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中元节 > 正文

铜陵结婚习俗?

2024-07-02 17:57:20  来源:网络   热度:

一、铜陵结婚习俗?

1、求婚流程,求婚前首先要确认求婚日期,要找两人都有空的时刻,并且较好有备选日期,避免突发事件影响求婚。定好日期后就需要确认地址以及购买所需物品,物品包括求婚戒指以及其他烘托气氛的东西。全部准备就绪后求婚那天就可以邀请伴侣去准备好的求婚地址,然后对他表达真情。   

2、订婚流程,订亲前一般是由男方来定婚宴地址,还需要准备订亲礼,然后两家人需要商议订亲相关事宜。订亲当天男方先要去祭先人,然后再去新娘家。男方需要在女方家喝甜茶而且新人双方要给老一辈敬茶,然后一起前往订亲仪式举行地址。订亲仪式开场前都会放炮庆祝,接着是由司仪掌管新人入场、互戴戒指、敬茶、致辞、开席环节,仪式结束后一般也会放炮示意礼成。   

3、结婚流程,接亲。成婚当天早晨新郎要先去女方家接新娘,到女方家后需求通过堵门、敬茶、拍全家福环节,然后将新娘背上婚车。迎亲。迎亲主要是指男方家人需求做的事,新娘及送亲人到了后男方家人应该出来迎候,而且吃点喜糖喜饼之类的东西。婚礼典礼。婚礼典礼主要分为开场、新人进场、发誓、交流戒指、敬茶、致辞、喝交杯酒、敬酒、离场环节。闹洞房。成婚当天晚上新人的朋友会来婚房玩闹一下,主要是让成婚的气氛更浓郁、更热烈。回门。回门是成婚较终一个流程,新年成婚后的第三天要带着新郎会娘家省亲,女方家也会准备回门宴招待来宾。   

4、注意事项,切勿空手,到女方家去提亲,必定要带一些小礼品。这不仅是一种礼貌,更是对女方老一辈们的尊重,或许他们嘴上会和你客气,其实心里是非常高兴的。表明尊重,对女方家里提出来的种种要求,尽可能都按照他们规定的来处理,以示对他们的尊重,千万不能意气用事,让局面气氛生硬可就不好了。注意服装仪容,提亲时服装的搭配必定要合理,仪容要整齐干净。脸上应该要满面春风,这样才干展现你的诚心和情绪。

二、铜陵有什么习俗?

铜陵正月十五有个送年的习俗,至今还在某些农村流行着。三月三庙会,周围的百姓都赶来烧香拜佛,农民也会带来粮食土特产摆摊设点,做些生意。

三、合肥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又名七月半,鬼节,这一天是不能串门玩的,有不吉利的说法,给家里去世的人烧纸钱

四、厦门中元节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厦门大街小巷的居民都会在家门口摆桌,放上祭品,祭拜先人。

其中有五香、炸枣、芋头球、发糕等厦门独有的小吃。当然了,还有海鲜和水果等贡品。

五、重庆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是农历的七月初一到十五这半个月。传说这段时间鬼门打开,让魂魄回家看望亲人子孙,接受供奉的食物,到鬼门关闭前带走亲人火化的纸钱返回。

买纸钱,封包,书写,供奉吃食,火化纸钱包。是这段时间其中一天,活人要做的。

买传统的黄纸,封成一包包的。

传统一般三个为一份,包好后开始书写,竖着写上,和写信差不多,名字,时期,……只是偏向文言文。火化,要留一些未封包的烧给未写到的亲人,鬼差,孤魂野鬼。做一餐丰盛的午餐,摆酒招呼供奉,饭后火化纸钱,整个过程完成

六、中元节苏北习俗?

江苏沿江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早清明,晚大东,七月半的祖宗(鬼儿)等不到中。”

大东即冬至,七月半即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三天是江苏沿江地区的三大鬼节,家家户户都会摆祭贡,烧纸钱。但是在时间上却有讲究,清明那天要趁早,中元节那天不能过中,而冬至那天则要待到晚上。

七、关于铜陵的习俗作文?

铜陵风俗传说:

1.

铜陵县顺安三月三庙会

传说:唐朝末年,天下大乱,顺安一带的贫民百姓遭战火洗劫,惨死无数,所剩无寥寥。幸存者便盖起一座神庙,定期祭祀,求神灵保护,祭祀日就定在三月初三。此后每年三月初三,周围的百姓都赶来烧香祭神,祈求世道安宁,风调雨顺,日久便形成了一种乡俗,来的人也一年比一年增多。一些商人小贩也赶来摆摊设点,做些生意。农民们也带来粮食土产,调剂余缺,互通有无。庙会便逐渐同商贸活动联系起来。

2.

妹妹出嫁哥哥背

这一婚俗,至今在铜陵地区还广泛地延袭着。在新娘出嫁的前几天,新娘的父母就已安排好了背妹妹上花轿的哥哥。一般由新娘的亲哥哥担任,没有亲哥哥的则由堂哥哥担任,没有堂哥哥的则由表哥哥代替。而这些哥哥中则以大哥为最,大哥不在由二哥替代,以次类推。

妹妹出嫁的这一天,背妹妹的哥哥也要梳洗打扮一番,待新郎家迎亲的队伍来了之后,新娘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块6尺长的红绸布(现在演化成一床大红绸被面)往哥哥的肩上一搭,并递给哥哥一个红纸包,红纸包内一般包有20块钱,然后由新郎扶着新娘趴在哥哥的背上,由哥哥背着妹妹送上迎亲的花轿(或轿车)上。新娘上了花轿以后,迎亲的队伍便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上路了,而那块大红绸布(或红绸被面),还有那个红纸包则是妹妹送给哥哥的答谢礼品了。

说明父母亲对女儿婚事的慎重,也显示了兄妹之间的亲密和友爱,还有离别的难舍之情。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新娘出嫁时脚不能沾有娘家的泥土,否则便不吉利。

3.

正月十五“送年”

清朝时期,铜陵地区有个正月十五送年的习俗,颇为热闹,至今还在少数农村流行着。

正月里是新年,可这新年也是有“头”有“尾”的,一般地说来,腊月三十的晚上(即除夕夜)算是新年的“头”,那么正月十五就是新年的“尾”了。既然这个新年是在除夕的那天晚上燃放鞭炮把它迎来的;那么,这个年过完了,也得举行个仪式把它送走。这个仪式就是正月十五的那天的一场燃放鞭炮的活动。奇怪的是这一天燃放鞭炮,既不是在清晨,也不是在夜晚,而是在下午的两三点钟的时候进行。

送年活动,是以村子为单位。正月十五吃过午饭之后,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送年了。几乎每家每户都将一串长长的鞭炮挂在家门口,有的挂在屋沿上,有的拴在树杈上,有的挂在门口凉衣物的绳子上,还有的人家用一根长长的竹杆拴着,让小孩子们高高地举着,这个时候,只要有哪家带个头,点响了自家的鞭炮,顿时,整个村子里的鞭炮便会一下子全都响了起来。可以说家家放、户户放,一户都不冇,把家里所有的鞭炮全部都放光,反正这个年已经过完了,明年过年,明年再买。

送年的鞭炮响过之后,大家见面时互相鞠躬致意,握手寒喧几句,说上一些吉利的话,不外乎是恭喜发财、万事如意、步步高升、合家平安一类的话语。

4.

抓周

抓周这一习俗既有浓郁的喜庆色彩,又带有较重的迷信成份。这和“算命”、“占卜”等迷信活动差不多。想通过“抓周”这一活动来预测未来和前途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大家还都这么做,为的不是迷信而是喜庆,宝宝长到一周岁一般的都会走路了,会说几句简单的话了,宝宝的父母,爷爷奶奶及全家人都非常高兴,通过抓周这一活动,全家人聚集在一起,逗小宝宝乐一乐,笑一笑,增加喜庆的气氛。

抓周这一天,除了给宝宝购买新衣服、新玩具外,还要给宝宝照相做纪念(宝宝周岁照),有条件的人家还有给宝宝摄像,带宝宝到公园里去玩耍,最后全家人在一起聚餐,共祝宝宝一周岁生日。

5.

抹 红

传说过去一大户人家的小姐出嫁时,天还没有亮,迎亲的队伍就来到了门前。由于一路风尘,迎亲的人们个个都是尘土满面,汗流浃背,小姐家的人赶快就端来了水盆给来人洗脸。在慌忙之中,不知是谁把那个盛满了梁红的水盆端给了来人。因为当时天还没有亮,谁也没有看清楚这是一盆什么颜色的水,都争着洗了起来,不用说,人人都变成了“红脸关公”。天亮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人只有两只耳朵没被染红,都哈哈大笑起来。大家正欲打水重洗,这时小姐的父亲从屋内走了出来,双手作揖,笑呵呵地对大家说道:“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人人都红光满面,精神焕发,象征着大吉大利,大家今后一定都能走运发财,有何不好?还有两只耳朵没被染红,我看就干脆一起都染红了吧!”在这种情况下,这位老先生如此这般一说,他家的佣人们便一轰而上,双手沾满盆内的红水,一起朝迎亲的人的耳朵上抹去,有的人干脆连胫脖子都一起给染红了。这件事很有风趣,又有热闹喜庆的气氛,后来在铜陵地区就迅速地流传开了。

铜陵结婚风俗:

1、相亲

在男女双方到了求婚的年龄时,双方又认为门当户对,男方家长便委托媒人向女家提亲,铜陵有“一家有女百家求”之俗,男方向女方求亲,已成习惯。媒人提亲,主要介绍男方本人的年龄、品貌、职业及家庭状况。

2、订婚

60年代以前,市郊区大部分农民及市区少数市民在相亲之后,还要将男女双方生日(年、月、日、时)及生肖了解清楚,托人推算,看是否“冲克”,俗称“合八字”。如合“八字”,便择日“订婚”。直到80年代,还有部分农民及极少数市民仍相信“八字”之说。

3、送节

男女双方订婚后,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男方要给女方父、母亲送礼,一直送到结婚为止。礼品一般是烟、酒、糕点等,并一定要凑足双数。有些人家,男方第一次送节要送面条、方片糕等,女方将这些礼品退回一半,以表示“常来常往”、“高来高去”。

4、选定婚期

婚期由男女双方商定。在郊区,一般通过媒人事先约定好吉日,由男方用红纸按规定的格式写好日期(称为“喜帖”),并备好礼物,送至女方,以确定婚期。通知迎取日期也称为“朝节”或“送日子”,凡是女方亲属都应送一份礼品。婚期以农历为准,一般选在“二”(如二月初二)、“八”(如腊月初八、十八等)。

5、嫁妆

在铜陵地区,女儿结婚,女方父母都要为之置嫁妆。嫁妆的质量和数量,则依女方家境而定。70年代之前,一般家庭要陪衣、被、木盆(包括澡盆、脚盆等)、箱子、柜、马桶等;到80年代,市区内嫁妆发展到除衣服、床上用品、日常生活用品外,还有送洗衣机、电风扇、电视机、电冰箱等高档家具。

6、迎亲

50年代,市郊农村迎取新娘一般用花轿。到60年代,无论市郊或市区,一般都是步行。到70年代,郊区用拖拉机迎亲较多。80年代后,市区内多租用或借用小汽车迎亲,车前玻璃贴上“”字,两新人坐在里面,另一车随后行,介绍人坐其内,并放入衣被等嫁妆,如有高档家具,另用专车装运。

7、婚礼

从50年代起,结婚双方当事人都要到婚姻登记部门进行婚姻登记,领取结婚证。但直到80年代,此地大多数人认为领取了结婚证还不算正式结婚,一定要举行婚礼后,才认为是正式夫妻。在婚礼上,无论新郎新娘,都从头到脚打扮一新。在市郊农村,新娘头顶大红布(称盖头),与新郎在堂屋举行拜堂仪式,男左女右,“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公婆,夫妻互拜”。拜堂后,即入洞房,由新郎或男方请人挑去新娘头上大红布,称“挑盖头”。挑完盖头,举行酒筵。筵后,还要闹洞房,“新房三天无大小”,闹房时,人们均可逗新郎新娘取乐,热闹非凡。

八、威海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即将来临,根据传统习俗,老百姓通常在此期间焚香、烧纸进行祭祀,以示对已故先人的怀念。按照习俗,中元节有“前三后四”的说法,即节前3天到后4天,都是烧纸祭拜的日子,时间跨度长达一周

祭奠先祖、缅怀先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需要传承与弘扬;但对于不文明的祭祀方式,我们则应将其摒弃

九、重庆中元节的习俗?

清明祭祖,是中国流传的风俗。但寄托中国人对先祖的追思,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那就是中元节,因为在每年的农历七月中旬,所以又称之为“七月半”,在重庆,又称之为“月半”。 民间传说,“中元节,故人聚,七月半,鬼门开”。在这天,地府会在丰都打开鬼门,将众多阴魂放出,在阴差的押解下到阳间活动一日到数日,回家见见人间的亲人。

十、中元节有哪些习俗?

提起中元节,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元节是什么节。根据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民间都把中元节当做是鬼节,尤其是南方,人们往往只会用鬼节称呼七月十五的中元节。这一天,家家祭祀祖先,有些还要举行家宴,供奉时行礼如仪。下面这些传统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也称“盂兰盆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有些地方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我们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