堵和海禁的逐步开放,倭寇的数量下降了不少。但这一时期的明政府仍然限制对日贸易,有限地开放与东南亚的贸易,这就给了大量海盗生存的空间。

到了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影响了东南亚海域的稳定,这也引起了此时向外扩张的欧洲殖民者的注意。

这里,先说说郑成功家族有多强大。他以日本的台南,长崎为大本营。鼎盛时期,他的家族拥有3000多艘大船和20多万人的军队。这支军队里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甚至还有非洲黑人。

当时,凡是想在南洋经商的人,都要向郑成功的家人缴纳保护费。之后,他可以得到一面郑氏家族的旗帜,有了这面旗帜,他就可以安全地航行了。

由于海上交往,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海上强国都与郑成功家族有交往,对这个家族有不少记载。应该说,在西方人看来,郑成功家族的兴衰还是比较客观的。

因此,这些资料比较珍贵,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当时的状态。但是,这些西方文献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发展也没有中国文献的发展那么深入。

我们从西方文献中了解到郑成功的家族信息,一般从荷兰文献中获得,而西班牙和葡萄牙文献中很少涉及。但偏偏这两种语言的文献对这个家族的记载越来越全面。

立升是17世纪影响东南亚政局的传奇人物。1621年,他出生在意大利著名的利氏家族。1631年,他加入当时著名的多米尼加学会,从罗马圣多米诺学院毕业后成为教授,专攻哲学。

当时欧洲正在向全世界扩张,许多基督徒纷纷前往世界各地,希望把自己的神圣宗教带到全世界,让各地的人都能信仰这一神圣的宗教。

立生信仰多明会,在别人的号召下,加入了向外传播圣教的队伍。立生到菲律宾,传播西班牙殖民地的大多米尼加社会。立升被安排在闽南华商聚集地八莲区,向当地民众传播圣教。

由于多年的接触,李胜学会了闽南语和汉字。1655年,李生受马尼拉多明我会委托到闽南传教,并留在当地。

正是这次调度,改变了立生的命运。立升在闽南。他的主要任务除了传道外,还充当信使,帮助马尼拉和中国福建的多明我会传递信息。此后,李升在郑氏家族所在的闽南地区传教,开始与郑氏家族有了接触。

1663年,郑家军相继失去厦门,金门根据地,只能回到孤岛台湾。

李胜此时正在泉州开展传教工作。由于杨光宪发动反异教运动,清政府开始反对西方传教活动,到处逮捕传教士。由此,立升在中国东南沿海的传教活动必须停止。

立升不能再留在大陆,只能去台湾。1666年,立升乘坐东印度公司的轮船前往台湾鸡舍。李生在台湾待的时间不长,但对台湾郑氏家族还是比较了解的。

他受荷兰人委派与郑氏家族谈判。同年,李生离开台湾,回到马尼拉。立生希望西班牙能恢复与荷兰人的贸易往来,因此一回到马尼拉,他就开始说服西班牙殖民者。

但他的建议没有得到批准,还惹出了麻烦:他被西班牙殖民者抛弃了。后来,他被保释,回到马尼拉,在一家医院里自理。

在此期间,李生受教会委派,撰写多明会在中国的传教工作。最终,李生的手稿成为重要文献。力生也曾试图回到中国继续传教活动,但中国皇帝不再允许这样的传教活动,力生也无法返回。

1685年2月,力生在马尼拉去世。可以说,李赔率是17世纪与郑氏家族接触最多的天主教传教士。

因此,这也让郑芝龙早年的职业生涯变得十分神秘。而李生文献中关于郑芝龙早期的记载较多。郑志龙出生在沿海的一个小渔村。由于家境贫寒,郑志龙不得不向外发展,寻找翻身的机会。

他来到澳门,郑芝龙在那里以“尼古拉”的名字接受宗教洗礼,然后前往马尼拉。在这两个地方,尼古拉斯的工作都比较低端。

郑芝龙后来去了日本,投靠了一位早已发家致富的叔叔。舅舅见郑芝龙很机智,就让他打理生意,并为他完成了婚礼,娶了一个日本女人给他。

郑芝龙和这位日本女子生了两个儿子。我们中国文学对郑芝龙的记载很少。我不知道他是否去过马尼拉和日本。现在,立生的文献向我们证实,他确实去过这两个地方。

之前我们读到,关于郑芝龙事迹的文献大多完成于18世纪。这些书本和事迹发生在相隔一两百年的地方。因此,这些文件的真伪很难鉴别,我们不能全部相信。

直到李生的文献被发现,他的出版时间和事迹都发生在最近,可以说是最早记载郑芝龙事迹的文献。所以,李生文学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在文书的后半部分,李生记录了郑芝龙的事迹,他做了商人,做了土匪,实力不断壮大。他被降至明朝,当了地方官……当然,郑芝龙投降清政府,在叛乱中被杀。

为了彻底消灭郑氏家族,顺治年间,清政府实施移边禁海法令,要求与台湾接壤的浙,闽,粤沿海地区居民全部迁往大陆,并设置防御界线,防止居民入海,通商等行为。

这一法令给沿海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离岸30里以内的村庄和田地全部被烧毁,尤其是闽南地区。大火持续了两个月,现场狼狈不堪。

此时,李生正在中国传教。他奔波于厦门和金门之间,照顾受伤的当地民众。他也亲眼目睹了这一野蛮法令带来的危害性,并将所见所闻写进了文献。

据李生记载,清军把东南沿海的东西都烧掉了。大火持续了几个星期,厦门甚至有三天见不到太阳。台湾方面,郑氏家族的郑成功为稳固台湾根据地,决定收复台湾。

李生并没有随郑成功去台湾,见证收复台湾的过程。他留在金门,却亲眼目睹了郑成功出征时的庞大大军。1661年4月,一支由500艘船和4万人组成的军队前往台湾岛。

经过一年多的激战,荷兰人投降,郑成功占领台湾岛。值得注意的是,据立生记载,郑成功军队约有9000名士兵死于此役,而荷兰则有632人死亡。

九、郑成功后代?

有10子,分别是郑经、郑聪、郑明、郑睿、郑智、郑宽、郑裕、郑温、郑柔、郑发。

郑经(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男,一名郑锦,字贤之、元之,号式天,昵称“锦舍”,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石井镇人。延平王郑成功长子,生母董氏,台湾明郑时期的统治者,袭封其父延平王的爵位

十、郑成功子孙?

根据资料记载,郑成功共育有十个儿子。分别是郑经、郑聪、郑明、郑睿、郑智、郑宽、郑裕、郑温、郑柔、郑发

郑克塽(1670年8月13日—1707年9月22日),幼名秦,人称秦舍,字实弘,号晦堂,郑经次子,郑成功之孙。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及陈永华相继去世,重臣冯锡范联合郑经从弟等人发动政变,刺杀监国郑克臧得逞,立年仅十二岁的郑克塽为延平郡王。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水师提督施琅于澎湖海战大破郑军舰队,攻占澎湖,郑军主将刘国轩逃回台湾。冯锡范遂劝说郑克塽降清。七月初五,冯锡范命郑德潇写降表。七月十五日,冯锡范将郑克塽送交施琅。八月十三日,施琅进入台湾受降。随后郑克塽前往京师,特封为公爵,隶汉军正红旗,赐府邸,郑聪、郑克举等皆受封。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郑克塽病故,爵位无袭。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