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中元节 > 正文

中元节的节俗

2023-06-14 08:25:35  来源:网络   热度:

一、中元节的节俗

鬼节,顾名思义,与鬼有关的节日、祭祀鬼的节日。

鬼是在人类蒙昧时期,对生命的一种延伸。东西方文化对于生命延伸的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为鬼一直是鬼文化的主流。鬼节有中西之分,在中国有很多鬼节,分别有七月半,清明节,三月三,十月初一等。西方鬼节中有墨西哥鬼节等,但最著名的是万圣节。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烧街衣

这是香港自开埠以来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间风俗。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做茄饼

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

烧袱纸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吃濑粉

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面塑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结语:放水灯,祭祖,布施这些习俗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很常见,只是各地的具体操作不同,有些地区在农历鬼月中就开始祭祖,有些是七月十四祭祖,大部分则在七月十五祭祖。

二、关于中元节的诗句有哪些

宋代关于中元节的诗词有很多,其中著名的有范仲淹的《中元夜百花洲作》和杨万里

《中元夜百花洲作》

宋代: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空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青玉壶。

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舞弗歌如老何。

《同子文、材翁、子直、萧巨、济中元夜东园望》

宋代:杨万里

杂碎轻云白锦鳞,十分圆月湿银盆。

锦鳞散尽银盆在,依旧青天无点痕。

三、中元节的相关诗句有哪些?

中元是一个怀念的节日。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是中元节最有名诗句《中原作》的作者。《中原作》原文是:绛节缥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缊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四、中元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中元见月

边贡 〔明代〕

坐爱清光好,更深不下楼。

不因逢闰月,今夜是中秋。

中元日观法事

卢拱 〔唐代〕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

青囊如可授,从此访鸿蒙。

中元日斋中作

朱曰藩 〔明代〕

陶枕单衾障素屏,空斋独卧雨冥冥。辋川旧拟施为寺,内史新邀写得经。窗竹弄秋偏寂历,盂兰乞食信飘零。年来会得逃禅理,长日沈冥不愿醒。

中元夜

作者: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

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 翠鬟光动看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

露绕轻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

不知归路欲如何。

五、中元节的相关诗词

  《中元夜》

  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雾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六、中元节的诗句最有名的两句诗

1.天苍苍,地茫茫,鬼节到来让人慌;大鬼躲,小鬼藏,三五成群玩迷藏;叮当当,响当当,手机短信结成帮;鬼来了,鬼来了,别慌,只为祝你万圣节安康!

  2.疯狂当主调,嚣张当格调,吓人当情调,尖叫当声调,欢笑当音调,装鬼到高调,万圣节到来,穿上不一般的色调,玩出不一样的高调,活出放纵无极的味道。

七、中元节的风俗有哪些诗句

中元祭父

《七绝》

中华新韵

文/李明坤

元宝灵魂飘在空,

祈求老父放囊中。

生前富贵没能享,

但愿荣华冥界拥

八、中元节的相关古诗词

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等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