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馆 > 正文

列宁趣闻

2024-08-01 21:18:11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列宁趣闻

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和革命家,列宁无疑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学术界和一般公众中,人们对列宁的生活和趣闻了解甚少。在本篇博客中,我将揭示一些有关列宁的趣闻,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位伟大的领导人。

列宁的铜像故事

你是否知道在世界各地有很多列宁的铜像?这些铜像是对列宁及其思想的纪念。然而,其中一尊铜像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趣闻。据说,在俄罗斯一座城市的列宁铜像上,每年都会不知何故地长出胡子。市政当局费尽心思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每次都不能持久。这一奇怪的现象一直困扰着人们,使得这尊列宁铜像成为该城市的一大奇观。

然而,真相却比人们想象的要简单得多:原来这只是一只毛毛虫的杰作!每年秋天,毛毛虫会在这尊铜像上筑起一个巢穴,而它们的细小的绒毛聚集在一起,看起来就像一副胡子。这一发现令人大感意外,却也颇为有趣。

列宁的喜爱之曲

列宁是一个热爱音乐的人,他从小就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在他的众多喜欢的曲目中,有一首曲子却让他情绪激动,一到听到这首曲子,他就会不禁拍起手来。

这首曲子叫做《工人进行曲》,它是俄罗斯作曲家亚历山大·阿列克谢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这支进行曲曾成为俄罗斯革命运动的象征,它激励着列宁和其他革命者,让他们坚定地追求社会公正和平等。

每当列宁听到这支进行曲,他就会立即停下手上的工作,站起来拍起手来,表达他内心深处的激情和坚定信念。这一幕常常让与他陪伴的人们感到振奋,这首曲子也成为了许多革命者心中的力量源泉。

列宁的幽默感

尽管列宁是一位严肃的政治家,但他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幽默感。他经常对朋友和同事们开玩笑,以轻松的氛围来缓解紧张的政治局势。

有一次,列宁的同事们为他庆祝生日,送给他一本装满笑话的书。列宁非常喜欢这个礼物,他读了一些笑话给大家听,不时会引发一阵阵欢笑。

他特别喜欢一则笑话,它讲述了一个农民在庙里为自己的猪祈祷,希望它能长得更快。这个笑话让列宁哈哈大笑,他觉得这正是他们所处的时代的一个象征。尽管他们的目标是为了社会公正和平等,但有时候也需要一些幽默感来缓解压力,这也是列宁深知的道理。

结语

通过这些列宁的趣闻,我们不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位伟大的领导人,也能看到他作为一个人的多面性。列宁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革命家,也是一个喜欢音乐、有幽默感的人。这些趣闻使我们更加亲近这位曾领导着伟大革命的人物。

希望这些有趣的故事能让你更加了解列宁,并对他的贡献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列宁的死因是什么?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然而,他的死却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列宁在临死之前,暗中口述了《给代表大会的信》,这一文件将作为“列宁的遗嘱”载入史册,因为他提出的条件是这封信应当在他死后举行的那次代表大会上宣读。在这封信里,他评价了自己所有的亲密战友,并且指出了每个人的相当重大的缺点。斯大林是列宁最后说到的一位。

领袖把斯大林同托洛茨基放在一起进行了评价:“分裂的危险,一大半是由他们之间的关系造成的,而这种分裂是可以避免的……把中央委员人数增加……就可以避免分裂……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另一方面,托洛茨基同志……大概是现在的中央委员会中最有才能的人,但他又过分自信,过分热衷于事情的纯粹行政方面”。

列宁弥留之际,布哈林在列宁床边。布哈林回忆道:“我跑进伊里奇的房间,伊里奇已快咽气。他的脸向后仰,脸色苍白,呼呼地喘气,手悬在半空。”季诺维也夫在文中这么写道:“伊里奇死了,一小时后我们乘车去看已不在人世的伊里奇,有布哈林、托姆斯基、加里宁、斯大林、加米涅夫和我”。斯大林就这样把布哈林弄到莫斯科去了。托洛茨基后来也说,正是斯大林下毒害死了列宁。而从以上材料中也可以看出,似乎这一说法证据确凿。

然而有人却不这样看,维·什克洛夫斯基教授从名医什克洛夫斯基的遗物中找到了本来应该已被销毁的奥西波夫医生和多布罗加耶夫医生的诊断书。奥西波夫医生是列宁的一个主治医师,多布罗加耶夫医生是言语矫正专家,曾帮助列宁恢复语言能力。这份诊断书中这样写道:“最终诊断否定了列宁的病是由梅毒引起或他是被砒霜毒死的说法。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受损。列宁的父母也死于此病”。

列宁究竟是被毒死还是病死的呢?这位伟人如何走完他最后的人生旅程?这一切吸引着人们在领悟这位伟人的思想的同时,思索着这个未解之谜。

三、列宁名人事迹

列宁名人事迹

列宁名人事迹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Vladimir Ilyich Lenin)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他的名人事迹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走向。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理论家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列宁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全球政治格局的重塑产生了重大影响。

早年经历

列宁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他来自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在列宁的成长过程中,他对社会不公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弊端产生了强烈的批评意识。

年轻的列宁在接触到俄罗斯民主派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后,开始热衷于参与革命活动。他坚信只有通过推翻沙皇专制政府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

领导布尔什维克党

列宁是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的领导才能和政治智慧使得他成为了党内的主要领导人。他坚信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积极组织工人和农民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并在1917年成功地领导了十月革命。

列宁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他提出了“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并将其贯彻于布尔什维克党的政策中。列宁认为,只有通过暴力革命和推翻旧的统治阶级,才能为无产阶级争取权力。

建立苏联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他制定了一系列激进的政策和经济改革来推动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并鼓励私人经济的发展。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经济上的压力。然而,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接掌政权,并实施了更加集中和权威的经济和政治控制措施。

列宁主义的传承

列宁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苏联。他的思想和理论对其他许多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列宁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派别,逐渐发展成为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主要思想潮流。

尽管列宁主义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但它也受到了一些批评。有人认为列宁主义过于强调革命的暴力手段,忽视了人权和民主价值。然而,无论如何评价列宁的思想和方法,他的名人事迹无疑对20世纪的世界格局和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结论

总的来说,列宁是一位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的政治家。他以无产阶级革命为信念,并通过领导十月革命实现了革命的胜利。他的理论和思想为社会主义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事业提供了坚实基础。

然而,要全面评价列宁的名人事迹,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在政治控制和暴力手段上的局限性。无论如何,列宁的努力和成就都对我们理解和研究20世纪的历史和政治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四、列宁诚信的故事

列宁诚信的故事

诚信是一种重要的美德,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秉持的原则。即使在商业交易、社交互动以及人际关系中,诚信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领袖以他们的诚信精神而被人们所铭记。而俄国革命家弗拉基米尔·列宁(Vladimir Lenin)正是其中之一。

列宁是俄罗斯革命的主要领导者,他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尽管他在政治上有着自己的理念和战略,但他以其诚信和正直而闻名于世。列宁不仅对自己的忠诚和信仰坚定不移,也对他人的诚信要求十分严格。

列宁诚信的故事中最为著名的一则是他在国内流亡期间的经历。当时,列宁被沙皇政府判处流放,被迫离开俄罗斯前往欧洲。在他的携带物品中,他有一大笔钱用于资助革命运动。

然而,当列宁到达德国柏林时,他的钱包不慎丢失了。虽然这笔钱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但列宁没有丝毫犹豫地决定将其归还给失主。他相信,诚信是促进革命运动的重要基石,并且他不愿以不诚信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于是,列宁把一封信写给了柏林警察局,描述了这笔遗失的款项和他自己的情况。他请求警察局在找到失主后将这笔钱归还给他们。这一行为展示了列宁的高尚品格和不屈的诚信。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处境而放弃诚实和道德的原则。

事后,这封信被一个诚实的人找到,并送到了柏林警察局。在确认此人的身份后,警察局将钱交还给了列宁。这一故事迅速传播开来,人们对列宁的诚信赞叹不已。

列宁的诚信精神在当时不仅是一种个人原则,也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他的行为激励着追随他的人们严格要求自己的诚信标准。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革命运动中,诚信都是他们秉持的核心价值。

同时,列宁的诚信行为也影响了国际社会。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对他的诚实和诚信印象深刻,与他进行政治和经济交往更加信任。在与其他国家的谈判和协商中,列宁始终以诚实、公正和坦率的态度为基础,获得了成功。

列宁的诚信故事也带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无论我们身处什么环境,遇到什么困境,诚实和诚信都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美德。诚信不仅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而且也能够推动我们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正如列宁所说:“诚信是建立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维系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基石。” 诚信是我们成功的基础,是我们事业的支持和推动力。

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团体,我们都应该以列宁的诚信精神为榜样。在生活中,我们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不撒谎、不欺骗,与他人建立起真诚的关系。在事业中,我们要秉持良心和正直的行为,以诚信赢得他人的支持与帮助。

总之,列宁的诚信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珍贵的道德课。诚实和诚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可替代的品质,也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让我们向列宁学习,将诚信融入到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并以此建立更加美好的社会。

五、列宁辩证思维方法

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难题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而列宁辩证思维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严谨的思考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本质、分析事物矛盾,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什么是列宁辩证思维方法?

列宁辩证思维方法是由俄国共产党领导人列宁提出的一种思考方式,其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矛盾运动而实现的,强调对事物的整体性、矛盾性和发展性的认识。

列宁辩证思维方法具有科学性、理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它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不能片面地看待事物,而是要从多个方面、多个因素综合考虑。同时,还要注重实践,通过实践不断验证和修正我们的思维方式。

列宁辩证思维方法的基本原则

列宁辩证思维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辩证思维要求我们把事物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体。只有从整体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矛盾。
  2. 对事物的矛盾性认识: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辩证思维要求我们深刻认识事物内部的矛盾,并通过矛盾的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3. 对事物的发展性认识:事物是相对的、有发展的。辩证思维要求我们对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为解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列宁辩证思维方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践不断验证和修正我们的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如何运用列宁辩证思维方法?

运用列宁辩证思维方法需要具备科学的思维态度和方法论。以下是几个简要的步骤:

  1. 全面认识问题:对于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不能只看一面,而是要全面、系统地去认识它。这需要我们收集相关信息、分析各种因素,并从整体的角度审视问题。
  2. 分析问题的矛盾:问题往往包含着多个矛盾,辩证思维要求我们深入分析问题的矛盾,并找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3.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辩证思维注重对问题本质的把握,通过对事物的整体性和矛盾性的认识,我们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这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4. 实践验证和修正:列宁辩证思维方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我们的思维方式需要通过实践不断验证和修正。只有实践出真知,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列宁辩证思维方法的意义

列宁辩证思维方法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难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列宁辩证思维方法指导我们正确看待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矛盾,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动态。

其次,列宁辩证思维方法要求我们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避免过分简化和片面化的认识,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列宁辩证思维方法注重实践,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通过实践验证和修正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能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列宁辩证思维方法是一种科学严谨的思考方式,具有科学性、理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运用,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这种思考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六、列宁有什么简单易懂的著作?

一、列宁对阶级的正面定义最终完成

列宁的完成是划时代的。列宁对阶级做出了一个清晰的划分。因为这个划分足够清晰,所以我们直接舍弃了列宁散见于其他著作中的描述,开门见山地分析这个著名的论述。

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中写道: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 (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1]

这一论述如此经典,以至于凡是讲述阶级划分的人,无不以之为金科玉律而大加论述的。

列宁首先总体概括了这一关系的内容:“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这一论述虽然在行文上与后文类似,但是内涵上却更加概括,因此需要单独拎出来而不与后文成“并列关系”。列宁强调了一个分析阶级的抓手:“社会生产体系中的地位”,这一抓手前有一个现实的条件“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

一句话,进行任何阶级的分析,都必须以一定的历史条件、历史背景为基础,通过分析社会生产关系来分析阶级。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

随后,列宁罗列了分析阶级的三条标准

第一, 社会成员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即列宁所谓的“同生产资料的关系 (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其核心便是是否可以占有生产资料,并对生产资料产生实际的“管领”、“控制”、“支配”的权利。这一权利可以是来自于所有权,也可以来自所有权主的授权。但无论如何,它必须达到实际的“管领”、“控制”、“支配”的程度,而绝不能像仅买了10股股份的无产者那样,仅仅是逻辑上的、理论上的、可能的程度。有人说,沃伦·巴菲特作为一位金融资本家,通过其运营的资本持股无数上市公司,但巴菲特本人并不实际管领这些公司的生产,也即不实际支配和使用这些公司的生产资料。更有甚者,与巴菲特签订特别的购股协议,要求巴菲特只参与经济利益的分配,不能参与企业管理。但这丝毫不意味着这位金融巨鳄失去了同生产资料的关系。相反,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内部对生产进行规划的分工和考量,力图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内部勾当而已。如果谁认为只参股不管理的金融资本同只买了10股股份的无产者一样,不具有实际的生产资料的占有地位的话,那就是只会抠字眼而不懂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傻瓜!

第二, 社会成员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即列宁所说的“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这一点,马克思与恩格斯也反复强调到,即劳动组织中的支配权。雇佣劳动者因为已经将其自身的劳动能力出卖给了资本家,因此,在劳动组织中,劳动者不能自己安排自己进行生产,相反,劳动者必须在资本家及其附庸、监工等人的支配、管理乃至监视下进行劳动。在整个劳动组织中,劳动者仅仅是被支配者,不享有什么民主权利,或者享有的范围很少、层级很低,只能经常性地在最基层说上一些话。这一劳动组织中支配别人劳动的内容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也将不断被提及,成为划分阶级的重要标准。

第三, 社会成员收取劳动成果的方式和数量。即列宁所说的:“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社会成员收取的劳动成果的载体,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主要表现为货币。获取收入的方式无非四种,工资、利息、利润、地租(现代社会表现为房租)。劳动者获得工资、资本家收取利润,投在金融市场的过剩资本获得利息、房主获得房租或地租。如果我们把房屋“拟制”为一项金融资产,那么,房租也就成为这项金融资产的利息,而这一利息水平被西经称为“还原利率”。其次是数量,更进一步说是获得劳动成果所表现的货币额同自身劳动力价值的关系。工人的具体工资一般和劳动力价值大小相仿佛,资本家的利润额同其总资本的大小、平均利润率和个别经营状况相关,利息水平同资本总量的大小和利率水平相关。毫无疑问,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我们应当查看组成其总收入中的主要部分是什么。一个月入3000元的无产者完全可以花200元在A股上买10股某企业的股份,而这一200元的股票也可以给他带来每年5-6块钱(每月4-6毛钱)的股息收入。但我们却不可能责难这样的一位无产者是寄生虫。因为他的股息收入在他的总收入中仅占不到万分之二。他无法依赖这一笔股息收入为生。然而,量必将引起质变。当一个人依靠股息收入逐渐地、部分地可以谋生,占据他总收入的30%、40%、乃至50%及以上的时候,他就逐渐由一个无产者而成为一个半无产者,乃至一个小资产阶级。

最后,列宁对阶级做了总结:“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因为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这一条件主要是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和劳动组织中的支配地位,所以,在结果上,一个集团可以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这里的“劳动”的概念并不周延,我们知道,只有劳动力或者物化劳动才能作为商品而存在,前者是劳动者本人,后者是现实的商品。“劳动”仅仅是“劳动力”的消耗的过程。因此,列宁此言可以做扩展性解释,即占有着支配劳动的总过程(即劳动组织中的支配权这一项权力及其应用)和劳动果实(即剩余价值)。

就此,我们对列宁的定义已经基本梳理清晰。说穿了,如果我们从“方便解说和传播”的角度去理解列宁的意思,就像不少人已经总结的那样:在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生产资料)、人与人的关系(劳动组织中的支配与被支配)、人与劳动成果的关系(人与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之间的分配关系),这三重意思上进行综合判断。

而这三种因素,实际上是互相联系的因果关系,三重因素不过是资本主义生产体系这一重因素的拆解罢了!

对资产阶级来说,正是因为在生产领域占有着、管领着、支配着一定的生产资料,并雇佣一定的劳动力,也就因此可以在劳动组织中支配劳动者,也就因此可以在分配领域占有剩余价值;

对无产阶级来说,正是因为一无所有,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为了获得生活来源,所以需要出卖自身的劳动能力,所以要在生产领域中被资本家支配,也因此就在分配领域中无法获得自己生产的剩余价值,从而呈现出被剥削的画面。分配关系的不平衡不是其自身造成的,而是由生产领域造成的。“这些一定的分配形式是以生产条件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和生产当事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的。因此,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2]

二、毛主席对阶级的划分

在毛主席这里,问题就更加清晰了,以至于毛主席写下了光辉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系统的论述了半殖民地的中国在帝国主义时代中各阶级的构成、特点和革命态度。这一系统的阶级分析相比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其他导师的阶级分析论述,更显得十分突出

该文写于1925年,毛主席时年32岁。

开篇,毛主席先写下一段总括性的论述: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随后,毛主席把中国社会分成了6个阶层或阶级,由大到小依次是:地主阶级或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游民无产者。也许毛主席对每个阶级的命名或取词不是最严谨的,但这丝毫不妨碍毛主席对这个阶级的本质的把握。

1. 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

2. 中产阶级:“这个阶级代表中国城乡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

3. 小资产阶级:“自耕农手工业主小知识阶层——学生界中小学教员小员司小事务员小律师小商人等都属于这一类。……自耕农和手工业主所经营的,都是小生产的经济。

第一部分是有余钱剩米的,即用其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除自给外,每年有余剩。”、

第二部分是在经济上大体上可以自给的。……他们觉得现在如果只使用和从前相等的劳动,就会不能维持生活。必须增加劳动时间,每天起早散晚,对于职业加倍注意,方能维持生活。”、

第三部分是生活下降的。这一部分人好些大概原先是所谓殷实人家,渐渐变得仅仅可以保住,渐渐变得生活下降了。……这种人因为他们过去过着好日子,后来逐年下降,负债渐多,渐次过着凄凉的日子。

4. 半无产阶级:“此处所谓半无产阶级,包含:(一)绝大部分半自耕农,(二)贫农,(三)小手工业者,(四)店员,(五)小贩等五种。

“①半自耕农,其生活苦于自耕农,因其食粮每年大约有一半不够,须租别人田地,或者出卖一部分劳动力,或经营小商,以资弥补。”

“②贫农是农村中的佃农,受地主的剥削。其经济地位又分两部分。一部分贫农有比较充足的农具和相当数量的资金。此种农民,每年劳动结果,自己可得一半。不足部分,可以种杂粮、捞鱼虾、饲鸡豕,或出卖一部分劳动力,勉强维持生活,于艰难竭蹶之中,存聊以卒岁之想。所谓另一部分贫农,则既无充足的农具,又无资金,肥料不足,土地歉收,送租之外,所得无几,更需要出卖一部分劳动力。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③小手工业者所以称为半无产阶级,是因为他们虽然自有简单的生产手段,且系一种自由职业,但他们也常常被迫出卖一部分劳动力,其经济地位略与农村中的贫农相当。因其家庭负担之重,工资和生活费用之不相称,时有贫困的压迫和失业的恐慌,和贫农亦大致相同。”

“④店员是商店的雇员,以微薄的薪资,供家庭的费用,物价年年增长,薪给往往须数年一增,偶与此辈倾谈,便见叫苦不迭。其地位和贫农及小手工业者不相上下,对于革命宣传极易接受。

“⑤小贩不论肩挑叫卖,或街畔摊售,总之本小利微,吃着不够。其地位和贫农不相上下,其需要一个变更现状的革命,也和贫农相同。

5. 无产阶级:“二百万左右的产业工人中,主要为铁路、矿山、海运、纺织、造船五种产业的工人。”

6. 游民无产者:“为失了土地的农民和失了工作机会的手工业工人。”

毛主席在文章的最后总结道:“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我们细致分析毛主席对阶级进行划分的描述时,会发现,毛主席所使用的方法与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中所列举的方法是一致的:

1.看是否具有生产资料,以及拥有的数量,比如小资产阶级都拥有相对充分的生产资料,而半无产者基本都拥有一定的、或多或少的生产资料,工业无产阶级则不拥有丝毫生产资料;

2.看劳动力是否受他人支配,比如贫农需要向地主出卖一定的劳动力,受地主的支配和剥削,工人需要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等等;

3.看劳动成果的占有方式和多寡,比如第一部分的贫农,每年的劳动成果自己只能得到一半,另一半需要另想办法,比如小手工业者,其工资和生活费用不相称等等,不一而足。

毛主席虽然没有对每一个阶级都严格的按照三项标准进行分析,但是面对可能具有模糊性和产生混淆的重点问题时,主要是对小资产阶级和半无产者,毛主席则面面俱到地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每一个阶级的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了相应的政治立场。

这一方法在毛主席于1933年所写的《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文中同样得到充分的运用。我们不再赘述。

导师们已经将方法交给了我们。那么,如何做当今世界的阶级划分,是一个属于今天的任务。(未完待续)——————————————————————

我是 @风雷 ,欢迎关注!


[1] 《列宁全集》第37卷,《伟大的创举》,第13页。 [2] 《马恩全集》第25卷(下),第997页。

七、有关列宁的书籍,有哪些推荐?

>> 目前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已经不是开展过去那种分散的“手工业方式的”工作,而是进行联合,进行组织。为此就需要纲领;纲领应该表述我们的基本观点,明确规定我们当前的政治任务,提出一些最迫切的要求,以便确定鼓动工作的范围,使它步调一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从争取实现零星小要求的局部性片断性鼓动提高到争取实现社会民主党的全部要求的鼓动。现在社会民主党的活动已经带动了相当多的知识分子社会党人和觉悟工人,因此迫切需要用纲领来巩固他们之间的联系,从而为他们今后更广泛的活动打下牢固的基础。

>> 为了使争论不致没有结果,不致变成个人的争吵,不致造成观点混乱和敌我不分,在这场争论中绝对必须加进纲领问题。只有弄清楚分歧究竟在哪里, 分歧的程度有多深,是实质上的分歧还是枝节问题上的分歧,这些分歧是不是妨碍全党共同工作,争论才是有益的。而且 只有在争论中加进纲领问题,只有争论双方明确地提出自己的 纲领性的看法,才能解答所有这些亟待解答的问题。制定党的共同的纲领,当然决不是要结束一切争论,但是这样就能够确定关于我们运动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的基本观点,这些观点应该成为团结一致(尽管党员之间在枝节问题上有某些分歧)进行斗争的党的旗帜。

>> 这个草案确切地指出了在俄国(其他国家也一样)能成为争取社会主义的独立战士的唯一阶级是工人阶级,即“工业无产阶级”;指出了这个阶级的奋斗目标应该是“把一切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变为公有财产”,“取消商品生产”,“代之以新的社会生产制度”,即实现“共产主义革命”;指出了“改造社会关系”的“必要先决条件”是“工人阶级夺取政权”;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各国社会民主党的纲领应当随着各国的社会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指出了俄国的特点是“劳动群众受着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和正在衰亡的宗法式经济的双重压迫”;指出了俄国革命运动同“工业无产阶级这一更敏感、更活跃、更开展的新阶级的”形成(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过程的联系;指出了成立“革命的工人政党”的必要性,指出了党的“首要政治任务”是“推翻专制制度”;指出了“政治斗争的手段”,提出了政治斗争的基本要求。

>> 我们决不怕说,我们是想仿效爱尔福特纲领,仿效好的并没有什么不光彩,何况现在常常听到有人对这个纲领进行机会主义的和模棱两可的批评,我们就更有责任公开表示赞成这个纲领了。但是仿效决不应该是简单的抄袭。仿效和借鉴是完全应该的,因为在俄国也有同样的资本主义发展的 基本过程,俄国社会党人和工人阶级也有同样的 基本任务。但是,在仿效和借鉴的时候决不应该忘记俄国的 特点,这些特点应该在我们的纲领中得到 充分的反映。现在可以预先说明,第一,这些特点关系到我们的政治任务和斗争手段;第二,这些特点也关系到反对资本主义前的宗法制度的一切残余的斗争,关系到这一斗争所引起的对 农民问题的特殊提法。

>> 专制政府企图用官吏的监督和假仁假义的施舍,用我们德国同志称之为“Peitsche und Zuckerbrot”(皮鞭和糖饼)的蛊惑政策来腐蚀和模糊人民的政治意识。所谓糖饼就是小恩小惠,施给那些为了物质生活局部的和某个方面的改善而放弃自己的政治要求去做蛮横警察的驯顺奴隶的人(给大学生的是宿舍等等,给工人的——只要回忆一下1896年和1897年圣彼得堡历次罢工时财政大臣维特所发表的公告[62]或内务部官员在颁布1897年6月2日法令的委员会上所发表的那些保护工人的演说就够了)。所谓皮鞭就是加紧迫害那些不愿领受小恩小惠,始终为政治自由而斗争的人(如送大学生去当兵[63];1897年8月12日颁布关于放逐工人到西伯利亚的通令;加紧迫害社会民主党等等)。糖饼是用来引诱、收买和腐蚀那些意志薄弱的人的;皮鞭则用来恫吓为工人事业为人民事业而战的正直的和自觉的战士,要他们“不为非作歹”。只要专制制度还存在(现在我们应当使我们的纲领适应专制制度还存在这一情况,因为专制制度的垮台必然会引起政治条件的巨大变化,使工人政党根本改变对自己当前政治任务的提法),我们就应该预料到政府会千变万化地加紧采用这些蛊惑手段,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同它进行斗争,揭露警察讨好人民的虚伪性,说明政府的改良与工人斗争的联系,教导无产阶级利用每次改良来巩固自己的战斗阵地,使工人运动更加扩大,更加深入。在纲领中必须指出支持 一切反对专制制度的战士,这是因为同俄国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紧密结合的俄国社会民主党,应该举起 一般民主主义的旗帜,以便把一切能够为争取政治自由而斗争的或者只能给以某种支持的阶层和个人,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 策略问题随时产生随时可以在党报上进行讨论,最后由党代表大会加以解决。我们认为恐怖手段问题也应该这样处理。社会民主党人必须讨论这个问题(当然不是从原则方面,而是从策略方面),因为随着运动的发展,杀死奸细的事件会自发地增多,工人和社会党人看到愈来愈多的同志在单人牢房和流放地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一定会激起更加强烈的愤怒。为了把话说清楚,我们还要声明一句:在我们看来,恐怖手段 在目前是一种 不适当的斗争手段,党( 作为一个党)应该屏弃这种手段(在情况还没有改变,还不能变换策略之前应该如此),应该集中 自己的一切力量来巩固组织和正常递送书报。这里就不多谈这个问题了。

>> 至于直接的人民立法问题,我们觉得现在根本不应列入纲领。在原则上不能把社会主义的胜利同直接的人民立法 代替议会这一点联系起来。在我们看来,关于爱尔福特纲领的讨论以及考茨基论述人民立法的著作已经说明了这一点。考茨基根据历史和政治的分析认为人民立法在下列条件下有一定的好处:(1)没有城乡对立或城市占优势;(2)有成熟的政党;(3)“没有独立地同人民代表机关相对抗的过分集中的国家政权”。俄国的情况 完全相反,因而我国的“人民立法”有蜕化成帝国主义的“全民投票”的严重危险。考茨基在1893年谈到德国和奥地利两国时曾经说:“对于我们东欧人,直接的人民立法是‘未来国家’的制度。”那么谈到俄国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我们认为,在专制制度还统治着俄国的今天,我们只能要求“民主立宪”,因此与其采用《爱尔福特纲领》实践部分的头两条,还不如采用“劳动解放社”纲领实践部分的头两条。

>> )每个工人每周至少要有36小时不间断的休息时间

>> 工业无产阶级按其成分和生活条件来说,还同农村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 因为农民能够同农奴制残余、特别是同专制制度进行革命斗争。我们全体社会民主党人既然声明, 只要大资产阶级能够同上述现象进行 革命斗争,我们就支持,那么我们怎么能够不同样地支持人数众多的、逐渐同无产阶级溶合在一起的小资产阶级呢?如果说,支持大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要求并不等于支持大资产阶级,那么支持小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要求也决不等于支持小资产阶级。

>> 农民(只要稍微给他们一点教育,就能唤起他们做人的尊严)对那帮带着地方官头衔、骑在他们头上的高等流氓的横行霸道愈来愈愤恨,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千百万人民愈来愈经常处于挨饿状态,人民不能再对这种“粮食困难”置若罔闻,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农民中的宗教派别和理教派别在滋长(在宗教掩护下表示政治抗议,这并不是俄国一国特有的现象,而是各国人民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共有的现象),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由此可见,农民中有革命分子是丝毫用不着怀疑的。我们决不夸大这些分子的力量,我们没有忘记农民在政治上的不开展和闭塞,我们决不抹杀“俄国的毫无意义的残暴骚动”[64]同革命斗争之间的区别,也决不忘记政府在政治上欺骗和腐蚀农民的手段是层出不穷的。但是,从这一切中间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把农民当作革命运动的 体现者是荒谬的;党如果认为自己运动的革命性 取决于农民的革命情绪,那是愚蠢的。我们根本没有要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去这样设想。我们仅仅是说:工人政党要不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的教诲,要不犯重大的政治错误,就不能 忽视农民中的革命分子,就不能不支持这些分子。至于俄国农民中的革命分子能不能至少有西欧农民在推翻专制制度时的那种表现,这个问题,历史还没有作出回答。

>> 不管大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怎样背叛,工人运动现在和将来都会沿着自己的道路一往直前。如果能够有这种表现,而社会民主党却没有支持农民,那党就会永远丧失自己的美名,称不上是争取民主的先进战士。

>> 波拿巴王朝所代表的不是革命的农民,而是保守的农民;不是力求摆脱由小块土地所决定的社会生存条件的农民,而是想巩固这些条件和这种小块土地的农民;不是力求联合城市并以自己的力量去推翻旧制度的农村居民,而是愚蠢地拘守这个旧制度并期待帝国的幽灵来拯救他们和他们的小块土地并赐给他们以特权地位的农村居民。波拿巴王朝所代表的不是农民的开化,而是农民的迷信;不是农民的理智,而是农民的偏见;不是农民的未来,而是农民的过去;不是农民的现代的塞文,而是农民的现代的万第。

>> 纲领不是指令,纲领应该概括 整个运动,而在实践中当然有时要把运动的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提到首要地位。现在谁也不会反对纲领必须既谈工业工人,也谈农业工人,虽然还没有一个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想到在目前情况下号召同志们到农村去。但是,即使没有我们的努力,工人运动也必然会把民主主义思想传播到农村中去的。“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鼓动工作必然会使社会民主党小组直接接触到一些事实,这些事实清楚地表明我们工业无产阶级的利益和农民群众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 我们完全认识到,不和同志们多次商讨,要制定令人十分满意的纲领条文是有困难的,但是我们认为必须着手进行这项工作,不能再拖了(根据上述原因),我们希望全党所有理论工作者(以“劳动解放社”的成员为首),所有在国内做实际工作的社会党人(不仅仅限于社会民主党人,我们很想听听其他派别的社会党人的意见,我们决不会拒绝刊登他们的评论),以及全体觉悟的工人,都来帮助我们。

>> 《我们党的纲领草案》一文是列宁在流放中写的。文中所以提到1900年,看来是因为准备发表该文的《工人报》拟于1900年复刊。这篇文章是列宁1895—1896年在狱中写的《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及其说明》(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2卷第69—93页)的续篇

作者:余学润 列宁全集第4卷——《我们党的纲领草案》摘录 出处:bilibili

八、列宁与芬兰独立

领导者与独立国家:列宁与芬兰独立

俄国革命家弗拉基米尔·列宁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政治家之一,他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芬兰独立则在列宁的时代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将探讨列宁与芬兰独立之间的关系,以及列宁对芬兰独立运动的影响。

1. 列宁的意识形态:

要理解列宁对芬兰独立所起的作用,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意识形态。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列宁相信,帝国主义是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包括殖民压迫和民族压迫。他主张通过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让被压迫民族获得自决权。

2. 芬兰历史背景:

在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控制着芬兰,对其实行强硬统治。然而,芬兰人对于自身命运的掌控力的渴望在增长,特别是在革命思潮兴起后。芬兰社会民主党成为该地区最大的政治力量,他们支持芬兰独立,并力图通过政治手段实现这一目标。

3. 列宁与芬兰独立:

列宁对芬兰独立运动持支持态度,并视之为一种反对帝国主义的行动。他认为,民族自决权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芬兰人民应该拥有决定自身命运的权力。列宁对芬兰独立的支持鼓舞了许多芬兰独立运动的参与者,增强了他们的决心。

同时,列宁还与芬兰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提供了重要的政治指导。这种合作使得芬兰独立运动得以组织起来,形成更加统一和有效的抵抗力量。

4. 独立的达成:

由于芬兰社会民主党在政治和组织方面的努力,加上列宁的支持,最终在1917年,芬兰成功地宣布了独立。这标志着芬兰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摆脱了俄罗斯帝国的控制。

5. 影响与启示:

列宁与芬兰独立之间的联系不仅体现了列宁的意识形态,也体现了他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芬兰的独立成功,激发了其他被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和地区奋起反抗。这为世界各地争取自由和独立的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芬兰独立的成功也给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一个重要的示范,即通过政治手段和合理组织,被压迫民族能够实现独立和自主。这为其他类似运动提供了希望和动力。

6. 结论:

列宁与芬兰独立之间的联系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例证,它既展现了列宁坚持民族自决权的信念,也展示了他对国际反帝斗争的影响力。芬兰的独立成功不仅给予了该国人民自主决定自身命运的权力,也为世界各地的解放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列宁与芬兰独立的关系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章,它们为我们认识和理解20世纪的政治运动提供了有益的视角。通过了解历史上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当代社会中的挑战,并为追求自由、正义和独立而努力。

九、列宁的名人故事

列宁的名人故事

你是否曾听说过列宁的名人故事?俄罗斯革命家、政治家列宁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故事令人着迷,深深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列宁(Vladimir Lenin),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Vladimir Ilyich Ulyanov),生于1870年,逝世于1924年。他是俄罗斯的政治导师,俄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也是苏联的创立者之一。列宁以其坚定的意志、高度智慧和革命理论,引导了1917年的十月革命,从而促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

早年生活

列宁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在家中以耶子拉·安德烈耶芙娜·伊特金(Nadezhda Krupskaya)为名的姐姐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早年在母亲的教育下,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优秀的学术基础。

在列宁小时候,他的家庭曾受到严格的沙皇国家限制,但他母亲给他灌输了民主、自由和平等的观念,这些观念成为了他革命思想的主要源泉。

革命之路

列宁是一位钻研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学者。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劳动人民的问题,因此积极参与了马克思主义运动。

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于1898年成立,并分裂为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列宁主张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沙皇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权。

1917年,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理论思想与贡献

列宁的理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发展出了列宁主义。他提出的一些重要理论包括帝国主义论、无产阶级专政、党的领导等,对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帝国主义论是列宁的重要贡献之一。他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表现形式,是战争和剥削的根源,也是革命的风暴中诞生和加剧的。

夺取政权后,列宁提出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土地改革、国有化、农民合作社等。这些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逝世与遗产

1924年,列宁因中风逝世,享年53岁。他的去世给苏联政权稳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尽管列宁个人去世,但他的思想和理念一直影响着后世。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被视为革命理论的里程碑之一,继承者斯大林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列宁主义的理论体系。

列宁的名人故事激励着人们思考,激励着新一代革命者探索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道路。他的经验和理论对当今世界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结语

列宁的名人故事让我们深思。他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不仅引领了俄罗斯的革命,也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无论是他的早年生活、革命之路,还是他的理论思想和遗产,都让我们对列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总结他的经验,引导我们的行动。

正是列宁的名人故事,让我们明白,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我们都可以通过思考和行动,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十、列宁名人故事作文

列宁:名人故事作文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这个名字无疑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家和革命家之一。他是俄罗斯共产主义,苏联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奠基人之一。在他领导下,俄国进行了一场伟大的十月革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列宁出生在位于西伯利亚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尽管他来自背景普通的家庭,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正义的追求使他成为了后来的伟大政治家。列宁拥有一副富有说服力的口才,以及对社会和政府运作的深刻理解。事实上,他极具争议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这些理论被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广泛采纳。

革命家与流亡生活

列宁的早期政治生涯受到了当时沙皇政府的限制和监控。他在1903年创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出现了分裂,这标志着列宁与孟什维克派别的分道扬镳。孟什维克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应该发生在工业化充分的国家,而列宁则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任何国家都发生。

由于政治压力,列宁被迫流亡海外。他在瑞士、德国、英国等地居住过,同时积极参与团体活动。在这段流亡生活中,列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他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即后来闻名于世的列宁主义。

布尔什维克党与十月革命

布尔什维克党是由列宁领导的一支激进派别,其目标是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在1917年俄国发生的二月革命中,沙皇制度崩溃,临时政府成立。然而,临时政府的政策并未满足人民的期望,社会各界普遍对临时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在这个时候,列宁回到了俄国,发表了他著名的《四月提纲》。接下来的几个月,布尔什维克党发动了一系列起义和政变,最终在十月革命中夺取了政权,并宣布成立了苏维埃政府。

列宁的政治遗产

列宁通过他的领导和政治理论,对后来的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理论和实践启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促使了一系列国家和地区的革命。

然而,列宁的政治手法也受到了争议。一些人认为他在推动革命时过于激进,过于追求权力。他的一些决策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和后果,例如在俄国发生的内战和经济崩溃。

列宁的思想和影响力延续到现在。即使在苏联解体后,人们对他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一些人视他为伟大的领袖,赞赏他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贡献;而另一些人则批评他对个人自由和人权的忽视。

结论

总体而言,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是一位富有争议的政治家和革命家。他的领导和理论在20世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塑造了全球的政治格局。无论人们对他的看法如何,他的存在都将永远激发对社会公正和政治变革的思考与讨论。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