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重阳节 > 正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古人在这一天有什么习俗

2023-09-08 08:31:39  来源:网络   热度:

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古人在这一天有什么习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是重阳节,古人重阳节的习俗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遍插茱萸、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关于重阳习俗活动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季秋纪》,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的宴会发展来的。拜神祭祖及求长寿、饮宴等,构成了重阳节的基本内容。

扩展资料

重阳节民俗活动

1、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2、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风筝)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

3、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安徽省: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

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湖北省: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冽,且久藏不坏。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省: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

重阳日 登高望远,插茱萸,

二、古人是如何过重阳的?为什么会有辞青这样的别称?

赏秋和感恩老人是今天重阳节的两个重要主题。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在古代,人们有在重阳节爬山的习俗,所以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和古人对山的崇拜。爬山的“辞青”也是来源于自然界的节气。重阳节爬山的“辞青”,对应的是古人三月春日的“踏青”。

1.登高望远,看菊花,遍地插山茱萸,与佳人作伴,一起品尝重阳糕,一起喝菊花酒,也是一件美好的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季节有了新的认识,九月祭祀火星的仪式逐渐式微。但人们对九月阳气衰微所引起的自然物候变化仍有特殊的感情,所以登高避忌的古老习俗仍在流传。如果说上巳(清明节)是人们在漫长的冬季后外出游泳的节日,那么重阳节则是秋寒初新,人们即将隐居的礼仪性秋游。因此,有清明节“踏青”和重阳节“送别青春”的民俗。

2.九月九日,二九为重,故称重阳节,也叫重阳节。九是数字中最大的数字,所以它赋予了长寿、健康、长寿的含义。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吉祥日子。在重阳节,人们会出游赏景、爬山、看菊花、插山茱萸、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活动。至今增加了敬老的内涵,重阳当天举行敬老宴,以示对老人的感谢和尊敬。因此,重阳节又称为登山节、菊花节、山茱萸节和敬老节。

3.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被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使其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经常组织退休老人去赏秋景或在水边游玩。有长命百岁之意,寄托了人们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祝愿。

爬山的“告别绿色”也是来源于自然界的节气。重阳节爬山的“送青”,对应的是古人三月春日的“踏青”。一般来说,重阳节是思念亲人的节日。

古人有重阳节秋游的习俗,也叫“辞青”,意思是告别绿色和青春。重阳节之所以被称为“辞青”,其实就是告别青草。随着秋天的到来和收获季节的到来,随着霜冻的到来,植物的叶子开始变成金色,而绿草将越来越少。每次旅行,绿色都会越来越少。因此,重阳之旅被称为“辞青”。重阳节之所以被称为“辞青 ”,实际上就是告别青草。随着秋天的到来,当收获季节到来时,植物的叶子开始变成金色,草的绿色将越来越少。

古人的一个重阳节,其实就是跟老人一起团聚,一起吃个团圆饭,毕竟重阳节它就是一个短剧的日子。

过重阳节是要吃糕的。重阳节之所以称之为“辞青”,其实有告别青草的意思

三、河南是怎样度过重阳节的?

中国开封菊花花会始办于1983年,开封是以菊花每年举行一次年会的唯一的城市。 一年一度秋风劲,岁岁黄花分外香。开封菊会就像一棵大树,深深植根于开封大地,深深植根于开封人民心中。它所产生的影响,就其广度而言,已远远超过了开封的地界,名扬海内外;就其深度而言,已远远超出了“赏菊”的特定含义,而是作为一种成功的载体和平台,展示着开封深厚的文化底蕴,演绎着经贸、旅游的“大戏”,推动着开封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开封菊会之所以能够在古城热土上深深植下根来,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远在唐代就初具规模。唐代诗人刘禹锡对开封菊花“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的描述就可见一斑。至北宋,开封菊花更闻名遐迩。每逢重阳佳节,不仅民间有花市赛菊之举,而且宫廷内也养菊、插菊花枝、挂菊花灯、饮菊花酒,甚至还开“菊花花会”。《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赏菊游人“婆娑于市”、“游情寓意不一而足”之类的记载。明清时代开封养菊、赏菊之风依然盛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来到开封禹王台赏菊时,就留下了“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著名诗句,并被刻在当今禹王台公园保存的“乾隆御碑”之上。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封人民酷爱菊花的传统习俗更浓。每年金秋10月,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养菊、赏菊者甚众,花市售卖菊花和沿街叫卖菊花则自成独特的风景,市园林部门还多次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1983年开封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决定把菊花命名为开封市“市花”,每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为“菊花花会”的会期。 南阳喊山大赛以“祝您长寿健康”、“白头偕老”、“家庭美满”等美好话语为主要内容,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喊出独特的心里话。届时,99位老人将一同参加登山比赛,登顶后进行喊山大赛,工作人员将借助分贝仪,根据选手的声音大小决出比赛名次。清丰县儿童于重阳节放纸鸢为戏。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