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什么要吃重阳糕 重阳糕的来历和寓意
一、重阳节为什么要吃重阳糕 重阳糕的来历和寓意
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现在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法律还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人节。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
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二、重阳节到了,吃两样做三事,老辈人的习俗你都知道哪些呢?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日之一,列入每一年的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叫重九节、登高节、祭祖节、敬老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日月潭的传说。”讲的就是重阳节对家乡的思念之心。有关重阳节的根源,最开始起源于上古时代,可以说是一个拥有深厚底蕴和弘扬的传统佳节日了。
重阳节的“九九”与“很长时间”楷音,因此民间风俗都是颇讲究,例如重阳节会举办拜祖、登高、尊老等传统活动,而传统式风俗习惯层面,也是有饮菊花酒、吃花糕等传统食物。从古到今,重阳节便被祖先们界定为吉祥的节日,所以重阳节,再忙也要还记得“吃3样,做5事”,遵照传统式,日子越过越顺!
重阳节前后左右,恰好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因此以往大家会采收新鲜菊花与米、酵母酿制菊花酒。由于古人觉得重阳节喝菊花酒可以益寿延年,因此重阳节饮菊花酒的风俗一直承传迄今。重阳节饮菊花酒拥有健康平安、祈愿健康的美好的寓意。所以重阳佳节,还记得与家人饮上一碗菊花酒。
重阳节吃花糕早已是不变的民间风俗了,花糕还可以叫“重阳糕”。重阳节吃花糕的风俗的来历是“糕”与“高”楷音,因此拥有节节高升、寿高久久的美好的寓意,因此“重阳节花糕”也就成了重阳节不可缺少的传统食物。重阳节的花糕方式并不是固定不动,伴随社会的发展,重阳节这一天只要吃点心就意味着吃完重阳糕了。因此吃花糕的民间风俗非常容易遵照。
重阳节吃蟹都是古已有之的习俗了!从唐代逐渐就已风靡,“左持蟹螯右持酒,不觉得今时又重九”正好重阳节期内恰好是螃蟹满黄膏肥的绝佳服用环节,当然没理由错过了这般山珍海味。重阳节吃大闸蟹南方江浙及其两广地区较为风靡,后来慢慢在中国逐渐兴起。气温渐冷,在重阳节这样一个尊老的节日,给父母送进一盒螃蟹,增添几个衣服防寒保暖,爸爸妈妈心里肯定温暖的。
应当有许多人对茱萸掌握较浅吧?茱萸是一种植物的果实,能够药用,香气扑鼻,有除虫、消积食、风邪等众多功效。古人觉得,重阳节登高时,插茱萸或是外出的情况下佩戴茱萸可以除虫驱邪,并且这个风俗习惯一直保存迄今。亲戚朋友中间还可以将茱萸做为婚礼伴手礼互送,拥有祈祷吉祥、长命健康的美好的寓意。
饮菊花酒、吃花糕,重阳节吃花糕已经是固定的传统习俗了,花糕也可以叫“重阳糕”。重阳节吃花糕的习俗的由来是“糕”与“高”谐音,所以有着步步高升、寿高久久的美好寓意,所以“重阳花糕”就成了重阳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物。
重阳节吃花糕已经是固定的传统习俗了,花糕也可以叫“重阳糕”。重阳节吃花糕的习俗的由来是“糕”与“高”谐音,所以有着步步高升、寿高久久的美好寓意
在重阳节,老一辈的人会有一些习俗,例如喝菊花酒、吃花糕、登高、祭祖以及赏菊花等,其中有一些习俗仍然在,
三、重阳节的由来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