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馆 > 正文

留法勤工俭学简史?

2024-01-24 10:56:45  来源:网络   热度:

一、留法勤工俭学简史?

      自1919年3月第一批学生在上海登船赴法开始,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了赴法勤工俭学热潮。这要归功于该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力行者李石曾先生。

      李石曾祖籍河北高阳县。1902年8月,他以随员名义随清驻法钦差大臣孙宝琦赴法。起初他想学军事,因身体原因便入蒙达尼农业实用学校学习,专攻大豆研究。1909年,李石曾先生在巴黎西郊创办了“巴黎中国豆腐工厂”,又从自己的家乡高阳招募40名工人。为提高这些工人的文化知识和工艺技能,他在工厂开办了一个夜校。工人白天做工,夜间便学习中文、法文及相关科学知识。豆腐厂工人的业余求学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大大超出了李石曾的初衷。于是,李石曾与蔡元培等人于1915年6月在巴黎发起成立了“勤工俭学会”,宗旨为“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这就是“勤工俭学”的由来。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从1917年在保定率先开办留法预备班开始。预备班以“培养专门技艺,实行制造之人才”为宗旨,招收中学毕业和相当学历、身体健康者,修业一年,以法文和铁工为主科,以机器原理、工艺图画、土木工程等科为副科。预备班的法文教员由巴黎中国豆腐工厂工人李广安担任,机械教员由育德中学已毕业的学生、香港大学毕业生刘仙洲担任。当时,刘仙洲已应聘到天津高等工业学校,月薪150元。王国光要他来母校任教,月薪仅50元,刘仙洲仍慨然应允,且数年不曾离职。

      从1917年8月到1921年,保定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先后招生4班,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共115人。从1919年3月至1920年12月,全国各地去往法国的中国勤工俭学生计2000余人。他们带着“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良好愿望来到法国后,有的入校,有的进厂。就读的学校达30多所,做工的工厂六七十处,遍及55万平方公里的法兰西大地。大批留法勤工俭学生不远万里来到法国,不仅增进了中法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更令他们感受到法国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加深了对救国道路的思考与探索。

二、留法勤工俭学主要收获?

经过勤工俭学,我不仅仅结识了很多朋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吃苦耐劳,做事持之以恒的态度。

当明白我们需要干的工作及其规定时,我犹豫了,我想,每一天都务必坚持扫两次,而且还会抽查,我不明白自己能否每一天都坚持下去,但最后理智还是战胜了惰性。既然校园给我们带给了这么好的机会,我们就就应好好珍惜

三、留法勤工俭学兴起于?

兴起于1912年。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青年为寻求救国真理,大批有组织地赴法国勤工俭学的运动。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开始于1912年,五四运动后达到高潮。

四、留法勤工俭学的目的?

勤工俭学去留学的目的当然是学习外国先进的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些东西在国内是学不到的。是为了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和一个全方位的人才。是为了更好的报效国家。

主张实行工读结合,人人劳力,人人劳心,劳动互助的新生活,以谋社会的改造,实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自由平等的新社会。

五、什么标志留法勤工俭学开始?

进入2021年,结合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围绕党史重要事件、活动和重要遗址旧址等,上海市虹口区组织开展红色文化教育,鼓励广大党员和群众用“写、读、走、拍”等不同方式,讲述所知、所见、所感。

3月17日,中共虹口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强,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谢黎萍等为留法勤工俭学纪念标识揭幕。

17日同步启动的还有“人人都是宣讲员”——虹口区“红主播”宣讲大赛。大赛将通过互联网平台,在为期3个月的赛程中,面向市民,挖掘每个人成为“红主播”的潜力,征集一批讲述历史故事、抒发爱国情怀的优秀红色宣讲作品,迎接建党百年。

一座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朗读亭17日也亮相北外滩滨江步道区域,今后这里将吸引各界人士走进朗读亭,参加比赛、诵读历史,还可试唱经典红歌。

六、当年留法勤工俭学有多少名人?

赴法勤工俭学为中国培养了大批革命家军事家,科学家教育家,比如周恩来,邓小平,严济慈、许德珩、钱三强、陈寅恪、施士元、杨秀峰、王力、王毓瑚、汪德昭,汪德耀,钱钟书,杨绛(jiang),陈毅,蔡和森,向警予,聂荣臻,赵世炎,徐特立,李石曾,刘伯坚,吴玉章,蔡元培,李立三,萧子升,李维汉,李富春,葛健豪,蔡畅,等

七、1920年留法勤工俭学最大的是?

截至1920年底,全国留法勤工俭学人数约1700余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是蔡和森的母亲、54岁的葛健豪,最小的则是12岁的高阳人王书堂。

葛健豪,中国早期女权活动先驱,(1865.8.17-1943.3.16),原名葛兰英,是中国早期女权活动先驱,女子教育先驱,女革命家。她五旬求学长沙并伴子女(蔡和森、蔡畅)赴法勤工俭学,被传为佳话。当时舆论界称誉她是二十世纪“惊人的妇人”。

八、留法勤工俭学兴起于什么时候?

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讲述的是《赴法勤工俭学浪潮的兴起》。

1919年3月17日上午,上海汇山码头人头攒动。这一天,是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离开家乡、远赴重洋的日子。喧闹的人群中,89名青年提着行李,登上日本邮轮“因幡丸”号,怀揣着激情与梦想,踏上了探索求知的旅程。如此高涨的赴法求学浪潮从何而起?故事要从11年前的一家豆腐公司讲起。

20世纪初的法国巴黎

1908年,被誉为“豆腐博士”的李石曾,在巴黎郊区开创了法国第一家豆腐公司。李石曾是中国留学法国第一人,1902年,22岁的李石曾在父亲李鸿藻同僚的安排下前往法兰西。

李石曾的豆腐公司成立后,为解决劳工需求,他将老家河北的42名农村青年带到法国,并督促他们在白天做工,夜间学习。两年过后,这些原本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村青年,不仅有了自己的积蓄,而且掌握了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工艺技能。

平民子弟无需支付高昂费用的留法大门,就这样被打开了。

1912年,李石曾回国,在北京成立了留法俭学会,受到时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的大力支持。不料两年后,由于袁世凯政府的阻碍,留法俭学会被迫停办。1916年,李石曾、蔡元培等中法两国人士,在巴黎成立了华法教育会,并在中国各地设立分会。一年后,河北蠡县布里村、保定育德中学、北京长辛店等地陆续出现了留法预备学校,向年轻的学生们教授基本的法语知识和工艺技术,鼓励学生走出国门,学习新文化。至1919年,北京、保定、上海、成都等地相继设有留法预备学校20余所。

五四运动前后,由于目睹中国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大批青年加入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渴望寻求改造社会的真理,挽救陷入水深火热的中国。1919至1921年间,先后有1800多名青年前往法国,学习西方社会的人文思想和科学技术。留学的经历使这些进步青年对中国社会的落后、愚昧状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注入了年轻的活力。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讲述的是《赴法勤工俭学浪潮的兴起》。

1919年3月17日上午,上海汇山码头人头攒动。这一天,是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离开家乡、远赴重洋的日子。喧闹的人群中,89名青年提着行李,登上日本邮轮“因幡丸”号,怀揣着激情与梦想,踏上了探索求知的旅程。如此高涨的赴法求学浪潮从何而起?故事要从11年前的一家豆腐公司讲起。

20世纪初的法国巴黎

1908年,被誉为“豆腐博士”的李石曾,在巴黎郊区开创了法国第一家豆腐公司。李石曾是中国留学法国第一人,1902年,22岁的李石曾在父亲李鸿藻同僚的安排下前往法兰西。

李石曾的豆腐公司成立后,为解决劳工需求,他将老家河北的42名农村青年带到法国,并督促他们在白天做工,夜间学习。两年过后,这些原本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村青年,不仅有了自己的积蓄,而且掌握了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工艺技能。

平民子弟无需支付高昂费用的留法大门,就这样被打开了。

1912年,李石曾回国,在北京成立了留法俭学会,受到时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的大力支持。不料两年后,由于袁世凯政府的阻碍,留法俭学会被迫停办。1916年,李石曾、蔡元培等中法两国人士,在巴黎成立了华法教育会,并在中国各地设立分会。一年后,河北蠡县布里村、保定育德中学、北京长辛店等地陆续出现了留法预备学校,向年轻的学生们教授基本的法语知识和工艺技术,鼓励学生走出国门,学习新文化。至1919年,北京、保定、上海、成都等地相继设有留法预备学校20余所。

五四运动前后,由于目睹中国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大批青年加入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渴望寻求改造社会的真理,挽救陷入水深火热的中国。1919至1921年间,先后有1800多名青年前往法国,学习西方社会的人文思想和科学技术。留学的经历使这些进步青年对中国社会的落后、愚昧状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注入了年轻的活力。

九、1920留法勤工俭学主要人物名单?

1919年至1921年初,在李大钊、吴玉章、蔡和森、周恩来、赵世炎等人的推动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达到高潮,前后共有18个省1600多名勤工俭学学生,分20批到达法国,其中有徐特立、蔡和森、王若飞、向警予、蔡畅、郭隆真、刘清扬、周恩来、邓小平等。

他们一边从事辛苦的劳动,一边勤奋学习,其中的五四运动骨干和积极分子还组织一些革命团体,组织革命活动,1921年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一共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革命斗争。

之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进入低潮,但促使了一大批青年新的觉醒,在劳动、学习、斗争中走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一批共产主义战士成长起来。1921年4月,在国内已加入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张申府、赵世炎、陈公培和在法国加入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刘清扬、周恩来组织了巴黎共产主义小组。

1922年6月,旅欧的中国先进青年周恩来、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李维汉等人,又在巴黎组织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2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临时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称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来多名团员转入中国共产党。

邓小平从1920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直到1925年5月离开法国去莫斯科,在法国期间,他除了学习之外,还到工厂做工,后来,他加入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还培养了一批革命领导骨干,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十、1919年留法勤工俭学的背景是什么?

由于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加强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一个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开始在中国兴起。

1、中国到欧美国家留学,一般只有两种,一是公费,二是自费。公费留学生数量太少,自费留学生需要大量开支,一般家庭根本就承受不了。勤工俭学是第三种留学方式。它采取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方式,使得众多家境贫困的有志青年得到了留学的机会。

2、千里迢迢去法国,在途中要1个月,基本上在海上,并且都是四等舱,就是在船的顶棚,四面都是空的,大家只好把行李中的油布扎起来,以为可以挡雨,哪晓得海上狂风巨浪来势十分凶猛,每每大家正在睡梦中时,突然一个大浪从头上浇过来,全身湿透,如果不是夏季,恐怕不知道要冻死多少人。

3、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可以溯源到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甚至更早。其在国内的真正酝酿和进行则始于1917年,1919年3月起形成高潮,1922年后渐归沉寂。清末,随着留学运动的发展,自费出国的人增加,其中一些人由于经济原因不得不勤工俭学。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