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馆 > 正文

施琅大将军最后结局?

2024-08-06 00:40:09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施琅大将军最后结局?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 施琅原为明将总兵郑芝龙的部将。他投奔郑成功后,成为郑成功得力部将。期间施琅与郑成功部下曾德发生纠纷,致使施琅家人被郑成功诛杀,施琅决定归顺清廷。康熙授予施琅福建水师提督,准备攻打台湾。1683年,施琅指挥清军在澎湖海战大获全胜,收复了台湾。1696年,施琅逝世,谥号襄庄。

二、施琅大将军里施琅妻子的扮演者?

宋笠娜,出生于四川,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主演《大汉风》、《红领章》、《昭君出塞》、《施琅大将军》、《滇西1944》等多部影视作品。   

三、施琅大将军谁演的皇帝?

电视剧施琅大将军里面皇帝是宋昊林

四、石井有个海,那施琅将军将军的石像的。那个海在哪?

晋江市深沪湾畔的衙口村,原称浔海,因清靖海侯施琅在家乡建将军府,声名显赫,故相沿成为俗称。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施琅卒于惠安任上。清廷为表彰其功勋,敕建祠於故里,后代有重修,所以保存较为完整。后殿即主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殿内塑有一尊靖海侯施琅将军坐像,着清代官服,一脸和气,似可亲近。殿上高悬“忠勇性成”御嘉木匾,褒括了其人之平生,由是观瞻,遥想此公生前叱咤海疆,令人顿生敬慕之感。

五、将军渡纪念馆收费吗?

这个是不收费的,免费开放也被评为红色旅游景点,所以将军渡纪念馆不收费

六、将军渡纪念馆开馆时间?

将军渡纪念馆共分为序厅、战略态势、渡河准备、强渡黄河、鲁西南战役、人民支前、英雄儿女、老区新貌、治黄成就9个展厅。在强渡黄河展厅,记者看到该展厅展示了刘邓大军12万人以孙口为中心渡口,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实施正面强渡,一举突破上有飞机轰炸、对岸有重兵把守的黄河天险。

地址:濮阳市孙口乡政府东南2公里

门票: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全天(8.30~16.30)

七、《施琅遗事》施将军名琅,闽之晋江人?

施琅,福建晋江人,字尊侯,号琢公。初为郑芝龙部将,郑芝龙降清后,为同安总兵。康熙初迁水师提督,二十二年(1683)攻取台湾,并疏请置官设防。封靖海侯。 幼有神力 公讳琅,字尊侯,琢公其号,闽之晋江人也。族世里居,别见先代谱牒,不具志。

父达一赠公,举丈夫子三人,公其仲也。将诞,母太夫人洪梦鼓乐从天神迎宝镜来,授母曰:“室小,请置诸祠堂。”

觉而生公。

少倜傥,不类恒儿,荐绅庄公际昌一见大异。里有神宇,曰定光庵,公垂髫赴塾,每诣神稽首,见神随之拜起,知者咸异焉。

既而赠公遭外衅,家落,公年未及冠,学书未成,弃而习战陈、剑击诸技,于兵法无不兼精,智勇为万人敌。

当明之崇祯癸未,随族父武毅伯福军中。

时主兵者募壮士,置铁鼎中庭,重不下千角力,集健卒数千人莫有举者,公熟视曰:“无难耳。”

弃袂举行数十武,徐置其所,容色无纤毫异。

又主兵之帐下,有素以力著者,莫能挠其臂,与公角,竟折之。

主兵者骇曰:“神力也。”

八、施琅 妻子?

施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

1696年,施琅逝世,赐谥襄庄,赠太子少傅衔。施琅死后与其妻王氏、黄氏合葬。泉州城内有靖海侯府和施氏大宗祠。在同安东郊有绩光铜柱坊,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九、施琅结局?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施琅逝世,谥号襄庄,赠太子少傅衔,就此结束了其传奇的一生。

收复台湾后的施琅,也参与组织了台湾地区的生产和开发,为台海交流与台湾地区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历史上的施琅,曾是郑成功的部将,但最终却成为了郑氏集团的“掘墓人”。

施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

早年的施琅是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部将,从17岁开始就跟随郑芝龙南征北战,屡立战功,郑芝龙对其也是非常器重。

在顺治三年(1646年),原本在东南沿海组织抗清的郑芝龙,突然选择了向清朝投降,这使得当时闽浙一代的抗清形势瞬间恶化,在期间,郑成功还因不愿投降清朝而与其父郑芝龙反目。施琅也就是在这一时期随同郑芝龙投降了清朝,这也是他第一次投降清朝。

然而,此时的施琅并没有受到重用,不仅要忍受寄人篱下的苦闷,还受到了其他将领的限制和掣肘,于是施琅带队归顺了郑成功,重新开始了反清之举,并且就此成为了郑成功手下数一数二的大将。

可是好景不长,施琅与郑成功反目了。

其实施琅与郑成功的反目仅仅是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两人只是因为争夺一名叫做曾德侍从,就此变得相互不信任,双方也随之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最终的结果是施琅只身逃走,全家尽数被郑成功屠灭。

“曾德事件”的爆发实际上尤其必然性。有人说曾德本就是清朝派来奸细,而实际上,此时的郑成功在已经开始变得性格多疑,且喜好杀戮,这一时期被他处死的亲信和将领不在少数,这也使得郑氏集团内部是人人自危。

就这样,施琅于顺治九年(1652年)第二次归降了清朝,并且受到了重用,只是在后来与郑氏集团的三次大战中,施琅皆以战败收场,加上鳌拜专权,对其进行了打压和牵制,使得施琅沉积了十多年的时间。

而实际上,导致施琅沉积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亲政后的康熙皇帝始终坚持以和平方式统一台湾,并且先后与郑氏集团领导人郑经进行了多次会谈,但是结果均已谈判破裂收场。

直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皇帝彻底平定“三藩之乱”后,才最终决定通过武力方式收复台湾。

然而此时的施琅却遭到了朝廷中大部分官员的怀疑,一来是因为其原是郑氏集团的旧将,一直以来就受到怀疑,二来就是因为此前三次与郑氏集团的战争的失败结局,所以他并不为人所看好。

然而此时朝中有人愿意用身家性命做担保,力荐施琅带兵功台,这个人便是当时的福建总督姚启圣。

于是,在姚启圣的力荐之下,施琅才得以披挂上阵,有机会为自己的家人报仇雪恨。

然而,施琅此后的做法颇为人所诟病,甚至可以用“恩将仇报”来形容。

他先是担心姚启圣同自己争功,极力排挤姚启圣,将“二人协同平台”变为了由他自己“一人独断指挥”,于是姚启圣并没有参与直接的攻台战斗,而是在后方负责军需给养。

就在施琅攻克澎湖,迫使郑氏集团投降后,施琅却马上上疏,以支援不利为由弹劾姚启圣,结果让姚启圣陷入了极为不利的舆论环境之中。

最后的结果是,施琅因功被封为靖海侯,而用全家性命做为担保推荐施琅的姚启圣却落得几乎没有任何封赏的地步。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姚启圣在困苦与疾病中去世,终年六十,其葬礼的钱都是同僚东拼西凑出来的。不得不说这也算是施琅人生中的一个巨大的污点。

十、施琅孙子?

有施剑龙等53个孙子。

施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人。崇祯十年,17岁的施琅加入了明总兵郑芝龙(郑成功老爹)的队伍,在他手下当千夫长。因剿捕山贼有功,被封了将 军。后因与郑成功发生矛盾,父、弟被杀而降清。经推荐,被任为福建水师提督。从康熙三年起,曾多次建议征台。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奉命率水师2万余人,战船20余艘,自福建东山出发,进击台、澎,经过几天奋战,大败澎湖守军,灭了郑氏政权,因功被封为靖海侯。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