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馆 > 正文

施耐庵故里?

2024-07-29 20:57:11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施耐庵故里?

施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水浒传》就是施耐庵避战乱在大丰的这座小岛上隐居创作的。

穿越这座石刻长廊,就是施耐庵纪念馆。施耐庵因避战乱迁此隐居创作了《水浒传》。

一进纪念馆大门,首先映人人们眼帘的是耸立在天井内的一座汉白玉石雕施耐庵造像,

二、施耐庵别号?

施耐庵(1296~1371),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汉族,今江苏泰州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施耐庵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浙江钱塘县尹。施耐庵故里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墓园、纪念馆,有《施氏家薄谱》存世。

三、施耐庵简介?

人物简介

  施耐庵(1296年-1370年),元末明初人,原名施彦端。大明(南直隶)扬州府兴化白驹场施家桥(今江苏泰州兴化施家桥)人。元末张士诚于白驹场(今分属兴化和大丰)起义,定都平江(苏州)建立抗元政权,自立吴王(朱元璋也是吴王,史称西吴,以区分二者),施耐庵效力张士诚,之后施耐庵避乱迁居兴化。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其实就是元末起义军将领们的影子。他是著名的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曾入仕钱塘(杭州)。

艺术成就

  《水浒传》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写出复杂的性格内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环境的依据,同时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展。人物形象带有理想色彩,同时又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水浒传》不单以情节的生动紧张取胜,还有较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小说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通俗、简练、生动、富于表现力的文学语言。与内容相适应,前70回连环套式的艺术结构也独具特色。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对于这些英雄人物,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歌颂了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义行动,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高尚的品格。一些出身下层的英雄人物,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对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感受最深,因此当他们一旦造反后,他们的反抗性也最强,什么统治阶级的法度条例,对他们毫无约束,像李逵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他们为了起义的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作者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赞扬,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热爱。作品歌颂这样一批被统治阶级视为所谓“杀人放火”的强盗、朝廷的叛逆,一些所谓“不赦”的罪人,把他们写得如此光辉动人,可敬可爱,这显示了作者的胆识和正义感情。与此相反,作者对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则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启发人们去爱什么人,恨什么人。金圣叹评论《水浒传》“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不管金圣叹主观动机如何,这句话却确实说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倾向和《水浒传》的深刻社会意义。

扩展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裔,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

  其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弃官回乡。张士诚起义抗元时,施耐庵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张据苏以后,施耐庵又在他幕下参与谋划,和他的部将卞元亨相交甚密。后因张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耐庵与鲁渊、刘亮、陈基等大为失望,相继离去。施耐庵与鲁、刘相别施时,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别》套曲,抒发慷慨悲痛之情。不久,张士诚身亡国灭。施浪迹天涯,漫游山东、河南等地,曾与山东郓城县教谕刘善本友善,后寓居江阴徐氏初,为其塾师。随后还旧白驹,隐居不出,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寄托心意,又与弟子罗贯中撰《三国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说部。他还精于诗曲,但流传极少。除套曲《秋江送别》以外,还有如顾逖诗、赠刘亮诗传世。施耐庵为避明朝征召,潜居淮安,染病而殁,就地高葬,享年75岁。施耐庵殁后数十年,其孙文昱(述元)家道炽盛,始迁其祖耐庵骨葬于白驹西落湖(今江苏省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并请王道生作《施耐庵墓志》。

四、施耐庵老婆?

史藉上没有记录施耐庵的夫人和子女。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子安,号耐庵,或称“钱塘施耐庵”。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新垛镇。

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族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五、施耐庵性格?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有舍己为人侠骨义肠,同时还具有掀天揭地深谋远略,他还是一个嫉恶如仇、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而弃官回乡,而且他还能够忍耐,隐居不出,性格十分鲜明。

六、施耐庵徒弟?

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徒弟。

关于施耐庵与罗贯中是师徒关系的说法,最早是来源于民国《兴化县续志》的《施耐庵墓志铭》一文。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徒弟,而且参与过《水浒传》创作,为施耐庵校对文字。

七、施耐庵文学常识总结

施耐庵文学常识总结

施耐庵的文学成就

施耐庵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他以其创作的《水浒传》而闻名于世。施耐庵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小说创作上,还表现在其对于古代文学的深入研究和总结上。

施耐庵对古代文学的研究

施耐庵对古代文学的研究非常深入,他广泛阅读了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并深入研究其结构、人物塑造、意象等方面。他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在其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施耐庵的小说创作风格

施耐庵的小说创作风格独特而丰富,他善于塑造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对话展现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他的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读者常常被深深吸引。

《水浒传》的文学价值

《水浒传》是施耐庵最为著名的作品,该小说以英雄豪杰的形象为主线,展现了人性的善恶、权力的斗争、以及人情世故等。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情节。

施耐庵通过《水浒传》这部作品,将古代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以及人性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他通过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揭示了人性中的种种矛盾和纷争,使读者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施耐庵的贡献与影响

施耐庵的文学成就和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小说作品不仅被广泛传播,还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和对古代文学的深入研究,为后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他强调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情节的曲折性,对后世小说的创作风格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结语

施耐庵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小说家,他通过自己的文学成就和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创作风格独特而丰富,他的小说作品《水浒传》更是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施耐庵的作品,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八、施耐庵有后人么?施耐庵有后人么?

施耐庵晚年告别官场,携家眷隐逸山野,故而他的子嗣并未有详细记载,但坊间谣传施耐庵的三代子孙皆为哑巴,未曾有详实的史书资料,听其言以颇为荒诞,故而不可听信。因施耐庵在中国古代小说上的文学成就甚高,所以调查其生平事迹极为紧要,1952年文化部组织了施耐庵调查组,前往施耐庵遗迹进行实地勘察,起先关注家谱的历史传承与资料来源,搜集现成已有的施氏资料,从施耐庵墓志铭等多处开始着手,然后整理当地县志中关于施氏一族的来龙去脉。

接下来,多方搜集家谱版本并著录其间的差别,共著录了六个访得的《施氏支谱》,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施祥珠本》,其中对施耐庵后人有详细的记载。经过资料的整理与审核,确定了施耐庵后人的香火继承,根据这些史料记载,可以确定施耐庵后人乃仁义之辈,子孙兴旺。

九、施耐庵地位如何?

凭借水浒传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十、施耐庵哪朝代?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时代人。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