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民俗有哪些?
一、天津民俗有哪些?
1、杨柳青木版年画;
2、泥人张彩塑;
3、天津皇会 天津皇会原称“娘娘会”或“天后圣会”;
4、林亭口高腿子高跷;
5、北仓“虫八蜡庙小车会”;
6、北仓“随驾狮子会”;
7、回族重刀武术 ;
7、天津相声;
8、京韵大鼓;
9、北国话剧;
10、天津时调;
11、宝坻评剧。
二、天津民俗有什么?
天津快板、相声、天津时调、天津快书、话剧、跨鼓中幡、高跷、耍狮子等。
天津快板
天津快板是5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曲种,是由群众自发创造并发展起来的。这种快板完全以天津方言来表演,在形式上采用了数来宝的数唱方式及快板书所用的节子板,同时配以天津时调中"数子"的曲调,用三弦伴奏,别具一格。天津快板风格粗犷、爽朗、明快、幽默,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风味。
相声
相声是一种历史较久、流传较广、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曲艺表演形式。尽管相声艺人供奉的祖师是汉代的东方朔,但这个曲种的真正形成和发展起来却是在清同光年间。早年北京有穷不怕(朱少文)、万人迷、李德锡等人在天桥鬻艺,为相声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天津时调
天津时调是天津独有的曲种,它产生于清末明初,1900年时已有专业艺人演唱。这个曲种唱腔包括靠山调、鸳鸯调、胶皮调等民间小调。专业艺人出现后,对这些民间小调进行了加工改造和创新,使之成为反映时代风貌、社会生活,并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个曲种,定名为天津时调。
三、天津春节民俗?
天津民间春节活动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为正年。天津人过春节的许多习俗、讲究保留至今,“小年”意味着要开始祭灶、扫尘、置办年货、贴吊钱春联等一系列辞旧迎新的活动。
有首《北平年谣》流传较广:“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满香斗;三十日,黑夜坐一宵;大年初一出来扭一扭。”天津民间也有首类似古谣,同样描写过年期间的民俗风情:“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酉(贴春联);大年三十,合家团圆捏扁食(包饺子)”。
四、天津的民俗及介绍?
1、杨柳青木版年画;
2、泥人张彩塑;
3、天津皇会 天津皇会原称“娘娘会”或“天后圣会”;
4、林亭口高腿子高跷;
5、北仓“虫八蜡庙小车会”;
6、北仓“随驾狮子会”;
7、回族重刀武术 ;
五、天津有什么传统民俗?
天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其中包括南开大学周末的小吃节、鼓楼大排档食品街、古文化街的年画、窑子头的栲栳歌舞、千佛山的剪纸、老城区的狮子舞等等。这些传统民俗不仅代表着天津的历史文化,也是市民生活中的重要习俗和娱乐方式。通过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民俗,不仅可以增强城市文化的底蕴,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人来到天津旅游和观光,促进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六、天津的年文化民俗?
天津人称腊月初八为"腊八儿",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许多天津人还在这天用醋泡大蒜,名"腊八醋"。"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天津卫有“聘不尽的闺女,办不完的年货”的谚语。
腊月十五上全街。年货市场到腊月十五全摆出来了,各种摊贩在街市路口,各占摊位,全部出动,以应市民需要,谓之“上全街(读如‘该’)”。天津卫的年货市场其中在娘娘宫南北,卖儿童玩具的,卖吃的,而居家着重买吃食。逛娘娘宫腊月十五开始,各式各样的年货全都上市,以娘娘宫为轴心的宫南宫北大街更是热闹非凡。男孩子到娘娘宫头一个目标就是风葫芦,成年男人到这里,忘不了买灯笼,女人们来这里多是"洗娃娃"的。从娘娘宫拴回的"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这是节前妇女必须做完的事情。
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从前汉族地区迷信有灶王爷,是“东厨司命主人间保护神”。到每年腊月二十三,有“祀灶”之举。认为这一天灶王会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所见所闻。这句话的北京版,则说成:“二十三,糖瓜粘”。因为要用糖瓜粘住灶王的嘴,不让他向玉帝诉说自家的坏话。
二十四,扫房子。经终年的雨雷风霜,住宅内外已积满灰尘,适此时节要打扫干净,内外整洁。
二十五,糊窗户。扫完房子,次日要把旧窗纸撕下,房顶、墙纸也要除旧布新。贴上新窗纸、红窗花及糊(刷)白墙,并贴上新年画。
二十六,炖大肉。天津人在春节(正月初一到初五)期间,以休闲娱乐为主,炖熟肉菜后,每天用白菜、粉条烩一下,以应亲友来时之需。
二十七,宰公鸡。天津人俗信鸡是“大吉大利”之物,所以要预备大公鸡一只,在除夕享用,但不吃完,要剩余到跨年后再吃其余部分,以求富裕(余)。
二十八,白面发。即蒸馒头。此为“西礼”,山西风俗蒸馒头在正月拜年时,作为礼品馈赠亲友。初一到初五,不再以生粮米做饭。
二十九,贴倒“有”(包括贴对联、、吊钱、“福”字等)。用红斗方纸上写“有”字,贴在容器或箱柜之门上,表示并预祝,家中粮物常有,什么也不缺。将“有”字倒贴与倒贴“福”字意同。
三十,合家欢乐吃扁食。农历新旧年在子夜相交,要吃饺子。满人称为“煮饽饽”,天津沿明朝称谓,名“扁食”。新年夜五更天忌讳在床上打喷嚏,如果在床上打了喷嚏,则预示着今年要生病,若要打喷嚏时,必须迅速下床。除夕夜,外面有人叫你的名字,不可答应,这是鬼在叫你。新年之始,洗漱后的第一件事,是到街门内偷听街上行人的第一句话,以卜来年之凶吉,谓之“听忏语”。三十晚上包饺子,要将一枚小钱包在饺子里,谁吃到它,谁一年顺利。
正月初一,俗称过大年。家家喜气盈门,燃放鞭炮,食素馅饺子,亲友互相拜年。这一天,米缸不能空着,这个“老例儿”意思是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而且还忌洒水、扫地、倒垃圾,这叫做“聚财”。因为在这一天,往往将水、土视作“财气”,将垃圾、粪便视为“肥水”,洒扫、倾倒垃圾,惟恐把“财气”扫走。除此之外,天津卫人过年时还讲究正月不能剪头发,不然就得死舅舅;正月不能看病,甚至还不能吃药,不吉利。老天津卫人往往将初一这天看做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春节期间,老人们忌讳比较多的就是说话方面,不吉利的字、音都被视为禁忌。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过年的时候,无论孩子们多么淘气,家长最多也只是呵斥一下而绝不会打,这是因为新春期间有个“老例儿”,忌孩子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彩头”,兆示疾病、凶祸。所以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
初二,黎明即起,祭财神,担水持柴进屋,意为“进财水”,是日吃捞面。大年初二也是姑爷节(天津人管女婿叫“姑爷”),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旧历风俗,延续至今。
初三包合子,寓意做买卖可赚对合利。
初四烙饼炒鸡蛋
初五称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初五叫“破五”,也叫“泼污”,“送穷土”,把家里床下旮旯的土扫出倒掉,泼掉脏水,赶走穷气。初五还有另一个重要习俗“捏小人”。包饺子剁馅的时候要一边剁一边念叨,“剁小人”,包饺子的时候要仔细捏拢饺子皮,叫“捏小人嘴”。吃饺子前照例也要放炮,叫做崩掉小人,正月初五不能到别人家拜年,否则视为小人之嫌。解放后过春节,拜年及“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破五饺子”等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初6 金钱豹
正月十四,蒸面刺猬、老鼠上供,上午头向外,下午头向内,’意求驮回财宝
怎么样,天津春节有年味吧?这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很劳累,很辛苦,很花钱,很热闹,很享受,也很有趣。
七、天津立秋民俗吃什么饭?
1、面条:是常见的面食,烹饪方式多样,可以用于制作炒面、热汤面、凉拌面、过水面、炸酱面等。
2、馄饨:是由面粉、馅料等制作而成,馄饨馅料多样,包括猪肉大葱馄饨、香菇猪肉馄饨、鱼肉馄饨、韭菜猪肉馄饨等。做好的馄饨,可以添加芝麻油、辣椒油等佐料一起吃。
3、苦瓜:葫芦科苦瓜属植物,一年生攀援状柔弱草本,多分枝;茎、枝被柔毛。卷须纤细,不分歧。叶柄细长;叶片膜质,上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叶脉掌状。雌雄同株。雄花花梗纤细,被微柔毛;苞片绿色,稍有缘毛;花萼裂片卵状披针形,被白色柔毛;花冠黄色,裂片被柔毛;雄蕊离生。
4、大葱:大葱为葱种下一变种,区别于分葱(小葱)变种与红葱(楼葱)变种。大葱植株地上部的外形很象洋葱。叶圆筒形而中空,它的叶鞘茎部包含成假茎,若行培土软化,便造成棍状的“葱白”。葱白是主要食用部分。
5、大蒜: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的地下鳞茎。大蒜整棵植株具有强烈辛辣的蒜臭味,蒜头、蒜叶(青蒜或蒜苗)和花薹(蒜薹)均可作蔬菜食用,不仅可作调味料,而且可入药,是著名的食药两用植物。
八、天津十大民俗文化?
1、杨柳青木版年画;
2、泥人张彩塑;
3、天津皇会 天津皇会原称“娘娘会”或“天后圣会”;
4、林亭口高腿子高跷;
5、北仓“虫八蜡庙小车会”;
6、北仓“随驾狮子会”;
7、回族重刀武术 ;
7、天津相声;
8、京韵大鼓;
9、北国话剧;
10、天津时调;
11、宝坻评剧。
九、天津民俗博物馆怎么预约?
游客可以使用手机登录民俗博物馆的APP,直接预约即可。同时,也可以拨打民俗博物馆的热线电话,进行预约也是可以的。
十、正月十五天津的民俗?
天津正月十五会吃元宵,元宵茶饺子,油茶,油茶面,灯等食物,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天津人在这个节日有重要的两项民俗活动,一个是吃元宵,第二个就是赏花灯所以天津人一般正月十五吃的最多的是元宵和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