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馆 > 正文

徐州苏轼纪念馆开放时间?

2024-09-05 16:00:09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徐州苏轼纪念馆开放时间?

徐州苏轼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古代文学家苏轼而建的博物馆,位于江苏徐州市云龙区。根据最新信息,徐州苏轼纪念馆的开放时间如下:

周二至周日:上午9:00至下午16:30(下午16:00停止入场)

请注意,开放时间可能会因节假日或其他特殊情况而有所调整。建议你在前往参观之前,提前确认纪念馆的具体开放时间。你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电话或其他渠道获取最准确的开放信息。

二、苏轼纪念馆碑文?

表忠观碑》,苏轼撰文并书丹,北宋元丰元年(1078)刻立,分四石两面刻,每面正书6行,行20字。拓纸均高40厘米、宽60厘米,扬州市图书馆藏拓。

明朝重刻的《表忠观碑》

《表忠观碑》为苏轼43岁盛年所书,是硕果仅存的少数东坡书法精品之一。此碑书法脱胎于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笔画劲健遒美,颇承唐碑余绪,为苏东坡“四大名碑”(《表忠观碑》、《丰乐亭记》、《醉翁亭记》、《奎宸阁碑》)之首。

三、别徐州苏轼?

北宋苏轼的《江城子·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苏轼从熙宁十年一直到元丰二年,都在徐州任知州,他在徐州的时候,革除各种弊端,对徐州百姓颇有造福,但是在元丰二年三月,苏轼却由徐州转调到湖州,在转调途中,苏轼想起在徐州的这几年,有感而发,遂写下了上面这一首《江城子·别徐州》的词作。

四、苏轼徐州经典诗句?

《江城子.别徐州》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原文如下: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五、苏轼纪念馆要门票吗?

苏东坡纪念馆门票免费。

位于苏堤的南端,由庭院、展厅和东坡世苑三部分组成。庭园由矮栏竹篱圈围,园中花木扶疏,竹影婆娑,中央为苏东坡像。展厅为两层,楼下展区是苏东坡在杭州的政绩介绍,楼上展区介绍了苏东坡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后院的东坡艺苑内是苏东坡书画的拓片、复制品及诗意画等,可供游人参观与选购。

六、徐州纪念馆怎么预约?

1.

点击公众号菜单 “预约参观”,进入预约页面。

2.

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参观日期与入馆时段,点击“预约参观票”按钮,仔细阅读预约须知,点击“我已阅读并同意”按钮,进入填写预约信息界面。

3.

填写观众信息,包括观众姓名、证件号码、儿童数量等,填写完成后,点击确定添加。

4.

点击“确定添加”按钮之后,进入提交预约界面,确认观众信息,填写手机号码。还可添加观众信息(最多5人),同时预约多人,一起进馆参观。

七、苏轼为什么被贬徐州

苏轼入仕以来,就介于新党和旧党斗争之间。

王安石变法本着富国强兵的出发点,但在推行时却操之过急,被旧党抓住把柄,而苏轼完全站在旧党一边,指出新政的弊端,从而和王安石形同陌路,政治斗争越来越激烈。

熙宁二年(1069年),苏轼上书论贡举之法不当轻改,从而招致宰相王安石的批评,因而被贬至徐州。苏轼在徐州二年,修了著名的苏堤,留下了美食-东坡肉和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

八、苏轼离开徐州时谁接任?

接替他密州知府职位的孔宗翰。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冬天,苏轼离开密州(今山东潍坊诸城),接任苏东坡密州知府职位的是孔宗翰。第二年春天,苏轼到徐州赴任,写了五首绝句给孔宗翰。

九、苏轼徒知徐州的原文?

(苏轼)徙知①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②,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③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④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⑤,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⑥。轼庐⑦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⑧以守,卒⑨全⑩其城。

(《宋史·苏轼传》)

十、苏轼黄州惠州徐州全诗?

这是苏东坡临终前两个月所写的诗,

尽管他已经注入了自己特有的幽默感,

我们依旧能感受到他在人生最后时刻所怀有的悲凉。

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地方,

是苏轼人生的低谷,而就是在这里,

他才真正变成了世人心中最爱的苏东坡——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宋·苏轼

解析

“自题金山画像”,中的“金山画像”出自当时著名画家李公麟之手,被黄庭坚称作是最像苏东坡的画像。画上的苏东坡手执藤杖,坐磐石上,有种喝醉酒的意态。可惜画成之时,苏东坡并没有看到,否则定有不少佳作诞生。十年之后(1101)苏东坡北归途中经过真州游金山寺时才看到这幅画像,他仿佛觉察到生命走到了尽头,回望一生轨迹,细数功绩事业,一时间感慨万千,遂作此六言诗。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