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尊老敬老的诗词
一、重阳节尊老敬老的诗词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二、重阳节尊老爱老的诗
尊老爱老古诗:
《九日齐山登高》唐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唐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唐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唐 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唐 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唐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尊老爱老古诗句:
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3.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4.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6.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7.人,更相为命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9、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三、关于重阳节尊老敬老的诗
有关重阳节的诗句:
1、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 赵时春《原州九日》
2、绿杯红袖趁重阳。 —— 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3、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4、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5、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 杜甫《九日寄岑参》重阳节的习俗:农历九月是菊花盛放的季节,所以,农历九月又称菊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寓意着长寿,与重阳节的尊老内涵不谋而合,而且重阳节历来有赏菊的习俗,每年的重阳节各大省会城市均有大小菊花展,三国魏晋时期,重阳节还有聚会、饮酒、赏菊赋诗的习俗。
四、重阳节尊老的诗句有哪些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译文:慈爱的母亲用手中的丝线,为游子缝制身上的衣服。游子通常是指远走他乡的孩子,不管年龄大小,儿女在母亲的眼中永远都是孩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赏析:要一个人把 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 渤海,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这是真的做不到。要一个人为老年人揉揉胳膊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大王您没有做到用道德来统一天下,不是属于把 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渤海的一类,而是属于为老年人揉揉 胳膊的一类。 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译文: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近代)鲁迅《答客诮》 赏析:这首诗,不仅是鲁迅回答别人对他爱孩子的讥讽,表现他对孩子深厚的感情,而且应该看做鲁迅对革命后代的殷切期望。“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正是希望革命后代也能如自己那样勇猛,那样“兴风狂啸”,像一只小老虎。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意思是,年轻人知道敬老,都来代劳了。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战国)孔子《孝经?三才》 译文: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是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尽孝是为人子女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判断一个人本性善恶的最基本一个品行。 子孝父心宽。——(明朝)冯梦龙《名贤集》 译文:儿子孝顺,老爸才能心宽。 陈遗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南北朝)刘义庆《陈遗至孝》 译文:陈遗极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底的焦饭。陈遗担任主簿时,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次煮饭,就把锅底的焦饭(锅巴)储存起来,等到回到家里,就带给母亲。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先秦)左丘明《郑伯克段于鄢》 译文:君子说:“颍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伯身上。《诗经·大雅·既醉》篇说:“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大概就是对颍考叔这类纯孝而说的吧?”
五、重阳节尊敬老人的古诗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有: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4、《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5、《九日齐安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7、《采桑子·九日》——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8、《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六、关于重阳节尊老敬老的古诗
1、上升高度
重阳节登高是传统民俗,适合东汉时期。它起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和古代人们对山的崇拜,所以重阳节也叫登高节。
2、祭祖
要知道重阳节是我国四大传统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有祭祖祈福的传统。崇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地区依然盛行。事实上,祭祖或望远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加强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
3、词清
在古代,人们通常把重阳节和上思节(或清明节)作为相应的春秋节日。重阳是一个仪式性的秋游,那时秋寒初来乍到,人们即将退休。因此,清明节有“散步”的民俗,重阳节有“退绿”的民俗。
4、重阳糕
重阳糕又叫花糕、菊花糕、五色糕。在重阳节,人们会做重阳糕,祝愿他们的孩子素质高,好运连连。
5、喝菊花酒
重阳节菊花盛开,此时不仅可以赏菊,还可以喝菊花酒。古人认为菊花寓意吉祥,重阳节喝菊花酒有祛灾祈福之意。
七、重阳节尊老敬老的古诗词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重阳时节,这是一个登高望远、品糕赏菊的日子,属于敬老爱老的日子。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培养孩子们尊老、爱老、敬老的品质,让孩子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一起来行动吧!
1、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敲敲背、捶捶腿
2、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端杯水
3、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唱首歌、跳个舞
4、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梳头发、拿拖鞋、叠衣服、扫地等等
相信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孩子们浓浓的爱,祝群里的各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体健康,重阳节快乐!
请将这温暖的时刻用相机记录下来!照片或者视频都可以分享到我们的班级群里呦!