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中元节 > 正文

土家族中秋节的风俗有哪些

2023-06-19 06:49:27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土家族中秋节的风俗有哪些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过赶年、元宵节、社日、花朝节、寒食节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过赶年,过赶年比汉族过年提前一天,因此名为过赶年。而过赶年期间,土家族人民家家户户都会杀猪,同时会制作绿豆粉、煮米酒、咂酒。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例如过赶年、元宵节、社日、花朝节、寒食节、清明节、牛王节,此外还有端午节、向王节、乞巧节、女儿会、月半节、中秋节、寒衣节等。

土家族民间对传统节日非常重视,从年始到年终基本上每个月都有传统节日,而土家族众多传统节日中,以过赶年最具特色,目前只有部分地区保留这一习俗。

土家族过赶年也叫“过衰衣年”,逢月大腊月二十九过年,月小腊月二十八过年,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因此名为“过赶年”。过赶年期间,土家族家家户户都会杀猪,并且会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二、土家族元宵节风俗

土家族民间非常重视传统节日,自年始至年终,可谓月月有节。正腊月间的年节、元宵节,二月社日、花朝节,三月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八牛王节,五月端午节,六月初六向王节,七月乞巧节、女儿会、月半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初一“寒衣节”等等,都是较为重大的节日。在众多节日中,以“过赶年”最具特色,现只有部分地区保留这一习俗。

过赶年,也称过蓑衣年,即逢月大腊月二十九过年,月小腊月二十八过年,因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故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扩展资料:族称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密基卡”或“贝锦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历史上,土家族先民被称为“蛮”或“夷”。

宋代以前,居住在武陵地区的土家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 。

宋代以后,土家族就单独被称为“土丁”、“土人”、“土民”或“土蛮”等 。

改土归流后,随着汉族移民的增加,“土”、“客”、“苗”往往对举,以对武陵地区的土家、汉、苗三族进行区分。

“土家”作为族称,是在较晚时期出现的。

民国时期的《咸丰县志》将土司后裔的“支庶之家”称为“土家”,而将当地汉族移民称为“客家”。

三、土家族端午节

贵州是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因此,过端午的习俗也和端午节本身的习俗形成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贵州的汉族过端午节,其民俗活动和其他省份的汉族没什么两样,各家都会用糯米包成三角粽粑(也就是粽子),同时备酒菜用以祭祀。人们也会到野外采摘艾草、菖蒲悬挂在门上,喝雄黄酒,以此健体避邪。有的家庭还会采百药煎水洗澡。据说端午节时无闲草,山上野草都是药,都可防病、治病。手巧的妇女用小布片包住一些草药做成香包,挂在小孩胸前防病。晚饭后,大家相约一同出去游玩,这叫“游百病”,意思是游一游不生病。同时还有端午吃“杏”的风俗,说是“端午吃个杏,一年到头不生病”。

除了汉族,贵州的土家族也过端午。据说,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而巴人是一支在商周时期活跃于今四川达州、重庆等地区的族群,并与古蜀国相邻,巴人在夏朝时建了巴国,国都最初是夷城(今湖北恩施),之后迁到了丹山(今四川叙永)。在历史的长河中,“大聚居又小杂居”的土家族人,形成了过端午的民俗文化。

在贵州沿河,“端午”被俗称为“端阳”。“端阳”有大小之分,五月初五是“小端阳”,五月十五是“大端阳”,对于土家人来说,两个端阳都很重要,因而,他们至少要过两个“端阳节”。而在某些土家族地区,甚至要过三个端阳,分别是五月初五的“头端阳”、五月十五的“大端阳”和五月二十五的“末端阳”。

沿河的土家人过“端阳”,较为注重的是“小端阳”。这一天,除了要包粽子,挂香包,挂菖蒲艾蒿,到江边祭祀外,还要在自家的堂屋祭祖烧纸,这和汉族民俗相同,估计是民族融合中形成的习俗。而不同的是,在祭祀时,土家人要将堂屋打扫干净,堂屋香火的大桌子上从外向内,摆放三盘不同的荤菜,三盘粽子(粽子要去掉粽叶),三杯酒,三双筷子搁在粽子盘上,筷子头向内。而在堂屋的大门外左侧,还要摆放一杯酒,三种不同的荤菜和粽子盛放在一个碗内,碗上摆放一双筷子。堂屋内外都要摆放香烛纸钱,一般香烛先点燃,家中男主人在堂屋内拿着纸钱朝大门外作揖三个,再向堂屋内香火作揖三个,就开始烧纸钱了。祭祀完毕后,一家人才能围坐在一起吃饭,在此之前都是不准先吃饭的。

另一个和汉族类似的民俗,大家都知道,那就是龙船竞渡。得益于乌江穿城而过,加上县城下游的彭水电站和县城上游的沙坨电站相继投入使用,曾经“乌江滩连滩,十船九打翻”的景象已变成“高峡出平湖”,曾经用作龙舟的“歪屁股船”已被专业的龙舟替代,如今的龙船竞渡一年比一年热闹精彩,参与和观赏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在龙舟游行和欢呼庆祝时,土家人还会跳起传统的“摆手舞”。

此外,作为节日,沿河土家人过端午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娘家要把出嫁的姑娘接回来一同过节。娘家在女儿、女婿回来共度端午良宵时,女儿、女婿要背来糖、烟、酒、面条和猪肉,作为“五色礼”敬献给岳父母,这叫“拜端阳”,和春节“拜年”一样。岳父母则准备好粽子等食物来款待。女儿、女婿回家时,娘家要送两把花雨伞,俗称“鸳鸯伞”,这象征着夫妻风雨同舟、忠贞不渝,感情天长地久。

除了土家族外,随着民族的融合,像仡佬族、布依族等也有相似的端午节习俗。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有些人将水族的“端节”和端午混淆在了一起,这个要分清楚,因为水族的“端节”并不是五月初五,而是从农历八月一直持续到农历十月,那是水族“辞旧迎新”的节日!和端午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也影响广泛,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也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四、土家族怎么过中秋节

对于任何具体的文化事项,文化基因是具象的,而不是抽象的。中秋节在中国众多民族、广大地域都有传承发展的历史和独特的习俗,形成了中秋节多元化的特点。但是中秋节有超越时间、空间、民族,上升到中华文化的共同的文化基因。过中秋,各地的习俗有吃月饼,赏月、拜月、祭月、踏月、送瓜、摸秋、赏灯会、叠瓦塔等。本期报告在尊重地方差异的基础上讨论共同的中华文化基因。

(一)团圆基因

中秋节最核心的内涵就是团圆。节日遵循时令。从自然的时间看,农历八月十五是圆月的时候,也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时候。从文化的时间看,文化时间是基于自然时间的一种生活化的表现,也表达了情感的寄托。对文化而言,中秋时节,是丰收的时节,也是团圆的时节。从情感上看,中秋节也是家人团聚,共同品尝节令食品,共同欣赏圆月景象的时节。因此,无论从自然时间还是文化时间上来看,中秋节都具有团圆的意味,且延续至今。

那么,团圆基因要通过一些形式体现出来。比如,中秋节我们吃的月饼。中秋月饼又称“团圆饼”,是明月和团圆的象征。古代文献中有这样的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是夕,人家有赏月之燕,或携瞌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中秋节祭祀月亮的供品,民间讲究做成圆形的。这圆形的饼摆在供桌上,可以象征圆月,也暗含家族、社会、国家美满团圆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有这样的说法,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即祭月的果品必须是圆的。这天家人要在一起相聚。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妻子在八月十五的晚上必须回到夫家,这一天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多民族、多地域的交往交流中,使人心相通、民心相融,不断使中华民族变得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中秋节标志性的“圆月”和“月饼”作为团圆的象征已深入人心,中秋节也已经成为建构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节日。

(二)尊重生命,祈求子嗣绵延的基因

中秋节文化中有非常明显地表达尊重生命、祝福子嗣绵延的基因。比如,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在中秋节“摸秋”的习俗,各个地方的风俗也不尽相同。浙江绍兴的供品中总会出现一些老南瓜。一些人家在中秋夜去地里偷摘南瓜,塞到新嫁娘或未生育的媳妇被窝里。绍兴人认为这样做能够为没有孩子的人家带去孩子。这种“偷瓜”“送瓜”以招来孩子的习俗在我国许多地方均有传承。清代同治年间的《南昌府志》有这样的说法,八月:“中秋”夜,妇女暗数高桥桥柱,宜子。妇人结队入园圃中窃瓜菜之属怀之,谓之“摸青”,为宜子之祥。“摸青”与“摸秋”一样,都有祈愿生孩子的寓意。

上文提到两类人:一是刚刚过门的新媳妇;二是没有生孩子的人家。在中秋夜“摸青”“窃瓜”,把瓜菜送到这类人家。这种习俗在我们国家很多地方都有,像今天湖北省的长阳、五峰、恩施这一带的土家族,中秋夜都有“摸秋”的习俗。这天晚上,菜园里的瓜菜被偷了,主人家即使知道也不会去阻止。第二天,被偷瓜的人家会骂,越骂越灵验。

中国传统社会有大量关于家族绵延、子孙传衍的习俗。这种文化基因从原始时代开始传承至今。尊重生命、祈求子孙绵延的基因传续不竭,这也是今天中秋节独具魅力的地方。当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今天祈子求子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少了。但是这种美好的愿望得以传递,并构成具有穿透力的生命的延续。

人类将对现实世界的美好愿望和期待建构到文学世界中。比如,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都饱含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过去有一个人救了龙王三太子,龙王便给他一个宝珠。他把宝珠放到米缸里面。从此以后,米缸里面永远盛满了雪白的大米。这个故事体现了在传统社会里,百姓只要能吃饱就很满足了。吃饱饭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但是今天我们不愁吃、不愁穿,这个宝珠我们可能不会放到米缸里。可见,这种愿望和期盼是具有时代性的。但是这个故事我们今天还在讲,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愿,对于善良、勤劳、诚实等美德的一种赞美。这类故事并不会就此消失。同理,中秋节所蕴含的尊重生命、祈愿子孙绵延的基因,尽管不会像过去那样盛行,但还会延续下来。

五、土家族的端午节风俗

住房多依山建筑,一般是长方形,三间,中为堂屋。房屋建筑材料,有的以木架屋,房顶盖瓦;有的编竹为墙,茅草为顶。

饮食以玉米、小米、荞子为主,喜吃酸菜和辣椒。

服饰:男子用青蓝色或白色的土布帕子缠头,喜穿对襟短衫,多纽扣;妇女穿无领开左襟大褂,袖子短肥,下着八幅罗裙,裙上绣有花纹、图案,有的穿裤,裤脚有两三条花边;老人着大襟衣。

婚俗独特的地方,就是哭嫁,哭的时间长,在离开娘家的前半个月就开始哭嫁,《哭嫁歌》的内容,包括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祖先、骂媒人等,多是诉说离别之情。有一人独哭,有母亲、姐妹同哭。

丧葬:行土葬。

节日有赶年、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赶年,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月大过二十九,月小过二十八。

礼仪与禁忌:土家族人有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一家有事,大家帮忙。逢年过节到土家族人家里作客,热情的主人便会拿出几个雪白的糍粑去烤,烤得两面金黄开花的时候,几吹几拍,往里面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但在一些偏僻的山区,主人将烤好的糍粑送到客人手中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糍粑就咬,这时主人就会重新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给客人吃,尔后接二连三地烤好、拍净、蘸糖,递给客人。如果不懂规矩,接过来就只管吹拍,那你吃完一个没糖的就别想再吃了,主人还认为你对土家族人不尊重。节日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扛锄、穿蓑衣、担空水桶进屋;不能用脚踏火坑及三脚架;在室内不能吹口哨;客人不能和少妇坐在一条长凳上。。

六、土家族的中秋节的风俗

1. 赶年 土家族团聚过年,有其独特的习俗:若腊月大则二十九过年,腊月小则二十八过年。即赶在汉族过年的前一天过,俗称过“赶年”。

2. 元宵节 元宵节,是土家族的又一个隆重的传统节日。白天,土家族家家都要剁半边猪头,敬祭“门神”,到了晚上,开始玩灯,叫烧灯闹元宵。这时青年男女相约欢聚,热闹异常。

3. 牛王节 农历四月八日是土家族的牛王节。这一天人们盛装来到牛王庙,供酒、肉、米把,并焚香祭祀牛王,同时放鞭炮、吹吠呐、跳摆手舞。摆筵席招待出嫁的姑娘和至亲好友。

4. 六月初六晒龙袍 六月初六,晒龙袍,是土家族盛大节日之一。

5. 族年 族年也是土家族传统节日。酉阳县东部的土家族每年农历七月一日过年。为缅怀祖先,形成独特的年节习俗。

6. 女儿会 湖北鄂西恩施地区的土家族,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举行“女儿会”。会场设在贸易街场上,是通过贸易的形式,让青年男女相识、相爱、定情的节日。

7. 尝新节 尝新节是土家族的民间节日,每年中秋前后,各村寨根据庄稼成熟情况,择吉日举行。尝新,即品尝新收获的谷子。

七、土家族中元节

是因为在唐朝时期,湖南一带发生了罕见的大暴雨,造成洪水泛滥,民众无法耕作。这时当地的州官决定发动全民在农历七月十日,也就是中元节前夕,向神明祈求雨停,水涨退去,恢复正常生产。结果,当天雨停,水慢慢退去,在民众与州官的共同努力下重建了桥梁、堤岸,最终在中元节前夕举行盛大的庆典,以感谢神明,并祈福来年吉祥平安。自此,州庆便成为了湖南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

八、土家族中秋节

有很多土家族的风俗,如哭嫁,跳丧,年节等。1、土家风俗。他们奉祭白虎、住吊脚楼、喝油茶汤,唱土家山歌、跳摆手舞,哭嫁、跳丧等。

2、土家哭嫁土家姑娘的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

3、赶年土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是年节;节日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是"舍巴日"。舍巴日"舍巴",意为"摆手";"日",即"做"。土家语动宾倒置,"舍巴日",汉语直译为"做摆手",意译为"摆手舞"。它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

4、跳丧与"哭嫁"不同,土家人的丧事却办得十分热闹。"热热闹闹送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充分表现了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

土家人跳丧,一为死者歌功颂德,二为安慰死者家属,谁都把"跳丧"当做情谊的象征,说:"把不起耙把送不起情,跳一夜丧鼓送人情"。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